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来和朗逸到底哪个更值得购买-奥迪a3最低价格
2023年11月20日发(作者:中国一汽汽车报价及图片)
中国私人轿车市场
分析与预测报告
最新资料,WORD文档,可编辑
报告摘要
在中国的消费者步入大型消费之际,私人轿车消费市场迅速崛起;2002年,北京私人购买轿车的比例
在85%左右;而在珠江三角洲,私人轿车,特别是豪华私人轿车的消费几年来也一直保持着强劲的增长势头;
成都、南京、郑州等内陆城市轿车消费也正在成为私人消费的热点;中国汽车新网几年来所倡导的将轿车
视为一种耐用消费品的研究理念正在逐步被市场所验证;
中国汽车新网认为,消费者真正将轿车作为一件耐用消费品而不再把轿车作为一种奢侈品之时就是
中国私人轿车消费市场真正启动之日;可以想象,如果中国的城镇家庭拥有一辆私人轿车像拥有一台电视
机或电冰箱那样普遍,中国私人轿车市场的规模会有多大;有些人可能认为这是不太现实的;是的,目前是不
现实的,然而在5年以后,10年以后,谁敢保证它是不可能的呢根据中国汽车新网的预测,2007年中国将有
36865万户家庭,其中29235万户城镇家庭;假如2004-2007年,有5%的城镇家庭购买了轿车,这将意味
着5年间将至少存在1000万辆的私人轿车需求,年均200万辆;如果有10%的城镇家庭购买了轿车,这将
意味着2000万辆的轿车需求,年均400万辆;而在2002年,中国轿车的总体销售仅仅100万辆出头,如果
纯考虑私人轿车购买量,市场销售远远未达到100万辆;简单的比较就可以发现未来几年私人轿车消费市
场的潜在规模是如何的巨大;
中国汽车新网开发本研究报告的目的就是要提示轿车制造商应充分重视这一快速成长的细分市场;
同时利用专家法对该细分市场进行系统的、深入的分析,并基于大量的定量数据和调查分析来判明该细分
市场在未来5年的发展潜力;以帮助轿车制造商正确认识这一细分市场;本报告的具体内容涉及到中国私
人汽车保有量、中国轿车/私人轿车保有量、私人轿车消费现状、私人轿车的区域性消费/购买力分析、
未来几年私人轿车消费的潜力分析等;
数据来源
? 国家统计局
? 地方统计局
? 国内贸易局
? 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
? 2002年中国私人轿车拥有情况调查
? 轿车经销商访谈
? 轿车用户访谈
轿车级别的划分
划分轿车级别轿车的主要依据是发动机的总排量;发动机的总排量是指发动机全部气缸的工作容积
之和,单位是“升”;中国轿车级别的划分就是以发动机总排量作依据的;按规定,排量小于或等于1升,属于
微型车;排量大于1升且小于或等于升,属于普通级轿车;排量大于升且小于或等于升,属于中级轿车,排
量大于升,属于高级轿车;一般排量越大的轿车,功率越大,加速性能越好,车内的装饰也越高级,其档次也就
越高;
根据上述标准,考虑到中国轿车市场的实际情况,中国汽车新网将排量在升及其以下的轿车定义为低
档轿车,排量大于升且小于或等于升的轿车定义为中档轿车,排量大于升的轿车定义为高档轿车;
主要结论
? 1998-2002年,中国民用汽车的总体保有量以年均11%的速度增长;1998年,中国民用汽车
保有总量为1319万辆;2002年,达到2054万辆;5年研究期内复合年增长率CAGR为%;
? 1998-2002年,民用载客汽车一直在汽车保有市场中占据着主导地位;2002年,民用载客汽
车在汽车保有市场占57%的份额;
? 2004-2007年,中国民用汽车保有量将以年均不低于15%的速度增长;预计复合年增长率为
20%左右,高于1998-2002年的增长;2004年,预计保有量将达到2372万辆,到2007年,将
接近4925万辆;其中载客汽车将保持强劲的增长态势;
? 1998-2002年,中国私人汽车的保有量以年均20%左右的速度增长;在1998-2002年的5
年的研究期内,共增长了129%,复合年均增长率CAGR达到23%;
? 截止到2002年年底,中国私人汽车的保有量约972万辆,比2001年增长26%;从总体规模
上来看,2002年私人载客汽车的保有量仍是私人汽车保有市场的主体;
? 2002年,私人载客汽车的保有量达到618万辆,同比增长%;在5年的研究期内共增长168%;
复合年均增长率CAGR为%,占据了整个私人汽车保有市场的近64%;
? 2004-2007年,中国私人汽车的保有量继续保持较高的增长;2004年,估计私人汽车的保有
量将达到1230万辆左右,同比增长%;到2007年,私人汽车的保有量将达到2923万辆,同比
增长24%;
? 1998-2002年,中国私人汽车保有量最大的十个地区和城市在保有量上均实现了翻一番或
翻十番的增长;其中北京是私人汽车拥有量最高的地区,其次是广州;但二者的差距是显着
的;2002年,北京地区的私人汽车地区保有量近80万辆,而位于第二的广州地区仅仅30万辆;
? 1998-2002年,中国轿车保有量年均增长在16%左右;到2002年,轿车保有量达到了近630
万辆;5年研究期内共增长%,复合年增长率为%;
? 1998-2002年,轿车保有量在载客汽车保有量中基本上占据了半壁江山;在主要城市,如北
京、广州、成都等地区,轿车占比相对较高;但在中等城市和经济较为发达的农村地区,微型客
车或微型货车占据着主导地位;
? 1998-2002年,轿车保有量在汽车保有量中的占比逐步增加;到2002年,轿车在汽车保有量
中的基本占据了三分之一的水平;
? 2004-2007年,中国轿车保有量将会有一个快速的增加;5年预测期内,预计增长在172%左
右,复合年增长率为28%;到2007年,中国轿车的保有量预计将突破2100万辆;其在载客汽
车保有量中的占比将达到59%,同时在汽车保有量中的占比也将接近43%;
? 1998-2002年,中国轿车人均保有量基本保持了同步增长的态势;到2002年,中国轿车千人
拥有量达到了辆;
? 2004-2007年,由于中国轿车消费市场的快速发展导致中国轿车保有量的稳步增长;预计在
未来5年的预测期内,中国轿车人均保有量将有163%的增长;到2007年,在全国范围内的千
人拥有量将达到15辆;
? 1998-2002年,中国私人轿车保有量增长迅速;2002年,其保有量达到了近151万辆;5年研
究期内增长了244%;私人轿车保有量的迅速增长体现了中国私人轿车消费能力的普遍提升;
特别是北京、广州等城市,私人轿车购买力极其旺盛;
? 2004-2007年,中国私人轿车保有量将有300%的增幅;到2007年,中国私人轿车的保有量
将达到841万辆;
? 1998-2002年,中国私人轿车拥有量增加较快;2002年,千人拥有私人轿车辆;5年研究期内
增长了234%;
? 2004-2007年,中国私人轿车人均拥有量继续保持快速增长的态势;到2007年,千人拥有私
人轿车的数量为辆;
? 2002年,城市中目前已有%的家庭拥有了属于自己的轿车;
? 2002年,汽车现值目前在中国城市家庭财产总值中所占比重为%;由于不同收入家庭户均拥
有汽车现值相差悬殊,在户均年收入4万元以下的家庭中,汽车现值占家庭财产总值比重均
未达到1%,但在户均年收入4万元以上的家庭中,这一比例都在5%左右;
? 1998-2002年,私人购买比例加速上升.已成为轿车市场增长的主流;销售流向从1998年
的%上升至2002年的42%;
? 中国私人轿车购买量在当年轿车销量中的占比已经达到了42%;与1998年相比,提升
2002年,
了约9个百分点;2004年,预计这一指标将达到45%;而2007年,将达到60%;
? 2002年,私人轿车消费在几个大城市出现了热销的局面;主要原因是这几个大城市人均GDP大都达到或超
过3000美元,远远超过国际上轿车进入家庭的起步线;
? 2002年,中国平均每千人拥有辆汽车,而美国是人1辆,西欧是人1辆,日本是2人1辆,全世
界平均是8人1辆;
? 对私人汽车来说,美国每千人每年购买的私人汽车达60辆;中国2000年每千人私人购车仅
辆,而其中购买轿车者每千人仅辆;远远低于世界发达国家的水平;
? 预计未来几年中,私人轿车的需求继续加强;到2007年,有购车能力的家庭将达到5000万户;
目录
1 中国私人汽车保有状况分析
1998-2002年,中国民用汽车的总体保有量以年均11%的速度增长;1998年,中国民用汽车保有总量
为1319万辆;2002年,达到2054万辆;5年研究期内复合年增长率CAGR为%;
1998-2002年,民用载客汽车一直在汽车保有市场占据着主导地位;其占比在5年研究期内呈现出增
长的态势;2002年,民用载客汽车在汽车保有市场占57%的份额;与此同时,载货汽车的占比则呈现出递减
的趋势;其占比从1998年的47%下降到2002年的40%;
2002年,民用载客汽车和载货汽车在保有市场的集中度达到97%;
表1 1998-2002年中国民用汽车保有量分析
1998-200
1998-2002 2年
年度
1998 1999 2000 2001 2002 CAGR%
年增长%
载客汽车
增长%
65483740238537399395
24 07 33 95
62789674957163276523
载货汽车
增长%
其它专用汽
车
增长%
43 28 01 96 8289207
16517167641725319579
5 4 6 7 221867
20059209932160323262
特种汽车
增长%
合计辆
增长%
资料来源:中国汽车新网
2 4 1 0 252682
表2 1998-2002年中国民用汽车保有量占比分析
年度
载客汽车
载货汽车
其它专用汽车
特种汽车
合计%
1998 1999 2000 2001 2002
资料来源:中国汽车新网
2004-2007年,中国民用汽车保有量将以年均不低于15%的速度增长;预计复合年增长率为20%左
右,高于1998-2002年的增长;2004年,预计保有量将达到2372万辆,到2007年,将接近4925万辆;其中
载客汽车将保持强劲的增长态势;
表3 2004-2007年中国民用汽车保有量预测
2004-202004-200
07年增7年
年度
载客汽车
增长%
898796
载货汽车
增长%
其它专用汽
车
增长%
特种汽车
增长%
合计辆
增长%
资料来源:中国汽车新网
CAGR% 2004 2004 2005 2006 2007
长%
6 9671830
253884 289209 334232 380395 443260
277611 305895 337541 376391 428485
表4 2004-2007年中国民用汽车保有量占比预测
年度
2004 2004 2005 2006 2007
载客汽车
载货汽车
其它专用汽车
特种汽车
合计%
资料来源:中国汽车新网
1998-2002年,中国私人汽车的保有量以年均20%左右的速度增长;在1998-2002年的5年的研究
期内,共增长了129%,复合年均增长率CAGR达到23%;
截止到2002年年底,中国私人汽车的保有量约972万辆,比2001年增长26%;从总体规模上来
看,2002年私人载客汽车的保有量仍是私人汽车保有市场的主体;
2002年,私人载客汽车的保有量达到618万辆,同比增长%;在5年的研究期内共增长168%;复合年
均增长率CAGR为%,占据了整个私人汽车保有市场的近64%;而私人载货汽车的保有量达到350万辆,
同比增长%;在5年的研究期内共增长82%;复合年均增长率CAGR为16%,占据了整个私人汽车保有市
场的36%;与私人载客汽车的保有量相比,私人载货汽车的保有量增长较为缓慢;
2002年,私人载客汽车和私人载货汽车在私人汽车保有市场的占有率已经达到%;其它类型的私人汽
车保有水平相当低;
表5 1998-2002年中国私人汽车保有量分析
1998-200
1998-2002年
年度
载客汽车
增长%
1998 1999 2000 2001 2002 2年增长% CAGR%
230648304091469853618278
0 9 6 4 3650909
192033228673298948350332
载货汽车
增长%
其它专用汽车
增长%
特种汽车
增长%
2 0 0 5 2590870
5808 6259 7250 14530 24288
3880 4925 4275 5217 4858
423650533883770776971525
合计辆
增长%
注:载货车包括普通载货车和专用载货车
资料来源:中国汽车新网
6 2 0 3 6253304
表6 1998-2002年中国私人汽车分类保有量占比分析
年度
1998 1999 2000 2001 2002
客车
载货车
其它专用汽车
特种汽车
合计%
资料来源:中国汽车新网
随着中国市场的逐步开放以及政府鼓励政策的出台,预计2004-2007年中国私人汽车的保有量继续
保持较高的增长;2004年,估计私人汽车的保有量将达到1230万辆左右,同比增长%;到2007年,私人汽车
的保有量将达到2923万辆,同比增长24%;5年的预测期内,私人汽车的保有量预计增长%.
2004-2007年,预计载客汽车的保有量增长较快,年均增长基本上在23%以上;载客汽车的增长主要
得益于私人轿车消费的快速增加;私人载客汽车和载货汽车将在2004-2007年继续保持市场的主体地位;
二者的集中度在%以上,不过载客汽车的比例有所上升,而载货汽车的比例有所下降;
表7 2004-2007年中国私人汽车保有量预测
2004-200
2004-2007年
年度
2004 2004 2005 2006 2007 7年增长% CAGR%
815991
载客汽车
增长%
8
411442462530512678577099643077
载货汽车
增长%
0 6 6 0 8
其它专用汽
车
增长%
特种汽车
增长%
合计辆
增长%
注:载货车包括普通载货车和专用载货车
资料来源:中国汽车新网
28307 32377 41774 54110 67231
4923 6167 5696 7058 8769
表8 2004-2007年中国私人汽车分类保有量占比预测
年度
客车
载货车
其它专用汽车
特种汽车
合计%
资料来源:中国汽车新网
2004 2004 2005 2006 2007
按照国际惯例,如果一个国家私人用车在汽车保有总量中超过50%,年消费量中超过70%,就意味着
私人汽车消费时代的到来;2002年,中国私人汽车在汽车保有总量中的占比为47%,而私人消费仅仅在
40%左右;所以中国离私人汽车消费时代还有一些距离;估计在2005-2010年,中国将实现这一目标;然而,
由于中国地区性差异较大,在某些城市或地区可能首先步入私人汽车消费时代;如北京,2002年的私人用
车在汽车保有总量中的占比已经超过了50%,年消费量中私人购车的比例也超过了70%,这意味着私人汽
车消费时代已经到来;
表9 1998-2007年中国私人汽车保有量在汽车保有量中的占比分析
199200
年度
占比%
资料来源:中国汽车新网
1998 9 0 2001 2002 2004 2004 2005 2006 2007
1998-2002年,中国私人汽车保有量最大的十个地区和城市在保有量上均实现了翻一番或翻十番的
增长;其中北京是私人汽车拥有量最高的地区,其次是广州;但二者的差距是显着的;2002年,北京地区的私
人汽车地区保有量近80万辆,而位于第二的广州地区仅仅30万辆;天津和成都紧随其后;从增长幅度上看,
上海是增幅最大的城市;与1998年相比,2002年的私人汽车保有量增加了1300%;如果从人均收入和经
济支付能力来看,上海应当是最有潜力的市场之一;然而,由于上海市地方政府的限制政策,私人汽车在上海
的发展并不一帆风顺;这是上海市私人汽车保有量相对较低的根本原因;
表10 1998-2002年中国前10名私人汽车地区保有量分析
年度
北京
广州
天津
成都
深圳
上海
重庆
407476 447405 494143 624090 791793
112924 127570 184659 235456 302970
148815 178219 208444 232060 301173
107382 145823 192624 233119 275981
71320 76542 114313 144597 183618
9153 24608 50658 87327 128241
19181 20962 57836 82380 116583
1998 1999 2000 2001 2002
沈阳
杭州
南京
其它
45515 54808 55343 67593 84173
23355 29623 45529 58587 83066
10443 17155 26510 39119 58292
3280936 4216118 4823245 5903438 7389362
合计辆
资料来源:中国汽车新网
4236500 5338833 6253304 7707766 9715252
表11 1998-2002年中国直辖市私人汽车人均保有量分析辆/千人
年度
北京
天津
上海
重庆
资料来源:中国汽车新网
1998 1999 2000 2001 2002
2
中国私人轿车保有状况分析
1998-2002年,中国轿车保有量年均增长在16%左右;到2002年,轿车保有量达到了近630万辆;5
年研究期内共增长%,复合年增长率为%;
1998-2002年,轿车保有量在载客汽车保有量中基本上占据了半壁江山;在主要城市,如北京、广州、
成都等地区,轿车占比相对较高;但在中等城市和经济较为发达的农村地区,微型客车或微型货车占据着主
导地位;
1998-2002年,轿车保有量在汽车保有量中的占比逐步增加;到2002年,轿车在汽车保有量中基本占
据了三分之一的水平;这主要得益于发达地区私人购买轿车的异军突起;
表12 1998-2002年中国轿车保有量分析
1998-201998-20
02年增02年
年度
保有量辆
增长%
资料来源:中国汽车新网
CAGR% 1998 1999 2000 2001 2002
3380039232454615267963067
00 23 30 85 49
长%
表13 1998-2002年中国轿车保有量占比分析
年度
在客车保有量中的占比%
在汽车保有量中的占比%
资料来源:中国汽车新网
1998 1999 2000 2001 2002
2004-2007年,中国轿车保有量将会有一个快速的增加;5年预测期内,预计增长在172%左右,复合年
增长率为28%;到2007年,中国轿车的保有量预计将突破2100万辆;其在载客汽车保有量中的占比将达
到59%,同时在汽车保有量中的占比也将接近43%;
表14 2004-2007年中国轿车保有量预测
年度
2004 2004 2005 2006 2007 2004-22004-200
007 7
年增长%
年
CAGR%
773342977596
保有量辆
增长%
资料来源:中国汽车新网
0 9
表15 2004-2007年中国轿车保有量占比预测
年度
在客车保有量中的占比%
在汽车保有量中的占比%
资料来源:中国汽车新网
2004 2004 2005 2006 2007
1998-2002年,中国轿车人均保有量基本保持了同步增长的态势;到2002年,中国轿车千人拥有量达
到了辆;5年研究期内增加了80%;由于轿车消费目前仍然主要集中在城市,而该研究是基于全国人口为基
数,因此导致人均拥有量相对较低;但该指标可以用来衡量和判断中国市场的总体情况;如果仅仅考虑城镇
地区,估计轿车的千人拥有量在12-15辆左右;
表16 1998-2002年中国轿车人均保有量分析
1998-2002
年度
保有量辆/千人
增长%
1998 1999 2000 2001 2002
年增长%
资料来源:中国汽车新网
2004-2007年,由于中国轿车消费市场的快速发展导致中国轿车保有量的稳步增长;预计在未来5年
的预测期内,中国轿车人均保有量将有163%的增长;到2007年,在全国范围内的千人拥有量将达到15辆;
表17 2004-2007年中国轿车人均保有量预测
2004-2007
年度
保有量辆/千人
增长%
资料来源:中国汽车新网
2004 2004 2005 2006 2007
年增长%
1998-2002年,中国私人轿车保有量增长迅速;2002年,其保有量达到了151万辆;5年研究期内增长
了244%;私人轿车保有量的迅速增长体现了中国私人轿车消费能力的普遍提升;特别是北京、广州等城市,
私人轿车购买力极其旺盛;
表18 1998-2002年中国私人轿车保有量分析
1998-20
02年增1998-2002
年度
保有量辆
增长%
资料来源:中国汽车新网
1998 1999 2000 2001 2002
4394058848772841053515136
0 3 2 97 20
长% 年CAGR%
2004-2007年,随着轿车价格的普遍下调,消费者将保持强劲的购买势头;这将导致中国私人轿车保有
量的进一步攀生;预计中低档轿车将是私人轿车保有量得以持续增长的重要原因;工薪阶层将是微型轿车
消费市场中最具有潜力、市场规模最大的细分市场;这一细分市场的发展将直接影响或左右整个轿车保有
量的发展水平;
预计2004-2007年中国私人轿车保有量将有300%的增幅;到2007年,中国私人轿车的保有量将达
到841万辆;
表19 2004-2007年中国私人轿车保有量预测
2004-202004-200
07 7
年度
保有量辆
增长%
资料来源:中国汽车新网
2004 2004 2005 2006 2007
年增长% 年CAGR%
2088029327423575790484181
23 91 86 21 54
1998-2002年,中国私人轿车保有量在轿车保有量中的占比持续增长;2002年,中国私人轿车保有量
在轿车保有量中的占比达到24%;
表20 1998-2002年中国私人轿车保有量占比分析
年度
在轿车保有量中的占比%
在私人客车保有量中的占比%
在客车保有量中的占比%
在私人汽车保有量中的占比
在汽车保有量中的占比%
资料来源:中国汽车新网
1998 1999 2000 2001 2002
2004-2007年,私人轿车在轿车保有量中的占比明显增加;预计2004年的占比将达到27%;2007年,
其占比将达到40%;在有些地区如北京,私人轿车在轿车保有量中的占比可望达60%;
表21 2004-2007年中国私人轿车保有量占比预测
年度
在轿车保有量中的占比%
在私人客车保有量中的占比%
在客车保有量中的占比%
在私人汽车保有量中的占比%
在汽车保有量中的占比%
资料来源:中国汽车新网
2004 2004 2005 2006 2007
1998-2002年,中国私人轿车拥有量增加较快;2002年,千人拥有私人轿车辆;5年研究期内增长了
234%;尽管目前中国私人轿车的拥有量同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相比仍然很低,但巨大的增长幅度已经体
现出了市场发展的潜力;
表22 1998-2002年中国私人轿车人均保有量分析
1998-2002
年度
保有量辆/千人
增长%
资料来源:中国汽车新网
1998 1999 2000 2001 2002
增长%
2004-2007年,中国私人轿车人均拥有量继续保持快速增长的态势;到2007年,千人拥有私人轿车的
数量为辆;促进市场发展的根本动力在于中国消费者生活方式的巨大变化;中产阶级的形成和爱车族的出
现将在较大程度上刺激该市场的快速发展;
表23 2004-2007年中国私人轿车人均保有量预测
年度
保有量辆/千
人
增长%
资料来源:中国汽车新网
2004 2004 2005 2006 2007 2004-2007年增长%
3 中国私人轿车消费现状分析
中国城镇居民私人轿车消费调查
根据2002年在河北、天津、山东、江苏、广东、四川、甘肃、辽宁等8个省直辖市对3997户居
民家庭进行的调查结果显示,城市中目前已有%的家庭拥有了属于自己的轿车;
3
2.5
家
庭
占
比
(
%
)
2.2
2
1.5
1
0.5
0
1辆2辆3辆及以上
0.2
0.1
图1 2002年城镇居民家庭轿车拥有情况
资料来源:国家统计局城市调查总队,中国汽车新网
目前,拥有轿车的家庭绝大多数为高收入户;在不同收入家庭中,拥有汽车比例最高的是户均年收入
10万元以上的调查户,其购车家庭所占比重已达到%,在户均年收入万元以下各组家庭中,购车率低于5%;
支出(万元)
14
12
10
8
6
4
2
0
0.3
6万元以下6-8万元8-10万元10万元以上
1.54
4.29
12.03
家庭年收入
图2 2002年城市家庭户均购买轿车支出情况
资料来源:国家统计局城市调查总队,中国汽车新网
2002年的调查结果显示,汽车现值目前在中国城市家庭财产总值中所占比重为%;由于不同收入家庭
户均拥有汽车现值相差悬殊,在户均年收入4万元以下的家庭中,汽车现值占家庭财产总值比重均不到1%,
但在户均年收入4万元以上的家庭中,这一比例都在5%左右;
占比(%)
6
5
4
3
2
1
0
4万元以下4万元以上
家庭年收入
0.96
5
图3 2002年汽车现值占城镇家庭财产总值比重情况
资料来源:国家统计局城市调查总队,中国汽车新网
从城市居民对汽车品牌的偏好看,购车家庭中选择购买桑塔纳的比例最高,达%;其次为奥拓和富康,
二者购买率同为%,并列第二位;除上述品牌较受欢迎外,其它国产车的选择比例均在10%以下,而进口车
的购买率在本次调查中为%;
购买比例(%)
45
40
35
30
25
20
15
10
5
0
38
20
1313
6
桑塔纳奥拓富康夏利捷达奥迪别克其它
4
33
图4 2002年已经购买轿车家庭中轿车品牌分布情况
资料来源:国家统计局城市调查总队,中国汽车新网
由于中国城镇居民收入的不平衡,收入和消费的地区性差异较大;根据对个别发达城市的调查,2002
年有些城市私人轿车的拥有量远远高于平均水平;
拥有私人轿车
的比例(%)
20
15
10
5
0
北京上海广州深圳成都
2
15
12
8
9
图5 2002年中国主要城市家庭拥有私人轿车的比例
资料来源:国家统计局城市调查总队,中国汽车新网
中国私人轿车消费结构分析
1998-2002年,由于中国私人消费结构的地区差异而导致了私人轿车消费结构的不同;根据官方历年
来的统计数据,研究发现不同地区的轿车消费结构差异性较大;从区域上来看,轿车主要的消费地区是华
东、中南和华北地区;这些地区由于经济发达、人口众多,导致轿车销售所占比例较大;从消费结构上看,在
中、高级轿车细分市场中,主要销量集中在公务、商务用车;而在普通级轿车细分市场中,主要销量集中在
私人用车;
表24 1998-1999年中国轿车地区消费占比分析%
区域 华北 东北 华东 华南 西南 西北
1998年
1999年
微型10万元以下
普通10-15万元
中级15-20万元
中高级20-30万元
高级30万元以上
资料来源:中国汽车新网
表25 2001-2002年中国轿车消费结构分析
年度
等级 公务、商务用车 公务、商务用车 私人用车 私人用车
2001 2002
中高档轿车
低档轿车
合计% 100 100 100 100
资料来源:中国汽车新网
60 36 65 38
40 64 30 62
1998-2002年,私人购买比例加速上升.已成为轿车市场增长的主流;销售流向从1998年的%上升
至2002年的42%;出租车由微型面包向轿车转型是近年结构变化的趋势之一,加之出租车使用周期短,更
新快,因此出租车需求量占轿车的三分之一比例将持续下去;公务车比例下降是政府严控购车的体现,随着
政府改革日益深入,未来几年将继续呈下降趋势;而商务车的购买也在不断减少,主要与国民经济增长以及
各大型企业的购买力下降有关;
表26 1998-2002年中国产轿车私人与单位购买比例分析
时间 销售量辆
1998 508284
1999 570412
2000 612934
2001 721463
2002 1126029
资料来源:中国汽车新网
私人% 出租、租赁% 商务% 公务%
1998-2002年,轿车消费不再单以排量论级别,而更多的是以价格定轿车的档次;如奥迪按排量居中级
轿车,而价格远在中级轿车之上;普通桑塔纳虽有的排量,价格却在11万元左右,只能属普通轿车之列;因此,
按照价格区分轿车级别来统计轿车的用户消费比例更具有参考价值;从研究来看,10万元以下的微型轿车
的销售以出租车和租赁车为主;10-15万元普通型轿车易被家庭用车所接受;而15万元以上的中、高
级轿车的主攻方向在私家车和商务用车上;
表27 1998年中国轿车市场不同价格轿车公私用户占比分析
轿车价格 销售量辆
10万元以下 148927
10-15万元 188065
15-20万元 128596
20-30万元 21856
30万元以上 20840
私人% 出租、租赁% 商务% 公务%
总计
资料来源:中国汽车新网
508284
表28 1999年中国轿车市场不同价格轿车公私用户占比分析
轿车价格 销售量辆
10万元以下 166035
10-15万元 215163
15-20万元 144328
20-30万元 23221
30万元以上 21665 0
总计
资料来源:中国汽车新网
私人% 出租、租赁% 商务% 公务%
570412
表29 2000年中国轿车市场不同价格轿车公私用户占比分析
轿车价格 销售量辆
10万元以下 174073
10-15万元 237818
15-20万元 158137
20-30万元 22066
30万元以上 21453
总计
612934
私人% 出租、租赁% 商务% 公务%
资料来源:中国汽车新网
表30 2001年中国轿车市场不同价格轿车公私用户占比分析
轿车价格 销售量辆
10万元以下 205617
10-15万元 284978
15-20万元 187580
20-30万元 23087
30万元以上 20201
总计
资料来源:中国汽车新网
私人% 出租、租赁% 商务% 公务%
721463
表31 2002年中国轿车市场不同价格轿车公私用户占比分析
轿车价格 销售量辆
10万元以下 304028
10-15万元 456042
15-20万元 304028
20-30万元 33781
30万元以上 28151
总计
资料来源:中国汽车新网
私人% 出租、租赁% 商务% 公务%
1126029
4 中国私人轿车地区购买力析
就中国整个市场来看,中国私人轿车消费应该说目前仍处于导入期;综观1998-2002年的市场情况,
大多数中小城市,甚至大城市,私人轿车的消费远远没有达到汽车消费的主流;但在个别城市如北京、广州、
深圳、成都、南京、青岛等大城市已经进入增长期;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的人均GDP已经接近发达
国家,总人口接近6000万;这意味着只要作好中国几个大城市,销售的潜力就有十倍之多;研究认为欧美一
些大集团在中国开拓市场时看中的不是眼下中国每年几十万辆的轿车市场,而是2015年前后1000万辆
的潜在市场;
表32 1998-2002年中国私人轿车购买量分析
1998-201998-20
02 02
年度
购买量辆
增长%
资料来源:中国汽车新网
1998 1999 2000 2001 2002 CAGR%
1590920044229172820947293
3 3 5 2 2
增长%
表33 2004-2007年中国私人轿车购买量预测
2004-20
2004-20
07
年度
购买量辆
7650010199134501771022380
07
年
2004 2004 2005 2006 2007 CAGR%
年增长%
0 00 00 00 00
增长%
资料来源:中国汽车新网
根据统计,2002年中国私人轿车购买量在当年轿车销量中的占比已经达到了42%;与1998年相比,
提升了约9个百分点;2004年,预计这一指标将达到45%;而2007年,将达到60%;
表34 1998-2007年中国私人轿车购买量在当年轿车销量中的占比分析
年度
占比%
资料来源:中国汽车新网
1998 1999 2000 2001 2002 2004 2004 2005 2006 2007
2002年,私车拥有量已超过公车,平均每百户家庭拥有私车12辆,已经进入汽车化社会;深圳更胜一筹,
每百户家庭拥有小汽车19辆;而南京市全市30多万辆机动车中,只有万余辆私家车,平均每百户家庭只拥
有私车辆;这个数字即使是与江苏省内的苏州市相比,也是明显偏低的;苏州全市人口与南京相当,但这个江
苏经济发展最快的省辖市,私家车的保有量已经超过7万辆,接近南京的2倍;据对业内专家的深访,制约南
京私车消费的因素很多;经济发展水平仍然是首要原因;2002年南京市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与国际公认汽车
进入家庭的3000美元标准还有大约450美元的差距;私车真正进入南京家庭,要在2004-2005年后才有
可能;另外,车辆购置费用和养车费用依然偏高,在相当程度上制约了南京私车消费的进一步升温;保险费用
偏高、索赔手续烦琐,也让购车人大伤脑筋;此外,停车难、费用高也是南京消费汽车消费水平低下的原因;
近两年来,中国汽车市场持续快速增长,私人汽车消费比重逐年提高,私人轿车消费比重也提高到1/3;
专家估计,私人购车需求将成为推动中国汽车市场成为世界最具活力、增长最快的区域市场的决定性力量;
随着中国汽车市场的国际化,中国轿车市场消费理念与国际市场的快速融合,国外轿车消费观念将对中国
轿车消费理念产生直接的影响;社会层次、生活理念和价值取向的多元化,将改变轿车在社会生活中原有的
象征性意义;另外,市场需求向多元化方向的发展;符合个性追求、象征生活品位、代表轻松休闲、达到国
际环保、安全要求的汽车产品将不断进入市场,个性消费将逐步成为可能;
2002年,私人轿车消费在几个大城市出现了热销的局面;主要原因是这几个大城市人均GDP大都达
到或超过3000美元,远远超过国际上轿车进入家庭的起步线;另外,这些城市对轿车私人消费没有别于公
车的歧视或限制措施;轿车价格逐步下调,一些经济型新车型陆续推出;价格能够承受,可供选择的家庭轿车
明显增多;而这些城市的市民消费观念开放、时尚、追求个性化和前卫的生活方式也促进了轿车的消费;
北京地区私人轿车消费状况
北京是私车市场最大的城市;1992年北京私家车的保有量8000辆,2000年达到了近40万辆;到
2001年,北京私家车市场的发展更显现出无穷的魅力;据北京亚运村汽车交易市场销售统计,2002年在
“亚市”的私人购车比例在80%以上;由于亚市的汽车销售量占北京市汽车销售总量的25%左右,所以,
这个数字足以说明目前北京车市的销售状况;北京的私车消费如此火爆与该市的私车消费环境和政策密
不可分;虽然北京买私家车之前必须先要取得泊车证明;但这确实是出于停车环境的考虑,证明也不难得到;
在北京,私家车上牌并不困难,只要有地方停车,买私家车是不受任何限制的,这一点可以说是北京私车市场
发展较快的重要原因之一;另外,调查表明,北京市民的高档消费品排序一直是轿车在先,住房在后;北京人
始终认为花同样的钱买车比买房对生活质量的提高程度要高;
上海地区私人轿车消费状况
1998年6月之前,上海的私车车主相当少,一个“Z”字头的牌照费高达十几到几十万元,几乎是一辆
国产中高级轿车的车价,令普通老百姓望尘莫及;那时上海市的私车用户只有8000多个;到1998年6月出
现了桑塔纳轿车牌照的拍卖,一开始的中标价为2万元,但由于只能买桑塔纳轿车,因此后来就乏人问津;牌
照价格也有所下滑,加之外省市汽车制造商对这种地方保护主义的不满,此拍卖最终被取消;取而代之的是
2000年1月推出的私企或个人国产生活用车牌照无底价拍卖,并且每月举行一次;据统计,2000年全年上
海共发放并拍卖成交私车国产牌照14000张,几乎是以往上海发放私车牌照的总和;上海私车牌照的发放
明显放开;据了解,上海2000年的轿车上牌数为35222辆,其中1017张是进口车牌照;国产私车牌照拍卖
数是14000张,其中绝大部分消费者购买的是轿车;2001年,上海的私车上牌数为15900辆,比2000年增
长了%;截止到2001年年底,上海私家车只有8万多辆,在私家车拥有量的排名中远远落后于其它发达地
区或城市;
与北京相比,上海私车市场发展比较慢;这与上海人的消费观念有关;因为上海人习惯于把购房看作头
等大事,购车则显得不那么紧迫;但更重要的原因还是因为有关部门对私车消费的限制所造成的;根据
2002年对2000户家庭的调查,仅有不到8%的家庭想买车,其中,3%的家庭打算在5年内圆上家庭轿车梦;
上海这个有着1600万人口的经济中心城市,家庭与轿车的“联系指数”竟如此之低;上海目前是中国轿车
产量最大的城市,上海大众和上海通用2002年的总产量首次突破40万辆;但是,种种迹象表明,上海的家庭
轿车消费市场一时还难见大的起色;目前,在各种阻碍上海家庭购车的众多因素中,依次有车价、养车费用、
道路交通等因素;根据对上海市发展计划委员会的访问,今后一段时间私车上牌,上海将依然采取无底价竞
拍的办法;在总量控制的前提下,私车上牌会作适当调整,适度扩大私家车的比例;据统计,2002年上半年,上
海私车牌照的投放量达12650张,比2001年同期的6600张几乎翻了一番;平均中标价为16387元,比
2001年同期也净增二成;调查还发现,月收入在5000元以上的家庭购车愿望较强烈,这一收入群体中有%
愿意购车;收入越高,购车意愿越大;另外,具有大专和本科以上学历的,年龄在20-39岁年龄段的群体购车
愿望比较强烈,大大高于其他学历和年龄段;高学历、高收入的年青人,将是今后购车的主流;在有购车计划
欲望的家庭中打算买轿车的占%,其他车型如面包车、卡车分别占%、%;调查显示,15万元以下的轿车,是
被调查者比较看好的轿车价格主流,占到购车群体的%;
2002年以来,上海汽车消费持续升温;截止到2002年6月,上海私人小汽车拥有量已达万辆;预计上海
在未来5年中,每年私人汽车的增幅在3-4万辆左右;
广州/深圳地区私人轿车消费状况
由于广州城市范围和城市人口都较少的缘故,广州市的私车市场是最较小的;据统计,1999年5月到
2000年4月这一年间广州的轿车上牌数仅为12684辆,不到北京的1/6;不过广州的私车消费环境是比较
理想的,因为在广州市购买私车不需要任何额外的费用,只要缴纳国家规定的税费即可,这是广州推动私车
消费的一大优势;
根据2002年的初步统计,深圳平均月销售轿车在6000辆左右;2002年,深圳每百户家庭汽车拥有量
在全国大城市中遥遥领先,购车的档次也由以前的10万元以下转向10万元以上;如果按平均每部车价13
万元计算,2002年深圳居民购车消费已达94亿元左右;汽车消费热促进了深圳其他与汽车消费相关的市
场发展壮大;汽车修理部门点逐渐增多,目前,深圳拥有各种类型的汽车维修美容企业2000多家,从业人员
5万多人;分布在市内各区的经营性汽车驾驶培训学校目前多达100多家;各类经营性停车场、洗车场
多达几万个;地下停车场、多层停车库、智能停车场、临时停车场近年也呈现激增的势头;
成都地区私人轿车消费状况
成都2000年的私车上牌数为15039辆,稳中有升;成都市是中国西部地区一个重要的汽车市场,也是
汽车制造商的必争之地;现在成都购买私家车也没有什么额外的收费项目,但是以前在成都购买本地产车
只需缴纳国家规定的10%的附加购置费,而买外地产车则要缴纳15%的附加购置费;当2001年1月1日
国家正式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车辆购置税暂行条例取代征收了15年的车辆购置附加费后,这项不合理的
收费也随之取消;成都的私车市场也呈现出前所未有的繁荣;2002年,成都车市持续升温,成都人的购车花
费成快速增长态势;初步统计表明2002年成都的汽车零售额已突破20亿元,成为该市各类消费品增长之
首;成都市宽松的购车政策环境和各汽车制造商不断推出的降价和促销措施,以及目前汽车市场上各个档
次丰富的汽车品种,都大大激发起了成都市民的购车热情;
南京地区私人轿车消费状况
截至2000年底,南京私家车市场保有量还不到3万辆;2001年,南京的私车消费开始升温;2001年,
全市私车净增8000余辆,平均每天净增22辆;进入2002年,南京私车消费形势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据南
京市公安局车辆管理所提供的数字,2002年以来,南京市新车上牌平均每天超过100辆,最多一天达到
130辆,其中私家车接近60%,形成了比以往任何时期增长速度都要快的私车上牌高峰;新增的私车以小型
车为主,如赛欧、富康、桑塔纳、红旗等,价值大多在10万元上下;2002年,南京市私家车保有总量约5万
辆;市场有如此快速的增长主要原因在于:
? 2001年以来南京经济快速发展,职工收入不断提高,导致有购车能力的消费群体迅速增
长;2001年,南京市国内生产总值达亿元,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达万元,折合2496美元,同比增
长%;南京市在岗职工平均工资收入达16263元,月均达到1355元;
? 汽车价格主体有了很大变化;2002年1月1日起,国家大幅度下调了进口车关税;在此压力下,
国内汽车制造商为了抢占私家车市场也不断加大促销力度下调新车价格;款式多样、安全性能
好的经济型轿车不断推出,刺激了收入较高、但家底并不厚实的青年白领们的购车欲望;
? 汽车消费环境不断趋好;随着国家下调车辆购置税的计价标准,南京市也降低和取消了部分检
测上牌费,购车者在车辆以外的负担明显降低;汽车消费信贷已经成为各大银行主推项目;与此
同时,南京市近年来道路建设力度持续加大,新建、拓宽马路众多,加上交通管理水平较高,驾驶
私车出行更加便捷;对私车消费至关重要的停车场建设步伐也在加快;
? 南京市始终将私家车消费视为拉动内需的重要力量;近年来,南京市对摩托车、助力车的发展
采取严格控制政策,但对私家车消费从来不限制;2002年年初,南京市还取消了汽车“准购证”
制度,并废止了对客货两用车购买的一些特别限制,努力为汽车进入家庭清除政策壁垒;
虽然南京的私家车消费出现了“爆发性增长”,但与国内其它一些城市相比,南京的私车保有量仍然偏
低,私车消费的氛围仍然不浓;
5 中国私人轿车市场发展潜力分析
市场供应极大丰富
2002年,几十种车型角逐中国的汽车市场;新车型的上市速度不断加快,市场供应十分丰富;2002年,
随着爱丽舍、派力奥、POLO等新车的下线,市场新车型的供应达到了高潮;
表35 2002年各个轿车制造商投放市场的车型分析
制造商 车型
上海通用汽车有限公司
上海大众汽车有限公司
一汽-大众汽车有限公司 奥迪、捷达、宝来
中国第一汽车集团公司 红旗
广州本田汽车有限公司 雅阁
神龙汽车有限公司 富康、爱丽舍
风神汽车有限公司 尼桑新蓝鸟
海南马自达 马自达、福美来
上汽奇瑞汽车有限公司 奇瑞
天津汽车工业集团公司 夏利、雅酷、威弛
吉利汽车有限公司
南亚自动车有限公司 派力奥、西耶那
别克、赛欧、SRV
桑塔纳、帕萨特、POLO
优利欧、JL/HQ6390、吉利美日、吉利豪情
东风悦达起亚汽车有限公司
Pride、悦达起亚、千里马
沈阳华晨金杯汽车有限公司 中华
贵州云雀汽车汽车有限责任
公司 云雀
北京现代汽车有限公司 索娜塔
资料来源:中国汽车新网
重庆长安铃木汽车有限公司 奥拓、羚羊
2004年,仍有20-30种新车型投放市场,这些车型与市场中现存的车型一起,可能超过50种;这些新
车型主要瞄准中高档细分市场,全面进军10-20万轿车市场;从车本身来看,这些车型凸显个性和时尚,它们
与积极、时尚、富于进取和领导精神的青年群体相吻合;它们都具有纯正的品牌形象和较高的性能价格比,
融合了最高新的轿车技术和最现代的外观设计;它们将成为市场中现有车型的有利竞争者;
除了国产轿车外,进口轿车也将为中国的消费者提供更多的选择;预计2004年,中国将进口9万辆轿
车;
市场需求进一步攀升
随着居民消费水平和生活质量的提高,消费将升级换代;私人轿车将成为消费者一个重要的消费目标;
从2002年的调查数据来看,一方面欲购买轿车的消费者的数量增加,另一方面购买周期缩短;2004年的私
人轿车消费将继续延续2002的火爆局面;消费档次开始从低档轿车向中档轿车漂移;根据专家的访
问,2010到2015年中国可能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汽车消费国,汽车保有量可望从2002年的2054万辆增
至1亿辆左右;若中国人均收入增长6%,汽车需求弹性为,到2010年中国家庭与企业将购轿车1000万辆
左右;
预计未来几年中,私人轿车的需求继续加强;到2007年,有购车能力的家庭将达到5000万户;
2004-2010年,中国将处于轿车大规模进入家庭的阶段,国产轿车价格也将逐步降低;这将进一步刺激
业已存在的市场需求;从外部市场环境和企业内部因素看,国产轿车价格的走向将是一个长期的下降趋势;
促使轿车价格走低的外部市场环境首先是进口车的价格挤压;轿车整车进口平均关税5年后将下降到
25%,降幅高达75%;
万户
6000
5000
4000
3000
2000
1000
0
20032004200520062007
年
2700
3000
3500
4200
5000
图6 2004-2007年有购车能力的家庭户数预测
资料来源:中国汽车新网
第二个市场因素乃是来自民营企业的挑战;国有企业不降价将只能意味着拱手让出市场份额;轿车价
格走低的第三个因素是市场规模扩大;前些年国内轿车市场规模很小,主要是满足公务用车和少数高收入
阶层的需要,轿车被列入奢侈品行列,价格高有其历史原因;但现在随着市场规模的扩大,轿车的主流消费群
体已开始转向普通消费者,轿车已从原来的“官车”逐渐演变成民用大件商品;供求关系的这一变化将导致
轿车价格将步家用大件消费品的后尘;另外,从企业内部因素看,轿车价格的长期走低也将是一种必然趋势;
据统计,2002年中国轿车行业的主营业务利润在20%左右,连很多高技术行业也望尘莫及;1995-1997年,
国内轿车行业的主营业务利润率只有13%左右,1998年以后持续上升;而恰恰是在1998年以后,国产轿车
的市场化降价行为开始增多;也就是说,在轿车价格不断下降的同时,轿车行业的利润率和利润水平反而不
断上升;在1999-2002年的三年中,轿车行业的利润总额平均每年增长约50%,大大高于1995-1998年的
水平;这样高的利润水平足以说明轿车价格仍有很大的下降空间;从轿车生产成本来看,也有较大的下降空
间;与国外相比,目前国产轿车的成本构成中材料和零部件成本明显偏高,这主要是由于轿车零部件行业的
市场保护程度高、竞争不充分、利润过于丰厚;据统计,在零部件企业户数变化不大的情况下,从1995-2002
年,汽车零部件行业利润连续8年保持大幅增长;根据中国加入WTO的承诺,汽车零部件的进口关税最终
将下降到10%的水平;届时,汽车零部件行业的对外开放和价格冲击将大大加强,这就为轿车企业降低整车
成本创造了条件;另外,轿车制造商规模效益将促使轿车价格走低;
表36 2001-2002年部分国产车降价情况
汽车品牌 名称 现价万元 原价万元 降价时间
-
捷达CI
323
夏利2000世纪广场
快乐王子 02款
羚羊 7101CDB-A
羚羊 7101CDB-B
羚羊 7101CDJ
羚羊 7101CDC-1
羚羊 7101CDC
羚羊 7130CDB-A
羚羊 7130CDB-B
羚羊 7130CDJ
羚羊 7130CDC
羚羊 7130CRJ
神龙富康 富康“新自由人”
一汽大众
海南马自达 普利马
美日 美日标准型
美日家庭型
夏利
两厢三缸电喷车
吉利 普通型三缸电喷车
长安铃木 奥拓实用款
奥拓普通标准
都市贝贝
快乐王子
小王子
羚羊 7130CRC
秦川福莱尔 福莱尔
一汽大众 捷达前卫金属漆
上海通用 新版赛欧标准型
赛欧 SLX
赛欧 SLX-AT
赛欧 SRV手动挡
赛欧 SRV自动挡
神龙富康 富康时代潮
昌河 昌河北斗星高档款
上海大众
新秀VN372
新秀 VN482改进型
99 新秀VN472改进型
世纪新秀 VN422
世纪新秀 VN392
选装 VN402
时代超人 VG021
时代超人 VG061
时代超人 VG042
俊杰 VH031
俊杰 VH041
俊杰 VH051
俊杰 VH061
俊杰 VH071
旅行轿 VP071普通/金漆
旅行轿 VP091普通/金漆
-
帕萨特 VX012/VX011
东南汽车 富利卡精明者
富利卡标准型 11座
富利卡超豪华型
富利卡 RV王
资料来源:中国汽车新网
从目前私人轿车的保有水平看市场发展空间
2002年,中国平均每千人拥有辆汽车,而美国是人1辆,西欧是人1辆,日本是2人1辆,全世界平均是8
人1辆;中国如果达到世界平均水平,汽车的拥有量将为亿辆,扣除2002年年底的汽车拥有量,市场空间将为
亿辆;如此之大的市场空间可能使中国的汽车消费市场在未来几十年中始终保持其强烈的吸引力;
对私人汽车来说,美国每千人每年购买的私人汽车达60辆;中国2000年每千人私人购车仅辆,而其中
购买轿车者每千人仅辆;远远低于世界发达国家的水平;2001年年初,据国家统计局城调总队对全国城市
15万户居民家庭基本情况调查显示,城市居民每万人拥有轿车114辆;按不同收入分组看,随着城市居民
年收入的不断提高,其汽车的拥有数量也明显增多;其中,年收入在3至5万元的居民中,每万人拥有汽车
609辆;年收入在5至7万元的每万人拥有汽车994辆;年收入在7至10万元的,每万人拥有汽车1266
辆;年收入在10万元以上的,每万人拥有汽车5917辆,占总拥有量的64%;按年龄划分,31至45岁年龄
是拥有汽车的主要年龄段,这是由于这一年龄段的人士事业、家庭基本稳定,是汽车消费的主体,每万人汽
车拥有量尤以31至35岁年龄段人为最高,达165辆;拥有私车的人群中,桑塔纳轿车是众多百姓所偏爱的
品牌,它以绝对优势占据龙头位置,拥有比例高达24%;长安、捷达车分列第二、第三位;夏利车在北方城市
也占据一定的位置,拥有比例达10%;
表37 1998-2002年中国不同收入家庭每百户汽车拥有量分析
年度
1998 1999 2000 2001 2002
最低收入户
低收入户
中等偏下户
中等收入户
中等偏上户
高收入户
最高收入户
资料来源:中国汽车新网
轿车更换
根据调查结果,大约60%的消费者是在1999年及以后首次拥有轿车的;同时,超过70%的消费者是
2000年以后购买的,其中%的轿车是在2001年启用的;在被调查的消费者中,38%的消费者明确表示将在
2004年至2005年间更换轿车;这一比例是相当高的;
计划更换
38%
不计划更
换
62%
图7 2004-2005年计划更换轿车的消费者比例
资料来源:中国汽车新网
顾客反馈意见表
1.关于您的公司
公司名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公司地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公司业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联系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联系电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关于中国汽车新网的服务
1 您是通过何种渠道得知中国汽车新网的
—朋友推荐
—直销
—研讨会
2 您对中国汽车新网的服务
—满意
—很差
4 如果对报告的评价较低,是因为报告中
—数据不精确
—分析肤浅
—预测不准
—缺乏我公司所关心的内容
5 如果缺乏贵公司所关心的内容,那么能否列出这些内容:
--------------------------------------------------------------
6 是否会进一步使用中国汽车新网提供的服务
—肯定会
—可能会
—肯定不会
请把您的意见送到
十分感谢您的意见;中国汽车新网会把您的意见融入下一年度的报告中;谢谢合作
中国汽车新网信息部
2004年3月
斯柯达明锐-二手保时捷卡宴
更多推荐
20万左右性价比最高的车轿车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