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2月1日发(作者:凌志ct200价格及图片)
成都市汽车产业集群发展规划(2008-2017年)
为推进成都汽车产业集群发展,根据《成都市国民经济与
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成都市工业经济发展第十一个
五年规划》、《成都市工业发展布局规划纲要(2003—2020年)》
和市政府《关于加快工业集中发展区建设发展的试行意见》(成
府发〔2008〕13号)等文件精神,制定本规划。
一、发展现状分析
(一)产业现状。
1.国内汽车产业现状。2007年我国汽车工业生产保持平稳
快速发展,汽车产销量分别为888.24万辆和879.15万辆,同比
增长22.02%和21.84%,创历史新高。
2007年全国汽车产销量(万辆)
1000
800
600
400
200
0
汽车产量汽车销量
汽车产销量
888.24879.15638.11629.75250.13249.4
乘用车产乘用车销商用车产商用车销
量量量量
我国汽车产量在全球汽车产量中的份额:
2007年我国与全球汽车产量对比
8000
7000
6000
5000
4000
3000
2000
1000
0
7310.17
888.24
中国全球
全国轿车销量前十企业情况:
2007年全国轿车销量前十企业(万辆)
50
45
40
35
30
25
20
15
10
5
0
众众用田产田特
瑞利龙
福大大通丰日本
长一上上一东广
安汽海海汽风州
奇吉神
2.成都市汽车产业现状。成都汽车工业经过几十年的稳步
发展,已具备相当规模,全市现有汽车工业企业155户,其中整
车及改装车生产企业16户,零部件企业139户,从业人员3.9
— — 1
万余人。近年来,我市汽车产业步入了快速发展期,实现生产效
益同步增长。2007年全市汽车产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95.7亿元,
同比增长15.68%;工业增加值63.74亿元,同比增长19.56%,
占整个机械行业增加值的36%以上;利税31.64亿元,同比增长
64.11%;实现利润18.26亿元,整车产量8万辆。初步形成了以
轿车、越野车、客车、载货车及零部件开发、生产、贸易为一体
的汽车工业体系。
整车:我市拥有四川一汽丰田汽车有限公司、成都一汽汽车
有限公司、成都王牌汽车股份有限公司和成都客车股份有限公司
等整车企业16户,整车产品 “COASTER”客车、“PRADO”越野车、
“王牌”中轻型货车、“解放”牌货车、“远大”专用改装车和四川森田
消防装备制造有限公司的消防车等在西部地区甚至全国均有一
定的影响,拥有较高的市场份额。
零部件:我市拥有中汽成都配件有限公司、成都正恒动力配
件有限公司、天兴仪表集团公司、成都航天模塑股份公司、四川
都江机械公司、成都亚乐克汽车内饰公司等汽车零部件生产企业
130余户,产品种类包括:汽车底盘、车身、柴油发动机、车桥、
车用减震器、汽车仪表、各类电机、电瓶、汽车座椅、内饰件等
产品,已形成了较强的配套能力,部分产品进入了上汽集团、北
— 2 —
京吉普、广州本田、神龙富康、重庆长安、安徽奇瑞、浙江吉利
等整车企业的配套体系,同时,在汽车维修市场占有一席之地。
(二)成渝两地汽车产业对比分析。
1.生产规模。2007年,重庆各类整车产量100.33万辆,其
中轿车41.8万辆,主营业务收入1770亿元,已进入全国前五位。
成都各类整车产量仅8.7万辆,主营业务收入195.7亿元。
2.整车产品。重庆整车车型齐全,涵盖了轻中重型卡车、
轿车、客车、微型车、改装车等,技术起点和知名度较高。成都
虽然车型齐全,但规模较小,部分产品档次不高,轿车尚处于起
步阶段,未形成规模生产。
3.配套产业链。重庆汽车产业链较完善,关键总成发动机、
变速箱等均能在本市配套。成都汽车产业链缺失环节较多,尤其
是发动机、变速箱等关键总成处于空白。
(三)优劣势分析。
1.优势。
(1)区位优势。成都是四川省省会,是国务院确定的西南
地区科技、商贸、金融中心和交通通信枢纽,具有较强的综合实
力,较好的投资环境和人居环境。
— — 3
(2)发展优势。成都一汽汽车有限公司将成为德国大众汽
车公司的第81工厂(一汽大众的第3工厂),一汽大众汽车公
司的进入将为成都汽车产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撑。
(3)产品优势。我市汽车整车产品种类齐全,车型涵盖轿
车、客车、越野车、轻中型载货车和各类改装车。四川一汽丰田
汽车有限公司的“COASTER”客车和“PRADO” 越野车已成为“成
都造”汽车名片,产品具有竞争优势。
(4)相关产业优势。成都拥有一批航空航天、国防科研院
所和完善的物流服务体系、汽车专业模具、职业技术教育等相关
配套产业,能为汽车产业发展提有力支撑。
(5)市场潜力。随着国内外汽车制造业向西部地区转移,
消费增量也开始西移,以四川为代表的西部市场正成为重要的增
长点。占全国人口15%的四川的汽车数量仅占全国汽车保有量
的7.5%。成都作为西部特大中心城市,汽车消费水平居全国前
列,近几年均保持20%左右的增速,被誉为“私车第三城”, 市场
潜力巨大。
2.劣势。
(1)整车总量规模小。我市汽车产业虽然起步较早,但发展
较慢,总量规模偏小,特别是轿车尚处于起步阶段,与长春、上
— 4 —
海、广州、武汉、重庆等城市相比有很大差距。
(2)配套产业链不完善。我市汽车零部件配套范围主要集中
在微型车、中轻型载货车等低端产品,其他产品主要供应维修市
场,尤其是轿车配套缺失,使配套产业链不完善,不能适应我市
整车发展的需要。
(3)物流成本偏高。成都汽车产业配套能力较差,大部分配
件需从外地购进;加之成都地处内陆,主要依靠公路、铁路运输,
运输成本高,周期难以保证,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汽车产业的发展。
二、总体思路、发展目标及规划布局
(一)总体思路。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以整车(轿车)
为龙头,以零部件产业链为主线,以成都经开区为核心聚集
区,以重大产业化项目建设和招商引资为手段,加快产业集聚,
延伸产业链,形成产业集群。
(二)发展目标。
1.总体目标。到2017年,整车总量达91.4万辆,主营业
务收入1932亿元,工业增加值382亿元,利税180亿元,年均
增长24%。
2.年度目标。
(1)产品目标。
— — 5
类 别
整车(万辆)
其中:轿车
载货车
客车
越野车
多功能车
改装车
2008年 2009年 2010年 2012年 2017年
9.76 12.35 21.68 61 91.4
2 2.5 7 35 60
4.9 6.5 10 14 17.5
1. 1.32 1.96 2.5 3.4
1.56 1.58 2.12 4 5
0.04 0.05 0.1 5 5
0.26 0.4 0.5 0.5 0.5
(2)经济目标。
类 别 指标(亿元) 2008年 2009年 2010年 2012年 2017年
总体经济
目标
主营业务收入 252 291 474 1320 1932
增加值 51 58 95 262 382
利税 25 28 46 123 180
主营业务收入 138 160 260 724 1076
整 车 增加值 28 32 52 142 211
利税 13 15 25 63 94
零部件 主营业务收入 114 131 214 596 856
(三)规划布局。按照“一区一主业”要求,新建整车及关键
零部件项目全部进入核心区(成都经开区),继续支持成都王
牌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做大做强。
成都市汽车产业规划布局图
— 6 —
1.核心发展区(成都经开区)。以成都一汽汽车有限公司、
四川一汽丰田汽车公司、成都高原汽车有限公司等企业为龙头,
在成都经开区建设整车及零部件生产制造基地。
(1)整车生产区。 在成都经开区南部新区建设10.5平方公
里的整车生产制造区。
(2)零部件配套产业园。在成都经开区内建设5.8平方公里
的零部件配套产业园。
(3)汽车制造物流园区。在成都经开区内建设1.2平方公里
— — 7
的物流园区。
2.载货车生产点(青白江区)。以成都王牌汽车集团股份
有限公司为龙头,在青白江建设载货车及配套零部件生产基
地。
三、发展重点
(一)整车。
1.轿车:到2017年,形成年产轿车60万辆能力。其中成
都一汽汽车有限公司形成年产40万辆能力,成都高原汽车有限
公司形成年产20万辆能力。
2.越野车:到2017年,形成年产“PRADO”越野车5万辆能
力。
3.载货车:到2017年,形成年产载货车17.5万辆能力。
其中成都王牌汽车股份有限公司形成年产10万辆能力,一汽解
放青岛汽车厂成都分厂形成年产6万辆能力,四川银河汽车集团
有限责任公司形成年产1.5万辆能力。
4.客车:到2017年,形成年产客车3.4万辆能力。其中四
川一汽丰田公司形成年产“COASTER”客车 1万辆能力,成都客
车股份有限公司形成年产0.6万辆能力,四川汽车工业集团有限
公司形成年产0.8万辆能力,四川南骏汽车有限公司形成年产1
— 8 —
万辆能力。
5.多功能车(SUV):到2017年,形成年产多功能车5万
辆能力。
(二)工程机械。到2017年,形成年产装载机2.8万台、
挖掘机2万台能力。
(三)零部件。围绕轿车产品,重点发展轿车发动机、变速
箱、悬挂系统、车用电子产品等配套零部件产品;围绕载货车产
品,重点发展车桥、变速箱、驾驶室、制动器总成等配套零部件
产品。
(四)物流园区。发展与汽车整车、工程机械及配套零部件
制造规模相匹配的物流园区。
(五)汽车商贸基地。在成都经开区北部新区(十陵-西河
片区)建设国际汽车商贸博览新城。
四、保障措施
(一)提高要素保障能力。
1.土地资源。成都经开区目前汽车及零部件制造企业占地
约6平方公里,到2012年汽车及零部件制造用地需增至11.4平
方公里,2017年增至16.3平方公里(见下表)。
土地需求量表
— — 9
类 别 2012年 2017年
整车(平方公里) 6.7 10.5
零部件(平方公里) 4.7 5.8
合计(平方公里) 11.4 16.3
2.能源供应。
(1)电力。成都经开区现有2座220KV变电站,7座110KV
变电站。根据2017年汽车产业用电预测,需新建1-2座110 KV
变电站(见下表)。
电力需求量表
类 别 2012年 2017年
整车(万度) 25850 34502
零部件(万度) 30398 38029
合计(万度) 56248 72531
(2)天然气。成都经开区现有2座配气站和3座阀室,日
供气量16万立方米。为满足规划需求,需新建1座日供气量20
万立方米配气站(见下表)。
天然气需求量表
年 份 2012年 2017年
总计(万立方) 1551 2240
— 10 —
3.用水保障。成都经开区日供水能力25万立方米,年供水
能力9125万立方米,能够满足2017年生产73.8万辆汽车的需
要(见下表)。
水需求量表
类 别 2012年 2017年
整车(万立方) 197 273
零部件(万立方) 372 492
合计(万立方) 569 765
4.人力资源(见下表)。
需新增人力资源表
类 别 2012年 2017年
整车(万人) 3.8 4.6
零部件(万人) 5.8 7.1
研发人员(万人) 0.33 0.49
合计(万人) 9.93 12.19
5.交通物流。2012年需新增物流用地0.8平方公里,2017
需新增1.2平方公里。
(二)加强对汽车产业的服务。为项目立项审批、环保审批
和项目报建等提供一站式服务,简化审批程序,缩短审批时间。
(三)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对重大关键项目采取一企一策,
— 11 —
给予特殊政策支持。对项目用地给予补贴;项目固定资产投资给
予贷款贴息;项目投产新增所得税地方实得部分给予奖励;对进
口的关键设备国内物流运输费给予适当补贴;对引进的高级人才
个人所得税地方实得部分给予适当奖励,并给予安家补贴。
(四)加大节能产品研发力度。充分利用我市教育和科研优
势,加强高等院校与企业的合作,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关键
技术和关键产品,开发高档小型轿车、双能源汽车等节能环保车,
增强行业综合竞争力。
(五)营造良好投资环境。加快汽车产业核心区基础设施建
设,提升核心区的承载力和招商引资竞争力,吸引更多的配套企
业进入核心区。支持有条件的高等院校增加汽车专业招生指标,
培养更多专业人才。鼓励大专院校、科研院所与企业联合对现有
从业人员进行再培训。
— 12 —
更多推荐
丰田suv越野车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