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2月31日发(作者:路虎极光怎么样值得买吗)

中国换电站行业市场集中度、企业竞争格局分析报告—智研咨询发布

一、换电站简介

1、换电站定义

目前换电站产品线按车型分为乘用车换电站和商用车换电站。乘用车换电站主要服务网约车、出租车和小型私家车,目前乘用车换电站逐渐由早期技术 探索时期的分箱换电和侧方换电,逐渐向底盘换电技术统一。商用车换电站按照技术路线可以划分为整体单侧、顶吊式和整体双侧式换电站。

换电模式分类

资料来源:智研咨询整理

二、中国换电站行业PEST分析

1、换电站政策环境分析(P)

早期换电模式探索失败主要是国家政策支持充电模式、换电模式需要基础设施建设、电池购买管理前期投入大,换电成本高、技术不成熟等,但目前我国政策开始鼓励换电模式,换电模式凭借其补给时间短、电池损耗低,电网改建成本低,占地面积小等优势逐渐发展,国家也出台了相关政策推动换电模式的发展,具体政策如下:

换电站行业相关政策

政策

《绿色产业指国家发改委导目录(2019等七部委

版)》

色产业。

2019年2供电、换电及加氢设施制造被认定为绿发布机构 发布时间 主要影响内容

新能源汽车关键零部件制造和产业化、

《推动重点消费品更新升国家发改委级,畅通资源生态环境部循环利用实施商务部

方(2019-2020年)》

《产业结构调2019年10整指导目录(2019年本)》

《关于进一步财政部工业完誉新能源车和信息.化部推广应用财政科技部发展补贴政策的通改革委

知》

《国务院办公到2025年,纯电动乘用车新车平均电厅关于新能源市场监管总汽车产业发展司(国家标准规划(2021-

委)

2035年)通鼓励开展换电模式应用。

知》

《关于启动新能源汽车换电模式应用试点工作的通知》

工业和信息化部

2021年10月

决定启动新能源汽车换电模式应用试点工作。纳入此次试点范围的城市共有11个,其中综合应用类城市8个(北京、南京、武汉、三亚、重庆、长春、月

20%左右,加快充换电基础设施建设,2020年10车新车销售量达到汽车新车销售总量的耗降至12.0干瓦时/百公里。新能源汽广,“换电模式”车辆不受此规定

新型商业模式发展,加快新能源汽车推2020年4万元以下(含30万元)。为鼓励换电”展。新能源乘用车补贴前售价须在30支持“车电分离”等新型商业模式发国家发改委

月 目。

换电技术路线明确加入鼓励类发展项月

购车成本

2019年6车电池租赁等车电分离消费方式,降低引导企业创新商业模式,推广新能源汽

合肥、济南),重卡特色类3个(直宾、唐山、包头)。预计推广换电车辆10万辆以上,换电站1000座以上。

GB/T40032-规定了换电式汽车的安全标准,未对换2021《电动汽车换电安全要求》

《2022年汽车2022年3标准化工作要点》

工信部

电通用平台、换电电池包等标准制定。

制图:智研咨询()

资料来源:政府公开报告、智研咨询整理

2、换电站经济环境分析(E)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以及经济改革的不断推进,我国的国民生产总值逐年增加,国家统计局资料显示,2021年国内生产总值为1143670亿元,同比2020年增长12.6%;第一产业增加值为83086亿元,同比2020年增长6.9%;第二产业增加值为450904亿元,同比2020年增长17.3%;第三产业增加值为609680亿元,同比2020年增长10.1%。

2015-2021年中国生产总值走势

体系推进纯电动汽车车载换电系统,换提出加快构建完普电动汽车充换电标准工业和信息化部

2021年11电车型整体设计、电池包、电池接口、月

换电技术做统—标准划定。

资料来源:国家统计局、智研咨询整理

近年来,虽然我国受到疫情的影响,但居民的生活水平仍在不断提升中,我国宏观经济形式仍然出现稳中有升的趋势,这一好转之势有利于我国换电站行业的发展,资料显示,2015-2021年中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逐年增加,用于消费的部分也逐年增加,2021年中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35128元,同比2020年增长9.13%,同比2020年增长13.63%。

2015-2021年中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及人均消费支出情况

资料来源:国家统计局、智研咨询整理

相关报告:智研咨询发布的《中国换电站行业市场现状调查及投资前景研判报告》

3、换电站社会环境分析(S)

随着疫情形势的逐渐好转,人们有越来越多的闲置资金用于购买自己喜爱的物品,油价的上涨以及尾气排放对环境的污染加剧,人们更偏向于购买新能源汽车,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相关数据显示,2015-2021年中国新能源汽车的产量、销量以及保有量都呈现出逐年增加的趋势,2021年中国新能源汽车的产量为354.5万辆,同比2020年增加159.52%,2021年中国新能源汽车的销量为352.1万辆,同比2020年增加157.57%,2021年中国新能源汽车保有量达784万辆,同比增长59.35%。

2015-2021年中国新能源汽车产量、销量及保有量

资料来源: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智妍咨询整理

先进节能技术应用方面,纯电车型平均电耗持续下降,2021年平均电耗为12.24KWh/100km,较2016年下降了22%。平均续航里程约395km,相比2016年提升93%。电动车的续航焦虑一直存在,这个焦虑与车载电池续航能力无关,再长的续航能力最终也需要充电,找充电站充电及等待的过程才是焦虑的根源,无法像汽车一样进加油站几分钟加完油就可以继续行驶几百公里,所以换电类型的电动车就较好的解决了充电时间长的问题。

2020-2021年纯电动车的平均续航里程及电能消耗量

资料来源:工信部、智妍咨询整理

新能源汽车的普及,使得充电桩的需求也随之增加,充电桩是大部分汽车厂商选择的电能补给方式,且普及程度远远大于换电站,但是在能源补给速度这方面远远不及换电站,充电桩分为快充和慢充,根据车型,如果是用快充,1-2小时可以充满,如果是慢充就需要7-8个小时或者更久,上班或者运输货物遇到需要充电的情况,时间成本就增加了,而且部分充电站还存在着充电功率不足等问题,换电站的优势十分明显,从进入换电站到换电完毕,前后也就几分钟的时间,相比于充电站来说有着更高的效率,由此可见换电站的优势更加明显。根据中国充电联盟数据显示,2015-2021年中国充电桩的数量逐年增加,2021年中国充电桩保有量为261.7万台,同比2020年增长55.7%。

2015-2021年中国充电桩量及增速

资料来源:中国充电联盟、智妍咨询整理

2021年在国家“双碳”战略的推动下,新能源重卡成了重卡市场中最大的亮点,2022年1-10新能源重卡累计销售16986辆,同比增长204%。其中,换电重卡累计销售8123辆,累计同比(去年同期销售1854辆)增长338%。2021年,新能源重卡已经完美收官,销量首次突破万辆,创历史新高,其中换电重卡销售3228辆,占比30.70%,新能源换电重卡的体积大,所以需要的电量也多,在货物运输过程中,如果是充电类型的重卡需要花费7-8小时充电,浪费了时间成本,新能源换电重卡的优势就更加突出,避免了运输的花费的充电时间,换电站还提供电池性能检测、增加电池使用率,用电低谷充电、降低电力损耗,充当大号充电宝、服务区新能源发电直供换电站等等,未来换电站的使用会更加普及。

2021-2022年1-10月份换电重卡销售量

资料来源:智妍咨询整理

新能源汽车的增加,更好的促进了我国换电站的发展,换电站的需求也随之增加,过去由于换电站的成本高、利用率低等问题,中国新能源汽车的换电市场发展较为缓慢,但由于换电技术的不断成熟,换电模式又重新回到大众视野,数据显示,2015-2021年中国新能源汽车换电站保有量逐年增加,2021年中国新能源汽车换电站保有量为1406座,同比2020年增长151.52%。

2015-2021年中国新能源汽车换电站保有量

资料来源:智妍咨询整理

从我国各省换电站保有量分布区域来看,2021年中国前10省份换电站保有量共有968座,分别是北京、广东、浙江、上海、江苏、四川、山东、福建、河北、湖北,其中排名第一的是北京有255座,第二的是广东有178座。

2021年中国主要省份换电站保有量TOP10

资料来源:智妍咨询整理

4、换电站技术环境分析(T)

我国早期的换电站建设以服务公交车的大型换电为主,采用侧部换电的方式对电动公交进行换电服务,随着用车领域的进一步延伸,已经涉及到网约车、出租车、公共交通、大巴车、物流车等换电频次较高,对电池维护要求高的B端群体。换电技术也在不断地改进和发展,换电技术的进一步发展依托于换电站的发展,2015-2021年中国换电站专利的申请量逐年增加,2021年中国换电站专利申请量为1122个,同比2020年增长44.59%。

2015-2021年中国换电站专利申请量(个)

资料来源:佰腾网、智研咨询整理

注:仅搜索关键词“换电站”

以上数据及信息可参考智研咨询()发布的《中国换电站行业市场现状调查及投资前景研判报告》。智研咨询专注产业咨询十五年,是中国产业咨询领域专业服务机构。公司以“用信息驱动产业发展,为企业投资决策赋能”为品牌理念。为企业提供专业的产业咨询服务,主要服务包含精品行研报告、专项定制、月度专题、可研报告、商业计划书、产业规划等。提供周报/月报/季报/年报等定期报告和定制数据,内容涵盖政策监测、企业动态、行业数据、产品价格变化、投融资概览、市场机遇及风险分析等。

2022年中国内窥镜行业发展环境(PEST)分析:内窥镜产业尚处于发展期,市场发展空间和潜力巨大 [图]

标签:内窥镜

描述:内窥镜是集中光学、人体工程学、精密机械、现代电子、数学、软件等一体化的监测仪器,是医务人员观察人体内部病变组织直接、有效的医疗器械之一,具有图像清晰度高、操作简单等优点。

一、内窥镜简介

1、内窥镜定义

内窥镜是集中光学、人体工程学、精密机械、现代电子、数学、软件等一体化的监测仪器,是医务人员观察人体内部病变组织直接、有效的医疗器械之一,具有图像清晰度高、操作简单等优点。它是一个配备有灯光的管子,可以经口腔进入胃内或经其他天然孔道进入体内。利用内窥镜可以看到X射线不能显示的病变,因此它对医生非常有用。例如,借助内窥镜医生可以观察胃内的溃疡或肿瘤,据此制定出最佳的治疗方案。

2、内窥镜产品分类

目前电子内窥镜主要用于诊断和治疗,诊断功能主要是临床医生通过内窥镜获得实时动态的内部图像,并且通过合适的器械取得组织进行体外检测;而治疗功能则需要配备专业的微创手术器具,进行特定的手术治疗。随着技术的发展,内窥镜的使用范围逐渐扩大,与治疗更加紧密结合,在临床诊疗中的使用频率越来越高。

内窥镜产品分类

资料来源:智研咨询整理

3、内窥镜产业链

内窥镜的上游是设备厂商,提供内窥镜所需的设备及原材料,包括图像传感器、光学镜头、光源照明、机械装置等,中游是内窥镜研发和生产企业,目前国内内窥镜市场由外资主导,但国产品牌持续发展,市场份额逐渐提升。中游企业生产出来的医用内窥镜产品,可通过直接销售、代理销售、电子商务等渠道进行销售,产业链下游主要为终端医疗机构。

内窥镜产业链

资料来源:智研咨询整理

二、中国内窥镜行业PEST分析

1、内窥镜政策环境分析(P)

医疗器械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产业,近年来,我国不断加大政策支持力度,推动国产内窥镜行业不断发展。2019年将新型医用诊断设备和试剂、数字化医学影像设备,人工智能辅助医疗设备,高端放射治疗设备,电子内窥镜、手术机器人等高端外科设备,新型支架、假体等高端植入介入设备与材料及增材制造技术开发与应用,2020年将光学/电子内窥镜由管理级别I1类调整为管理级别II类,2021年10月明确规定了137种医疗器械全部要求100%采购国产,加速内窥镜行业国产替代进程,具体政策如下

内窥镜行业相关政策

资料来源:政府公开报告、智研咨询整理

2、内窥镜经济环境分析(E)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以及经济改革的不断推进,我国居民的生活水平不断提升,2015-2021年中国人均可支配收入逐年增加,2021年中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35128元,同比2020年增长9.13%;随着收入的不断增加,人民对自身健康关注度更高,在

医疗健康方面消费增高,2021年中国居民人均医疗保健支出达2115元,同比2020年增加14.76%。

2015-2021年中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及医疗消费情况

资料来源:国家统计局、智研咨询整理

中国居民的医疗消费水平提高以及人均医疗保健支出逐年增加,使得中国对于医疗器材的消耗逐年增加,数据显示,2015-2021年中国医疗器材的市场规模逐年增加,2021年中国医疗器材的市场规模为9630亿元,同比2020年增长25.8%。

2015-2021年中国医疗器材的市场规模情况

资料来源:智研咨询整理

随着中国医疗器材的市场规模增加,内窥镜的市场规模也随之增加,内窥镜是一种常见的医疗器材,可以直接观察到有关部位的变化,是内、外科精细检查和微创治疗的必备工具。目前,我国的内窥镜产业尚处于发展期,市场发展空间和潜力巨大。由于全球计算机、智能设备和大数据等产业的快速发展,未来内窥镜的发展有望于与其他技术相融合,更好的提高诊疗的正确率和诊疗效率,例如电子内窥镜的图像更清晰、色泽更逼真、分辨率也更高,可供多人同时观看。2015-2021年中国内窥镜行业的市场规模逐年增加,2021年中国内窥镜行业的市场规模为287亿元,同比2020年增长12.99%。

2017-2021年中国内窥镜的市场规模及增速

资料来源:沙利文、智研咨询整理

相关报告:智研咨询发布的《》

3、内窥镜社会环境分析(S)

肠道的息肉、胃部的溃烂、早期的粘膜病变这些都是癌症的早期表现,如果能第一时间在内窥镜下发现就可以尽早治疗,不用等到癌变再去处理,中国肿瘤医院数量逐年增加,意味着内窥镜的需求量增加,越来越多的肿瘤医院配备有电子内窥镜诊疗主机系统、电子胃镜、电子结肠镜、电子十二指肠镜、电子超声内镜等多根内镜、一套氩气电刀系统、一套全自动内窥镜清洗机和肯格王内镜清冼消毒系统、一台14-C尿素酶呼气检测仪等先进设备,2021年中国肿瘤医院的数量为157个,同比2020年增长4.67%,2021年机构人员数量为11.11万人,同比2020年增长6.89%。面对高发的疾病,中国内窥镜诊疗的需求巨大,肿瘤医院的增加更好的带动了内窥镜的发展。

2015-2021年中国肿瘤医院数量及机构人员数量

资料来源:中国卫生健康统计年鉴、智妍咨询整理

根据统计中国肿瘤医院的住院病人手术次数呈现增长趋势,2021年中国肿瘤医院的住院病人手术人次为97.67万人,2021年较2020年同比下降0.6%,病死率区间为0.33%~0.5%,肿瘤医院住院病人手术次数的增加意味着需要用到更多的医疗器材,促进了内窥镜的快速发展。

2017-2021年中国肿瘤医院住院病人手术人次及病死率

资料来源:中国卫生健康统计年鉴、智妍咨询整理

胃癌是最常见的恶性肿瘤,发病率和死亡率极高,其早期的诊疗有利于发现癌细胞,提供更好的治疗方案,内窥镜配合检查活性是胃癌诊断的重要手段之一,根据中国卫生健康统计年鉴数据,2015-2021年中国胃癌的死亡率有缓慢增长的趋势,2021年中国城市胃癌死亡率为0.17%,中国农村胃癌死亡率0.21%。

2017-2021年中国胃癌死亡率(1/10万)

资料来源:中国卫生健康统计年鉴、智妍咨询整理

4、内窥镜技术环境分析(T)

内窥镜不仅可以用于诊断,而且还可以用于消化道止血、激光治疗、肿瘤狭窄处放置内支架等手术治疗,各个国家对于内窥镜进行了多范围、多层次的研发,掀起了一股至今未衰的内窥镜的应用和开发热潮,我国内窥镜专利申请量也在逐年增加,截至到2021年,中国内窥镜申请专利量达到了3555个,同比2020年增长率1.08%。

2015-2021年中国内窥镜专利申请量(个)

资料来源:佰腾网、智研咨询整理

注:仅搜索关键词“内窥镜”

以上数据及信息可参考智研咨询()发布的《》。智研咨询是中国领先产业咨询机构,提供深度产业研究报告、商业计划书、可行性研究报告及定制服务等一站式产业咨询服务。您可以关注【智研咨询】公众号,每天及时掌握更多行业动态。

更多推荐

内窥镜,中国,电站,新能源,发展,汽车,增加,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