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2月28日发(作者:10到15万最值得买的车)
第四章第四节
1.下列关于哺乳动物的叙述,正确的是()
A.哺乳动物受威胁的主要原因是偷猎和栖息地的丧失,两者比重共达
B.外来物种入侵也是哺乳动物受威胁的重要原因,比重达
C.哺乳动物不会灭绝读下图,完成第1
D.以上说法都不正确
【答案】B
【解析】注意读图分析,哺乳动物受威胁的两大原因中偷猎和栖息地的丧失的比重超过
60%。哺乳动物也会灭绝,因为物种的灭绝是正常的自然现象。
2.下列关于鸟类的叙述,正确的是()
A.鸟类受威胁的主要原因是偷猎、栖息地的丧失和外来物种入侵,三者比重达80%左
20%左右
30%左右
B.北美候鸽的灭绝只是一种偶然现象
C.鸟类受威胁的最主要原因是栖息地的丧失,比重达55%
D.以上说法都正确
【答案】C
【解析】鸟类受威胁的最主要原因是栖息地的丧失,其他都不是主要原因;人类活动加
速了北美候鸽的灭绝进程,不是一种偶然现象。
3.该图主要说明了()
A.我们要保护生物资源,要禁止捕猎野生动物
B.栖息地的丧失是生物受威胁的主要原因,因此,我们要保护它们的生存环境
C.外来物种入侵能使生物多样性增加,因此,我们可以大胆引入外来物种
D.以上说法都正确
【答案】B
【解析】该图主要说明导致哺乳动物和鸟类受威胁的几大原因,的丧失,所其中主要原因是栖息地
以保护生物多样性就要保护它们的生存环境。
C项说法本身有错误,外来物种的
入侵会导致本地失去生态平衡,使生物多样性减少。
读下面漫画,回答第4?5题。
4.这幅漫画可以用来说明()
A.骆驼是由羊进化来的
B.草原逐渐进化为沙漠
C.物种赖以生存的环境改变是物种灭绝的主要原因
D.一个物种灭绝后,又有新的物种产生,因此,人们不必担心生物多样性的减少【答案】C
【解析】漫画说明是森林、草地的破坏导致物种灭绝。
5.针对漫画中的问题,我们可以采取的措施是()
A.保护和改善生物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防止进一步恶化
B.物种灭绝是一种自然现象,对人类没有影响,所以可任其发展
C.在此地区大面积植树造林,防止沙漠面积进一步扩大
D.图示环境的变化与人类活动无关
【答案】A
【解析】保护生物生存的环境是保护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措施。
6.读漫画“启事”,该漫画涉及的环境问题包括()
①水土流失②森林破坏③土地荒漠化④生物多样性减少
A.①②B.①④
C.②③D.②④
【答案】D
【解析】由漫画可知森林遭到砍伐,老虎的栖息地遭到破坏,生存受到威胁。
(2018届河南省天一大联考阶段性测试)生境又称栖息地,是指生物的个体、种群或群落生活地域的生态地理环境,它包括必需的生存条件和其他对生物起作用的生态因素。下图示
意我国卧龙自然保护区内大熊猫潜在生境及居民点密度在两流域(寿溪、渔子溪)集水区等级
上的分布。据此完成第7?8题。
90仙
川
411
山卜io
\"?nnN
注:即离河源地证,跑离网“、流域世”,干支斑交汇处越近,第水区等地揖ur
7 .该图可以反映出()
A.流域集水区等级越高,流域内居民点密度越小
8 .居民点密度越大,大熊猫潜在生境状况越好
C.两流域n级集水区大熊猫潜在生境状况最差
D.两流域I级集水区大熊猫潜在生境状况最好
9 .为应对卧龙自然保护区大熊猫潜在生境存在的问题,可采取的措施是()
A.增加干支流沿岸城镇数量
10 提高城镇内部森林覆盖率
C.控制城镇沿河口向上游扩张
D.整体迁移干支流沿岸城镇
【答案】7.D8.C
【解析】第7题,读图可知,卧龙自然保护区内两流域的集水区等级越高,居民点密度
越大;除渔子溪川级集水区外,两流域内居民点密度越大,大熊猫潜在生境状况越差;寿溪
和渔子溪两流域的IV级集水区内大熊猫潜在生境状况最差;寿溪和渔子溪两流域的I级集水
区内大熊猫潜在生境状况最好。第8题,读图可知,卧龙自然保护区内寿溪和渔子溪流域总
体呈现出集水区等级越高,大熊猫潜在生境状况越差的分布格局,即距离河源越远,距离河
口、干支流交汇处越近,大熊猫潜在生境状况越差;而集水区等级越高,人口和聚落密度越大,生物的多样性也就越低。因此,卧龙大熊猫自然保护区河口处都存在人类活动破坏大熊
猫潜在生境的问题,针对此问题应有效控制城镇沿河口向上游扩张,限制人类活动范围进一步向大熊猫潜在生境渗透,这样才能减少大熊猫潜在生境受到人为干扰的机会。
【精炼提升】
11 (2017年宁夏银川一中四模)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2017年4月24日,丹麦驻华大使馆发布的一篇题为《生蛀长满海岸,丹麦人却一点也高兴不起来》的文章火了,引发中国网友的广泛关注。文章称,一种叫作“太平洋生
蛀”的物种入侵了丹麦,对海岸的生态环境造成了极大的破坏,这种生蛀原本不属于丹麦的
海域,经过数十年时间的生长,形成了现在巨大规模。近年来,诸如美国引进的亚洲鲤鱼、德国和英国的大闸蟹、苏格兰的小龙虾等生物,也泛滥成灾,成为当地的祸害。
分析“外来物种”泛滥成灾的原因及危害。
【答案】原因:作为外来物种,缺乏天敌;当地地理环境与原生长环境相似,适合其生长;当地人不喜食用;当地食物充足,有利于外来物种的大规模繁殖。
危害:外来物种入侵会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外来物种入侵会造成生态系统的严重破坏
和生物污染;外来物种入侵导致生物多样性的丧失。
【解析】外来物种泛滥成灾的原因主要从生长环境、天敌及饮食习惯角度分析。外来物
种,缺少天敌;而当地的生长环境与原生地相似,有利于生长;从饮食习惯来讲,当地人对于外来物种不喜食用,导致泛滥成灾。危害主要从对当地物种种群、生态环境及经济损失方面考虑。外来物种入侵会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外来物种入侵会造成生态系统的严重破坏和
生物污染;外来物种入侵导致生物多样性的丧失等危害。
12 .(2019年河南省郑州市模拟)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沙海蟹为一种经济价值较低的水母,生长周期短,繁殖能力强,以浮游生物为食、
成体天敌数量少,环境耐受力极强,但其幼体常遭受一些鱼虾摄食。沙海蟹对环境很敏感,温度上升可能触发水嘱体释放小水母。近年来,由于秦皇岛海域人类的不合理活动,常导致
沙海蜚水母的暴发。
分析近年来秦皇岛海域沙海蜚经常暴发的主要原因。
【答案】沙海装天敌少、生长快,对环境适应能力强;经济价值较低,人为捕捞较少;全球变暖,海水温度升高,加剧沙海装暴发;过度捕捞海洋鱼类,使其竞争者和天敌数量急
剧减少;近海养殖排污,海水富营养化加剧,鱼虾因缺氧大量死亡,天敌减少;同时促使浮游生物大量繁殖,为沙海蟹提供了充足的饵料,因此短时间内沙海蟹数量激增。
13 .(2018届广东省深圳市高级中学等四大名校联考)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中国大闸蟹早在1900年通过商船从中国“移民”到欧洲。鲜活的大闸蟹是中国人餐桌上的“超级美
味”,但在欧洲许多国家却不食用或少食用,而且这种“什么都吃”的
八脚猛士开始在欧陆江河横行,对本土物种构成严重的生存威胁。欧洲媒体把大闸蟹描绘成
“面目狰狞的怪物”而大加讨伐。但是近年来,许多欧洲国家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大闸蟹不
再泛滥成灾。
说明大闸蟹在欧洲许多国家泛滥成灾的原因并推测当地为抑制大闸蟹泛滥可能采取的措施。
【答案】原因:食性杂,适应性强,繁殖能力强;外来物种,本地缺少天敌;欧洲人很少食用大闸蟹。
措施:捕捞大闸蟹加工成动物饲料;鼓励人们食用大闸蟹;捕捞后卖给华人餐馆。
12.(2019年山东省济宁市模拟)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菲氏叶猴是世界濒危物种、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成年菲氏叶猴毛色灰黑,攀援和跳跃能力很强。菲氏叶猴取食叶类、果实、种子等50多种食物,几乎没有破坏庄稼和其他农作物的“不良记录”。20世纪后期,菲氏叶猴种群数量急剧下降,在有些栖息地甚至绝迹。过去我国对其研究很少,直到其被生态志愿者在云南德宏的亚热带森林中拍摄后才开始引起人们的关注。近日,高黎贡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监测人员发现,保护区内的菲氏
叶猴数量有所增加。下图所示为我国菲氏叶猴主要发现地的分布区。
(1)说明除种群数量少外,野生菲氏叶猴过去很少被发现的原因。
(2)分析菲氏叶猴在我国的种群数量有所增加的原因。
【答案】(1)菲氏叶猴毛色灰黑,且栖息在遮蔽性好的森林中,隐蔽性强;栖息地地处偏远地区,山高谷深,交通不便,观察者和研究者难以到达;食物来源丰富,对当地农业生产无干扰,当地人难以发现。
(2)菲氏叶猴在我国的栖息地森林覆盖率增加,生态环境改善;人们的环保法制观念和环保意识增强,捕猎野生动物的行为得到遏制。
更多推荐
物种,生物,生境,大熊猫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