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月24日发(作者:英菲尼迪汽车怎么样)

榆林市卡车市场分析报告

今年以来,我市汽车市场持续低位运行,为了充分了解汽车市场现状,存在的问题原因及未来发展趋势,按照省局要求,我市于5月27-29日通过实地查看,座谈和查阅资料等方式在榆阳、横山开展了汽车市场调研工作。现将调研情况总结如下:

一、基本情况

汽车行业是我市消费品市场的支柱行业,2019年1-4月限额以上汽车业实现零售额19.7亿元,占限额以上消费品零售额29.7%。目前,榆阳和横山共有限上汽车企业5户,占全市限上企业77.3%。此次调研共走访了家汽车企业和1家二手车企业,其中榆阳5户,横山4户。随着汽车产业的发展变化,汽车市场划分更为细致,各类汽车品牌可供消费者选择的车型增多且价格区间越来越广,榆林汽车消费市场有如下几点特征。

(一)国产汽车的市场份额逐渐增大

国产车起步相对外资品牌较晚,而且自主品牌少,消费者的认可程度不高,只能以较高的性价比在低端市场中分得一杯羹。近年来随着自主研发品牌的日益壮大以及消费者消费观念的转变,部分中高档国产车型得到公务用车和普通消费者的青睐,在榆销量明显上升,以“广汽传祺”为例,201年销量超1000台,上牌率达4%。

(二)高端车系销售持续走高

高端进口车销售稳定且消费群体趋于年轻化,以“金麒宝宝马”为例,1-4月销售额同比增长24.9%,消费群体平均年龄由原来的40岁,降低到了30-35岁。

(三)SUV销售供不应求

越野车型一直受到榆林消费者的青睐,特别是部分日系车型,以较高的性价比和保值率等优势,出现供不应求的现象。同时随着国产SUV 5-20万多种车型的上市,扩展了SUV的群体,销量明显增长。

(四)商务车销售成新亮点

随着二胎政策的放开,带动了商务车的需求,为抢占商务车市场,不同车系推出了20-40万元的商务车以满足商务及家庭消费者的需求。以“别克”为例,4月销量为75台,其中商务车占27%。

(五)矿难致货车销量遇冷

受神木矿难影响,榆林多处煤矿停产运营,公路煤炭输运量骤降,以销售货车为主的汽车企业销售下降幅度较大,以“日鼎汽贸”为例,1-4月销售额同比下降30.1%。

(六)新能源汽车前景看好

今年国家出台多项政策鼓励刺激新能源汽车的发展,在户调研企业中4户销售新能源汽车,以“比亚迪”为例,新能源汽

车销量占总销量的20%,2户企业计划今年后半年推出新能源车系。相较于一线城市的汽车限购,新能源汽车的优惠政策和后期投入是榆林消费者考虑的主要因素,当前榆林新能源汽车主要消费类型有公共交通车,老年代步车和汽车发烧友的体验消费。

(七)二手车市场竞争激烈

户车企中3户开展了二手车置换业务,但业务量较小,为了更加全面了解我市二手车市场,我市调研走访了市内最大的一家二手车企业,该企业仅收取少额的二手车中介费,不能以汽车销售企业入统,且由于二手车市场管理混乱,良莠不齐,根据市车管所数据显示 201年全市成交了近5万辆二手车,与2017年基本持平,今年预计成交量4.5万辆。

(八)本区域内汽车上牌情况

据车管所了解到,201年客车新注册6.6万辆,同比增长34.3%;货车新注册1.33万辆,同比下降9%。

二、存在的问题及下滑原因

(一)经营成本上升,利润下降

调研了解到,汽车经销企业主要经营成本有三,一是人工成本,二是房屋租赁成本,三是财务费用,其中人工成本增长较快。与此同时,汽车行业竞争更加激烈,价格优惠幅度越来

越大,单车利润逐年压缩,汽车企业均以走量为主,以得到销售收入的增长。

(二)贷款消费总量占比相对较低

受榆林贷危机余波影响,榆林属于高危贷区域,榆林汽车金融贷门槛较高,个人用征低无法发放贷款,且购车者消费心理趋于保守,均影响汽车贷款消费比例下降。

(三)四大因素制约新能源汽车消费

一是续航里程较短;二是更换电池费用高;三是配套设施不完善;四是榆林冬季极端天气限制新能源汽车运行。随着新能源汽车技术的进一步成熟,配套设施进一步完善,新能源汽车普及率将进一步提高。但是榆林部分新能源汽车销售门店规模较小,达不到入统要求,挤占了限上汽车企业市场份额,同时其销售额未能体现在限上汽车销售额中。

(四)旧车市场体量大,企业规模小

201年榆林旧车交易公司107家,实现营业收入3.33亿元,其中达标企业仅17家,且旧车交易企业主要营业收入是二手车中介费,以贸易企业难以入统。

(五)运输行业规模小,货车销量不佳

201年榆林销往省外的煤炭超2亿吨,其中约70%通过铁路运输,剩余30%均需通过公路外运,但本地运输企业规模

小,大量订单均由外地运输公司承运,榆林运输行业规模同煤炭市场规模极不匹配。同时2016-2017年是榆林煤炭市场和运输行业的回暖期,带动了货车的销售,货车一般更换期为两年,201年大量货车未到更换期,新注册货车数量较上年下降9%,随着货车运营车辆的饱和,预计今年需求量仍将呈下降态势。

(六)小微企业挤占市场

榆林有近400家小型汽贸公司,规模小未入统,主要销售10万元以下车型,凭借其低廉的价格,挤占低端市场。

(七)多因素影响汽车消费需求下降

一是滴滴等改变了人们的出行方式,使得居民出行更加便捷,消费者购车欲望降低。二是住房、教育等消费支出的增长,使得消费者购置汽车时更注重性价比和实用性,对豪华品牌的追捧度下降明显。三是国家汽车排放标准提高,增强了居民环保意识,影响大排量汽车的销售。

三、本地区汽车市场的发展趋势

自201年以来我市汽车行业经历了四次谷峰交替,呈现出榆林汽车行业随煤炭市场涨跌的现状,同时榆林汽车产业结构发生变化,由原来的“两头小中间大”转变为“椭圆形”,即高端市场消费群体小,但购买力强,销售稳定;中端市场消费群体大,收入稳定,更偏重于汽车的实用性和性价比,增长稳健;低端市场主要面对的是广阔的农村市场,由于收入偏低购买力较弱,销售收入增长不明显。但榆林201年千人保有量为217

辆,行业发展空间较大,随着榆林煤炭市场的平稳运行,城乡居民收入的进一步增长,预计2019年榆林汽车行业仍将保持低速平稳增长。

四、意见建议

(一)培育本地物流企业,带动货车销售

面对榆林货运市场的巨大潜力,建议政府出面建立综合物流中心,出台相关鼓励政策,培育本地物流企业,健全物流产业链,从而带动货车销售增长。

(二)规范二手车市场,夯实统计数据

榆林二手车与新车销售比例大约是1.5∶1,201年二手车交易规模是4.6万辆,二手车市场前期准入条件低,后期监管混乱,交易过程中存在逃避增值税的现象,造成国家的税款损失和统计数据的失真,建议加强二手车市场监管力度,夯实统计数据。

(三)有效利用线上,避免消费外流

榆林地处五省交界处,相比西安和银川等地的购车成本和价格略高,造成汽车消费外流,建议进一步加强车企同线上的深度合作,提供更加完善的配套服务,保证购销通道畅通,减少经销商和消费者之间的交易成本,惠及消费者,提高汽车交易成交率。

(四)深挖农村市场潜力,提高消费水平

优化农业产业布局,发展农产品加工、储藏、保鲜和运销业,着力延长农业产业链条,不断提高农产品附加值,增加农民可支配收入,挖掘农村消费市场潜力。

更多推荐

汽车,榆林,市场,企业,消费,消费者,销售,二手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