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2月19日发(作者:众泰suv)
2023 年——2023 年我国的石油贸易行情及分析
2023 年 1-10 月,中国累计进口石油 2940.2 万吨,比 2023 年同期削减 5.9%,1-10
月石油进口金额至 173.8 亿美元,同比增长26.8%。10 月份当月,进口石油万 64.5 吨,
价值 47258 万美元。其中1-10 月中国进口汽油 126 吨,较上年同期增长-99.7%;进口汽油价值 42 万美元,同比增长-98.3%。1-10 月中国进口煤油 478.48 万吨,较上年同
期增长-5.4%;价值 34.91 亿美元,同比增长 25.2%。1-10 月中国进口柴油 119.1 万吨,较上年同期增长-28.3%;价值 7.7801 亿美元,同比增长-4.6%。1-10 月车用及航空汽油进口价格平均为 3366.5 美元/吨,同比增长 491.3%;航空煤油进口价格平均为
708.6 美元/吨,同比增长 32.5%。
1-10 月累计出口成品油 1382.9 万吨,同比增长 17.6%;1-10 月成品油出口金额至
1001463 万美元,同比增长 62.6%;1-10 月成品油出口平均单价为 724.18 美元/吨。
10 月份当月,中国成品油出口量至 105.6 万吨,出口量保持相对平稳,同比增长-2.6%;
出口金额至 73737 万美元,同比增长8.6%;10 月成品油出口平均单价为 698.27 美元/
吨。1-10 月份中国汽油出口增至 448.4 万吨,较上年同期增长 28.9%,出口汽油金额达
327690 万美元,同比增长 79.6%。在出口单价方面,10 月车用及航空汽油出口价格平
均为 694.9 美元/吨,同比增长 13%。航空煤油出口价格平均为 702 美元/吨,同比增长8.8%。
今年 1-10 月,我国成品油出口量增长明显,出口量增幅超过进口量增幅 25.7 个百分点。1-10 月,我国成品油净进口 650.2 万吨,同比增长-46.49%。由于国家实行措施限
制高耗能产业进展,今年 1-10 月国内成品油〔汽煤柴合计〕表观消费量仅 19970.7 万吨,
同比增长 9.1%。其中柴油需求增速减缓明显,1-10 月国内柴油表观消费量仅 12679.7
万吨,同比增长 11.2%;汽油表观消费量 5877.1 万吨,同比增长 4.1%;煤油表观消费量 1413.9 万吨,同比增长 12.4%。
世界石油分布图
世界石油资源分布图
我国的石油分布
中东石油主要输出港
目前我国的石油市场行情、价格行情
目前我国石油净进口量已超过科威特和阿曼两国一年的石油产量,居世界其次位。随着进口
数量的增长,世界能源供需关系及其影响因素对我国越来越重要。此外,当前世界能源供需与国际贸易不是单纯的经济关系,而是和政治、外交等因素结合在一起,影响因素简洁多变。为了分散风险和保证能源供给,我国乐观开展能源外交,与石油生产国和消费国建立互利共 赢的国际关系,努力实现进口来源的多元化。
2023 年,在国际行情变化及国内供需形势进展的共同影响下,产品市场呈现以下主要特点:一是市场需求持续上升,升势明显提高;二是资源供给加快增长,市场供求由大体平衡转向趋紧;三是原油资源的对外依存度进一步提高,到达54.5%;四是油品价格在波动中逐步攀升。进入 2023 年,国际原油价格进一步升至 90 美元/桶四周震荡上行,估量全
年平均价格仍将比 2023 年上升两成左右;国内成品油市场在经济持续增长,需求稳步上升和国际行情看涨等因素促进下,将呈现资源快速增长,需求稳步上升,价格在回稳中连续上行的走势。
一、2023 年国内石油产品市场运行状况
〔一〕生产加快增长,原油产量增幅创 25 年高
据国家统计局工业统计快报资料,2023 年中国原油生产完成 2.03 亿吨,比上年产量增加 1310 万吨,增长 6.9%,为 1986 年以来最大增幅;完成原油加工量 4.23 亿吨,增长 13.4%。主要成品油生产完成状况:汽油 7675 万吨、柴油 1.59 亿吨、燃料油 2115 万吨、煤油 1715
万吨,与上年产量相比,汽油增长 5.1%、柴油增长 12.0%、燃料油增长 11.6%、煤油增长15.3%,与上年增速相比,汽油和煤油增速有所减慢,柴油增速明显提高,燃料油则由上年
大幅下降 19.0%转为上升 11.6%。
〔二〕原油月均进口近两千万吨,对外依存度到达 54.5%
作为重要的能源根底原材料,为保证国内石油需求持续增长及资源贮存的需要, 2023
年中国原油进口量表现为持续增长趋势,多数月份进口量超过 2023 万吨大关,全年进口原
油达 2.39 亿吨,比上年增加3560 多万吨,增幅为 17.5%,比 2023 年增速又提高了 3.6 个百分点。
由于原油进口的持续加快增长,增速大幅超过国内生产,致使近十年来中国原油对外依存度呈现持续上升的趋势。到 2023 年,中国原油资源的对外依存度首次突破 50%的警界限到达 52.5%,2023 年又进一步上升至 54.5%,与 2023 年依存度 27.8%的水平相比,提高幅度达 26.7 个百分点;与 2023 年依存度 45.0%水平相比,也提高了近 10 个百分点。〔注:对外依存度 = 进口量÷表观消费量×100%〕
〔三〕成品油进口持续下降,出口连续增长
2023 年,我国成品油贸易连续维持进口下降和出口增长的趋势。据海关总署统计,全
年共进口成品油 3688 万吨,比去年略有下降,降幅为 0.2%;出口成品油 2688 万吨,在上
年大幅增加的根底上,连续增长 7.4%。在主要成品油中,燃料油、柴油和煤油分别进口 2307 万吨、180 万吨和 488 万吨,与上年相比分别下降4.2%、2.1%和 15.5%;汽油、柴油、煤油和燃料油分别出口 517 万吨、464 万吨、605 万吨和 990 万吨,比去年分别增长 5.1%、3.0%、1.8%和 14.8%。
〔四〕供需形势趋紧,库存有所下降
2023 年,我国经济总体保持了稳步较快的增长,促进石油产品需求以两位数的速度快
速提高。虽然二季度市场需求增势回稳,供需形势趋于宽松,但 8 月份后随着中国经济景气度上升,生产建设与交通运输呈现加速增长势头,对成品油需求渐渐增加。尤其在节能减排限电潮的引领下,一些企业改用柴油发电,造成短期内对柴油需求的急剧增加,供需紧缺形势不断加剧。到 12 月份,通过努力组织进口调剂资源,加大生产力度等措施,柴油资源供
应量有了明显提高,供需紧缺局势有所缓解。
〔五〕国际油价波动攀升,进口本钱明显提高
2023 年,国际原油价格走势已根本恢复到正常状态,全年原油现货平均价格稳步攀升
到每桶 79.2 美元,与2023 年相比上升 7.68 美元,涨幅为10.7%;与 2023 年相比上升 17.37
美元,涨幅为 28.1%;但与 2023 年相比则下降 20.4%。从走势上看,经过 2023 年的逐步上升,进入 2023 以来整体表现为波动攀升及升势到四季度明显加快的趋势。
由于国际原油价格重恢复上升通道,促使我国原油进口平均价格明显上升。这一方面增加了石油加工及炼油行业的本钱负担,另一方面推动了成品油及局部石化产品价格的上 涨,加大了通货膨胀的压力。依据海关总署供给的统计资料,2023 年,我国原油平均进口价格为 564.8 美元/吨,比 2023 年每吨提高 126.8 美元,升幅为 28.9%;比 2023 年提高 75.9 美元,上升 15.5%
〔六〕国内油品价格稳步攀升
2023 年,国内成品油价格主要表现出两轮上涨行情。第一轮是在4、5 月份,受经济快速恢复,需求明显上升,以及国际行情上扬,国内上调价格等因素影响,主要油品价格涨幅明显。据中国物流信息中心市场价格监测调查统计〔下同〕,4 月份主要成品油平均价格环比升幅到达 5.7%,同比升幅到达 34.4%。其次轮是在四季度,主要影响因素,一是国际油价呈现加速攀升走势;二是国内市场需求较为旺盛,供需形势消灭紧缺状况;三是国家再度出台成品油价格上调政策。到 10 月份,主要成品油平均价格环比连续上升3.7%,同比上升14.2%。全年走势根本呈现前高中低后升的“∪”型特征。
2023 年,主要成品油全年平均价格比 2023 年上升 19.2%,其中,年内涨价因素占 6.4 个百分点,有 12.8 个点属于翘尾因素。在监测的主要品种中,柴油全年累计平均上升 20.7%、汽油上升 15.0%、燃料油上升 26.6%。
二、2023 年石油市场供需形势及价格走势根本推想
〔一〕2023 年国际原油供需形势及价格走势
2023 年1、2月份,国际石油市场仍表现出资源紧缺及价格明显上涨的走势。市场进展呈现三方面特征:一是受气候因素影响,欧洲地区对中质馏分油需求增加,包括柴油、煤油和航煤在内的馏分油消灭季节性增长,促进市场对富产馏分油的布伦特原油的需求增加,价 格进一步上涨。到 2 月 3 日,伦敦布伦特原油触及 103.37 美元/桶的 28 个月高点,突破 100 美元/桶的心理大关,之后虽稍作回落,但照旧过百。二是中东的动乱局势导致全球对原油 产量和运输安全的担忧。尽管埃及局势因穆巴拉克交权而有所缓和,但是石油市场照旧紧缺, 价格总体仍在高位振荡上扬。据对国际主要现货市场原油价格统计,1 月份国际市场原油平均价格到达每桶 94.63 美元,环比上升 8.94%、同比上升 21.4%,为 28 个月以来的最高水平。另据最消息,2 月 10 日由欧佩克 12 个成员国加权平均价计算得出的该组织一揽子价格为每桶 97.59
美元,也表现出持续上涨的行情。三是区域进展消灭差异,欧美原油期货差价增
强,布伦特原油期货对西得克萨斯轻质原油期货溢价超过 16 美元,为有史以来最高差价。美国因埃及总统穆巴拉克交权一时缓解了紧急气氛,市场消灭美元反弹,美股上涨,原油期货下跌的状况。2 月 11 日,纽约商品期货交易所轻质原油 3 月期货结算价每桶跌至 85.58
美元,比前一交易日下跌 1.15 美元;取暖油 3 月期货每加仑 269.58 美分,下跌 1.49 美分;
RBOB 汽油 3 月期货每加仑 246.52 美分,下跌 0.46 美分。
从全年国际石油市场进展趋势看,首先,2023 年世界经济总体有望连续复苏态势,但增长步伐可能有所放缓。联合国于 2023 年 12 月 1 日公布《2023 年世界经济形势与展望》报告认为,世界经济 2023 年增长 3.6%,2023 年将下滑至 3.2%,2023 年为 3.5%。进展中国家是今后世界经济增长的主要推动力。其二,2 月 8 日,美国能源资料协会(EIA) 预估 2023
年全球石油日需求量为 8816 万桶,比上年增加 144 万桶,增长 1.66%;其三,OPEC〔石油
输出国组织〕仍留有巨大产能。自 2023 年 12 月份欧佩克会议连续维持产量配额不变以来,
布伦特原油期货又上涨了 13 美元,但是 OPEC 主要负责人坚持认为这是投机所致,与市场根本面无关。甚至有报道说,即便消灭油价冲过 100 美元的现象也将是短暂现象,主要是炒
作等资本因素,在供求根本面上得不到更多支撑。其四,据路透社对 36 名分析师调查,将
今年布伦特原油平均估测值调高至每桶 91.17 美元,比上个月调查上调了 4.32 美元;估量美国轻质低硫原油平均值为每桶 90.40 美元,比上个月推想值上调了 4.14 美元。
综上分析估量, 2023 年全球对石油的需求将保持平稳或略有上升,供需形势在市场机制作用下维持大体平衡格局。但中国等进展中国家持续的石油需求增长,以及地缘政治、中东局势等不确定、不稳定因素,都将影响石油供需及价格走势。据此推想,2023 年国际原油价格照旧处于上升趋势,总体波动范围在 80 到 105 美元之间,均价在 90 美元四周,与上年平均价格相比仍有两位数的升幅。
〔二〕2023 年产品供需形势及价格走势
影响国内石油市场进展的主要因素:一是 2023 年是我国“”规划的第一年,宏观经济向好的态势将进一步稳固,虽然内需推动还有待加强,GDP 增速比上年会有所减缓, 但仍将有 9.5%左右较快增长。二是乐观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将促进国内经济保持平稳安康运行。从产业政策上,成品油调价机制、能源价风格整、人民币汇率变化、资源税改革、节能减排、提高行业准入门槛、环境税等,都将影响到石油供需形势及价格走向。三是相关行业进展,对石油市场也具有直接而重大的影响。如农业、物流运输、汽车、石化、房地产等行业将在 2023 年有不同程度进展。如农业,国家将进一步加大对农业的投入,农民对农业的投入也将会增加,将推动石油产品需求的提高。又如汽车行业,2023 年,我国汽车销售将突破 2023 万辆。汽车行业的持续进展,将直接拉动成品油、润滑油、助剂、涂料、工程塑料、橡胶密封材料等领域的需求增长。四是国家石油贮存进展状况,越来越受到关注。截至去年底,国家石油战略贮存和商业贮存力气分别到达 1.78 亿桶和 1.68 亿桶,初
步形成了约 36 天消费量的贮存力气。今年国家战略石油贮存二期工程建设顺当推动,估量
2023 年全面完工后,总贮存力气可达 2.74 亿桶。国有资本、民间资本和境外资本正乐观参与中国商业贮存建设。另外,世界经济将连续复苏步伐,对石油需求保持增长趋势,价格也将以升为主。
依据上述因素分析,估量 2023 年国内石油市场将连续呈现增长趋势,总体供需根本保持平衡,价格维持波动上升行情,估量主要成品油市场平均价格比上年仍将有一成以上的升幅。
1、原油 --- 生产和进口续增,价格与国际行情波动上行
2023 年,中国原油资源总量将到达近 4.8 亿吨,其中国内生产量约在 2.1 亿吨、进口量约可到达 2.7 亿吨;市场总需求量与总资源量大体保持平衡,其中国内市场需求约 4.5 亿吨、
出口需求 400 万吨左右,另外将可能增加局部战略贮存和商业贮存;原油资源的对外依存度
仍可能小幅提高,大约到达 55%左右。
国内原油销售价格根本伴随国际行情的变化而波动,估量全年平均价格比 2023 年可能仍有近两成的上幅。
2、成品油 --- 供需根本平衡,但价格仍有上涨
2023 年,成品油总资源量将超过 3.3 亿吨,其中,汽油约在 8700 万吨上下、柴油超过
1.75 亿吨、煤油在 2400 万吨左右、燃料油接近 5000 万吨;成品油总需求量增速可能略慢于上年,但仍将以 6-8%的速度增长,需求总量超过 3.4 亿吨。其中汽油、煤油和柴油需求增速可能由上年的两位数增长回落到一位数以内,分别在 5%、8%和 7%上下,燃料油需求仍可能维持增长趋势,增速约在 2%左右。
从数据上看,今年成品油市场需求量及增长速度连续快于资源供给,市场总体走势将继
续趋紧。但由于市场实际供给潜力较大,近两年全国有多个大型建和改扩建炼化工程已建成投产,加上地炼仍会依据市场供需及价格变化高负荷增加产量,所以今年成品油市场整体上看仍能维持根本平衡或紧平衡格局,固然也不排解可能再度消灭局部的、阶段的或个别品种的紧缺状况。
从今年成品油价格走势看,在国际行情波动上行,国内市场需求稳步增长,资源趋紧的形势下,价格总体水平仍将有一成以上的升幅,走势上前高后低。其中,汽油、柴油平均升幅在一成左右,燃料油在 15%左右。
2023 年原油市场价格分析
2023 年影响原油市场的五个因素:
一、 全球经济前景照旧布满不确定性,对原油的需求预增二、 原油市场供给追随需求的增长而上升
三、 投机资金恢复元气,有望连续主导国际油市
四、 美元指数走势因欧债问题深化或世界经济消灭二次探底而重走强
五、地缘政治因素的影响(中东局势:埃及、索马里海盗、伊朗;亚太局势,利比亚战斗:朝韩;尼日利亚、委内瑞拉政治形势)
综合分析,我们估量 2023 年国际原油价格将是一个先平后抑、震荡回落的过程,WTI
年内平均油价保持在 80-85 美元/桶。假设全球经济复苏势头放缓甚至消灭其次次探底的话,
国际油价有可能下探至 60 美元/桶四周,但很难再现大幅暴跌行情。同时,基于当前全球经
济复苏的局面,我们给出年内 105 美元/桶的目标高位。从长期来看,我们照旧认为非 OPEC
原油产量将会有所下滑,OPEC 对国际油市的调控力气会进一步增加,国际油价也将连续步步攀升的势头。
上行风险:经济形势好于预期,地缘政治因素再现;下行风险:全球经济消灭二次探底。
石油运输方式
俄罗斯,哈萨克斯坦:管道运输
安全性好。气体不挥发、液体不外流,损耗小,连续性强,平稳安全,治理便利,运量大,
建设周期短、费用低
中东、非洲海运:海上船运
1. 廉价:油轮运输比铺设管道的建设本钱、治理本钱等廉价。
2. 安全:油轮运输的船体是特别设计的,大局部在海平面以下自然冷却。整个运输过程有科学监测。比管道运输监测便利,还削减管道中流淌产生的静电起火的危急性。
3. 便捷:油轮运输受地域、政治、经济影响小,哪里需要就运到哪里。相比管道运输来说投资风险小
2。1 海运
海运是国际石油贸易中最主要的运输方式,运量大、通过力气强、运费低。2023 年,通过海上运输的石油占世界石油消费总量的 50%左右。2023 年我国进口原油 1。2 亿 t,主要来自局势动乱的中东地区。由于中国的石油进口来自主要集中在中东、非洲、东南亚地区,所以我国石油进口的主要渠道是海上油轮运输,其后 90%左右要依靠外籍油轮运输,而且进口原油运输 4/5 左右是通过马六甲海峡,据测算,每天通过马六甲海峡的船只近 6 成是中国船只。而本国船运公司担当的 10%左右的运输任务还大多集中在东南亚地区。
我国来自中东、非洲的石油进口的海上运输线路主要包括以下 3 条:〔1〕中东波斯湾—霍尔木兹海峡—马六甲海峡—中国;〔2〕地中海—直布罗陀海峡—好望角—马六甲海峡—中国;
〔3〕西非—好望角—马六甲海峡—中国。随着进口的快速增长,马六甲海峡在中 国石油安全中的战略位日益凸现。由此可以看出,目前我国通过海运方式进口石油路线比较 单一,高度依靠霍尔木兹海峡、好望角和马六甲海峡,尤其是霍尔木兹海峡和马六甲海峡。 2。2 管运
管道主要用于陆路运输,具有量大、安全、便捷、经济等优点,是各国油田与油港、炼油中心之间的纽带,在国际石油贸易中,是与油轮相辅的重要运输方式。20 世纪 60 年月以来,
世界输油管道进展快速,在北美、前苏联、西欧、中东等地,消灭了稠密的管道网。在自然气国际贸易中,管道运输占据了主导地位,是自然气陆地和近海输送的最正确方式,也是自然气工业进展的必要前提。
目前,中哈石油运输管道的投入使用,使得中国每年可以从。哈萨克斯坦获得 2023 万 t 石油,从而中国成为有输油管道通往世界上可开采石油储量最大的里海地区卡沙甘油田的第 3
个国家。俄罗斯石油也可从这里“借道”出口中国。据乌鲁木齐海关统计,2023 年 1 月至 10
月阿拉山口口岸通过管道进口原油达 101。44 万t,占到该口岸同期进口原油总量的 47。93%。泰纳线〔东西伯利亚—太平洋石油管线〕一期工程已开工,其中有一条支线通往中国大庆。泰纳线一期工程设计年输油力气为 3000 万t,其中 2023 万t 原油将供给应中国,余下的 1000万
t 原油将通过铁路运至太平洋沿岸的国家和地区。
更多推荐
石油,原油,价格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