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3月16日发(作者:2万的五菱库存新车)

我国行车记录仪行业发展历程与技术现状分

提示: 参考

发布《2019年中国行车记录仪市场分析报告-市场现状调查与发展商机研

究》 参考

发布《2019年中国行车记录仪市场分析报告-市场现状调查与发展商机研究》

一、基本情况

在碰瓷现象及汽车安全事故频发的背景下,中国行车记录仪市场关注度

逐步上升,市场迅速发展,2020 年销量有望达到 3500 万台,市场增长迅速。

近两年,随着用户消费习惯的改变以及车联网的爆发式发展,行车记录

仪产品在功能和形态上都有很大的改变:

在功能上:行车记录仪开始向集合车载导航、电子狗、语音识别、

倒车后视、ADAS 等功能的多功能一体机发展。目前,包括凯立德、沃可视、凌速、互联移

动等在内的企业已推出搭载电子狗、车载导航、语音识别、倒车后视、ADAS 等多种功能的

行车记录仪产品。

在产品形态上:具备行车记录功能的智能后视镜开始成为主流,

2017 年,中国智能后视镜销量达 400 万台,占比行车记录仪销量的 35%,预计

到 2020 年占比将达 60%。

目前,中国行车记录仪大品牌商超过 30 家,代工厂超

过 1000 家,方案供应商超过 100 家,主要品牌包括 PAPAGO!、凌度、捷渡、安尼

泰科、凯立德、第一现场、任 E 行等。此外,近两年包括 360、乐视、小米、腾讯、阿

里巴巴在内的互联网企业也加入到行车记录仪市场的争夺战,使得竞争更为激烈,市场将面

临重新洗牌。

中国的行车记录仪主要为后装产品。在市场的需求推动下,已有北汽幻

速 H2、凯迪拉克 CT6、比亚迪泰 / 唐、斯柯达 2016 款昕动、吉利 2016 款新远

景等车款标配了行车记录仪。未来将有更多的厂商标配行车记录仪,这意味着未来中国行车

记录仪前装市场需求也将不断扩大。

2017年,市场规模达到150亿元左右,同比增长68%。

2013-2017年中国行车记录仪行业市场规模

资料来源:

数据中心整理

二、发展历程

行车记录器又名“汽车黑匣子” (英语:event data recorder,简

称EDR)。20世纪70年代后期,欧洲率先推出了机电模拟式驾驶记录仪;20世纪90年代

初,美国和德国又开发了数字式汽车事故记录仪(即汽车黑匣子)用以监督驾驶者超速驾驶的

行为。

由于汽车黑匣子能真实记录事故过程中驾驶者的操作和汽车运行情况,

它既可作为事故分析依据,同时也是考核驾驶者违规操作的重要监督手段。由于这种“监

督”及“见证”的功能,大大提高了驾驶者的安全责任感,从而大幅度降低了事故率。

据德国TTS和比利时WESTBEL GLUM公司使用汽车黑匣子前 后事故率

统计情况表明,事故率比安装前降低了34%~53%。它能将车辆行驶中途的影响完全拍摄下

来。近年来,汽车“黑匣子”在世界范围内迅速发展,欧洲15个成员国、美国、日本、香

港、马来西亚等也在大量使用汽车黑匣子。

而在中国市场,这一产品尚处于初级阶段,随着人们汽车自有量的增

加,道路情况变得越来越拥堵,交通事故的概况呈逐上升的趋势,司机朋友们更加崇尚安

全、绿色出行,汽车“黑匣子”将大受青眯。

国内行车记录仪经过近年来的扩张,行业产能在不断扩张,2013年行业

产能为1156万台,同期产量为1065万台,行业开工率为92.1%。2017年产能为2994万

台,同期产量为2817万台,同期开工率为94.1%。

2013-2017年中国行车记录仪行业产能情况

资料来源:

数据中心整理

三、技术现状

汽车行驶记录仪(以下简称记录仪)已在我国较大范围应用,其约束驾

驶人违法驾驶行为、记录车辆行驶过程的作用也初步显现。随着现代科技的迅猛发展,记录

仪产品技术也迅速更新,一些前沿技术开始在记录仪上扩展应用。

1、典型应用技术分析

(1)卫星定位技术

卫星定位的基本原理是将高速运动的卫星瞬间位置作为已知的起算数

据,采用空间距离后方交会的方法,确定待测点位置(下图)。利用该技术,车辆在安装卫

星定位终端后,以所在位置作为待测点,便能获取表征位置的坐标信息。记录仪应用过程

中,因交通运输部门和营运企业对车辆行驶位置管理的需要,逐步出现了带卫星定位功能的

记录仪产品,在我国部分地区安装使用。目前我国记录仪上使用的GPS终端接收机均采用美

更多推荐

记录仪,行车,市场,汽车,发展,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