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马2系旅行车7座-北京现代菲斯塔纯电动
2023年11月24日发(作者:威朗怎么样)
成本领先战略与财务业绩
(吉利汽车)
(中央财经大学会计学院2008年财务与会计第6期)
吉利靠的是价格优势,的确,低价往往意味着高市场份额,但同时 也意味着利润空间的降低,不是
每个企业都能承受价格战的高昂代价的,真正在背后支撑吉利低价高利的是其所采用的成本领先战略。
吉利的成本领先战略
成本领先战略是三大竞争战略中最为明确的一种。在这种战略的指导下,企业的目标是要在提供的
产品(或服务)的功能、质量差别不大的前提下,努力降低成本来取得竞争优势。如果企业能够创造和
维持全面的成本领先地位,那么它只要将价格控制在行业平均(甚至低于平均)水平,就能获得高于行
业平均水平的经营业绩。因此,一旦赢得成本领先优势,企业就具备了进行价格战、扩大市场份额的良
好条件。此外,具有成本优势的企业还能够在较大的边际利润的范围内承受原材料、零部件上涨等各种
不稳定因素造成的影响。凭借成本优势获得的边际利润又可以重新投资于新设备、现代设施等,以进一
步维护成本领先地位。
吉利实施成本领先战略主要通过三大途径:
1、首先,不断扩张形成规模化优势。一方面,通过成立新业务及新合资公司增加收入并扩张盈利基
础。
2007年3月吉利投资收购了上海英伦华帝汽车部件有限公司51%的股权,亦获得上海英伦华帝另一
主要股东英国锰铜控股有限公司22.83%的股权,从业有效利用了国际汽车业已有专才、科技、品牌及
其他丰富资源。
2007年4月,成立了湖南吉利汽车部件有限公司,吉利持有46.8%的股权,并在湖南省湘潭市设立
新厂房。
2007年7月,吉利通过继续增持集团旗下浙江吉利、上海普华、浙江金钢、浙江陆虎及湖南吉利的
股权,使其控股提升至91%,从而将这五家联营公司转变为吉利集团公司的子公司,而这五家公司亦成
为集团收入的主要来源。这一系列收购交易的成功为吉利推进集团架构重组和业务重组提供了先决条件,
使得公司的整体营运效率得以提高,并通过与合作伙伴共享营运知识、技术、市场及分销渠道。达到了
1+1>2的经济及业务协同效益。
2、另一方面,吉利进一步实施产能扩展策略。继续扩张及提升五所现有厂房的生产能力,按单班计
算,轿车综合生产能力达43万辆,并计划在2010年年底前年总生产能力达到100万辆。这不仅可以改
善产品质量,更能够形成规模经济,从而有效降低成本并增强企业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联营公司还计
划在其他省份兴建新生产设施,并在俄罗斯、印尼等国投建组装线,以降低成本并更有效的利用当地政
1
府提供的额外财政优惠及其他资源。
3、其次,控制零部件成本并注重研发。零部件成本的控制是汽车产业成本控制的关键。吉利有两家
独资经营的汽车配件研发制造企业,其产品主要供应给吉利旗下的五家汽车制造公司。这就控制住了零
部件的成本和供应。吉利也相当注重研发,投入大量资金用于发动机、变速箱、电子及电动零部件的开
发。其中,为了减轻原材料价格上涨对刹车系统等低档产品的影响,吉利注资1亿元人民币用于新一代
电动助力转向系统的研发。为进一步提高技术优势,吉利还对其研发组织架构进行了调整简化,通过中
央统筹管理、资源分配、项目规划以及不同研发组织之间的责任分担及专注范畴分配,有效地控制住了
研发成本,在扩大投入的同时集中资源、减少浪费。
4、最后,加强供销渠道管理。近年来,原材料上涨给汽车制造商带来了很大的成本压力。吉利与主
要供应商产量策略联盟,以减少原材料及部件的价格波动对整车成本的影响。同时还致力于重组联营公
司零部件采购系统及供应商系统,以进一步降低成本、提升品质。2007年,得益于上述措施,联营公司
外购的汽车零部件成本下降5%——8%,抵消了部分产品售价平均调减5%——10%的影响。此外,联
营公司在国内及海外建立起一个完善的分销及服务网络。不仅可以有效地控制住分销及销售成本,还有
利于管理和督察汽车市场的竞争格局和价格走势,并改善吉利轿车的市场渗透率,为集团未来的长远发
展建立良好的基础。
吉利成本领先战略的财务业绩
1、与行业平均水平比较
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的统计数据,2006年、2007年及2008年一季度,吉利均跻身中国汽车企业销
量排行前十位。在中国自主品牌轿车及经济型轿车的销量排行中也占据不错的地位。成本领先不仅给吉
利带来了不俗的市场战绩,也给其带来了漂亮的财务业绩。2005、2006、2007三年,吉利的总资产和净
利润同比增长平均高达50%以上,每一年的销售毛利率、销售净利率及净资产收益率均高于行业平均水
平。2007年吉利的毛利率有所下降,可能是产品售价调低和原材料价格上涨综合作用的结果,但任高于
行业平均水平,足以显示成本领先战略的巨大威力(见表1)
表1 吉利的财务业绩及其与行业均值的比较
年度
2005
2006
2007
平均
总资产净资产
增长率增长率
26.57%42.73%14.20%5.26%15.46%12.27%-1.66%-9.76%
114.02%85.61%15.60%7.99%14.60%12.68%3.61%9.00%
64.96%48.54%12.30%6.68%18.38%22.16%3.63%11.23%
68.52%58.96%14.10%6.62%16.15%12.37%1.96%3.49%
销售毛利率销售净利率净资产收益率
吉利吉利吉利行业均值行业均值行业均值
2
2、与夏利的业绩比较
表2 吉利和夏利的业绩比较
平均2005年2006年2007年
项目
吉利夏利吉利吉利吉利夏利夏利夏利
销售毛利率
营业费用比
管理费用比
财务费用比
销售净利率
总资产周转率
权益乘数
净资产收益率
14.10%8.46%15.60%12.50%14.20%9.73%10.87%4.79%
5.30%4.21%5.42%4.29%6.23%1.72%5.24%5.68%
3.88%5.87%4.54%2.63%4.47%5.08%6.73%5.21%
0.68%0.70%0.47%0.54%1.02%1.37%0.62%0.11%
6.62%3.63%7.93%6.68%5.26%3.60%4.09%3.17%
1.011.050.951.260.820.931.121.11
2.572.231.942.193.592.492.052.05
16.15%8.71%14.60%18.38%15.46%8.79%10.04%7.31%
吉利过去三年的平均净资产收益率达16.15%,是同样以生产自主品牌经济型轿车为主的夏利的近
两倍(见表2)而净资产收益率又可进一步分解为销售净利率、总资产周转率和财务杠杆,同差别化战
略一样,成本领先战略主要影响的也是销售净利率。
表3 财务业绩差异的因素分解
年度ⅠⅡⅢⅣⅤⅥⅦ
2005
2006
2007
平均
6.67%0.037155.62%-0.0144-21.59%0.047471.11%
4.56%0.0934204.82%-0.0290-63.60%-0.0158-34.68%
11.07%0.079972.18%0.020518.52%0.011810.66%
110.87%-22.22%15.71%
说明:
Ⅰ.吉利的净资产收益率-夏利的净资产收益率
Ⅱ.(吉利的销售净利率-夏利的销售净利率)×夏利的总资产收益率×夏利的权益乘数
Ⅲ.第Ⅱ列除以第Ⅰ列
Ⅳ.吉利的销售净利率×(吉利的总资产收益率-夏利的总资产收益率)×夏利的权益乘数
Ⅴ. 第Ⅵ列除以第Ⅰ列
Ⅵ. 吉利的销售净利率×夏利的总资产周转×(吉利的权益乘数-夏利的权益乘数)
Ⅶ. 第Ⅵ列除以第Ⅰ列
通过杜邦分析可以发现(见表3),2007年吉利的净资产收益率比夏利高出11.07%,其中销售净利
率导致的差异近8%,可以解释净资产收益率整体差异的72.18%。进一步分析(见表2上半部分)可以
发现,吉利较高的销售净利率的背后是其成本领先战略带来的低成本优势。2005年—2007年,吉利每一
3
年的销售毛利率都高于夏利;吉利在每一元销售收入上所花的营业费用、管理费用都呈现出递减趋势,
平均而言,吉利过去三年的管理费用比和财务费用比都低于夏利。正是成本领先战略带来的高利润空间
抵消了吉利相对较低的资产管理效率对其净资产收益率的不利影响,给其带来了丰厚的投资回报。成本
领先战略通过取得低成本优势为企业提供了在维持行业平均盈利水平的基础上降价的可能空间,从而为
瑞虎多少钱一辆-别克gl8报价
更多推荐
吉利ge价格及图片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