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3月9日发(作者:国产旅行车)
资本实力雄厚 海汽欲重组郑州轻汽
2006年07月27日07:46 中华工商时报
这场重组大戏的开场发生在今年5月上旬,海南汽车集团有限公司(以
下简称海汽集团)董事长景柱一行来到郑州市,与有关方面洽谈重组郑
州轻汽。如今两个月即将过去,并没有发生令外界振奋的高潮。究其原因,
据知情者透露:双方正在低调秘密会谈。然而,这对郑州轻型汽车制造厂
(以下简称郑州轻汽)来说,似乎也是一场目前还看不出结局的等待。
知情人士透露,按照计划,在今年6月份之前,国有性质的郑州轻汽
要完成改制,在此基础上,海汽集团才对其实施重组。据目前掌握的情况,
改制工作目前尚未完成。同样这也将注定是一次极为低调的重组。
就海汽集团重组郑州轻汽一事记者致电郑州市发改委,一位相关负责
人这样对记者说,目前市里已经为此专门成立了领导小组,双方正在接触,
但有关情况,市里有规定,我不能说。
然而在业界也流传着这样一种说法,在今年5月上旬,海汽集团已与
郑州轻汽达成重组协议,海汽集团将负责设计车型,郑州市政府尽早让海
汽集团在郑州成功注册,并完成相关项目园区规划方案。
资料显示,海汽集团的前身是海南汽车修理厂。1988年,该企业引进
国外生产线,成立海南汽车制造厂;到了1992年,引进M a zd a车型,
但一直无法解决汽车目录问题。1997年,海南省有关方面为解决该问题,
通过国有资产无偿划拨,促使海汽集团与一汽集团联合成立一汽海南汽车
有限公司。
郑州轻汽于1948年建成,属于国家大二企业。1988年,该企业梅开
二度,与二汽合资经营,成立东风汽车工业联营公司郑州轻型汽车制造厂,
后更名为郑州轻型汽车制造厂。1997年由中国国际信托投资公司旗下的中
信中原汽车有限公司控股经营。目前主要生产亚洲牌(ASIA)客、货车及
底盘,自卸、运输车,业务范围涉及汽车制造、汽车改装和汽车零部件制
造,基本具备年产1万辆整车的生产能力。
业内人士分析,也正是因为郑州轻汽有此先天条件,并具备现成的整
车牌照,所以海汽集团对它青睐有加。
资料显示,一汽海马汽车有限公司的注册资本为12亿元,一汽集团、
海汽集团、海南政府三方的股比为49∶49∶2,其资产,由一汽海南、海
南马自达销售有限公司、海南汽车制造有限公司的全部汽车整车生产经营
性资产和相关业务整合而成。不过,按照协议,一汽海马汽车有限公司主
打车型福美来轿车的收益权,依然通过1996年成立的海汽销售公司,归
海汽集团所有。
一位市场人士分析,有雄厚的资本实力,但没有独立车型,甚至不能
掌控品牌,这是海汽集团在合资后长久以来都在面临的尴尬局面。
郑州轻型汽车制造厂是国家定点汽车整车生产企业,拥有汽车整车
和底盘生产资质。工厂前身为郑州汽车制造厂,始建于1948年,曾生产
出河南省第一辆汽车,1988年1月在原有基础上成立郑州轻型汽车制造
厂,目前已发展成为颇具规模和实力的现代化汽车生产企业,曾多次荣获
中国机械工业百强企业称号,系河南省汽车生产骨干企业和郑州市重点企
业。
工厂位于河南省郑州市中牟西环南路6号,地处中国交通枢纽,地理位
置十分优越,物流和信息流十分发达;工厂现有总资产5亿元,职工1000
余人;厂区占地27万平方米,建筑面积5万平方米,建设有冲压、焊接、
涂装、总装和车辆检测等现代化生产流水线18条,主要生产设备600余
台(套),其中有包括德国进口3000T大型压力机、1800T双动油压机、
数控龙门加工铣床等在内的大、精、稀设备30余台(套),形成了完整的
汽车生产工艺流程和较强的机械加工、冲压生产能力,同时还具备模具加
工和汽车塑料件加工能力;整车年生产能力超过1万台,汽车底盘年生产
能力1万台,冲压和机械加工零部件单班年生产能力分别达到500万件和
100万件 。
工厂已通过ISO9001:2000和QS9000:1998质量管理体系认证,以及
中国国家强制性产品认证(CCC)和TS16949质量管理体系认证,建立
了较为完善的质量保证体系。
郑州轻型汽车制造厂在从事汽车制造的数十年间,所生产的汽车产品囊
括客车系列、货车系列及改装车系列数百种车型,目前主要生产ZQ6481
多用途乘用车和亚洲牌客车,同时向郑州日产汽车有限公司、宇通客车股
份有限公司等整车生产企业供应汽车冲压件和机械加工零部件以及汽车
塑料件。
海马在郑州建轿车基地
本版新闻
本版北青网 - 北京青年报:信晓霁 (08/07/09
PDF 07:16)
◇字体:[大 中 小]
当用不到3000万元的代价,从郑州国资委手里买走了郑州轻型汽车制造厂
后,海马股份董事长景柱谋划已久的微车北上项目,终于有了眉目。
日前,国家发改委核准了海马股份的河南轿车项目,同意海马投资集团股份
有限公司在河南郑州设立海马(郑州)汽车有限公司,开发生产自主品牌轿车和
发动机。由此,海马股份同时拥有位于海南的海马汽车和郑州的生产基地。不过,
后者与海马汽车的另一大股东———一汽集团全无干系,而是由海马股份独资投
建。
●海马称:一汽海马无意拆伙
这一动作再次使海马成为业内猜测的对象———海马股份打算回购一汽集
团手中的股份,单打独斗。引发这种猜测的,还有另外一件事,上月25日,海
马汽车一次性偿还了欠一汽集团4年之久的5.69亿元债务。“这种传言是对海马
汽车的误解,”上周,海马汽车市场部部长汤斯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股东间
难免会产生一些摩擦。偿还债务和海马股份投资的郑州基地,都是正常的商业行
为,作为海马汽车的股东,一汽集团拥有49%的股份,我们无意改变这一股比结
构。”
另外,汤斯透露,海南占地约1300亩 另外,汤斯透露,海南占地约1300
亩的海马二期工业园,也是由海马股份和一汽集团共同投资,后者对该项目同样
占有49%的股份。
●福仕达轿车明年上市
有业内人士分析,郑州基地是海马股份将产品资源、研发团队向中原转移的
载体。刚刚对前身郑州轻汽完成5万辆技改工程,海马郑州为将在这里投产的车
命名为“福仕达”。
“福仕达是郑州基地微车的一个产品品牌,”海马郑州公司表示,“以微面为
市场切入点,逐步丰富产品系列;将来会生产轿车,SUV,郑州基地的中期目标是
达到30万台和30万台发动机的生产规模。其中,2009年年底前完成20万辆整
车、15万台发动机基地以及20家零部件配套基地的建设。”
在今年4月的北京车展上,全新福仕达品牌下发布了代号为“福仕达1”的
微型轿车、基于“福仕达1”的概念电动车,和“福仕达2”微面。“其中微面将
于今年下半年上市以外,微型轿车的上市时间也已定于2009年下半年”,海马郑
州有关负责人告诉记者。
河南有望成 海马汽车生产基地
大河汽车
2008-7-3 8:06:54 大河报 点击1323次
海马汽车虽然出生于海南,但有望在河南发展壮大。记者昨日获悉,国家发改委日前
公告,海马投资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河南轿车项目通过核准。
6月30日,国家发展改革委核准海马投资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河南轿车项目,同意
海马投资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在河南省郑州市独资设立海马(郑州)汽车有限公司(以下
简称海马郑州)建设轿车项目,开发生产自主品牌的轿车和发动机。至此,海马郑州期
盼已久的轿车准生证终于拿到。
海马郑州是上市公司海马股份子公司,海马股份注册地在海南,以生产“福美来”、
“普力马”和“海福星”等品牌家用轿车而闻名。2007年,海马股份收购郑州轻型
汽车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郑州轻汽),正式进军河南。不过遗憾的是,郑州轻汽当时还
没有轿车生产牌照,海马郑州的申请“准生证”由此拉开序幕。
分析人士认为,汽车制造是一个大进大出的行业,郑州地处中国交通枢纽,汽车工
业基础雄厚,其物流优势和市场辐射能力非常适合汽车业发展,海马汽车做了一笔非常
有远见的并购。此次获批轿车牌照后,海马股份在郑州已经拥有了较为完整的汽车体系。
5月5日,海南汽车集团有限公司(下称“海汽集团”)董事长景柱、副总裁胡群一行来到河南郑州
市。郑州市的主要领导会见了景柱等人,并为此召开了一个专门会议。
??有知情人士向《第一财经日报》透露,此次会谈的主要议题为海汽集团重组郑州轻型汽车制
造厂(下称“郑州轻汽”),海汽集团将在郑州生产轿车,并将实现年底推出新车型。
??
海汽集团重组郑州轻汽
??郑州市政府内部人士称,根据郑州市政府与海汽集团合作的会谈记录,郑州市政府与海汽集
团成立了“海南汽车重组?郑轻?领导小组”。该领导小组的组长、副组长分别由郑州市主要领导担
任。
??目前,双方已经达成了初步合作意向。按照双方达成的合作意向,海汽集团将负责设计车型,
郑州市政府将在5月底前向海汽集团提供便利条件,并尽早让海汽集团在郑州成功注册,并完成
相关项目园区规划方案。
??“郑州轻汽现成的整车牌照也是吸引海汽集团的一大因素。”据知情人士介绍,目前郑州轻汽
主营业务为汽车制造、汽车改装和汽车零部件制造。其主导产品为“亚洲”牌(ASIA)轻型客车、客
车底盘和“奥路卡”牌带6字头的多功能乘用车。
??该知情人士称,郑州市已经拥有了宇通客车和郑州日产投产的皮卡和越野车,但是一直缺少
轿车项目。引入海汽集团重组郑州轻汽,实际上也是河南省冀望上马轿车项目的初衷。根据郑州
市国资委相关人士透露,按照计划,政府希望在今年6月份前完成对郑州轻汽的改制。
??此外,知情人士透露,海汽集团董事长景柱是河南兰考人,自景柱掌舵海汽集团后,其与河
南省相关领导一直都有密切联系,这也是两者合作的最初契机。
??尽管合作意向已经明晰,但最终结果目前仍不确定。《第一财经日报》分别致电郑州市政府
和海汽集团有关部门,双方虽然没有否认这一消息,但对此都相当低调。
??郑州轻汽始建于1948年,属于国家定点生产轻型汽车的国有大型二类企业,原工厂拥有新
老两个厂区,老厂区占地面积11.3万平方米,建筑面积3.5万平方米。新厂区占地28.8万平方米,
2003年投资1.1亿元兴建,现具备年均1万辆的产能。
??借力G金盘
??说起海汽集团布局自主品牌于郑州,不得不考虑到海汽集团旗下上市公司海南金盘实业股份
有限公司(下称“G金盘”,)握有的资本筹码。
??2003年1月22日,负债累累的ST金盘在海口市中级人民法院的裁定下,将海口市财政局
8000多万国家股过户给当时的海马投资公司,海马投资公司由4位自然人股东组成,其法人代
表为出资10950万元、占总股本73%的现海汽集团董事长景柱。
??自此,以景柱为首的海马投资正式入主ST金盘。在新公司任命的10名高管里,其中4人来
自海汽集团旗下的一汽海南汽车制造有限公司(下称“一汽海马”)及其相关公司。一汽海马财务总
监胡群担任上市公司的董事兼总经理,另一位来自一汽海马财务部的赵树华为ST金盘的董事兼
财务总监。
??据公开信息,G金盘持有一汽海马汽车销售有限公司50%股权,这也使其成为国内首家主营
汽车销售业务的上市公司。由于汽车行业近年出现的井喷式发展,拥有汽车销售业务收入高达
92.88%的G金盘也被誉为国内市场“汽车销售第一股”。
??在马自达将旗下主力车型之一的M6投放一汽轿车后,景柱开始走上了为自主品牌奔波的道
路。而G金盘,成了景柱为发展自主品牌进行融资的最大平台。
??一汽海马内部人士向《第一财经日报》透露,一汽海马兴建的发动机厂按照计划,正在紧张
地开工建设中。今年10月,初期投资达到12亿元的海马发动机厂将正式建成投产,一期规模将
达到年产发动机15万台,其余变速箱厂等配套设施也将在投资14亿元的海马工业园内同时生产。
??左右逢源的好牌
??“海口本来就缺乏发展汽车工业的各方面资源。”汽车分析师钟师认为,首先在工业配套方面,
一直以农业和旅游业为主的海口,汽车工业配套资源几乎没有基础;其次,在人才方面,海口的
汽车工业仅以一汽海马为主,汽车人才很难留得住;再次,在物流方面,由于琼州海峡之隔的缘
故,汽车物流成本很高。
??据悉,海汽集团走上自主品牌道路,最早应该源自于2002年。早在2002年,海汽集团董事长
景柱已经开始准备自主品牌项目。自主品牌轿车也早已经内部下线。
??一位曾给一汽海马做过市场调查的知情人士称,一汽海马自主品牌轿车是景柱左右逢源的一
张好牌。一则景柱可以借此不会过分迁就马自达,二来他同时考虑到在和一汽集团和马自达谈判
时增添几分筹码。
??不过,就算双方的合作能够达成,景柱仍然要面临当初一汽海马上马轿车项目的牌照方面的
瓶颈。一位汽车分析师认为,此次重组后的关键就是向国家发改委申报轿车生产目录,生产目录
一旦申请不下来,所谓的重组很可能将成为空谈。
??目前,中国汽车业产能大致为800万辆,在建产能至少为220万辆,正在酝酿和筹划的新产
能将达到1000万辆,如果中国汽车业的年均需求按15%增长,以2005年570万辆的销量为基
数,2010年的全国汽车需求量业只有1150万辆,而按照汽车产业5年左右的达产期,2010年
2020万辆的产能供给量将超过需求一倍左右,产能利用率将只有50%。
??上述汽车分析师认为,从国家调控汽车产业产能过剩的现状分析,国家发改委肯定将加大对
民营企业和新上马的项目审批难度。不过,从国家鼓励自主研发的角度来看,此次海汽集团意欲
在郑州造自主品牌轿车,也可能得到国家发改委和郑州市的支持。
海马郑州轿车项目获发改委批准
<查看评论>
大洋新闻 时间: 2008-07-01 来源: 广州日报 作者: 刘俊
本报讯 (记者刘俊)昨天,国家发改委官方网站上发布,海马投资集团股份有
限公司河南轿车项目通过核准。这也是生产海马汽车的海马股份(000572)1月宣
布拟为该项目发可转债集资募8.2亿元后,正式获得发改委批准。
据发改委批文,最近该委核准海马投资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河南轿车项目,同意
海马投资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在河南省郑州市独资设立海马(郑州)汽车有限公司,
建设轿车项目,开发生产自主品牌的轿车和发动机。
据悉,本次海马集资主要是郑州轻汽,包括微型客车、皮卡、SUV,项目计算
期长达12年。证券分析人士对本报表示,单纯从车型来说对公司短期赢利能力提升
有限,但会对该公司在全国的布局具有战略性意义。
更多推荐
汽车,海马,郑州,轿车,生产,集团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