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月24日发(作者:法拉利f8spider)
2022年3月17日
行业研究
寿险新单增长压力仍将持续,龙头险企车险保费超预期增长
——上市险企2月保费数据点评
非银行金融
增持(维持)
分析师:郑君怡
执业证书编号:S2
事件:近日,上市险企陆续公布2022年1-2月保费收入数据。2022年1-2月累计原保费收入及同比增长情况如下:中国人保1592亿元(YOY+17%)、中国太保1048亿元(YOY+5.9%)、众安在线34亿元(YOY+8.3%)、新华保险464亿元(YOY+5.2%)、中国平安1832亿元(YOY+1.2%)、中国人寿2412亿元(YOY-5.0%)。
点评:
分析师:王一峰
执业证书编号:S2
一、人身险保费收入小幅回暖,新单价值或仍承压
各上市公司2月单月人身险保费收入同比增速为:人保寿险(+18.7%)>太保人寿(+14.9%)>新华保险(+11.1%)>中国人寿(-3.1%)>平安人寿(-4.7%)。各公司人身险保费收入分化明显,中国人寿与中国平安保费收入同比承压,中国人保、中国太保与新华保险保费收入实现同比高增。人保寿险与健康险2月趸交新单保费达31.7亿元,同比+330.3%,其中寿险同比+94.8%,健康险同比+7630.4%,新单保费增长主要依赖趸交业务带动。从行业整体来看,以上5家上市寿险公司2月单月保费收入同比+1.2%,与1月增速相比提高1.4pct,主要得益于银保渠道趸交业务的增长以及各大险企渠道改革推向纵深。2021年以来寿险业人力规模延续下降态势,队伍人力欠缺,叠加近期疫情反复抑制保险需求,预计新单及NBV增长仍将承压。
300
资料来源:Wind
二、车险保费增速超预期,龙头财险险企优势明显
各上市公司2月单月财产险保费收入同比增速为:太保财险(+22.5%)>平安财险(+17.6%)>人保财险(+13.4%)>众安在线(+2.8%)。龙头财险险企保费收入增速居高不下,行业竞争优势明显。综合来看上市财险公司2月单月保费收入同比+15.7%,与1月增速相比提高4.3pct。我们认为财险险企保费收入高增长主要得益于车险保费收入增速超预期。人保财险2月单月车险保费收入140亿元,同比+14.9%,自2021年10月以来已实现连续5个月的正增长,且增长速度稳步提升。随着车险综改压力趋缓,车均保费提升,叠加疫情影响用车需求,综合成本率持续改善,预计车险保费收入仍将作为财产险保费收入的主要来源。非车险方面人保财险保费收入增速放缓,2月单月同比+12.2%,与1月增速相比降低1pct,其中意健险同比+15.8%,企财险同比-16.1%,保费收入结构持续调整。
投资建议:负债端承压或将持续,期待资产端边际改善。当前寿险业务转型压力较大,受制于代理人数量下降,疫情反复影响产品销售,寿险新单增长或将持续承压,负债端拐点尚未到来。资产端长端利率小幅回升,截至3 月15 日,十年期国债收益率为2.8%,自年初提升4.23bps,但仍处于历史低位,期待资产端边际改善;近期受国际政治局势影响,权益市场承压明显,权益类资产的投资收益不及预期。政策面2022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加强社会保障和服务,继续规范发展第三支柱养老保险,养老险企配置价值有望提高。推荐车险业务持续降本增效,规模优势突出的中国财险,建议关注多线布局健康与养老产业的中国平安 (A+H)和中国太保(A+H)。
相关研报
上市险企1月保费数据点评:人身险“开门红”承压,车险增速超预期(2022-02-20)
《保险公司偿付能力监管规则(Ⅱ)》点评:“偿二代”二期工程落地,保险业抗风险能力将提高(2022-01-09)
《关于规范和促进养老保险机构发展的通知》点评:正本清源专注养老,第三支柱市场待开拓(2021-12-27)
雄关漫道从头越——保险行业2022年度投资策略(2021-11-06)
潜在规模庞大,未来成长可期——光大证券养老金系列报告五:第三支柱发展空间、入市规模及价值贡献测算(2021-10-19)
保险业拐点何时到来?——保险行业2021年中期策略报告(2021-07-22)
养老金融改革加速,第三支柱养老金蓄势待发——光大证券非银行金融行业养老金系列报告三:国内养老金产品深度研究(2021-04-11)
敬请参阅最后一页特别声明 -1-
非银行金融
风险提示:长端利率下行;疫情大范围内反复;保费增长不及预期
表:上市保险公司保费收入
人身险业务
平安人寿
中国人寿
人保寿险
太保人寿
新华保险
合计
财产险业务
平安财险
人保财险
太保财险
众安在线
合计
475
918
310
34
1736
11.00%
13.60%
15.70%
8.30%
—
328
605
210
20
1163
8.20%
13.80%
12.70%
12.40%
—
147
313
99
13
574
17.60%
13.40%
22.50%
2.80%
—
1-2月累计保费收入(亿元)
1356
2412
675
739
464
5646
累计YOY
-1.60%
-5.00%
26.40%
2.30%
5.20%
—
1月单月保费(亿元)
1037
2072
551
559
359
4578
单月YOY
-0.80%
-5.30%
22.70%
-1.10%
3.60%
—
2月单月保费(亿元)
319
340
124
180
105
1068
单月YOY
-4.70%
-3.10%
18.70%
14.90%
11.10%
—
资料来源:公司公告,光大证券研究所整理
敬请参阅最后一页特别声明 -2-
非银行金融
行业及公司评级体系
评级
行
业
及
公
司
评
级
买入
增持
中性
减持
卖出
无评级
基准指数说明:
未来6-12个月的投资收益率领先市场基准指数15%以上
未来6-12个月的投资收益率领先市场基准指数5%至15%;
未来6-12个月的投资收益率与市场基准指数的变动幅度相差-5%至5%;
未来6-12个月的投资收益率落后市场基准指数5%至15%;
未来6-12个月的投资收益率落后市场基准指数15%以上;
因无法获取必要的资料,或者公司面临无法预见结果的重大不确定性事件,或者其他原因,致使无法给出明确的投资评级。
A股主板基准为沪深300指数;中小盘基准为中小板指;创业板基准为创业板指;新三板基准为新三板指数;港股基准指数为恒生指数。
说明
分析、估值方法的局限性说明
本报告所包含的分析基于各种假设,不同假设可能导致分析结果出现重大不同。本报告采用的各种估值方法及模型均有其局限性,估值结果不保证所涉及证券能够在该价格交易。
分析师声明
本报告署名分析师具有中国证券业协会授予的证券投资咨询执业资格并注册为证券分析师,以勤勉的职业态度、专业审慎的研究方法,使用合法合规的信息,独立、客观地出具本报告,并对本报告的内容和观点负责。负责准备以及撰写本报告的所有研究人员在此保证,本研究报告中任何关于发行商或证券所发表的观点均如实反映研究人员的个人观点。研究人员获取报酬的评判因素包括研究的质量和准确性、客户反馈、竞争性因素以及光大证券股份有限公司的整体收益。所有研究人员保证他们报酬的任何一部分不曾与,不与,也将不会与本报告中具体的推荐意见或观点有直接或间接的联系。
法律主体声明
本报告由光大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制作,光大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具有中国证监会许可的证券投资咨询业务资格,负责本报告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仅为本报告目的,不包括港澳台)的分销。本报告署名分析师所持中国证券业协会授予的证券投资咨询执业资格编号已披露在报告首页。
中国光大证券国际有限公司和Everbright Securities (UK) Company Limited是光大证券股份有限公司的关联机构。
特别声明
光大证券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本公司”)创建于1996年,系由中国光大(集团)总公司投资控股的全国性综合类股份制证券公司,是中国证监会批准的首批三家创新试点公司之一。根据中国证监会核发的经营证券期货业务许可,本公司的经营范围包括证券投资咨询业务。
本公司经营范围:证券经纪;证券投资咨询;与证券交易、证券投资活动有关的财务顾问;证券承销与保荐;证券自营;为期货公司提供中间介绍业务;证券投资基金代销;融资融券业务;中国证监会批准的其他业务。此外,本公司还通过全资或控股子公司开展资产管理、直接投资、期货、基金管理以及香港证券业务。
本报告由光大证券股份有限公司研究所(以下简称“光大证券研究所”)编写,以合法获得的我们相信为可靠、准确、完整的信息为基础,但不保证我们所获得的原始信息以及报告所载信息之准确性和完整性。光大证券研究所可能将不时补充、修订或更新有关信息,但不保证及时发布该等更新。
本报告中的资料、意见、预测均反映报告初次发布时光大证券研究所的判断,可能需随时进行调整且不予通知。在任何情况下,本报告中的信息或所表述的意见并不构成对任何人的投资建议。客户应自主作出投资决策并自行承担投资风险。本报告中的信息或所表述的意见并未考虑到个别投资者的具体投资目的、财务状况以及特定需求。投资者应当充分考虑自身特定状况,并完整理解和使用本报告内容,不应视本报告为做出投资决策的唯一因素。对依据或者使用本报告所造成的一切后果,本公司及作者均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不同时期,本公司可能会撰写并发布与本报告所载信息、建议及预测不一致的报告。本公司的销售人员、交易人员和其他专业人员可能会向客户提供与本报告中观点不同的口头或书面评论或交易策略。本公司的资产管理子公司、自营部门以及其他投资业务板块可能会独立做出与本报告的意见或建议不相一致的投资决策。本公司提醒投资者注意并理解投资证券及投资产品存在的风险,在做出投资决策前,建议投资者务必向专业人士咨询并谨慎抉择。
在法律允许的情况下,本公司及其附属机构可能持有报告中提及的公司所发行证券的头寸并进行交易,也可能为这些公司提供或正在争取提供投资银行、财务顾问或金融产品等相关服务。投资者应当充分考虑本公司及本公司附属机构就报告内容可能存在的利益冲突,勿将本报告作为投资决策的唯一信赖依据。
本报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分发,仅向特定客户传送。本报告的版权仅归本公司所有,未经书面许可,任何机构和个人不得以任何形式、任何目的进行翻版、复制、转载、刊登、发表、篡改或引用。如因侵权行为给本公司造成任何直接或间接的损失,本公司保留追究一切法律责任的权利。所有本报告中使用的商标、服务标记及标记均为本公司的商标、服务标记及标记。
光大证券股份有限公司版权所有。保留一切权利。
光大证券研究所
上海
静安区南京西路1266号
恒隆广场1期办公楼48层
北京
西城区武定侯街2号
泰康国际大厦7层
深圳
福田区深南大道6011号
NEO绿景纪元大厦A座17楼
光大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关联机构
香港
中国光大证券国际有限公司
香港铜锣湾希慎道33号利园一期28楼
英国
Everbright Securities(UK) Company Limited
64 Cannon Street,London,United Kingdom EC4N 6AE
敬请参阅最后一页特别声明 -3-
更多推荐
证券,报告,投资,公司,保费,收入,业务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