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1月28日发(作者:长城欧拉电动汽车4s店)

重庆市摩托车产业集群现状优势及问题分析

[摘 要]本文通过研究重庆市摩托车产业集群现状,对集群优势及问题进行

相关分析,对发展重庆摩托车产业具有现实意义。

[关键词]摩托车产业;集群;优势;问题

1 重庆市摩托车产业集群现状分析

重庆市是全国最大的摩托车生产和出口基地,拥有摩托车生产企业31,

形成2000万辆整车、2000万台发动机的生产能力;规模以上汽车、摩托车零部

件企业共计1178家。2008,摩托车整车企业实现产值494.5亿元,累计产销摩托

1063.11万辆和1061.93万辆,同比分别增长13.6%15.1%,销量占全国的

38.61%;实现利润11.56亿元,同比增长12.5%;利税总额17.10亿元,同比增长

8.11%。全国摩托车累计销售排名前十名中,五大家骨干企业隆鑫、力帆、建设、

嘉陵、宗申分别居23456位。现有规模以上摩托车零部件企业575,

同比增长45家。摩托车整车:到2010,全市产销摩托车1200万辆,占全国的

40%;出口摩托车500万辆,占全国的45%;摩托车整车销售收入达到700亿元。

重点发展方向:实施一批重大项目建设,并依托整车的快速发展,积极引进技术含

量高、竞争能力强的关键零部件项目,重点解决制约重庆市摩托车发展的动力系

统、自动变速系统、电子控制系统及电喷系统方面的瓶颈问题,建成全国领先的

新兴零部件产业集群。

2 重庆摩托车产业集群优势和问题分析

2.1 重庆摩托车产业集群竞争优势

(1)企业的低成本竞争优势

①降低集群内企业的生产成本

摩托车产业集群可以使企业得到更多的人力资源供应,并能有效地降低劳动

力工资和培训成本,从而实现劳动力在数量和质量上的有效供给;另外集群可以

使各企业经营业绩具有较高的可比性,促使集群内企业间形成相互竞争、相互学

习的良好产业氛围。所有这些都有利于集群内企业改善经营管理,降低生产成本,

提高经营业绩。

②降低交易成本

产业集群使得生产线上的各个环节都变为市场竞争的主体,各个环节的生产

与经营都根据效率与经济原则进行广泛的分工与协作。交易成本理论认为交易成

本是由搜寻贸易伙伴、谈判、签订合同、执行交易和监督违约并对之制裁等方面

的成本构成。摩托车产业集群由市场交易关系取代了内部管理关系,产品的交易

成本大大降低。

③降低物流成本

由于产业集群内的企业在一定区域内集聚,因此缩短原料、零部件以及其他

中间投入品的运输距离也随之缩短。并且由于产业内部活动存在相关性和大量性,

这将有利于物流中心的发展,通过发展物流中心,可以有效减少集群内企业在物流

基础设施上的投资,优化集群内物流资源的配置,提高集群内物流的效率,降低物

流成本。

(2)技术创新优势

由于学习效应和竞争效应的存在,单个摩托车企业和集群中的其他供应商、

客商、代理商甚至竞争对手在生产、销售、产品开发、售后服务等方面进行合作

与交流。通过合作,共同解决技术难题、研制新产品,从而使得所有参与企业都自

觉或不自觉地参与到各个环节的创新发展中来,有利于促进集群内的联合研究开

,使有限的研发资金在集群内得到最有效的利用,从而节约研发成本,缩短开发

周期,最终通过集群整体创新能力的提高使所有集群内的企业受益。

(3)产业的高效协作优势

摩托车产业集群会使摩托车产业链上的企业联系更加紧密,上下游企业间能

更加高效率的分工协作。集群内企业通过开展合作竞争、建立战略联盟,推动资

源整合和企业联合重组,优化产业资源配置,有利于建立完善的市场机制。同时,

大量的企业横向集聚带来的外部经济性和规模经济性,可以大大降低企业进入行

业的壁垒,增加原材料、资本、技能、劳动力的利用程度。

(4)区域经济竞争优势

产业集群与区域经济发展密不可分。区域经济发展是以区域内各支柱产业和

主导产业的发展为基础的,摩托车产业作为重庆的支柱产业,从它的特征可以看出

它并不是一个孤立的产业,它的产业关联性极强,需要相关产业支持,其发展也会

很好地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同时,摩托车产业等产业集群的形成和发展需要教

育、科技、咨询等智力和服务力量的支持和协作,能有效发展和充分利用各类专

业人才,从而实现各种社会力量优势互补,建立科学的产、学、研一体化体系,加快

区域的新型工业化进程,促进整个地区的经济发展。

2.2 重庆摩托车产业集群存在的主要问题

重庆的摩托车产业集群是典型的卫星式产业集群。卫星式产业集群一个关键

性特征是分包商与核心企业之间、多层分包商之间频繁进行链式知识互动,核心

企业利用其在分工协作网络中的强势垄断地位,协助与之相配套的外包、下包多

层小企业体系进行与主企业相适应的技术创新与产业升级过程,实现集群协同创

新和整体协同演进。但是卫星式集群存在着销售和投入依赖外部参与者、有限的

技术影响了竞争优势两大问题。

(1)专业化分工与网络协作有待进一步完善

整车企业追求大而全。当企业向上游扩展,追求零配件的企业内部自给自

,但在企业资源、实力有限的情况下,其结果反而限制了企业规模的进一步壮大。

产业集群中的企业也不同程度地存在追求小而全的倾向。一些企业经营者不甘

心做配角,在经营企业的过程中,既想在上游产品上赚钱,又想在中间产品和成品

销售中赢利。结果,大量小而全企业在同一个集群中的存在,不仅影响有潜力的

大企业成长,而且削弱了小企业的赢利能力和发展空间,阻碍了产业链的延伸,

而危及集群的自我发展和集群竞争力的提升。

(2)行业创新开发能力较弱

在政府的大力支持和推进下,重庆摩托车产业集群的创新环境较好,创新服务

体系也比较健全。但总体而言,由于产业集群内部多数企业的综合实力较弱以及

创新动力和能力较差等制约,产业集群创新机制有待进一步完善。特别是企业作

为创新主体的地位不够明显,缺乏内生的核心技术。装备水平虽然位居国内领先

地位,但是跟国际顶尖水平相比,技术还是很落后的,摩托车以中低档为主,并且存

在投资分散、收益率低的问题。

(3)众多企业处于全球价值链的低端,同质化严重

重庆摩托车产业集群虽然在国际市场上具有一定地位和影响,但与欧美、日

本的摩托车企业相比,重庆摩托车企业和产品仍处于全球价值链的低端。产业集

群虽然不断有新企业大量进入,但多分布在价值链的相同环节,定位于中低端市场,

趋同定位和同质化竞争的问题较为突出。由于同质化的竞争,又大多以低成本为

竞争优势,自然很容易陷入低价低质的恶性循环。


更多推荐

重庆力帆集团现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