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月11日发(作者:荣威i5发动机耐用吗)
一、竹马运动的概述
竹马运动是一个广泛流传于民间的民族体育,它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很早的时候,人们淌水过河为了方便,在两个长竹上绑上脚镫,双手抓住竹杆,双脚踏在脚镫上,手脚配合运动走过河去,因此物是取竹为马,便称之为竹马,竹马在民间不断演变发展,竹杆变短,脚镫放低,不光用竹子做,也用木头做,有时贫穷的孩子们没有鞋穿,便骑上竹马外出行走,渐渐的便有了竹马比赛,有比速度的,也有比力量比技巧的。
竹马对抗赛是一项比技巧和力量的比赛,即双方队员骑在马上,脚不离踏镫,手不离马把,且马把顶端不能露出手的虎口面, 然后采用撞击、顶、绊等方法让对方下马或出界得分,得分先达5分为胜。
竹马球是一项比速度和技巧的竹马运动,是双方队员位于马上,采用踢、挡、运、行等控球技术和传、切、掩护等战术将足球(藤球)踢进对方球门,在规定时间内进球多者为胜。
高脚竞速是一个比速度和力量的竹马运动,即队员位于马上,手脚配合,通过蹬跨等动作,跑向终点,高脚竞速由湖南省有关部门搜集整理开发,形成一项民族竞技体育,在2002年申报国家级比赛项目,并在2003年全国第七届少数民族运动会上, 首次进行了比赛,当时湖北、广东省成绩名列前茅。
竹马运动特点:
竹马运动是位于器械上手足同边活动的运动,能增强人的体质和素质,培养人体对时间、空间的立体感 ,具有很好的健身性。
竹马运动是有很高的技巧性,有强烈的对抗性,是集娱乐与健身于一体的运动。
竹马运动不受场地限制,投资少、受益明显,男女老少可行,四季皆宜既
经济又实惠,具有实用价值。
竹马运动在全国各地不断流传发展,其中以湖北、湖南、云南、贵州、广东等省最为胜行,通过竹马运动,增强了全国民族友谊和团结。
二、竹马运动技能练习
竹马运动是位于器械上的运动,因此,竹马技能训练非常重要,直接影响竹马水平,竹马运动要做到,人马结合、人马合一。把人体的力量、速度、协调、柔韧等素质充分运用到竹马之上,从而发挥竹马运动的最高水平。
1、小步跑
作用:培养协调能力,增强踝关节支撑力量,加强人马合一。
动作要求:马上运动同平跑小步跑练习,手握马把,配合腿部运动,整个动作步幅小频率快,配合协调、连贯。
2、高抬腿跑
作用:增强抬腿和蹬地的快速力量,增强手臂力量,增强腿部与手臂的蹬摆配合协调能力,提高两腿交换的动作频率。
动作要求:躯干正直,大腿抬平,支撑腿踝关节充分蹬伸,步幅小、频率快,整个动作快速有力。
3、后蹬跑
作用:体会蹬地和蹬摆配合技术,增加蹬摆力量和幅度,提高协调能力。
动作要求:身体向前倾,尽量加大两腿夹角,整个动作节奏快,重心波动小,动作幅度大而有力。
4、双脚跳
作用:增强手臂与腿部及腰腹部力量,提高蹬摆的协调能力。
动作要求:身体略前倾,双腿用力蹬跳,腰部发力,手臂上提,收腹带马落地,整个动作连贯协调,轻松自然。
5、后退跑
作用:培养人马合一及身体协调性,提高上下肢配合能力,培养空间立体感。
动作要求:步幅小而快,躯干正直,双眼平视前方,走直线,整个动作轻巧灵活。
6、前(侧)踢腿
作用:提高人马结合能力,提高腿部柔韧性和身体协调性。
动作要求:支撑腿充分伸直,手脚配合摆动腿用力踢起,空中有短时停顿,落地平稳。
7、跳起旋转360°
作用:培养平衡能力和协调能力,人马合一,培养队员的空间立体感 。
动作要求:身体略前倾跳起,空中人马合一,躯干正直,转身落地平稳,左、右两边进行。
8、快速交换跳
作用:发展手臂、腿部配合能力,提高两腿运动频率及手臂力量。
动作要求:两腿前后站立约50cm,身体协调用力,人马配合,动作轻巧自然,快频率。
9、带球跑练习
作用:提高马上技术和人马合一能力,熟悉竹马性能,提高马上运动耐力。
动作要求:同足球带球跑练习。
10、原地起跑练习
作用:提高上马技术和起动反应能力。
动作要求:有力脚(左)放于马镫上,双马略前倾,然后右脚掌、双手发力,异侧(右)马向前迈出,同时异(右)侧脚跟上踏上马镫,左右马连贯用力跑出。
11、助跑跳马上练习
作用:提高上马技术,在运动中快速上马起动。
动作要求:双手提马助跑,两马依次落地,左(右)马近体,右(左)马远体,(左右马前后分开)同时手脚配合用力,跳上马,左右脚依次踏上马镫,左右马连贯用力前进。
12、5~8m往反跑
作用:提高马上急停急起能力,熟悉竹马性能,提高四肢力量。
动作要求:起动快、急停稳、加速快。
13、沙坑中马上高抬腿,双脚跳练习(图16)(图17)
作用:同2和4.
动作要求:同2和4
14、竹马球练习
作用:提高竹马技能和身体素质。
动作要求:竹马球运动是队员位于马上,采用踢、挡、运、停等探球技术和传切、掩护等战术将足球(或藤球)踢进对方球门的运动,此项运动要求队员有较娴熟的竹马技能,良好的控球技术和战术意识等。
三、竹马规格及制作
1、竹马结构及名称(见图)
2、竹马为竹制和木质,或其它材料制成。
3、马镫用木板或用绳索绑成马卦状。
4、高脚竞速马镫高度男子为30~40cm,女子为25~40cm(马镫高度从马脚到马镫根部丈量)马杆高度一般人体位于马镫上后,手把位于腰部为宜。
5、马脚和手把处可配防滑保护材料。
四、高脚竞速
高脚竞速指队员位于竹马上,双手握马把,双脚踏踏蹬,通过身体协调用力,使人马高速向前运动。
高脚竞速比赛项目有:50m、100m、200m、2×200m接力,4×100m混合接力,4×100m接力。都属于极限强度的运动,都是以无氧代谢供能为主的运动项目,高脚竞速的整个过程,是有机联系的统一整体,为了分析,将高脚竞速全过程分为起跑、起跑后的加速跑 、途中跑 、终点冲刺四个部分。
(一)、50m、100m跑技术
1、起跑 起跑任务是人体迅速起动上马,摆脱静止状态,尽力发挥出最大初速度,为起跑后加速跑创造有利条件。
起跑是按两个口令和一个信号进行:各就位----预备-----响枪。
听到“各就位”口令后,轻松走到起跑线前站立,全身放松,手握马把,马脚位于起跑线后沿处,两马脚距离与肩同宽,眼视前方,静待下一个口令。
听到“预备”口令后,左(右)脚从容抬起,稳定放于踏镫上,双马杆略前倾,身体重心位于马脚之上,右(左)脚前脚掌蹬紧地面,右(左)腿稍弯曲,双手握紧马把,整个动作从容稳定,听候枪声。
听到枪响后,两腿和手臂迅速发力,身体重心前移,右(左)手带马杆向前放出,同时左(右)脚蹬马发力,右(左)脚蹬地迈出准确踏入马镫。
2、起跑后的加速跑
起跑后加速跑的任务是充分利用起跑时获得的向前冲力,在短距内尽早发挥出速度,起动后逐渐加大步长,步频逐渐加快,达到最高速度。
加速跑发挥速度主要靠上下肢同时配合用力,使双马有力蹬地迅速迈出来实现。加速跑距离大约为30~45m左右,加速跑结束时应顺贯性自然跑进1~2步,以消除加速跑时紧张。
3、途中跑
途中跑的任务是继续发挥和保持最大速度。在跑中要轻松轻快,根据个人技术特点采用合理的步幅和步频。步幅性的队员在途中跑时身体前倾,重心前移,双眼视前下方,马脚抬得稍高。步幅性队员一步可达2.8m~3m左右。步频性的队员在途中跑时,身体正直,双眼平视前方,手握马把在腰部,运动行程较小,马脚抬得稍低,步频性队员每秒钟可跑4~6步。
4、终点冲刺
终点冲刺的任务是以最高速度冲过终点。终点冲刺时离终点线1~0.3步内,应加大步幅以马脚撞线,离终点线0.3步内时,身体前倾,以肩、胸或者头部撞线,跑过终点线后不可突然下马或突然停止,以防发生意外伤害事故。
(二)、200m跑的技术特点
200m跑有一半的距离是在弯道上跑,人在马上重心升高,弯道跑时会产生较大离心力,因此,弯道跑时身体略向内倾斜。外侧马步幅略大,弯道进入直道时,应进入直道后,恢复直道途中跑,并全力跑完全程。
200m起跑时,应位于跑道外侧站立,对准内侧分道线的切点方向起跑。
200m高脚竞速比200m平跑消耗体能大,要根据自己跑的特点,合理应用体能,控制跑的节奏。
(三)、接力跑技术
高脚竞速接力跑是2名或者4名队员用一幅马,通过交接马跑完全程,其成绩的好坏不仅取决于队员的高脚竞速速度,还取决于队员交接马的技术及其默契配合。
交接马技术:交接马技术在高脚竞速接力跑比赛中是很重要的技术环节,直接影响成绩。
1、交马技术:交马队员跑进接力区时,要迅速减速下马,下马瞬间手往下滑,露出马把,双手持马手臂平行前伸,将双马送到接马队员身前,待接马队员接住双马后,方可松手让开。
2、接马技术:接马队员一般在接力区中点站立,侧身看准交马队员,目视双马,待交马队员超过自己,双手伸出由后赶上接过双马,迅速调整,跳马上跑出,高脚竞速交接马技术和平跑交接棒不同,交接马是在接马人体前进行,并且是双手各接一马,双手还要握准马把,减少调整时间,难度非常之大,在跑动中交接马理论上可行,但实践中很难成功。因此,在实际交接马时接马人最好站于原地接马。
接马队员接住马后,尽快跳马上前进,如若跳上马一次不成功,还可以进行第二次跳马上,但第一次上马调整距离太长,到了接力区尽头,就难以进行二次跳马上了,必须一次跳马上成功。
目前规则规定的接力区为10m,但笔者认为,高脚竞速接力赛队员在减速下马的距离都要10m左右,再难以有完成交接马和接马队员的起跑距离,因此在以后的比赛中接力区仍为10m,则交马队员在接力区前10m就要减速,进入
接力区后下马交马,或者是规则改动接力区变为20m。
3、各接力区队员的安排
接力跑队员必须有良好的交接马技术和跳马上起跑的技术。
根据运动员特点分配到各接力区。
第一名队员一般安排反应快、原地上马起跑技术好,善于跑弯道的队员,一二三接力区的队员接马技术好,跳马上起跑快,配合意识较强,接力区的队员还需具有意志坚强,善于竞争和冲刺能力强,100m成绩最好。
2×200m接力跑中,第一名队员进入直道后沿外侧跑,第二名队员应位于跑道内侧接马。
4×100m接力跑中,第一名队员和第三名队员在跑道外侧交马,二、四名队员在跑道内侧接马,第二名队员在跑道内侧交马,第三名队员在跑道外侧接马。
五、高脚竞速竞赛规则
高脚竞速竞赛规则内容很多类同于田径径赛规则,本文只述与田径径赛规则不同之处:
(一)、场地、器材
1、分道宽为2.4~2.5米。
2、竹马踏镫高度男30~40cm,女25~40cm。马杆高1.5m内。
(二)、竞赛通则
1、竞赛项目
(1)男子100m、200m、2×200m、4×100m.
(2)女子50m、100m、200m、2×200m、4×100m.
(3)男女混合4×100m
2、竞赛办法:
(1)起跑采用三个口令
a、各就位:运动员上跑道,双马脚位于起跑线后沿处,双手握马把,两脚平行站立。
b、预备:运动员任何一脚入马镫,另一脚位于起跑线后。
c、响枪:听到枪响,运动员另一脚方可踏入马镫向前跑出。
(2)在跑途中,运动员因摔下地或从马镫上滑落下来,均可在落地处重新上马起跑。
(3)终点冲刺时,马身和人体任何一部分触及终点线表停,但双马脚必须过终点线落地后方可下马,否则判违例。
(4)接力赛跑:交马队员在双马进入接力区后,下马交马,接马队员在接力区内双马脚出接力区前完成上马动作,否则被判犯规成绩无效。
(5)竹马和队员在空中或地面侵(摔)入他人跑道,并影响他人者判为犯规,被影响者可重赛或参加下一轮比赛。
(6)退出接力区时,阻挡或妨碍其他运动跑进的判为犯规,取消比赛资格,受影响队可重赛。
(三)、裁判员
检查器材规格
六、如何提高高脚竞速运动成绩
高脚竞速运动是一个民族体育,是由竹马运动中分支出来的一个新兴的竞技体育项目,笔者从99年到现在专门从事高脚竞速的业余训练,对高脚竞速进
行了比较深入的研究,2003年作为湖北省竹马队教练员,从事该项训练达半年时间,并率队在全国第七届民族运动会上取得了三金三银一铜的好成绩,通过自己对高脚竞速的训练研究,以及和其它各省队交流学习,现谈谈对如何提高高脚竞速运动成绩的几点体会,供广大同行们参考、指正。
一、运动员选材
运动员选材就是从众多的青少年儿童中准确地选拔出各方面条件优越的专项人才,根据高脚竞速运动的特点,选才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1、队员身体形态:队员身形不能过高过胖,否则会增加对高脚马的压力,而影响竞技,纵观第七届全国民运会高脚马运动员,成绩好的身高男在1.67----1.80m之间,女队员在1.60---1.70m之间,体重男队员在70kg内,女队员60kg内。
2、身体机能:队员心脏功能要好,肺活量要大。
3、身体素质:身体素质要全面,特别是力量、速度、耐力、协调等素质。
4、其它:队员年龄、文化成绩、家庭环境、遗传因素都得作一定的参考,这些都直接或间接影响运动成绩。
青少年儿童,所具备的体能条件是选拔队员的重要因素,而高级的选才得注意队员的运动技能,高水平的运动人才选备就等于成功的一半,所以队员选才很重要。
二、高脚技能训练
高脚竞速是在器械上运动的,因此,高脚技能训练非常重要,直接影响高脚竞速成绩,高脚竞速技能训练要达到人马合一,把人体的平跑速度、身体力量等素质有机结合,充分用到高脚竞速上,由于人位于高脚马上增长了腿长,运动时增大了步幅,通过高脚技能训练后,队员的高脚竞速速度应快于平跑速
度。2003年湖北省竹马队的8名队员200m高脚竞速成绩均快于自己的200m平跑成绩。见表:
200m姓名
高脚竞速
唐登发
杨明峰
杨伟
龚同新
24〞1
24〞3
24〞2
24〞5
平跑
29〞5
26〞4
24〞7
26〞3
胡琴
张敏
任艳玲
李俊
200m姓名
高脚竞速
29〞8
29〞3
29〞5
29〞9
平跑
31〞5
30〞7
30〞6
31〞4
200m200m高脚技能训练方法有:
1、沙坑中竹马快速高抬腿 2、沙坑中外围快速高脚马跑
3、6---10m高脚马往返跑5---10回合 4、高脚马单、双脚跳
5、高脚马后退跑 6、高脚马小步跑
7、高脚马快速交叉跳 8、高脚马跳起旋转
9、高脚马踢腿 10、高脚马带球跑练习
11、高脚马30m、50m起跑练习
12、高脚马100m、200m、400m专项跑
13、高脚马跳远练习 14、高脚马步幅、步频练习
由于在进行高脚技能训练时,器械对人的手掌、脚内外侧、脚趾、膝关节均易造成外伤,练习时要循序渐近,充分做好准备活动,加强医疗保养等。
只有通过严格而艰苦的高脚技能训练,才能做到人马合一,才能充分发挥高脚竞速水平。
另外,高脚技能训练时,会出现三种类型的运动员,一种是步频型的运动员,一种是步幅型的运动员,另一种是综合型的运动员,像唐登发就是步幅型,
步幅可达2.5m----2.8m。像杨明峰则是步频型的,步频可达4步/秒,但不论是哪种类型,在训练时都要强调步幅和步频配合,向全能型方向发展。
三、身体素质训练
任何体育运动都必须有良好的身体素质基础,一名高水平的高脚竞速运动员,他的平跑速度、耐力、身体力量、协调性都是非常出众的,而且缺一不可,所以对高脚竞速运动员的身体素质必须进行全方位的严格训练。
1、力量训练:包括队员的上肢、下肢力量,腰腹部力量,手指、手腕力量,脚掌和踝关节力量。
训练方法有:俯卧撑、卧推扛铃、引体向上、前推杠铃、前推哑铃、双杠臂屈伸、颈后上推杠铃、持哑铃摆臂、多级跳、负重深蹲起、负重高抬腿、负重蛙跳、半蹲杠铃起、负重弓箭步交换跳、连续纵跳、屈腿收腹跳、直腿收腹跳、仰卧起坐、仰卧两头起、负重体前屈、提拉杠铃、手指俯卧撑、连续手抓铅球、提拉杠铃翻腕练习、负重提踵等。
2、速度、耐力练习:速度是快速跑的专项素质,包括起跑速度、动作速度和移动速度、速度耐力。高脚竞速的后程跑对全程跑成绩影响最大,是训练潜力最大的因素,第七届全国民运会高脚竞速比赛中许多队员均因后程无法保持速度而影响整个成绩、名次。因此,必须注重速度、耐力练习。
训练方法有:发展反应速度的各种游戏、让距起跑和加速跑、听枪声起跑、上下坡跑、100---400m重复跑、跑的专门性练习、有节奏的匀速跑、中长跑越野跑、不同速度的弯道跑、5---10m的往返跑等。
3、协调性、灵敏性素质练习
随着身体素质的发展,技术、战术、心理素质的训练水平提高,队员的协调性和灵敏性也将同步发展,高脚技能训练后队员的高脚竞速协调性和灵敏性
在不断提高,因此在进行身体素质和高脚技能训练的同时,增加一些专门的协调性、灵敏性训练,对高脚竞速成绩会起到一些帮助。
训练方法有:倒立行走、两臂异向绕环、同边高抬腿走、背撑前进、青蛙跳、鲤鱼打挺、燕式平衡、双人背靠背跳跃前进、各类提高反应的游戏等。
六、器材准备
高脚马的好坏也直接影响到运动成绩,一般高脚马必须具有轻巧、牢固、有弹性(马杆弹性和脚蹬弹性)还应注意几点:1、脚镫不能太大太长,以放进前脚掌即可;2、马杆不能太短太长,各队员的马杆最好是站于马上,马杆手把位于自己的腰部;3、根据自己的类型(步幅型、步频型、综合型)确定马脚高度,一般步幅型队员马脚可稍长,步频型队员马脚可略短;4、手把上应防滑,最好缠毛巾胶。器材准备好后,参赛前队员要熟悉自己比赛高脚马的性能和规格。
总之,要想在高脚竞速运动比赛中取得好成绩,必须有良好的器材配备,队员有良好的身体素质和优秀的高脚技能。
七、竹马运动有待科研
竹马运动的科学研究工作,就是运用各种科学知识,通过各种方法对竹马运动的发展历史,竹马运动的技战术及其教学训练比赛等各种理论和实践活动进行研究,进一步探索揭示竹马运动的规律,促进竹马运动的发展。
由于竹马运动发展很快,其研究对象及领域不断扩大,有教学、训练、规则中的各种问题,因此要不断进行科研,提高科研水平和质量。
以下列出竹马运动的一些科研课题供参考:
1、竹马发展史
2、竹马球竞赛规则及方法
3、高脚竞速跑技术分析
4、竹马运动的训练方法与手段
5、如何选拔竹马运动员
6、高脚竞速与田径平跑的关系
7、高脚竞速接力跑如何交接马
8、踏镫的高低对高脚竞速成绩的影响
9、如何解决竹马器材
10、竹马队员的专项素质训练方法
11、竹马队员的技能训练
12、如何进行竹马对抗比赛
更多推荐
高脚,队员,运动,竞速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