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汽车简笔画图片大全-天津一汽威志v5质量怎么样
2023年11月27日发(作者:大众新款小糯米polo)
600万套/年汽车空调部件——储液
干燥器和过冷器建设项目
项目资金申请报告
一、总论
(一)、项目背景及项目概况
1.项目名称
600万套/年汽车空调部件——储液干燥器和过冷器建设项目
2、项目背景
从2002年开始,我国汽车工业进入了快速发展时期,其发展令
世界注目。2006年,国内的汽车产量达到728万辆,首次超过德国,
成为仅次于美国和日本的世界第三大汽车生产国,增幅为27.5%,国
内外业界人士普遍认为,中国汽车产业正步入结构调整期,产业总体
走势趋稳,阶段性的快速增长将让位于长期稳定增长。
预计在未来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汽车产业的增幅将保持在
10%-15%左右,轿车的增长速度将高于平均增长速度,增幅将达到20%
左右,到2010年,国内汽车产量将达到1000万辆,在未来5~10年
内,中国将成为世界最大、增长最快的国际汽车市场。
随着全国汽车行业开始走出2004年下半年以来的低速徘徊状
态,我国汽车工业的飞速发展有效促成了汽车零部件行业的整体转
暖,需求得到了刺激,市场保持较好增长。国家统计局最新数据显示,
2006年中国汽车零部件完成工业总产值5397.05亿元,与上年相比
增加34.35%;汽车零部件产品实现销售收入5272.35亿元,同比增
长34.71%。
据有关资料显示,到2010年,世界汽车产吕贸易总额将达到14.2
万亿美元,随着中国汽车产业的飞速发展及国外知名汽车企业国际化
采购模式的形成,低成本生产国尤其是中国汽车零售部件需求量将会
更大,产业的发展速度将会更快。
随着我国汽车行业的飞速发展,对车载空调的需求量也在急剧增
加,出现了目前市场供不应求的局面,因此要求车载空调机的制造厂
具有更高的加工和制造能力。同时国家制定了较多相关鼓励汽车及其
零部件制造行业发展的优惠政策,也为车载空调机加工企业的发展创
造一次难得的机遇。因此,和龙双昊高新技术有限公司提出600万套
/年汽车空调部件——储液干燥器和过冷器建设项目,利用当地招商
的优惠政策,建设汽车空调部件精加工生产基地,推进企业生产能力
扩张的进程,全面实现公司的产业升级。
通过本项目的实施,可以进一步拓宽和龙双昊高新技术有限公司
的和产加工和经营领域,提高了公司产品的技术含量,产品的附加值
增加,为公司的发展提供新的效益增长点。另外,由于本项目具有较
好的经济效益,还可以进一步带动企业所在地区的经济发展。
3、项日拟建地点
本项目厂址位于吉林省延边州和龙市工业集中区起步区B-2片,
占地3.5万平方米,厂区地势平坦,交通方便,周围环境状况完全可
以满足本项目的建设需要。
4、建设规模与目标
(1)建设规模
本项目根据市场需求情况、原材料供应情况、当地的建厂条件、
采用设备的生产能力以及配套资金状况,确定建设规模为年产600万
套汽车空调关键部件—储液干燥器和过冷器。
(2)产品方案
储液干燥器和过冷器600万套/年
5、项目总投资及效益情况
(1)投资规模及构成
该项目部投资11409.6万元。
其中:建设投资9087.6万元;建设期利息200.7万元;流动资
金2121.3万元。
(2)资金筹措
项目总投资11409.6万元。企业申请贷款解决6645.1万元,其
余4764.5万元由企业自筹解决。
(3)效益情况
项目正常生产年平均利润3005.5万元;投资利润率26.3%;投
资利税率37.0%
6、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表
序号 指标 单位 数量 备注
1 生产规模
储液干燥器和过冷器 万套/年 600
2 产品方案
储液干燥器和过冷器 万套/年 600
3 总投资 万元 11409.6
建设投资 万元 9087.6
建设期利息 万元 200.7
流动资金 万元 2121.3
4 投资指标
百元销售收入占流动资金 元/百元 14.1
5 全厂定员总计 人 600
工人 人 406
技术人员 人 90
管理人员 人 16
工作人员 人 76
服务性人员 人 12
6 全年生产天数 天
7 主要原料、燃料消耗
铝棒 吨/年 1500
铝板 吨/年 500
分子筛 吨/年 600
视液镜 万个/年 200
包装材料 吨/年 40
水 吨/年 16800
电 万kWh/年 561.6
8 年销售收入 万元 14700 平均
9 销售税金及附加 万元 89.8 平均
10 增值税 万元 1123 平均
11 年总成本 万元 10481.7 平均
12 利润总额 万元 3005.5 平均
13 所得税 万元 751.4 平均
14 税后利润 万元 2254.1 平均
15 投资利润率 % 26.3
16 投资利税率 % 37
17 营业收入利税率 % 28.7
18 项目资本金净利润率 % 47.3
19 全部投资内部收益率 % 26.9 税后
20 投资回收期 年 4.7 税后
(二)、项目承办单位概况
企业名称:和龙双昊高新技术有限公司
法人代表:徐敏武
“和龙双昊高新技术有限公司”是和龙市政府招商引资企业,成
立于2008年8月,其前身是“天津双昊车用空调有限公司”,是专门
从事汽车空调关键部件——贮液干燥器和过冷器研发、制造和销售为
一体的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劳动密集型的企业。在天津,经过
5年多的拼搏努力,取得了良好的业绩,排名列国内同行业前三甲。
和龙双昊高新技术有限公司地址在和龙市工业集中区起步区B-2
片,开工建设日期为2008年6月,投产日期为2009年1月,占地面
积3.5万平方米,建筑面积1.6万平方米,建设规模为年产600万个
贮液干燥器和过冷器,企业性质为有限责任公司,注册资金500万元,
法定代表人徐敏武,企业用人600人左右,其中技术工人120人。2008
年10月份主体厂房竣工后开始试生产,2009年起正式投产,年产贮
液干燥器和过冷器600万个,年产值18000万元、税金625万元、利
润1875万元,对和龙市工业提速增效、产业结构调整、科技链条延
伸和社会经济发展都会起到一定的助推作用。
该公司现有国内最先进的生产加工和检验设备,如加工中心、数
控车床、液压机、冲床、数控触摸屏编程氩弧焊机、专用清洗机、超
声波清洗机、八工位氦充气回收检漏系统、悬挂链、输送带,贮液干
燥器试验台、过冷器盐雾试验台、交变压力试验台、流阻试验台、震
动试验台、金属探伤仪、分析天平、显微镜等。
该公司利用铝棒合金和铝板合金作原料,采取一体同心和一体偏
心冷挤成型技术,自行设计、加工和生产贮液干燥器和过冷器,废弃
了原来用铁皮做原料加工生产贮液干燥器的落后工艺和生产方式,避
免了防蚀喷漆带来的环境污染,使得新产品设计严谨,结构合理,工
艺简单,技术密集、质量可靠,体积小、重量轻、外表美观,节约了
原材料,减少了加工工时,提高了生产效率,降低了设备损耗,减轻
了劳动强度,节约了运输成本,便于安装和维修,延长了使用寿命。
特别是新型过冷器的推广使用,与贮液干燥器相比,减少了单独安装
保护支架和用管路连接的费用,使得整体成本降低了70%。
该公司贮液干燥器的设计制造水平具有国际水平,过冷器设计制
造技术属国际领先,其泄露量3g/年,耐压性>16Mpa,耐压力交变
达到180000次,技术指标列国内同行业前茅。
该公司拥有多项自主知识产权,如新型实用设计专利“贮液干燥
器”(专利号:ZL2006 2 0151800.4)、实用新型专利“过冷器同心筒
体”(专利号:ZL 2007 2 0097945.5)、实用新型“过冷器偏心筒体”
(专利号:2007 2 0097944.0)、外观设计专利“贮液器封盖”(专利
号:ZL2006 3 0168431.5)和外观设计专利“封盖”(专利号:ZL2006
3 0303040.X),涉及A、B、C、D、L五大系列150多个品种。
该公司生产所需要的工装全部自行设计,自己制作,技术属独家
所有,共有五大类150多个品种的成套模具,其中80%的模具研制技
术已经和正在申请实用新型专利和外观设计专利;有专门科研人员,
能够按照生产需要和产品型号变化,随时进行调整,加工制作各种成
套工装和模具,为公司正常生产和研发新产品,提供技术支持;还可
以面对多个行业和领域,开展技术协作,进行委托加工,将公司的专
利技术大范围推广和利用。
该公司拥有自己的研发团队和技术中心,有120人的专门人才队
伍,其中高级工程师2人,国家级审计师2人,技师和高级技师116
人;对新产品的设计品位高、质量好、速度快,在10-30天之内,就
可以完成一款新产品的研发设计工作。目前,每天都在做新产品的试
样研发工作,随时可以针对各种类型汽车贮液干燥器和过冷器的变化
需求,作出实质性的技术补充、修改、调整、完善和再创新。
该公司生产的贮液干燥器是汽车空调系统中的关键部件,主要安
装在冷凝器和膨胀阀之间,作用是临时贮存从冷凝器中流出的液态冷
媒,以便冷负荷变动或系统中有微漏时,能够及时向膨胀阀补充液态
冷媒,调整供给量,保证冷媒流动的连续性和稳定性。同时,可防止
过多的液态冷媒贮存在冷凝器里,使冷凝器的传热面积减少而降低散
热效率。还可以滤除冷媒中的杂质,吸收其中的水分,防止制冷系统
管路脏堵和冰塞,保证制冷系统正常工作。
该公司生产的过冷器是在贮液干燥基础上改进的新产品,工作原
理与贮液干燥器基本相同,优点是直接与冷凝器用焊接法连接,减少
了贮液干燥器单独稳定保护和用管路相连接的费用,其过冷保护作用
极其显著,其中的分子筛还可更新使用,在生产、安装和使用上,可
节约成本70%,是目前汽车空调行业求之不得的最新产品,其产品结
构、性能、外观等完全可以与西方发达国家同类产品相媲美,不仅完
全可以替代进口,节约外汇,还可对外出口,挣来外汇。
随着新型环保清洁汽车的问世、推广和使用,汽车空调生产技术
将产生新的重大变革。该公司已基本掌握了能够适应新型汽车空调制
冷需要的核心部件的设计制造技术,正处在研发、试制和小批量生产
推广阶段,一旦成功,该项技术将站在一个新的高度,领先全球,给
国家和民族汽车工业带来丰厚的收益。
随着世界汽车行业的持续发展,到2010年,全球汽车,包括个
人用车、商务用车和公务用车,总保有量将突破10亿辆。作为汽车
消耗品,汽车空调储液干燥器和过冷器每车每两年需要更换一次。为
此,储液干燥器和过冷器的国际市场前景非常广阔。到2010年,中
国将成为世界第一大汽车生产国,年产汽车将突破1000万辆。公司
利用独家专利技术,生产贮液干燥器和过冷器,用3年左右的时间占
领市场,实现国产化,实现效益最大化。为此,储液干燥器和过冷器
在国内的市场商机也非常巨大。
该公司在贮液干燥器和过冷器研发方面的能力日益提高,制造技
术不断增强,产品产量稳中有升,产品质量放心可靠,订单数量不断
增加,销售渠道不断拓宽,管理措施不断完善,公司声誉不断提升,
在一个时期内具有无可比拟的研发、制造和销售优势,其600万个贮
液干燥器和过冷器生产能力,将占领国内60%的市场份额,其发展前
景十分诱人。
该项目科技含量高,建设速度快,经济效益好;公司拥有多项
专利技术和独家专有的系列模具和工装设计生产能力,对正常生产具
有有效地保障作用;项目建设地点环境良好,附近没有污染企业和居
民住户,不会对企业产生影响和干扰;企业本身不产生污染,不会对
周边环境产生污染;周边交通条件优越,运输渠道畅通,原料来源充
足,价格合理,产品成本容易控制;生产过程工艺简单,加工工时少,
节约原材料,劳动强度低;产品本身体积小,重量轻,外表美观,性
能优良,使用寿命长,适合于大批量生产。
(三)、项目建设必要性
(1)该项目建设可以填补和龙市、州内乃至全省没有汽车空调贮
液干燥器和过冷器生产项目的空白。
(2)该项目建设发展,可以拉长高新技术产业链条,促进产业结
构调整,带动和龙市乃至周边地区的科学技术进步。
(3)该项目建设,可以留住本地人才,为本地科技人才成长提供
发展空间,为创建更多更好的高新技术企业做出人才储备。
(4)该项目建设,其专利产品可以打破国外同类产品的垄断局面,
大范围实现贮液干燥器和过冷器国产化,不仅节约外汇,还可挣来外
汇。
(5)该项目建设能够吸纳大批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和农村劳动力
转移就业,提高居民收入,提高生活质量,促进维护社会稳定,推动
经济发展。
(6)该项目建设对和龙市工业提速增效、产业结构调整、科技
链条延伸和社会经济发展会起到一定的助推作用。
(7)该项目建设会给企业带来巨大利益发展空间,为国家增光,
为民族添彩,为家乡人民谋福利。
二、发展规划、产业政策、行业准入和
市场分析
(一)、发展规划、产业政策、行业准入分析
近几年,国家将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
策,全面推进国家产业振兴和调整规划以及促进经济发展的一揽子计
划和政策措施。本项目属于汽车行业,符合国务院出台的十大产业振
兴和调整规划以及国家发改委、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的产业技术进步
与技术改造投资方向中所确定的重点领域、重点产品以及重点应用技
术,同时符合国家有关部门出台的行业准入条件。
(二)、市场分析
1、产品市场供应预测
2007年我国汽车产量达到904万辆,增加了22.9%,成为世界汽
车第三大生产国。2008年我国汽车产量将首次突破1000万辆大关。
汽车厂家产销两旺、市场需求快速提升、产量国际排名逐年靠前,都
表明我国汽车产业处于高速增长期。但透过繁荣的表象,一些专家却
对我国汽车产业自主创新不足、国家战略缺失的问题表示出担忧。尽
管国内目前有3000多家汽车零部件生产企业,但2000年至2007年,
我国汽车配件进口金额却呈逐年快速上升趋势,这表明我国汽车零部
件及相关产业发展落后,产业配套能力较低。由于自主创新不足,技
术含量不高,低端产品占市场主导地位。我国汽车进出口比例严重失
衡:轿车进口平均单价2.82万美元,出口仅0.9万美元;货车进口
平均单价5万美元,出口仅0.52万美元。
但也应该看到经过50多年的努力,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
汽车工业在整车引进和国产化生产的双重推动下,建立了大批的零部
件生产企业,并相继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和设备,进行了大量的技术改
造,产品技术水平呈现不断提升,开发设计能力逐步提高,中国加入
WTO后,汽车工业呈现出快速增长的趋势,市场竞争日益激烈,在整
车企业汽车适应性改进开发和新产品推出不断加快的带动下,对零部
件企业参与整车企业产品同步开发,满足整车厂适应性开需求提出了
新的要求。世界汽车零部件大公司德尔福、伟世通、博世等企业纷纷
在国内建立研发中心,启动本土研发能力建设。2005年12月,德尔
福公司宣布在上海投资建设德尔福中国科技研发中心,该研发中心将
为全球客户研发汽车零售部件,同时为中国本地及外资汽车制造商提
供应用系统工程支持。博世公司也将在苏州筹建一个大型技术中心。
这些研发中心的建设,将进一步促进我国汽车零部件工业技术水平的
提高。
我国的汽车空调业起步较晚,比起发达国家要晚了半个世纪。
1983年才开始有少数企业从国外引进技术和生产设备。由于当时都
看到了汽车空调的广阔前景,不少地方和企业竞相投资上项目,大量
重复建设,一时国内是群雄并起。经过几年的竞争,优胜劣汰,93
年后,行业逐步走向正规,进入良性发展阶段。至此,汽车空调业逐
步在国内形成规模。汽车空调业目前大部分企业技术力量强大,许多
高校适时推出汽车空调专业教程,培养出大批专业人才。装备良好的
大部分厂家其生产设备是从美、日、法、韩等国家引进的,经过消化、
吸收,我国的生产工艺已可以与发达国家相比,加之我们的成本优势,
完全可以与之竞争。在国内,国产汽车空调正以较高的性能价格比向
进口汽车空调发起冲击,并占领了大部分市场份额。
2、产品市场需求预测
丰田锐志2017款二手-奔驰c200多少钱一辆
更多推荐
13万左右的轿车前十名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