2024年4月6日发(作者:悦达起亚智跑这款车怎么样)

法制校本课程:生活中的法律案例故事

(共10个教案设计)

文章没有格式错误,但是第二节的内容与标题不符,需要

删除。

第一节虚假广告与维权

教学目标:

1.了解虚假广告的法律定义。

2.理解虚假广告的特点。

3.学会如何维护自身权利,培养理性和法律意识等核心素

养。

主要教学过程:

案例回放:

2014年6月,XXX在淘宝网发现XXX有一款记忆枕出

售,标价为89元。该公司在销售网站描述枕头具有“保健护颈、

治疗颈椎病”等功能。正为颈椎疾病烦恼的XXX看到这款枕

头比市面上同类型的要便宜不少,随即下单购买了一只。但在

使用一段时间后,XXX发现颈椎疾病并无缓解迹象。经向有

关部门咨询,XXX得知该枕头并不具备以上功能,卖家属于

虚假宣传。XXX遂向法院起诉,要求退回货款89元并按《消

费者权益保护法》规定赔偿500元。

案例分析:

消费者为生活消费需要购买、使用商品或者接受服务,其

权益受法律保护。经营者应当向消费者提供有关商品或者服务

的真实信息,不得作引人误解的虚假宣传。本案XXX不是药

品医疗器械生产企业,所销售的枕头为家庭普通用枕,没有证

据证明其具有治疗颈椎病的功效,被告在销售网站上宣传该产

品具有治疗疾病的作用属于虚假宣传,对消费者具有误导作用,

构成欺诈。根据《消费者权益保护法》规定:“构成欺诈的,

经营者除退还消费者货款外,还应按照消费者购买商品价款的

三倍增加赔偿损失,增加赔偿的金额不足五百元的,按五百元

赔偿”。最终法院判决支持了XXX的诉讼请求。

友情提醒:

更多推荐

消费者,法律,具有,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