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3月26日发(作者:丰田兰德酷路泽图片)
龙源期刊网
收购戴姆勒,吉利意欲何为?
作者:黄耀鹏
来源:《中国汽车界》2018年第04期
截至目前,吉利收购戴姆勒一事已经尘埃落定,戴姆勒9.69%的股权,已经以不同的方式
交割完毕。吉利也申明不再继续收购,不会挑战管理层对公司的控制权,看上去双方颇有默
契。
干脆的收购
从财务角度,收购手法低调快速,吉利雇佣的大摩和兴业银行,当然不希望股价在收购期
间(长达半年)剧烈波动。它们采用二级市场买入和向对冲基金借股方式,前者占4.9%,后
者占4.79%。
虽然收购的“收梢”克制、干脆,但行动本身震动了整个德国经济界。德国政府沮丧地称,
(收购行为)“没有违法任何规定”。吉利董事长李书福将在近期应邀访问德国总理府,德媒认
为,他必须要准备好说辞,让德国人接受交易对戴姆勒也有利。这是相当困难的。
如果以较小代价,就能让欧洲人大吃一惊,莫过于闪电般收购他们的明星企业。尽管交易
不足1O%的股权,吉利也上位成为戴姆勒第一大股东,看上去一切都经过精心算计,不会把
任何人逼到墙角,被迫反击,但德国人乃至整个欧洲经济界的狐疑是摆在脸上的,他们不喜欢
这个交易。
这远不是皆大欢喜的交易,所有局外人都忙于猜测吉利的意图。而意图又和事态走向有莫
大的干系。
戴姆勒不喜欢
吉利成为戴姆勒最大股东过后一周,有新证据表明,吉利也曾打算对宝马“下手\'’。宝马
CEO克鲁格声称,“幸亏我们有个大股东”。他指的是持股25.83%的匡特家族,这使得外界很
难发起收购计划。皮耶希家族也坚定持有奥迪的股份,而戴姆勒是惟一没有家族股东的德国豪
华车企。
从财务角度,戴姆勒的股权结构过于分散,造成了被“入侵者”趁虚而入的局面。至少在吉
利试探性提出要约的时候,戴姆勒看上去一点也不想和吉利或者沃尔沃有什么瓜葛。奔驰一位
高管私下里称:“理想上来看,我们想要实现合作共赢。向沃尔沃和吉利贡献奔驰的技术则并
不是共赢的局面。”
戴姆勒CEO蔡澈曾公开否认一年内见过李书福,但这没什么意义。戴姆勒未加思考就拒
绝了吉利的增发提议。管理层既不想稀释股份,也不想吉利介入。令人吃惊的是,从结果来
龙源期刊网
看,收购行动得到戴姆勒管理层的配合,双方还很有默契地在事先划定的“停止线”上留住脚
步,没有人丢掉地盘。
李书福声称要联合汽车产业,抵御科技“入侵者”。但是德国人暗地里将他看做入侵者。
吉利的意图扑朔迷离
吉利一年来在海外并购猛然提速,达到160亿美元之多,虽然吉利通过衍生金融工具,实
现了无外部融资的低杠杆收购。
就算作为单纯的财务投资,至少短期内看上去相当划算。但无人相信这笔破纪录的中国企
业对外收购行动,目的如此单纯——等着分红。 不管李的目的是什么,他已经迫使戴姆勒坐
到谈判桌前。如果李书福提出进入监事会(最大股东当然有资格这么要求),戴姆勒必须提供
一把椅子。
如果李要求技术合作,并许以帮助EQ系列电动车中国销售,这也是老条件了,戴姆勒仍
然可以继续拒绝。吉利手中的股份不足以改变管理层控制公司的局面。一切还都得商量着来。
当然,李也可提出在自动驾驶或者其他技术领域的合作,这不过是软条件。吉利方面并不
预期取得确切结果。在电动化、智能驾驶、共享出行等方面,戴姆勒都和北汽、比亚迪有一些
计划,戴姆勒必须确保与吉利的合作,取得有成效且有差别的结果。这很难拿捏。
对于戴姆勒,今后它必须平衡中国合作伙伴(北汽)和吉利的关系,避免与后者走得太
近,妨碍它对中国合资公司做出的一系列既有承诺。如果吉利的投资长期化,戴姆勒可以得到
“锚定投资者”,但显然,他们更想要古老的欧洲家族,而非陌生的、难以揣摩的远东资金。
大多数分析认为,吉利花了90亿美元,不是希望和戴姆勒组成合资公司。因为这么做没
有先例,而且中国的整车合资政策可能很快将产生变化。
简单的,也是合理的
吉利买沃尔沃、买锰铜、买宝腾、买路特斯,一系列收购,使吉利拥有了从乘用车到商用
车,从国内到欧洲、东南亚、北美的布局,完全是打造跨国车企的架势。
目前,吉利的资产篮子里,缺乏重量级企业。而经营良好的企业是不可能摆上拍卖台的。
吉利用了谁的钱,虽然无从考究,有消息称,“不能排除”使用了中资银行的海外资金。如果李
上千亿人民币的收购资金来自某个方向,他到头来会发现自己必须受出资方的摆布。应该说,
其中不乏臆想的成分。
鉴于吉利完全不差钱的大肆买买买风格,欧洲研究机构煞有介事地出具报告称是一起“中
国公司交易”——暗示李是国家托拉斯的白手套。实际上,外界根本无从了解李的海外资金如
龙源期刊网
何运作,融资的来源和背书也是一头雾水。因为缺少必要的信息,导致关键结论只能瞎猜。主
要依据是在外汇管制大背景下,李的海外收购行动没有受到制约。
也有评论家说了公道话,单就规模的渴望而言,吉利的做法就是合理的。李拿到了德国总
理府的邀请函,尽管很可能沦为礼节性拜会,但就近观察这位出手豪阔的实业家,也是了解彼
此的好机会。交易对手的彼此如此陌生,本身有点蹊跷。整个西方工业界,需要更快速地领悟
现实。
更多推荐
吉利,收购,中国,管理层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