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1月30日发(作者:大众途昂价格图片)
2022 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
中职组新能源汽车检测与维修赛项
职业素养和操作规范评分表
竞赛模块:电驱动总成装调与检测
竞赛日期:2022 年 月 日
选手身份加密号: 竞赛用时: 分 秒
序号 项目 配分 实际得分
1 职业素养和操作规范 75
现场裁判
(签字)
统分裁判
(签字)
核分裁判
(签字)
裁 判 长
(签字)
裁判须知:主副裁判独立评分;使用规定签字笔书写;扣分栏不得空白,未扣分填“0”,扣分填负值;选手
未完成作业需扣分并备注“未完成”;修改须签字确认。
1、作业准备(满分 3分)
序号 作业内容 评分要点(各竞赛环节漏项或累计最多扣相应配分) 配分 扣分 判罚依据
1 场地准备 1
?未检查设置隔离栏、安全警示牌扣 0.5 分;
?未检查灭火器压力值(水基、干粉)扣 0.5 分;
?未检查绝缘手套密封性或检查时未密封扣 0.5 分;
?未检查绝缘防护手套的耐压等级扣 0.5 分;
2 检查防护套装 1
?未检查防电池电解液酸碱性手套、护目镜、安全帽外观损
伤的各扣 0.25 分,共 0.75 分;
?未穿戴绝缘鞋(进入工位前提前穿戴好)扣 0.25 分;
?未进行数字绝缘测试仪开路检测并确认电阻无穷大扣
0.25 分;
?未进行数字绝缘测试仪短路检测并确认电阻<1?扣
0.25 分;
?未确认数字绝缘测试仪上“TEST”功能正常扣 0.25 分;
?未选择四点检测绝缘垫绝缘性且佩戴绝缘手套与护目镜的
检查工具套装 1 3
扣 0.25 分;
?未进行毫欧表开路检测并确认电阻无穷大扣0.25 分;
?未进行毫欧表短路检测并确认电阻<1?扣 0.25 分;
?未确认接地电阻测试仪上“TEST”功能正常扣 0.25 分;
?未检查数字万用表的电阻量程(校零)扣 0.25 分;
?未检查动力总成拆装实训模块稳定性扣0.25分
2.变速器拆装与检测
(满分 26分)
?未打开放油螺塞组件,将变速箱体内的润滑油排放干净,拧?
紧放油螺塞组件于箱体上扣 0.5 分;
?未检查润滑油是否排放干净扣 0.25 分;
4 1
?未检查放油塞组件和 O 型密封圈是否完好扣 0.25 分;
分离变速箱体和电
?未交错拧开用于固定变速箱箱体与电动机的六角法兰面螺
机总成
栓,分离变速箱与电动机扣 0.5 分;
?未检查变速箱和驱动电机固定螺栓情况的扣1分;
?若分离时使用一字螺丝刀且未按照垫布(或裹胶布)的方
法加以保护扣 0.5 分;
?未交错拧开用于连接固定变速器前后箱体的螺栓,将后
箱 体与前箱体分离扣 0.5
5 1
分解变速箱体
?未在拆分过程中保护好前箱体与后箱体接触的面导致损伤
扣 0.5 分;
?拆分过程中使用了一字螺丝刀且未按照垫布(或裹胶布)
的方法加以保护扣 0.5 分;
?拆分箱体时未注意保管前箱体上的磁铁槽中掉出的磁铁扣
0.5 分;
2
6 1
7 差速器分解 5
拆卸差速器组件
?未拆卸差速器组件轴承压板扣 0.5 分;
?未取下差速器总成 0.5 分;
□未取下左侧轴承扣 3分;
□未取下右侧轴承扣 3 分;
□未取半轴齿轮组件扣 1 分
□未正确选用专用工具的扣 0.5 分;
?未拆卸副轴轴承压板扣 0.5 分;
?未取下副轴扣 0.5 分;
?未正确使用卡簧钳取下副轴轴承卡簧扣 0.5 分;
拆卸副轴组件 8 0.5
?未佩戴安全帽,并使用专用工具(拉码器)将副轴轴承从
箱体中取出扣 0.5 分;
?使用专用工具(拉码器)时造成轴承或箱体或专用工具损
坏,此项不得分;
9 拆卸主轴组件
?未拆卸主轴轴承压板扣 0.5 分;
?未取下主轴齿轮总成扣 0.5 分;
?未取下主轴扣 0.5 分;
0.5
10 拆卸油封
?未使用一字螺丝刀且未按照垫布(或裹胶布)的方法加以
保护取出全部 3 个油封,每个扣 0.5 分;
?无论油封是否受损均应提出更换,未提出更换此项不得
分;
?清洁装配时未佩戴安全帽.护目镜各扣0.25,裁判提示佩
戴
?未使用吹气枪对差速器组件表面及差速器壳体内部的粉
尘、铁屑等杂质进行清洁扣 0.25 分;
?未转动行星齿轮或半轴齿轮、检查是否有卡滞并使用吹
气 枪深度清洁扣 0.25 分;
?未使用吹气枪或吸油纸对球轴承、圆柱滚子轴承、主轴、
副轴表面进行清洁扣 0.25 分;
0.5
1.5
11
清洁组件
?未使用吹气枪或吸油纸对变速箱前箱体表面进行清洁扣
0.25 分;
?未使用吹气枪或吸油纸对变速箱后箱体表面进行清洁扣
0.25 分;
?未使用工具(铲刀)对前合箱面进行刮蹭处理、刮平高点
扣 0.25 分;
?未使用工具(铲刀)对后合箱面进行刮蹭处理、刮平高点
扣 0.25 分;?
3
变速箱组件外观
目视检查
?未检查并记录主轴齿轮磨损情况的扣 0.25 分;
?未检查并记录副轴主动齿轮磨损情况的扣 0.25 分;
?未检查并记录副轴从动齿轮磨损情况的扣 0.25 分;
?未检查并记录差速器齿轮磨损情况的扣 0.25 分;
?未检查并记录后箱体轴承外圈磨损情况的扣 0.25 分;
?未检查并记录主轴前轴承内外圈磨损情况的扣 0.25 分;
?未检查并请求更换差速器油封的扣 0.25 分;
?未检查并请求更换主轴油封的扣 0.25 分;
2
12
13
安装油封
?未将 3 个全新油封装入变速器后箱体,每个扣 0.5 分,上限
1 分;
?安装时未使用油封工装扣 0.5 分;
安装副轴轴承
安装主轴组件
安装副轴组件
组装差速器
?未向裁判提出更换副轴轴承0.5 分;
?未安装副轴轴承和卡簧扣 0.5 分;
?未摆正主轴组件和压板扣 1 分;
?未按规定先用手拧进螺栓 2-3 圈,再紧固压板螺栓扣 1 分;
?未摆正副轴组件和压板扣 1 分;
?未按规定先用手拧进螺栓 2-3 圈,再紧固压板螺栓扣 1 分;
□未安装左侧轴承扣 0.5 分;
□未安装右侧轴承扣 0.5 分;
□未安装半轴齿轮组件扣 0.5 分
□未正确选用专用工具的扣 0.5 分;?
?未摆正差速器组件和压板扣 0.5 分;
?未确认半轴固定环小凸点在半轴齿轮的键槽扣 1 分;
?安装期间未微调各组件(转动),以便安装过程顺畅扣 0.5
分;?
?在未取下调整垫片状态下直接测量此项不得分;
?未使用高度尺测量差速器高度 H 值此项不得分;
?测量方法不正确(未加装垫板、垫板放置不平整等)扣 1
1
14
15
16
17
1
1
1
1
18
安装差速器组件 2
?未按规定先用手拧进螺栓 2-3 圈,再紧固压板螺栓扣 1 分;
19
差速器组件高度
分;
?测量前未清洁垫板扣 0.5 分;
测量
?测量前未测量垫板平均厚度扣 0.5 分;
?测量前未在垫板上对高度尺清洁校零扣 0.5 分;
?以上每个值应测量三处位置,少测量一处位置扣 1 分;
2
20
?未使用深度尺测量后箱体轴承孔底深度 D 值此项不得分;
?测量方法不正确(未加装垫板、垫板放置不平整等)扣 1
2
后箱体轴承孔底
分;
?测量前未清洁垫板扣 0.5 分;
深度测量
?测量前未在垫板上对深度尺清洁校零扣 0.5 分;
?以上每个值应测量三处位置,少测量一处位置扣 1 分;
4
21
安装调整垫片
?未根据计算值,报告裁判是否需要更换调整垫片装入后箱
体的扣1 分;裁判示意不需要,继续作业;
?未在合箱时用橡皮锤轻轻敲打箱体外壁,并注意保护主轴
油封扣 0.5 分;
?未在合箱前检查磁铁、合箱定位销安装情况扣 0.5 分;
?未安装前后箱体总成扣 1 分;
?未使用专用工具(预知式扭力扳手)紧固前后箱体总成
(标 准力矩 25Nm,紧固时减半)扣 1 分;
1
22
安装前后箱体
1
3.电机拆装与检测
(满分 19分)
23
检查驱动电机
外 观标识
测量冷态绝缘
?未检查并记录电机外观实际情况的扣 0.5 分;
?未检查并记录电机铭牌信息的扣 0.5 分;
?未转动手柄进行空转检查并记录的扣 0.5 分;
?未交错拧松并拆卸电机三相电固定盖螺栓扣0.5分
?未佩戴绝缘手套扣1分;?
?未测量并记录冷态绝缘电阻的扣 0.5 分;
?测量检测仪(绝缘测试仪)选择错误或测量结果错误的扣
0.5 分;
测量定子绕组
?未测量并记录绕组短路扣 0.5 分;
?测量检测仪(毫欧表)选择错误或测量结果错 误的扣 0.5
分;
?未测量并记录绕组断路扣 0.5 分;
?测量检测仪(数字万用表交流电压档)选择错误或测量结
果错误的扣 0.5 分;
?测量检测仪(数字万用表交流电压档)选择错误或测量结
果错误的扣 0.5 分;
?未交错拧紧三相线束盖板扣0.5分;
□未检查定子绕组否有锈迹、漆包线是否破损扣 0.5 分;
是
□未检查电机定子硅钢片扣 0.5 分;
?未测量并记录旋变绕组阻值扣 0.5 分;
26
测量旋变传感器
?测量检测仪(数字万用表电阻档)选择错误或测量结果错
误的扣 0.5 分;
?
?未测量并记录温度信号扣 0.5 分;
?测量检测仪(数字万用表电阻档)选择错误或测量结果错
27
测量温度传感器
误的扣 0.5 分;
□未检查电机温度传感器插针是否变形扣 0.5 分;
1
2
1.5
1.5
24
电 阻
25
1.5
28
检查水温传感器
□未选用正确工具扣 0.5 分;
□未拆装水温传感器扣 0.5 分;
□未检查水温传感器密封圈扣 0.5 分;
5
1.5
29 拆卸后端盖
□未交错拧开螺栓扣 0.5 分;
□未拆卸旋变和温度传感器插接器扣 0.5 分;
□未选用专用工具扣 0.5 分;
□未正确安装专用工具扣 1 分;
□未取下永磁体转子扣 1分;
□未用垫布保护转子的扣0.5分;
□未取下波浪缓冲垫片扣 0.5 分;
□未检查波浪缓冲垫片是否变形、破损、断裂,扣0.5分
1
拆卸永磁转子
3
30
31 转子检查
?未检查永磁体转子硅钢片是否刮损、极性之间是否有裂
缝、是否锈蚀扣0.5分;
□未拆旋变绕组的扣 0.5 分;
□未检查电机旋变传感器插针是否变形扣 0.5 分;
□未检查漆包线的扣0.5;
0.5
0.5
1.5
0.5 安装旋变绕组 34
1 安装永磁转子 35
32拆卸旋变绕组
33
旋变传感器检查
□未检查硅钢片的扣0.5;?
□未提出螺栓要用螺纹胶涂抹紧固的扣0.5 分;
□未正确安装扣 0.5 分;?
旋变绕组
□未正确安装永磁转子扣 0.5 分;
□未正确安装到位扣 0.5 分;?
□未提出螺栓要用螺纹胶涂抹紧固的扣0.5 分;
□未交错拧紧螺栓扣 0.5 分;
□未安装旋变和温度传感器插接器扣 0.5 分;
□未使用专用工具(预知式扭力扳手)紧固变速箱与电动机
(标准力矩 25Nm,紧固时力矩为 13N.m)扣 0.5分;
□螺栓打完扭矩后未使用记号笔作标记的扣 0.5分;
□转动电机转子未能转动或卡滞扣 0.5 分;?
2
36 安装后端盖
4.驱动电机性能检测(满分 7 分)
?未按规定先用手拧进螺栓 2-3 圈,再紧固变速箱体与电动
37
1
安装减速箱体和
机的六角法兰面螺栓扣 0.5 分;
电机总成
?未使用专用工具(预知式扭力扳手)紧固变速箱与电动机
(标准力矩 100Nm,紧固时力矩为 60N.m)扣 1 分;?
?未测量旋变动态电压扣1分;
3
38
旋变动态检测
?未测量旋变动态波形扣 2分;?
6
?未检查冷却密封回路此项不得分;
?电驱动总成装调完成后进行密封回路检测,若提前此项不
得分;
?未一次性正确安装(加气时不能漏气)冷却密封仪和堵头
?检查方法错误(用压缩空气加压 200Kpa,保持 15min
不下降)的扣 1 分;未达到 15min 此项不得分;
?选手加压前未报告裁判扣0.5分;?
3
39
却密封回路
检查驱动电机冷
的扣 1 分;
5、团队协作(满分 10 分)
?作业时两名选手未互相配合,分工不合理,出现 2 条独自
作业线路的,发现一次扣 1 分;最多扣 3 分;
团队协作 10 40
?未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全部作业的,扣 2 分;
?选手配合时身体发生碰撞,语言发生争执的,发现一次扣
1 分,最多扣 5 分;
□未佩戴防酸碱性手套扣2分,裁判提醒佩戴;
6、安全与 5S 管理(满分 10 分)
41 安全与 5S 管理 10
?影响安全操作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内容:仪器、设备、工具、
零件落地;不注意安全操作,随意放置工具、量具或造成
其 他安全隐患的,发现一次扣 2 分,最多扣 6 分;
?地上有油污时未擦掉的,扣 2 分;裁判提醒擦除;
?未做废物环保处理的扣 1 分;
?工具使用不当扣 1 分;
?由于野蛮操作,导致仪器、设备损坏,扣除该项所有分数;
?比赛结束未清洁归还工具,或工具未清洁就放进工具箱的
扣 1 分;
?比赛结束未清洁整理场地扣 1 分;
7、追罚扣分(填负分)
序号 扣分项目 扣分项目 扣分 判罚依据
42 安全事故 ?未按正确安全操作程序,损伤、损毁车辆或竞赛设备,视
情节扣 2~20 分,特别严重安全事故的终止比赛,成绩记 0
分;
未按正确安全操作程序,造成人员伤害,视情节扣 2~20
分,特别严重安全事故的终止比赛,成绩记 0 分;
7
特殊情况说明:
1. 在竞赛过程中出现人员及设备安全隐患,情况严重者(如选手受伤流血,设备无法正常使用),裁判有权终止当 场
比赛;
2. 在竞赛过程中,参赛选手若有不服从裁判、扰乱赛场秩序等行为情节严重的,取消参赛队当场竞赛成绩;有作 弊行
为的,取消参赛队参赛资格;
情况说明及处罚:
8
更多推荐
5万以下的新能源汽车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