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2月25日发(作者:昂克赛拉汽车)

盘点125小排量踏板选购的纠结,令人头疼的“环大陆销售”?

相信很多朋友在入坑摩托的时候,首先会考虑来一款小排量的踏板来代步、练手,而在选购小踏板的时候大多都会面临一些纠结,在几种品牌和几款车型中摇摆不定,不断的在各种APP中翻看各种测评和车型推荐,被折磨的七窍生烟,迟迟也做不出决定。下面笔者给大家盘点一下,一般选购125排量小踏板可能会遇到的纠结。

第一个纠结——是选择国产还是合资品牌

大家无论是买汽车还是摩托,一般首先会考虑是选择合资品牌还是国产品牌。

国产品牌主流125CC小踏板,主打的是一个性价比,一般往往配置方面会比同级别同价位的合资摩托车高很多,比如前后碟刹加ABS刹车系统、双拉线油门、发动机启停、脉冲点火系统等等配置统统给你拉满,比如钱江的鸿125;

更有甚者直接把一般大排量摩托才有的TCS(牵引力控制系统)给安排上了,比如大阳的VRS125、V锐125T等。

论配置放在125级别,基本没有对手。国产车由于起步较晚,之前在一些品控和质量方面还是与合资、进口车有一些差距,但是目前这种差距已经越来越小,现如今较为明显的差距,体现在发动机技术和电喷系统上,体现到实际用车方面,主要是油耗,在同等排量下,国产车的油耗一般会比合资车高上一些,这也是导致很多人最终放弃高配置,放弃选择国产车的原因。

合资主流品牌一般的125排量小踏板,一般价格会比国产贵很多,基本配置都是前碟刹后鼓刹,不带ABS,最多带个CBS。普遍漆水质量感人,车壳较薄,配置可怜。甚至本田的lead125,16800元的价位了,后轮居然还是鼓刹。

但是这些大厂一般都掌握着自己独有的核心技术,比如本田的ESP+发动机和PGM-FI电喷系统、雅马哈的“蓝芯”发动机和VVA可变气门的核心技术、铃木的“超级芯发动机”等等,这些核心技术都

久经市场考验,技术已经相当成熟,省油耐用,动力充沛,这也是这些大厂坐地起价的依仗。

第二个纠结——发动机是选择风冷还是水冷。

我们在选购摩托时,会关注到发动机的散热系统,一般摩托的散热系统分两种——风冷和水冷。其实这两种方式,各有优势。

风冷引擎优点在于结构简单,需要维护的少,不需要更换冷却液还有维修冷却管路,但是缺点是散热率低,不适合高负载驾驶。

水冷发动机维护保养复杂、加工制造成本高、产品合格率相对比风冷低,自然成本也高。大排量发动机对散热要求高,基本上都采用了水冷机。

对于125级别的小踏板,考虑到性价比,笔者认为风冷发动机就够用,因为市区代步较多,对散热要求并不高,并且很多摩友长途实测,风冷发动机长途骑行的热衰减也并不明显。当然最重要的是价格,一般水冷发动机的车会贵上很多,所以不差钱的摩友就直接上水冷车型,不要犹豫。

第三个纠结——想要的车型,全都是“环大陆销售”想买也买不到。

一些追求完美的摩友,往往会在被前两个纠结困扰之时,在网上不死心的浏览车型,突然发现了一款车,颜值中意,配置拉满,并且有大厂核心技术加成,心中狂喜,终于“山穷水尽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大呼找到了自己苦苦追寻的梦中情车。又突然发现,这些车型全部都是在东南亚、欧洲、日本等国发售,唯独大陆并不引进,妥妥的“环大陆销售”,属于有钱也买不到系列。比如雅马哈的劲战125、Nmax125、本田的佛沙125、pcx125等等。

劲战125

佛沙125

其实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是一些国家对摩托车驾照有着更加严格和细致的规定,大排量的摩托车驾照更加难以考取,所以就有了对125CC小排量车型配置的极致需求。而这些车型一旦引进大陆,以这些车厂的一贯尿性,定价一定会让很多车友望而却步,成为“叫好不

叫卖”的车型,所以大陆的车友目前也只能接受这种纠结了。在这里笔者希望我们的国产车越来越好,核心技术不断发展,到那时这种纠结和尴尬就会迎刃而解。

那么,骑125小踏板的朋友们,你们最终都选择了什么车呢?

更多推荐

发动机,车型,踏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