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月14日发(作者:千万不要买长安逸动plus)

【MBA教学案例】教学案例】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融资及发展战略(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融资及发展战略(四)

2019年04月24日

4.3.2 行业技术水平

汽车产品消费需求的多层次化使得不同的技术水平可以适用于不同的产品市场。随着社会的进步以及市场竞争的加剧,对汽车行业在环保、节能、安全等方面的技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近年来,国内自主品牌汽车生产厂商逐渐加大了研发投入,在整车及核心零部件方面的技术水平均有大幅提高,逐渐缩小了与国际汽车生产厂商的技术差距。

4.3.3 上下游行业相关情况

汽车整车的上游行业主要包括钢材、塑料(聚丙烯)等原材料行业,以及动力总成、轮胎、玻璃、电子等零部件行业,下游则为通过经销商销售给终端消费者。

近几年,钢材、塑料(聚丙烯)等定价的市场化程度较高,产品品质也不断提高,原材料行业市场化的发展将有利于保障汽车行业的原材料供给。上游行业的市场化发展将使得汽车行业的成本存在较大波动的可能性,汽车市场的消费者偏好及激烈竞争也将对汽车行业的产品更新速度及销售定价带来一定的压力。

4.3.4 影响行业发展的有利和不利因素

(1)有利因素

①庞大的国内市场

中国的汽车消费市场仍处于起步阶段,目前国内轿车的家庭人均保有量很低,未来的增长空间非常可观。随着国民收入的稳步增长,居民的消费力增强,居民对汽车的需求及实际消费量也在逐年增长。庞大的国内市场是中国汽车行业发展的最直接动力。

②产业政策的大力支持

作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之一,汽车产业的发展受到了政府的大力关注与支持。《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汽车工业结构调整意见的通知》要求各级政府要重点支持具有自主发展能力、自主品牌产品和具有规模优势的汽车及零部件企业集团加快发展;要求汽车生产企业促进节能、环保和新能源汽车的研发和生产;要注重自主开发产品,推动自主创新,改善产品结构,加强自主品牌建设。

为了振兴汽车工业,国家相继出台了小排量汽车的减税措施、汽车以旧换新等补贴政策、对私人购买新能源汽车进行补贴等相关鼓励政策。

③消费者心理的积极驱动

随着人均国民生产总值的提升和居民购买力的增强,国内居民对汽车的消费观念已从奢侈品逐渐转变为生活耐用品,汽车成为可承受的日常需求之一,相同消费能力的购买者容易产生一定程度的比较心理,从而形成汽车消费的直接推动力。国内消费者对自主品牌的认可度随着自主品牌轿车的规模、品质和服务的提高而逐渐加强,进一步拓宽了自主品牌的潜在市场。

(2)不利因素

①机动车排放标准的逐渐提高

随着全球对环保问题的日益重视,机动车排放标准正逐渐提高,排放标准的提高将会增加整个行业的投资成本和产品的制造成本,也对生产厂商的研发能力和成本控制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②国内市场的竞争日趋激烈

中国巨大的潜在市场已成为国际汽车生产厂商关注的焦点,大部分世界领先的汽车厂商都开始把战略重点转向中国,建立合资工厂,并将主流车型投入中国进行生产和销售,生产厂商的多元化和产品的多样化加剧了国内市场的竞争。

③不断提高的原油价格

近年来,国际原油价格波动较大,且保持上升的趋势。油价的上涨将增加消费者使用汽车的成本,从而可能在一定程度上抑制消费者对汽车的需求,影响汽车产品的销量。

4.3.5行业发展趋势

(1)需求将继续增加

过去几年,我国汽车市场呈现产销两旺的良好态势。2009年,国内汽车产量、销量分别达到1379.10万辆、1 364.48万辆;2010年国内汽车产销分别达到1 826.47万辆和1 806.19万辆,生产销售增长迅速。随着中国经济的持续强劲增长、人均收入的提高、城市化率的提高、公路交通设施的不断完善,我国汽车市场仍将保持持续的高速增长态势。

(2)自主品牌汽车生产厂商的市场份额将进一步提高

汽车产业是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之一,一直以来,我国十分重视汽车自主品牌的发展。自主品牌汽车销量呈现出快速增长的态势,市场份额逐年提高。

随着国家进一步加大汽车产业政策的调整,鼓励与支持国内汽车生产厂商进行自主研发和自主汽车品牌的建设,自主品牌汽车生产厂商将进一步提高市场竞争力。

(3)行业整合将加快

随着汽车行业的发展,以资源重新配置为目的的行业整合将逐步加快,《汽车产业发展政策》及《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汽车工业结构调整意见的通知》均对汽车行业的产业结构调整及行业整合提出了政策指导,资本市场的逐步完善也为汽车行业的整合提供了便利的工具和条件。以合理配置资源、发挥协同效应为目标的行业整合将成为我国汽车产业结构调整的主要趋势。

(4)国际竞争力不断增强

根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统计,我国2010年,汽车整车出口表现好于去年,共出口56.62万辆,同比增长34.68%。2010年,全球经济在普遍极度宽松的宏观经济政策刺激下,逐步走出衰退,国际投资和贸易需求增长,我国汽车产品的出口出现强劲反弹。

(5)新能源汽车的商业化进程将进一步加快

随着全球环境污染及能源供应压力的加剧,电动汽车作为传统燃油汽车的替代解决方案,越来越受到各级政府的重视。近些年,国家连续公布实施了多项促进新能源汽车生产的相关政策及规划。各地政府也在积极筹备并相继出台新能源汽车发展规划及补贴方案,贯彻落实国家的产业政策及规划。国内汽车生产厂商正在积极研究开发新能源汽车,随着相关支持政策的逐步落实以及配套基础设施的逐步完善,新能源汽车的商业化进程将进一步加快。

5.附录5.附录

附录比亚迪大事记

时间 大事记

2011年1月 比亚迪K9纯电动大巴在深圳、长沙分别投入载客试运营。

比亚迪第一辆纯电动车E6正式在荷兰上牌;这也意味着E6正式推向了欧洲2010年12月

市场,成为中国首款在欧洲正式上牌的纯电动轿车。

2010年9月 比亚迪K9纯电动大巴下线。

2010年9月 “股神”巴菲特、芒格、盖茨一行抵深,实地参观比亚迪多个工业园。

2010年8月 L3在北京正式上市。

比亚迪汽车政商家三栖车型M6全球首发上市,吹响了比亚迪进军中高端汽2010年7月

车市场的号角。

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与戴姆勒股份公司签署合同,在中国成立深圳比亚迪戴2010年5月 姆勒新技术有限公司,双方各占一半股权。合资公司将为中国市场开发电动汽车。

比亚迪北美总部成立,落户洛杉矶,总部以新能源和汽车业务为主,成为北2010年4月

美销售、市场、研发和售后等中心。

比亚迪在第一时间向青海玉树地震灾区捐赠2000万元人民币、1000套棉被2010年4月

以及1000件棉衣。

2010年3月 比亚迪成功收购日本荻原馆林工厂。

比亚迪韶关汽车试验场和汽车底盘零配件生产基地项目签约仪式在广东省韶2009年11月 关市举行,此举标志着国内级别最高、规模最大、功能最齐全的标准汽车试验场落户韶关,标志着比亚迪汽车产业的又一大步发展。

2009年10月 比亚迪G3正式上市。

比亚迪汽车长沙项目正式签约启动;9月2日,长沙工业园开始开工建设汽车涂装和冲压生产线。

2009年7月 比亚迪运动型硬顶敞篷跑车S8正式上市。

比亚迪与德国大众汽车集团就混合动力车技术、电动车技术和铁电池在电动2009年5月 车领域的应用技术等方面进行交流探讨;最后,共同签署了双方商业合作谅解备忘录(MOU),为后续合作提供了战略性指导。

比亚迪E6等多款车型亮相于“股神”巴菲特投资旗舰伯克希尔—哈撒韦公2009年5月

司投资年会。

2009年4月 比亚迪首款MPV车型M6全球首发亮相于第十三届上海国际车展上。

全球第一款不依赖专业充电站的双模电动车——比亚迪F3DM双模电动车在2008年12月

深圳正式上市。

2008年12月 比亚迪太阳能电池项目开工仪式在商洛举行,比亚迪落户商洛。

2008年10月 比亚迪以近2亿元收购了半导体制造企业宁波中纬。

美国著名投资者“股神”巴菲特的投资旗舰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旗下附属公司中美能源控股公司宣布以每股8港元的价格认购比亚迪2.25亿股股2008年9月

份,约占比亚迪本次配售后10%的股份,交易总金额约为18亿港元或相当于2.3亿美元。

2008年9月 比亚迪F0在全国上市。

2008年3月 比亚迪F6在全国上市。

2008年1月 芬兰子公司建成。

比亚迪电子(国际)有限公司(股票代码:)在香港主板成功上市,表2007年12月

现理想。

2007年9月 罗马尼亚子公司建成。

2007年8月 第一款自主B级轿车比亚迪F6在深圳坪山基地下线。

2007年7月 F3R正式在全国上市。

2007年 坪山工业园建立。

2007年3月 印度子公司建成。

2006年12月 匈牙利子公司建成。

2006年11月 比亚迪S8在第九届北京国际车展首次亮相。

2008年9月 惠州工业园二期动工。

2006年7月 惠州工业园一期动工,2007年10月开始投产运行。

2006年3月 丹麦子公司建成。

2006年 第一款搭载铁动力电池的F3e纯电动汽车研制成功。

2005年9月 比亚迪F3在山东济南上市。

2005年8月 日本子公司成立。

2005年4月 第一款自主品牌F3轿车下线。

2004年3月 开始建立宝龙工业园。

2005年 建立西安比亚迪工业园,落户西安高新区。

时间 大事记

与北京吉驰汽车模具有限公司资产重组,成立全新的北京比亚迪模具有限公2003年5月

司,建立北京比亚迪工业园。

2003年1月 收购西安秦川汽车有限责任公司(现“比亚迪汽车有限公司”)。

2002年9月 开始建立上海比亚迪工业园,上海分公司成立。

在香港主板上市,创下了当时54支H股最高发行价纪录,股票代码1211-2002年7月

HK。

2002年 成为NOKIA第一个中国锂离子电池供应商。

2001年4月 韩国办事处成立。

2000年 成为MOTOROLA第一个中国锂离子电池供应商。

2009年7月

1999年11月 美国子公司成立。

2000年 建立葵涌工业园,比亚迪拥有了第一个自己的工业园。

1999年4月 香港分公司成立。

1998年12月 欧洲子公司成立。

1997年 公司开始生产锂离子电池。

1996年7月 通过ISO9002认证。

1995年2月 比亚迪公司成立,注册资本250万元人民币,员工20人左右。

作者:作者:中国地质大学(北京)人文经管学院 杨子明

责任编辑:责任编辑:俞江月

更多推荐

汽车,发展,生产,自主,行业,产品,市场,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