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2月7日发(作者:宝来和朗逸到底哪个更值得购买)

湖南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合格性考试(专家B卷)

语文(答案在最后)

本试卷共4道大题,15道小题,共6页。时量90分钟。满分100分。

一、语言文字与运用(18分。选择题12分,每小题3分;第5题6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有错误的一项是( )

A.赊账(shē) 逮捕(dài) 洗濯(zhuó) 纨绔子弟(kù)

....B.宿命(sù) 湮没(yān) 重创(chuāng) 雄姿英发(zī)

....C.岑寂(cén) 模糊(mó) 倔强(jiàng) 雕栏玉砌(qì)

....D.贿赂(lù) 窈窕(yáo) 粗犷(kuàng) 一筹莫展(chóu)

....2.下列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弥望 落寞 交涉 安之若素 B.脆弱 帷幕 吞噬 残羹冷灸

C.漂泊 模糊 欺侮 徇私舞弊 D.蕴藉 脉搏 磐石 卑躬屈膝

3.下列句子中有语病的一项是( )

A.新时代的大学精神,应体现出中国特色、时代特点和文化特征。

B.湖湘文化的经世致用精神对矫治各种形式主义弊端有显著的作用。

C.汶川灾后重建成就显著,其原因是社会各方团结协作的结果。

D.气温超过人的正常体温时,过多裸露不仅不凉爽,反而会更热。

4.下列诗句中,运用的修辞方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

A.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 B.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C.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 D.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

5.请将某校文学社收集的学生习作按照以下主题分类,并将名称填入相应的横线上。(6分)

《秦腔古韵》 《游子折柳》 《青翠的橄榄枝》

主题一:月是故乡明_________

主题二:和平的钟声_________

主题三:文化与传统_________

二、古诗文阅读(26分。选择题9分,每小题3分;翻译题5分;古诗文默写题6分;古诗鉴赏题6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6~9题。

烛之武退秦师

《左传》

晋侯、秦伯围郑,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晋军函陵,秦军汜南。

佚之狐言于郑伯曰:“国危矣,若使烛之武见秦君,师必退。”公从之。辞曰:“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为也已。”公曰:“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然郑亡,子亦有不利焉。”许..之。

夜缒而出,见秦伯,曰:“秦、晋围郑,郑既知亡矣。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焉用亡郑以陪邻?邻之厚,君之薄也。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

且君尝为晋君赐矣,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君之所知也。夫晋,何厌之有?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阙秦,将焉取之?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秦伯说,与郑人盟。使杞子、逢孙、杨孙戍之,乃还。

.子犯请击之。公曰:“不可。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失其所与,不知;以乱易整,..不武。吾其还也。”亦去之。

6.对下列各句中加点的字,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使杞子、逢孙、杨孙戍之,乃还 还:撤走

.B.夫晋,何厌之有? 厌:讨厌

.C.焉用亡郑以陪邻 陪:增加

.D.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 共:供给

.7.下列各句中加点的字词与现代汉语基本一致的一项是( )

....A.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

..B.若舍郑以为东道主

...C.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

..D.微夫人之力不及此

..8.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烛之武不顾个人安危“夜缒而出”,求见秦伯,表现了他深明大义、以国事为重的爱国精神。

B.烛之武具有高超的论辩艺术,他在秦伯面前不卑不亢,侃侃而谈,抓住秦伯的心理,层层深入,最终使秦伯心悦诚服。

C.秦、晋曾是友好邻邦,秦对晋有割让焦、瑕二邑的恩惠;晋对秦却严加防范。

D.烛之武的劝说,使秦伯撤走了围郑的军队,还派部队帮助郑国防守,秦晋联盟顷刻瓦解。

9.请把上面文言文中划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5分)

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焉用亡郑以陪邻?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默写出下列空缺处的文字。(任选三题,每空1分,共6分)

(1)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陶渊明《归园田居(其一)》)

(2)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荀子·劝学》)

(3)是故无贵无贱,__________________,道之所存,__________________。(韩愈《师说》)

(4)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杜甫《登高》)

11.阅读下面的宋诗,完成题目。(6分)

野步

[宋]周密

麦陇风来翠浪斜,草根肥水噪新蛙。

羡他无事双蝴蝶,烂醉东风野草花。

这首诗歌的三、四两句运用_________的修辞手法,表现了蝴蝶无忧无虑地陶醉在暖洋洋的东风和草花香气里的状态,给人以无忧无虑之感,借以表达出诗人_________的心境。

三、现代文阅读(16分)

老照片

李镜

①当吕斌提出墙上的老照片能卖到六万元时,离休多年的原军区副司令员吕思礼睁大眼睛,看着儿子。

②“也许,还能卖到八万。”吕斌又说。

③吕思礼定格在刚才的表情上。吕斌看着父亲的眼睛,既看不到智慧,也看不到果敢,此刻,他竟对父亲指挥过千军万马的辉煌历史产生了怀疑。

④儿子第三遍说那老照片可以卖钱时,吕思礼目光移到了墙上,眼睛亮了一下,嘴角浮上笑纹。

⑤老照片已经发黄,赫然入目的是一个剥得精光的马头,只余发白的骨架。马头和一盏马灯放在油漆斑驳的桌上,后面墙上隐约有张军用地图。

⑥“爸,能考虑卖吗?拍卖商来看过,说底价可以定在六万。”

⑦“你急着用钱吗?”

⑧吕斌张了张嘴,不知怎么回答。他觉得父亲的观念太古老了,并不是没有钱花才去挣钱,挣钱本身就是目的。

⑨五年前,吕斌从副团职岗位离开军营创办公司,希望父亲动用关系为他发挥“余热”。父亲当时说:“我赤脚走进红军时,我的父亲已经死了;后来,我成了将军。”父亲是在拒绝他,也是在鼓励他自立自强。

⑩“挂这儿,只是老照片,放到拍卖台上,它就是艺术品。”吕斌指点着说,“这光用得多好,还有这儿,空洞的眼睛,让人产生许多联想,这是典型的现代派作品。”

?其实,吕斌没对父亲完全说实话。那天与拍卖商同来的一个大老板相中了老照片,说如果能得到它,愿与自己成为生意伙伴。生意难做,吕斌很需要这样有经济实力的合伙人帮一把。

?“好就好在它是绝版。”吕斌接着说,“不然,不可能值这么多钱。”

?吕思礼盯着儿子,隐忍中有一丝愠怒,说:“急用钱找你妈,我们积蓄不多,但能救急。”

?吕斌走后,妻子把儿子公司目前的困境告诉了吕思礼,并说出了儿子的真实想法。

?吕思礼沉默了,五年来他从未过问儿子的生意,不知道公司的情况。

?他凝望着墙上的老照片,五十年前的月亮渐渐清晰地出现在眼前。那是一轮圆月,高悬在松辽平原S城市政府的大楼上。

?这是三十五岁的前线总指挥吕思礼在S城送走的第三个满月,是他军事生涯中最辉煌的时刻。

?在刚刚过去的一百一十二个日夜,他指挥十万之众,像铁箍一样,将同样数量的国民党军死死围困在S城中。围城七十天,城中粮荒;围城三个月,粮价飞涨七百倍,猫狗甚至老鼠被抓尽吃光,战马成了饿城中最后的晚餐;围城一百天,守城敌军陆续投降,只有市府大楼还在抵抗。那是防守S城的最高指挥官关铸成将军和他仅剩三十多人的卫队。

?关铸成负隅顽抗整整两昼夜,怎样喊话都不放下武器。

?吕思礼拨通了市府大楼的电话:“关将军,我很尊敬你,在滇缅抗日前线,你是战功赫赫的雄狮。”对方沉默片刻,用低沉的声音说:“此时,我成了困兽,你不会不知道困兽犹斗吧?”“可是你没有斗下去的最起码条件了。你的声音透着虚弱,你的处境艰难到了极点。”对方冷笑了一下:“我给自己留了一颗子弹。”吕思礼也冷笑了一下:“那对你来说很简单,但走出来却需要勇气。循道而行,顺天理合民意,无羞无愧。”

?停顿了一下,吕思礼又说:“关将军,请你看看窗外,月亮多圆,你大概忘了今天是中秋节了吧。半小时后我在大楼前等你。你可以出来得体面些,不用打白旗。”

?中秋月很圆很大,静静地停在市府大楼的楼顶上。

?时间一分一秒过去。忽然,楼门打开,形容枯槁的关铸成缓缓走了出来。

?吕思礼踏进关铸成的作战室。先是闻到一股恶臭,接着就看见遍地的动物骨头。办公桌上,一个被啃得

精光的马头和一盏马灯十分醒目。他让摄影记者拍下了这一幕。这个场景,这个马头,对于这场战役的双方都意味深长。

?五十年了,吕思礼习惯了这张老照片的相伴。

?他走近老照片,久久站立,自语道:“想不到你还这么有用。也许,是我迂得有些不合时宜?”

(有删改)

12.吕思礼是个什么样的人?请简要分析。(4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小说以“老照片”为题,有什么作用?(6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吕思礼最终会把老照片给儿子吗?请结合小说内容写出你的看法,并简述理由。(6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写作(40分)

15.以“承担”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

①除诗歌外,文体不限;

②不少于700字;

③不得透露个人信息,不得抄袭套作。

参考答案

湖南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合格性考试(专家B卷)

语文

1.D 窈窕(yǎo) 粗犷(guǎng)

..2.B 残羹冷炙

3.C 句式杂糅,应改为“是社会各方团结协作的结果”或“其原因是社会各方团结协作”

4.D D项是比喻,其他三项是夸张。

5.《游子折柳》 《青翠的橄榄枝》 《秦腔古韵》

6.B 厌:满足

7.C A.古:外交使者;今:包裹。B.古:东方道路上的主人;今:款待宾客的主人。D.古:那个人;今:尊称他人的妻子。

8.C “秦对晋有割让焦、瑕二邑的恩惠”错误,从文中来看,“且君尝为晋君赐矣,许君焦、瑕”,应是“晋曾经答应把焦、瑕二邑割让给秦”其实并没有兑现。

9.越过别国而把远地(郑国)当作边邑,您知道那是很难的。哪里用得着灭掉郑国而给邻国(晋国)增加土地呢?

10.(1)狗吠深巷中 鸡鸣桑树颠

(2)不积小流 无以成江海

(3)无长无少 师之所存也

(4)万里悲秋常作客 百年多病独登台

11.拟人 悠然自得惬意喜悦

12.①威武的将军:智慧、果敢,护百姓,敬对手,战功辉煌。②严厉的父亲:对儿子要求严格,不为儿子谋取利益,要他自立自强。

13.①是贯穿全文的线索,故事情节围绕它展开;②是吕思礼辉煌功绩的见证,突出了人物形象;③是父子矛盾的焦点,使主旨的表达更集中鲜明;④设置悬念,吸引读者的阅读兴趣。

14.示例一:他会把老照片给儿子。老照片对他意义重大,他本不愿卖掉,但得知儿子公司陷入困境,想到自己从未关照过儿子,现在老照片能帮儿子,所以会给。

示例二:他不会把老照片给儿子。老照片对他意义重大,一开始他就不愿卖,以前也没关照过儿子,即使得知儿子公司陷入困境、老照片能帮儿子,他还是会坚持让儿子自立自强,所以不给。

更多推荐

老照片,儿子,公司,父亲,下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