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3月11日发(作者:福特翼虎油耗)

长安福特新蒙迪欧车辆漏电故障一例

故障现象;

一辆2015款福特新蒙迪欧轿车,搭载1.5T涡轮增压发动机、AT变速器,行

驶里程300KM,客户刚买的新车,车辆使用二天后,客户打来电话诉说,‘早晨用车时,无

法启动发动机’,于是技师及时前往施救,经初步检查是蓄电池馈电,先简单地对蓄电池搭

电,启动车辆后,将车辆开回店内做进一步的检查馈电原因。

故障诊断:

车辆进店后,笔者首先用万用表对该车发动机充电系统充电情况进行测量,

开启全车用电设备,发动机怠速工况下,测量充电电压在13.20V左右,加油门致发动机转

速达2500RPM时,再次测量充电电压为13.60-14.70V之间,充电电压正常。接着对蓄电池

性能进行检查,先对蓄电池进行小电流慢速充电,充足电后,用蓄电池诊断仪对蓄电池进行

电荷负载测试,测试结果OK。排除了可能车辆充电系统及蓄电池损坏所引起的蓄电池馈电

故障后,接下来,笔者分析,引起蓄电池馈电另一重要原因就是—漏电!车辆漏电其实就是

蓄电池充电的反向化学反应,蓄电池以小电流慢速放电,经过长时间(一夜)放电,最终蓄

电池电能消耗殚尽,导致发动机无法启动的故障。笔者再次使用万用表对车辆休眠电流进行

测量,将万用表档位切换至20A电流量程档,表笔插接在电流测量孔内,关闭车辆所有用

电设备,关闭所有车门及行李箱盖,将引擎盖识别开关人为关闭。等待数分钟后,车辆进入

休眠状态,此时从万用表读取的漏电电流值为340mmA,明显高于各车型休眠电流低于

50mmA的经典标准值。对车辆漏电的检查是一项复杂的维修工作,基本的诊断手段是逐一

排查法,由于该车是新车客户首用,排除了车辆加装或改装电器设备的可能性。于是,采取

逐一排查法进行检查,当拔除BCM(车身控制模块)上的F12/13保险丝时,漏电电流从

340mmA降至126mmA,见图1所示。

图1

说明漏电是由F12/13二组保险丝供电的控制模块,从福特PTS在线网站采集电路图了解到,

F12/13保险丝对中央显示屏CD、SCCM(转向管柱控制模块)、IPC(组合仪表板模块)供电,

见图2所示。

图2

接下来,首先对组合仪表板(IPC)模块进行检查,是否能在第一时间发现故障疑点?首先,

拆卸仪表盘,当拆下仪表时,检查仪表电路板插接件时,意外发现公插头有一根针脚弯曲了,

见图3所示。

弯曲变形

的针脚

图3

弯曲的针脚对漏电是否产生影响呢?不得而知,有待进一步诊断才能知晓,再次查看电路图,

见图4、5所示。

图4

9号针脚为变速

杆P档驻车检测

开关信号端口

图5

从电路图得知,仪表电路板的公插头为代号C220,26PIN针脚,从排列来看弯曲的针脚为7

号针脚,7号端口针脚的功能是传递变速杆总成插接件C3531的9号端口针脚(P档驻车检

测开关信号)至组合仪表板(IPC)模块的驻车检测开关信号,笔者再仔细观察了弯曲的7

号针脚,发现弯曲的7号针脚移向旁边6号针脚位置上,插进了对应的C220母插座的6号

针孔中,因6号针孔是空置的。见图6所示。

弯曲的7号针脚插在了6

号针孔内(6号针脚空置)

7号针脚对应的针孔是

这个孔

图6

因此,7号针脚的从变速杆总成传输过来的P档驻车检测开关信号就无法传递给组合仪表板

(IPC)模块。因变速杆P档驻车检测开关信号是通过组合仪表模块(IPC)转换成总线信息

在HS-CAN上传输的,此信息的丢失,将导致需要接收此信息的模块无法接收到,车辆停止

运行,关闭点火开关后,组合仪表板(IPC)模块应接收到变速杆P档驻车检测开关信号,

模块才能启动休眠程序,否则,认为车辆处在使用状态。同时,通过总线上需要接收P档驻

车检测开关信息的模块也无法启休眠程序。造成多控制模块在车辆停止运行时,仍处在工作

状态,消耗大量蓄电池电能。也就是这起故障引起漏电的原因所在。通过上述诊断分析,7

号针脚的弯曲是造成各模块不能休眠的主要原因,至于是否存在其它故障引起的漏电,先排

除7号针脚弯曲故障。

故障排除:

将弯曲的7号针脚摆正,插好C220插接件,用福特专检IDS对系统扫描自检,

清除可能产生的故障代码,再对车辆休眠电流进行测量,测量结果为8mmA。见图7所示。

图7

符合最低车辆休眠电流的标准要求。故障排除。交付客户使用观察。未在出现漏电故障。

故障总结:

这起故障,是车辆生产厂家,在装配仪表板C220插接件时,将7号针脚插

弯。因此,新车也可能会出现人为故障。诊断这类故障时,根据故障现象主动去拆解相关的

模块,从中快速找到故障的根源。

更多推荐

车辆,故障,模块,针脚,电流,蓄电池,休眠,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