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2月28日发(作者:一汽suv车型奔腾t77价格)

尼桑打破日系六缸机的壁垒,原来VQ系列是这么耀眼在上上个月,在中国还在过新年的时候,国外多家媒体报道了一则重量性新闻,接近10年未更新的尼桑Z系列车即将更新换代。据Car and Driver的消息,在今年东京车展上,尼桑即将推出下一代Z系列跑车。新一代Z系列将建立在英菲尼迪Q60平台之上,并且将采用一套双离合变速箱。而对于动力系统,Car and Driver和Auto Express给出了不同的消息。Car and Driver声称新款Z系列将采用Q60上的3.0升V6涡轮增压发动机,提供基础输出约300匹马力,Red Sport可能会提升到400匹马力。后期会增加一款总输出在500匹马力左右的混动版本。而Auto Express表示基础版将使用一款304匹马力的V6自然吸气发动机。其竞争对手暂时为野马一类运动型跑车,售价预计在3万-5万美元。看到这个消息,小C第一个反应是感慨现款Z系上面那台VQ发动机。无论结果怎么样,这款自然吸气的大排量VQ发动机有会极大的可能会被主流涡轮增压发动机给取代。所以,趁着VQ发动机还在生产的时候,今天小C就带各位来看看,被称为沃德常青树的尼桑VQ系列发动机。首先,小C必须要上一节历史课。如果我们翻开日本汽车发动机历史,不难发现在80年代,日本车企没有一家能够生产出V6发动机。这一技术壁垒一直到1983年,随着尼桑VG系列V6发动机的大规模量产才宣告被打破。换句话说,VG发动机标志着第一款日本能够大规模量产的V6发动机,也标志着日本发动机的成熟。作为第一代V6发动机,VG系列排量不算特别大,最大仅仅为3.3L,而缸体也采用了那个年代主流的铸铁材质,缸头则使用了铝质材料。进气方式可为机械增压也可为涡轮增压。其搭载于当年主流的尼桑海外车型上,最著名的莫过于前几代的尼桑Z系车了。而VG发动机也曾作为尼桑在赛场上的主流选择,因为便宜价格和深不可测的潜力,曾有一度赶超RB系列发动机的趋势。而今天我们所谈的VQ发动机,正是VG发动机的下一代传承。VQ发动机第一次的量产为1994年,排量从初期的2.0L一直延续到后期的4.0L。虽然现在逐步让位于VR系列发动机,但是仍然有相当一部分车型仍然使用成熟的VQ系列发动机。作为一台从1994年一直生产至今的发动机,VQ在这么多年中经历过数次技术升级,使其相比于竞争对手一点都不落后,这也是其一直被沃德青睐的原因。总体来说,其的技术升级为燃油喷射方式,从初期的序列式多点喷射到最新的缸内直喷,以及后期增加的VVT技术。虽然经过多次技术革新,但是VQ系列发动机基础构架没有发生改变,均为60度夹角的V6布局,缸头和缸体都采用了铝质材料,而DOHC和每缸四气门也成为标准配置。

DE系列由于不同的技术升级,因此VQ系列发动机也有不同的代号。最早出现的VQ发动机也被称为DE系列。如果用现在的要求来研究DE系列发动机则会发现的其并没有什么能够让人眼前一亮的配置。然而DE系列发动机在可靠性上极佳,因此也给后期的其他VQ系列的升级打下基础。在DE系列中,最值得一提的是两款发动机,VQ30DETT以及VQ35DE。VQ30DETT是一款你在市场上不可能找到的发动机。其为3.0L排量,双涡轮增压,可轻松输出480匹马力的赛用发动机。初次亮相为2002年日本super GT,搭载的车辆则是skyline GT-R。VQ30DETT如果对之前小C文章还有印象的人,应该会记得小C在“GTR背后的故事”中曾经说过,R34 GTR首席设计师曾经因为RB发动机过重的质量而希望寻求一台轻量化的V6发动机的故事,而这台VQ30DETT正是尼桑的回应,虽然到来的非常迟,也仅仅是用在赛用版GTR上,但也算是一种对缺憾的弥补吧。此后这台VQ30DETT发动机跟随尼桑在super GT一直征战,并搭载在了在Z系列赛车上,一直到2007年才被新款神机VK45DE所取代。而VQ35DE则是各位都熟知的,搭载在重生的尼桑350Z上那台发动机。3.5L排量,和VQ30DE类似的结构设计,加上全新VVT(尼桑称之为CVTCS),为了能够进一步压榨出马力,尼桑采用了铸铁的接头,精细平衡的一体化铸造曲轴,以及尼桑nylon进气技术。同时采用低阻力钼涂层的活塞以及高流量进气通路,最终达到了287匹马力的输出。而在这个良好的底子上,尼桑更是提供VQ35DE的升级版本,被称为S1。有NISMO监工,S1是VQ35DE的高转速版本,在提高转速的基础上进行马力的压榨。最终输出为300hp/7200rpm。要知道,这仅仅是自然吸气版本,加装机械增压器后可轻松达到380匹的输出。2003 Nissan Maxima A33 VQ35DEVQ35DE之所以如此著名是其的通用性。尼桑过去的15年间几乎将VQ35DE搭载在所有车型上。上到SUV下到运动型跑车都能见到VQ35DE的身影。只需要轻微的调整,马力输出就可从240匹一直调整到300匹。VQ35DE经常能达到22+MPG的极佳的燃油性。然而VQ35DE的潜力则不是非常巨大,首先和VG相比,VQ是一款自然吸气发动机,其没有为涡轮系统留下空间。而VQ35DE的连杆则是非常脆弱的,因此在北美实测中,在不强化的情况下,最多只能达到400匹马力的输出。如果需要进一步提升马力输出,则发动机多个部件都需要强化,花费也可谓是天文数字。相比于街头随意可得的LS系列发动机或者2JZ发动机或者同门师兄VK系列发动机,投资在VQ35DE上明显是非常不值得的一件事情。

DD系列在DE系列之后,尼桑为VQ装上了直喷(NEO-Di)以及EVTC(电控连续可变VVT)。而搭载了这几套技术的VQ系列发动机被称之为DD系列。常见的为VQ25DD,VQ30DD,以及搭载在最新英菲尼迪QX60上的VQ35DD。HR系列紧接着在2006年后,尼桑推出最新VQ系列:HR系列。HR意味着high revolution或者highresponse,是尼桑对VQ系列的再度升级。在其中,尼桑专门推出VQ25HR用于纵置发动机车型,以方便后轮驱动或者四轮驱动。2011 Infiniti G25 VQ25HR而在2007年,尼桑350Z和英菲尼迪G35上获得另一款HR系列发动机:VQ35HR。通过提高压缩比和提高引擎转速,VQ35HR获得了315PS/6800rpm以及363Nm/4800rpm的输出。2008 Infiniti G35 - 3.5 DOHC V-6 VQ35HR由于红线达到了惊人的7600rpm,根据外媒报道超过80%的发动机部件都进行了重设计和强化以应对极高的红线转速。尼桑也为之转上最新的尼桑直接点火系统(NDIS)和在进气侧液压控制排气侧电子控制的VVT系统以满足高转速下引擎对于空气流量苛刻的要求。Infiniti G35近气侧的阻力也经过重设计后减少了18%,而等长排气也增加了25%的废气自由流动能力。加上强化的缸内部件,最终这台VQ35HR可以轻松应对极高的转速。Infiniti G35而由于VQ35HR极好的底子,加之尼桑对于赛事的追求,2007年NISMO在VQ35HR基础上进行扩缸,制造出一台VQ38HR发动机。在从3.5L升级到3.8L的基础上,VQ38HR换上了全新的进气排气,点火,以及VTC,并且更改了空燃比,最终达到了惊人的400匹马力以及421Nm的输出,其所搭载的车辆也就是Z33底盘的NISMO type 380RS-C。而由于赛事要求,一定数量的同规格街车也被制造出来,代号为Fairlady Z NISMO TYPE380RS,其实fairlady就是欧美对尼桑Z系车的称呼。为了满足街道使用,VQ38HR输出被进一步调低,而空燃比,点火时间以及其他设计也更偏向于街道使用而不是赛用。最终动力下降到350匹/7200rpm以及397Nm/4800rpm。但是,毕竟是赛用化引擎的底子,稍微调整就能达到其他引擎望成莫及的效果。VHR系列

VHR系列其实是在大获成功的HR系列上加装尼桑VVEL(可变升程)而来。目前为止在使用VHR名头的VQ系列发动机只有一台,即时VQ37VHR发动机,也就是这一代370Z上所搭载的发动机。而据某些未经证实的消息,VQ37VHR和VR38DETT有着部分的联系。2009 Infiniti G37 VQ37VHR如果只看输出,虽然增加了0.2L排量,从3.5升来到了3.7升,但是马力输出仅仅上升到355匹/7000rpm,扭矩则只有365Nm/5200rpm。红线则维持在让人沉醉的7600rpm。但是通过VVEL技术,整台发动机的动力曲线更加平缓,低转速的扭矩也更加棒,这一切才是VHR的改进方向。VQ37VHR换句话说,作为尼桑最早两代V6发动机,VG和VQ系列其实是伴随着Z系列车型的发展而发展。其的不断进化使其无愧于沃德常青树的名头!但是小C想说让我们期待下一代Z系列车型!今日日签点击自定义菜单「酷乐日签」获取每日惊喜

更多推荐

发动机,马力,输出,车型,增压,采用,进气,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