丰田致炫x多少钱-福特野马gt500二手车


2023年11月24日发(作者:牧马人改装车图片)

国际自动化大鳄的并购游戏

自从上个世纪九十年代以来,收购和兼并,成为了国际跨国大公

司扩张的一个重要手段。国际工业自动化的江湖,向来是大型跨国公

司的游戏;因此,国际自动化业界的各领军公司自然也少不了收购和

兼并的动作。 史博士对从上个世纪九十年代以来的国际大型自动化

公司,包括Rockwell(罗克韦尔)Honeywell(霍尼韦尔)Emerson

(艾默生)、GE-FanucABBInvensys(因维斯)、Siemens(西门

子)、Schneider(施耐德)、Yokogawa(横河)等9家自动化大鳄

的收购兼并情况进行了一个考证,现在这里列举出来,供大家有空之

余参考一下。 Rockwell (罗克韦尔公司) 早期从事航空导航系

统的开发,1985年以16.5亿美金的天价收购了1903年成立的同样

百年是老店Allen-Bradley公司后,开始进入工业自动化行业,并一

直沿用AB的品牌。目前是北美最大的自动化专业公司,产品系列有

PLC、传动系统、运动控制系统、自动化软件为主,近年来,推出了

e-Manufacturing 概念,提出了制造业信息化的解决方案。过去离

散控制领域一直位于领先地位,近年来涉足过程控制领域。PLC

PLC-2PLC-5SLC500和最新的Control Logix系列著称于世。 1998

年,Rockwell收购了德国的PLC制造商Sprecher and Schuh 公司,

并借此在欧洲市场上踩进了一只脚。 1999年,Rockwell公司连续

收购了开发制造执行系统软件的Enterprise Technology Group

从事线性马达和位置控制的Anorad Corporation公司,从事人机界

面产品的Dynapro公司,以及从事安全防范系统的EJA公司;2000

年收购了以轴振动测量与控制著称的ENTEK,以仿真软件著称的

Systems Modeling Corporation公司,开发批处理软件的Sequencia

公司,开始进入连续过程控制领域。 2002年又收购了开发安全系

统的Tesch (Germany)公司,一直提供制造执行系统解决方案的

Propack Data公司,推出了e-Manufacturing 系统概念。 2005

年收购了提供制造业信息化解决方案的DataSweep公司,2006年,

收购了提供制造管理软件的GEPA mbH公司。 Rockwell公司的产品

一直位于金字塔的高端,产品也也比较单一,主要局限在离散制造领

域,PLC擅长,直到本世纪才推出了MICROLOGIXFLEX-IO开始

进入低端市场,但即使在低端市场,也属于昂贵型的产品。从进入

21世纪以来的收购动作表明,Rockwell主要开始进入信息化制造领

域,并显示出了明显的战略雄心。 Honeywell(霍尼韦尔公司)

立于1885年的Honeywell公司是国际自动化行业当之无愧的百年老

店,是世界500强之一。以开发出世界上第一套DCS系统TDC-2000

而著称于世。目前主要业务有三部分:工业自动化,航空航天仪表和

楼宇自动化。DCS系统有TDC-3000和新近推出的PlantView系统,

仪表系列则有ST3000系列变送器等。 1994年,Honeywell的欧洲

公司收购了德国的一间从事供热系统控制的Metallwerke Neheim

Goke & Company公司,主要为了打入欧洲市场。1995年,收购了

General Signal公司下属的Leeds & Northrup公司,主要是减少当

地竞争和进行市场整合,随后又收购了从事纸机控制设备的Measurex

公司,为Honeywell进入造纸与纸浆行业增强了动力。 1998年,

收购了西屋电气公司的保安系统业务;1999年,又收购了著名的保

安监控公司C&K Systems公司,加强了自己在楼宇自动化领域的份量。

同年,Honeywell被美国联合信号(AlliedSignal)公司收购。但协

议规定,“Honeywell”的品牌将继续沿用。 2000年, GE公司欲

收购AlliedSignal公司所持有的Honeywell的股份,双方已经签署

了协议;本来会成为新世纪最大的一桩收购案,但最终却因为欧盟的

反对而作罢,这个案例是美国历史上第一次国内的两间公司的收购却

因为外国的干涉而没有成功,为此,一度在美国国内引起轩然大

波。 2002年,Honeywell又从Invensys公司收购了Sensors公司,

接着收购了从事空调系统控制的Tridelta Industries公司;2003

年,又收购了SensotecInc公司,进一步加强传感器方面的市场力

度。 2004年,收购了从事仿真软件开发的Hysys公司,同年,在

俄罗斯收购了从事自动化工程的Petrocom,显然是在为进入俄罗斯

市场做垫脚石。2005年,Honeywell收购了Tridium软件公司,接着

收购了从事消防系统的英国公司Novar PLC Honeywell在中国一

直稳占石化行业的龙头老大。原因当然首先是因为霍尼韦耳在石化的

造诣和经验。但1993年,Honeywell与中石化签署战略合作协议,

以“向所有中石化企业提供世界一流的自动化和控制方案”的名义,

合资成立了中石化霍尼韦耳公司,各占50%股份,由此,中石化下属

各炼油厂基本上把Honeywell的产品当作首选,这也是Honeywell

中石化占据市场的重要原因。1998年,合资公司到期,由于其它公

司提出了反对不正当竞争的投诉,合资公司到期后没有再延期。所有

业务转入霍尼韦尔中国公司。近年来,Honeywell的产品在中国受到

浙大中控、和利时等公司的巨大压力,基本放弃了中小系统的市场,

转向大型项目的TURNKEY总包业务,如BP上海的石化项目,

Honeywell 1.2亿英磅的价格中标。

Emerson (艾默生)

成立于1890年,也是名副其实的百年老店,最早生产电机和风扇,

后来原来主要从事家用电器的经营和生产,二战期间靠为美军生产飞

机上的枪塔赚了一笔战争财。70年代发展较快,成为有4000人的中

型公司,90年代后,才飞速发展,现在位于世界500强的前100

中。

九十年代,收购资深自动化公司ROSEMOUNT(罗斯蒙特)和

FISHER(费歇尔)标志着该公司进入工业自动化领域,紧接着又收

购了Intellution公司,该公司以FIX软件闻名于世界工控界;随后又

收购了WESTINGHOUSE(西屋电气)的PCD(过程控制部) 部门,

然后又收购了SAAB Marine(绅宝)公司,进入船用电子设备领域,

不过,在2002年,又将Intellution 公司卖给了GE公司。

20057月,EMERSON收购了从事工业现场仪器仪表生产的著

名公司Solartron Mobrey,进一步加强了在仪表行业的地位。同年9

月,收购了从事液压控制与运动控制的Numatics Inc公司,试图加强

在机械控制领域的地位。

2006年,艾默生收购了从事石油天然气等能源行业测量与控制的

Bristol Babcock公司,进入SCADA系统领域。

值得一提的是,2004年,EMERSON将世界上最大的工控软件公

Intellution又卖给了GE-FANUC

2001年,艾默生在中国进行了一次令人轰动的收购,就是以8亿

美金收购华为电气,收购后公司更名为艾默生电气,从事电源、变频

器和PLC的开发经营。只是因为华为是通信业的巨子,华为电气的

变频器产品当时尚未打开市场,影响不大。因此,其关联公司的被收

购当时未引起自动化业界的重视,倒是在通信界引发了大量关注。

随后随着艾默生变频器在中国市场的崛起,工控界逐步感受到了当年

那次收购给中国工控界带来的影响。但最近,据未经证实的消息说,

20069月份EMERSON又将变频器业务出售了,但至今未公布;

也有消息灵通人士提供的消息说,EMERSON只是将变频器业务与

PLC等其它产品整合到了一个新的部门,并未出售。

GE-FANUC

美国通用电气公司是1876年由发明大王爱迪生创办的,早期叫爱

迪生照明公司。1890年开始使用通用电气的名称。当时所从事的行

业主要是照明、运输、输配电,相关业务至今仍然是GE的主流业务

之一。

GE-FANUC是通用电气与FANUC公司的合资公司,总部在美国

弗吉尼亚州的Charlottesville市。

20004月,GE-FANUC收购了从事柔性制造的Cim Works

GageTalker公司,同年 628日,GE-FANUC又收购了美国的南安

普顿的DataViews Corporation,该公司从事工业自动化软件的开发和

生产。

20019月,收购了美国的Huntsville公司,该公司主要从事工业

自动化、测量、通讯和国防工业行业的单板PC、网络通讯硬件的开

发。

20033月,GE-FANUC宣布收购RAMiX Inc. 公司,该公司主要

从事军工行业的嵌入式系统的开发。同年6月,GE-FANUC收购了

Mountain Systems Inc.,该公司从事先进制造执行系统的业务,应用行

业主要在消费品,食品饮料,生命科学,造纸行业,不久,GE-FANUC

宣布了自己信息化制造(e-Manufacturing)方案。不久,GE- Fanuc

从因维斯手中收购了国际最大的自动化软件公司Intellution,后者是

刚刚从Emerson手中收购不到两年的公司,据信,对Intellution公司

的收购是为了弥补GE-Fanuc 公司的Cimplicity软件的不足。

20063月,GE-FANUC宣布收购SBS Technologies,公司,该公

司是针对OEM制造商提供开放式嵌入计算机产品开发的设计公司。

接着,又宣布收购了Condor Engineering ,该公司从事军工和航空与

航天工业的仿真产品和嵌入式产品的开发。20069月, GE Fanuc

宣布收购了英国的Radstone Technology PLC, 该公司是从事嵌入式计

算机设计的,主要针对军工行业与OEM行业,主要为了加强GE

军工行业的服务与支持能力。

GE-Fanuc公司的长处一直在运动控制领域,重点在各类工业机械

与军工装备的控制上。其收购的公司大多是研发型的公司,目的是为

了充实产品线,缩短产品从开发到上市的时间,增强行业竞争力。

2004年,GE在中国收购了上海新华自控公司,这是因为上海新华

是国内第一家在30万千瓦发电机组使用的国产DCS系统的拥有者,

而且国家电力公司2003年下文要求今后所有电厂对国产DCS不得要

求业绩,价格要一视同仁,表示国产DCS系统对进口系统已经构成

了明显的威胁。这次收购显然是要对国产DCS的迅速上升势头进行

打压,国内没有像欧盟那样的实力,可以像拒绝GE收购Honeywell

GE收购新华说不,只能眼睁睁地看着国内电力行业最有希望的一

个自动化公司这样落入虎口,而且等待新华的命运是不言而喻的。

ABB

120年历史的ABB是一个从事发电和输配电以及机电设备的瑞

士百年老店,世界百强之一。

1998年,ABB先后收购了从事过程控制系统的Alfa Laval 公司和

同样是百年老店的ELSAG BAILEY(贝利)公司,正式进入单纯的

工业自动化行业;在这之前,BAILEY刚刚收购了德国从事仪表行业

的百年老店Hartman & Braun(哈特曼-布劳恩,H&B)公司。之后,

又连续收购了Taylor, Asea, Kent,等公司,成为自动化行业的巨头,

接着又收购了August公司,推出了ABB自己的控制系统。

2000年,ABB与美国的开发电子商务软件的SKYVA International,

公司,之后不久,ABB即推出了Industrial IT的解决方案。

2001年,ABB收购了从事工程业务的Eutech Engineering Solutions

Ltd,公司,

2000年到2002年,ABB又进行了一系列的卖出,将楼宇自动化、

计量业务、石油天然气和冶金自动化方面的一堆公司卖了出去,原因

是要专注在电力与自动化业务上。

2006年又收购了从事电力自动化的Raffin Electric公司。到目前为

止,ABB的控制系统解决方案主要是为自己的电力系统配套,单独

以自动化系统在行业内销售的很少。

ABB作为国际发电与输配电的当之无愧的欧洲老大,在自动化领

域虽然有投入和动作,但一直未取得令人瞩目的成绩。与同样是发电

业巨子的GE公司相比,ABB的自动化业务比GE-Fanuc要逊色不少。

其收购的公司也大多数是为了业务及报表的好看,在产品的研发上没

有花费太大的精力。

Invensys (因维斯)

这是国际自动化行业的一个独特的案例公司。该公司网站上自称成

立于1819年,但这其实是SIEBE公司的业务,早期是从事头盔和刹

车片的,1999年才被因维斯收购的。真正的Invensys1999年由

SIEBEBTR公司合并而成,准确地说,是BTR收购了SIEBE,因

此,属于工业自动化行业的小字辈,从一开始就纯粹依靠收购来进行

扩张。

1999年,Invensys公司一成立,就收购了从事能源管理与计量系统

IMServ公司,接着先是收购了SimSciEckardt两家公司,当时

还没有名气。由于SIEBE旗下拥有Foxboro (福克斯- 波罗)这家久负

盛名的百年自动化老店和Barber-Colman公司,加上之后Invensys

很快收购了Wonderware 软件公司(以In-touch软件著称于世)、

Marcam, Eurotherm (欧陆)等自动化行业的知名公司,因此,Invensys

俨然成为国际自动化业界的风云公司之一。不久,Invensys又以令

人眼花缭乱的手法连续收购了 Walsh,BaanTriconex公司后,开

始引起业界的关注;2002年,又收购了Otto Thermotech GmbH公司。

但国际的工业自动化行业终究还是需要积淀的,从2002年开始,

Invensys又开始出卖公司,先后将旗下的SensorsBann, Metering

PowerWare, Advanced Building System等公司出售,虽然声称卖的价

格不错,但有些给人有些偃旗息鼓的感觉。该公司近年来也专注于

ERP(企业资源规划)与MES(制造执行系统)的整合。

西门子是靠一次世界大战和二次世界大战发家的百年巨头,臭

名昭著的国家社会党(NAZI,俗称纳粹),就是在西门子的工厂里

成立的。西门子1958年开始生产继电器,后来则以PLC为主要产品;

其第一台PLC诞生的时间比MODICAN晚了4年。

1991年以收购TI(德州仪器)的PLC业务吓了美国人一跳,该动

作主要是为了进入美国市场消除障碍,之后,先后收购了AAI, Moore,

Milltronics公司,其中,收购Moore公司意图进入过程控制的DCS

市场;接着又收购了Turbo, AO, ORSI, Axiva 公司,其中有些是友情

收购,有些是为了充实产品线。

20035月,收购了Compex, Danfoss Flow (丹佛斯)公司的流量部

门,进入自动化仪表市场的意图昭然若揭。

2005年,西门子收购了美国的中压变频厂商ROBICON(罗宾康)

公司,增强了西门子在工业驱动领域的实力。

20061月,西门子收购了从事前端工程设计和工厂系统集成及

软件服务的美国Berwanger公司,试图增强其在美国石油天然气领域

的地位;接着又收购了有四十年历史的气体流量计量的美国

Controlotron公司,随后,又收购了从事自动光学检测的德国

Opto-Control公司。2006年底,西门子又收购了全球规模最大的减速

机系统供应商之一FLENDER控股有限公司,来扩大自己在工业驱动

技术领域的业务。

20067月,位于中国上海的Eastime(不知中文名为何)自动化

工程公司与西门子签署了一份协议,西门子收购Eastime自动化工程

公司的业务活动,届时将公司易名为上海西门子过程分析有限公司

SPAS),并将其纳入中国西门子公司自动化与驱动集团的区域公

司。十月,西门子在中国收购了从事水处理的CNC水技术公司。这

是西门子公司的自动化部门在中国开展业务几十年来首次进行收购

业务,表示西门子在占领中国市场的决心。

与北美的对手一样,西门子也是考虑从离散制造逐步向过程控制领

域过渡。1998年,推出的PCS7系统,就是基于S7系列PLC所构建

的过程控制系统,2003年,西门子提出了TIATotal Integrate

Automation,全面集成自动化)的概念,向信息化制造领域进军。

Schneider (施耐德)

Schneider公司,现在被成为法国巨人成立于1836年,已经170

岁高龄了。当时是由施耐德兄弟收购了一家从事重工业的公司更名而

成,后来成为欧洲最重要的军火制造商。

1988年,Schneider收购了法国的工业控制与自动化公司

Telemecanique,当时该公司的年销售额为15亿美圆,拥有15000

员工。1991年,收购了美国Detroit Fuse and Manufacturing公司,该

公司成立于1902年,主要从事保险丝的生产制造,当时年销售额为

16亿美圆。1992年,收购了Merlin Gerin(梅兰-日兰)公司,当时梅兰

日兰公司有34000名员工,年销售额达到40亿美圆。

Schneider最著名的收购应该算是1994年对AEG及其子公司

Modicon的收购。1968年,Dick Morley发明了世界上第一个PLC

编程控制器,然后在美国麻省波士顿成立了Modicon公司,Modicon

公司的名字来源于MOdular DIgital CONtrol 后来,Modicon辗转被

德国的AEG公司收购。1994年,由于施耐德与德国AEG公司组成

合资公司AEG SchneiderModicon的股份转到该合资公司。1996年,

Schneider 收购全部的AEG Schneider 的股份,因此,完全拥有了

Modicon随后,Schneider正式更名为施耐德电气Schneider Electric

2000年,施耐德电气收购了美国从事PLC控制软件开发的

Steeplechase 公司,开发了Think&Do软件,该公司之后更名为Entivity

(该名字来源于ENabling ProducTIVITY)。随后,Schneider似乎对控

制技术和网络技术开始感兴趣了,先后收购了Square D公司和法国

PLC厂商April

2002年,当因维斯有意向出售旗下的Wonderware公司时,Schneider

曾被认为是最可能的收购者之一,但该交易最终没有达成。

作为一个法国公司,Schneider在全球各地的收购有许多被人诟病,

加上有些公司在收购后的业绩下滑和裁员举动,尤其是对AEG

Modicon的收购,更被许多资本市场的人提升到德法、德美的民族矛

盾和国家矛盾的层面上来。

2004年,SchneiderSolectron公司手中购买了从事传感器的

Kavlico公司;5月,又收购了美国的楼宇自动化与安防公司 Andover

Controls Corporation.

随后在20054月,施耐德又收购了从事汽车和国防工业用的传

感器和运动控制产品的BEI Technologies Inc.公司,该公司是

NASDAQ上市公司。显示了进入传感器领域的兴趣。

20036月到2006年,Schneider 先后宣布收购了数家楼宇自

动化公司,包括瑞典的TAC公司,美国的Abacus Engineered

Systems, Invensys 的先进建筑系统公司和Building Systems operations

(IBS)公司,表明了进入楼控市场的决心。

2006年十月,Schneider 电气宣布又以61亿美圆的价格收购了美国

从事输配电业务的American Power Conversion Corp公司(APC),

该交易应在20071月完成。

Yokogawa(横河)

横河公司成立于1915年,最早是生产电表的。1975年,生产出

CENTUM集散控制系统,HoneywellTDC2000同时号称世界上

第一套DCS系统。横河主要以工业自动化和测试测量仪器为自己的

主业。

九十年代初收购了GTI-IA公司,之后收购了Marex公司,2002年,

横河美国公司收购了主要从事气相色谱仪和红外分析一起的

Measurementation公司,想扩大在美国的石化行业的市场份额。

1998年,横河收购了澳大利亚从事仿真业务的TECHCOMM公司,

在本世纪初又收购了System Plaza公司,完备了其开放式控制系统的

底蕴。

2002年,横河收购了ANDO电气公司,加大了仪表行业的市场份

额,但业界普遍认为,这次收购对双方都是一个不幸的事件。

20061月,横河又将所有的分析仪器业务全部转卖给了

AGILENT(安捷伦)公司,收到一亿美圆,该业务之前是由横河与

惠普和安捷伦合资的。

横河在1978年开始进入中国,以赠送化工部五套DCS而占据了中

国化工行业的控制系统长达20年。1986年与西安仪表厂合资成立了

西仪横河公司,在2000年,横河将西仪横河的股份全数收购,只给

西仪留了10%的干股,公司名称变为横河西仪,近年来,横河的系统

遭到国产DCS的挤压,目前在大型石化行业的总包尚有优势,2003

年,横河获得了广东大亚湾壳牌石化乙烯项目的自动化总包,总额为

5000万美圆。

从横河公司的收购情况看,主要是要加强在过程仪表方面的优势,

对分析仪器行业曾经一度希望有所作为,但可能后来感觉到竞争力不

足,于是将安捷伦公司果断出售了。

从前面所述的国际自动化大鳄的收购和兼并情况可以看出,国际

自动化行业的水很深,简直像浩瀚的太平洋一样,宽广深邃,不断地

有公司沉没,也不断地有公司浮出水面,也有的公司沉下去又浮了上

来。以上的收购大部分是大鱼吃小鱼,但也有蛇吞象的杰作,更有大

公司的兼并。从这些收购动作中,可以看出国际工控大鳄的野心和谋

略,以及国际工控市场竞争的激烈程度。 所有的收购和兼并不外乎

三个目的,首先是为了市场的本地化,如西门子收购TI,当年的AEG

收购ModiconRockwell收购S&S公司,Honeywell收购德国的

Metalwerke公司等;其次,是为了规模的快速扩张,如Schneider

Invensys的一系列动作;第三则是为了尽快充实自己的产品线,减

少产品从研发到上市的时间。工业自动化的产品和技术是需要长期积

淀才能开发完毕最终推向市场的,在这个瞬息万变、竞争激烈的市场

上,要想生存下来并且还能快速占领市场,有时等不到一个产品从研

发、设计、中试到投产的全过程,这时,最好的方式,就是收购那些

已经开发了有竞争力的产品的小公司,然后利用自己的品牌与市场优

势,将产品以最快的速度进入市场。上面几乎所有的公司都有这类收

购情况存在。 中国的自动化公司虽然近年来在规模上出现了一些大

的公司,但产品线都十分单一,老的如传统的仪表公司上仪、川仪、

西仪三巨头,主要局限在现场仪表行业;新的如和利时、浙大中控、

上海新华,产品则仅以DCS集散控制系统为主;而国际上大型过程自

动化公司,HoneywellRosemountYokogawa都是能够提供从DCS

到现场仪表的全套产品的,国内的过程自动化公司还没有一家公司能

够做到这一点。 在离散控制领域方面,中国虽然出现了一家香港上

市公司德维森,但目前也只是以自己的PLC产品在艰苦地打市场。

国际上的竞争对手,无论是西门子,罗克韦尔、GE-Fanuc还是三菱,

Schneider,都是可以提供从PLC到人机界面、变频器、MCC、到运动

控制系统全套系列产品的。 国内工业自动化的制造商这种产品系列

的单一和规模的过小,给市场营销和自身发展带来了巨大的阻力。

国自动化行业要想出现能够在自动化的海洋里翻江倒海的大鳄或蛟

龙,只靠自己的研发力量进行技术积累而没有大的收购和兼并是不可

能的。除了纵向产品链的整合外,离散制造商与过程制造商相互之间

也可能出现以扩大市场份额为目标的横向整合。随着技术的发展,DCS

PLC的界限越来越模糊,目前西门子的PCS7GE-FANUCFCS

都是试图从离散制造向连续流程工业扩张的典型产品。即使是过程控

制商之间,或者离散控制系统制造商之间,出现以行业市场或者区域

市场为目标的横向并购,也不是不可能的。 本人大胆预计,2007

年开始,中国的控制界将陆续出现为了完善产品链而发生的纵向整合

收购案例;而中国排名前十位的大型制造商公司之间的并购,将在三

年内出现,其中很可能会出现已经有几十年历史的老牌公司被一些新

生代公司收购的情况出现。这里面,既会有大鱼吃小鱼的情况,也会

发生大鱼之间的厮杀和兼并。那时侯,是大家祝酒言欢,相视一笑泯

恩仇,达成多方共赢局面;还是刀光剑影,血流成河,互成不共戴天

的仇敌,就要看中国工控业的造化了。而在此之前,国内的工业自动

化制造商们能否通过某种形式的联盟形成一种能够集中优势的松散

集合体,来共同为客户提供全面解决方案的服务,解决目前每一家的

产品线单一的缺陷呢?欢迎业内人士来共同探讨一下

丰田坦途5700价格-现代维拉克斯真实油耗


更多推荐

吉利ge价格及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