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3月11日发(作者:深圳摇号查询)

油价或迎年内第二次上调

油价或迎年内第二次上调

本轮计价周期内,多空因素交织,国际油价在震荡走高后再度回落。截至北

京时间2日凌晨,WTI 3月原油期货报76.41美元/桶,布伦特4月原油期货报

82.84美元/桶。

消息面上,2月1日,OPEC+联合部长级监督委员会会议重申去年10月份达

成的协议。此前,该联盟成员同意在2023年底前将日均总产量减少200万桶。

不过,EIA库存数据加重了油价下行压力,因炼油需求疲软和出口低迷,至1月

27日当周,美国原油库存增至2021年6月份以来新高。

今年以来,国内成品油价格已进行了两轮调整,呈现“一涨一跌”的格局,

汽油价格累计上调45元/吨,柴油价格累计上调45元/吨。

据金联创测算,截至国内第9个工作日,参考原油品种均价为82.90元/桶,

变化率为5.21%,对应的国内汽柴油零售价应上调220元/吨。距离调价窗口仅

剩1个工作日时间,本轮成品油零售价上调已成定局。

另据卓创资讯测算,截至国内第9个工作日,参考原油变化率为5.32%,预

计汽柴油上调220元/吨。距离调价窗口开启还有1个工作日,本次成品油零售

限价上调概率较大。按照目前的幅度计算,预计92#汽油和0#柴油的涨幅分别在

0.17元和0.19元,加满一箱50L的92#汽油预计将多花8.5元左右。

根据十个工作日一调整的原则,下一轮调价窗口将于2月17日24时开启。

对于后市,隆众资讯提示,近期利好因素虽偏强一些,但国际原油市场仍然

存在着不可忽视的抑制因素:一是全球经济衰退的事实仍然存在;二是短期内原

油市场供应仍然相对充足;三是全球央行加息进程没有结束。因此短期来看,当

下的原油市场仍然属于空好博弈的局面,稳固的涨势或跌势均尚未形成。

金联创也认为,来自亚洲地区的原油需求表现强劲,且随着西方国家制裁俄

罗斯石油产品的临近,石油供应或紧张,这将在一定程度上支撑油价。受此影响,

国际原油价格或呈现先抑后扬的态势。

油价上涨的原因是什么

1、 从经济学角度来看,供求关系决定着价格走向,全球的原油生产跟不上

原油的需求量,因此供小于求,就导致了油价上涨。

2、 石油是以美元定价的物品,当美元贬值的时候,会刺激原油价格上涨,

进而导致油价上涨。

3、 疫情反反复复,但是总体都在趋于平稳,全球经济逐渐复苏,对原有的

需求量逐渐增加, 但是因为资金和疫情的原因,很多石油开采的油田都未全面

复工,因此开采的数量跟不上需求的数量,所以导致油价上涨。

4、 俄罗斯和乌克兰的战争也导致原油出现了紧张,俄罗斯作为产油大国,

因为被制裁所以原油出口出现困难,又加之战争原因本国原油需求量加大,所以

导致全球的原油数量大幅减少,传导到油价自然也会上涨。

总而言之,油价上涨态势不会始终持续下去,即使出现不可逆的最坏状态,

国内相关主管部门也会出手干预,我们国家虽然是石油进口国,但是并不是说国

内储油非常匮乏,如果有必要,国内也会拿出储备油进行油价的调控。

石油价格上涨对人民生活带来的影响

1、交通方面

油价上涨最直接的影响是在交通出行方面。

交通业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产业和服务业领域。从中华人民共

和国统计局统计资料显示,从1995年开始,煤炭消耗量仅有石油能源中的4.5%,

随着人民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以及消费水平的大幅增加,在14年间,全国交通

运输消耗能源已经是1995年的三倍,煤炭消耗量占石油能源的比重大大增加2,

截止到2021年底,能源消耗占比持续增加。交通运输部门的能耗主要是在油耗

方面,更多的使用成品油如汽车、柴油、煤油;反而更少的消耗原油以及燃料油,

也就是说,全社会70%左右的石油被交通业消耗掉。

据公安部交管局统计的数据显示,截至2021年底,汽车保有量达3.27亿辆,

新注册量和年増量均达历史最高水平。目前,全国有40个城市的汽车保有量超

过百万辆,东南沿海等11个城市汽车保有量超过500万辆。但是随着石油价格

的上涨,汽车的销售量大量下降,这反应了人民对经济的不确定性,以及对未来

收入的不确定性,因为大部分传统车企现在面临着“寒冬”,继而影响GDP。

大量的私家车无疑对石油的需求将会更大,油价的上涨,将很大程度的影响

私家车的出行,不仅如此,其他交通方式比如公交、出租车、高铁、飞机等也受

到了影响,出行成本大大增加;公交车、地铁回到了人挤人的时候,踩踏事件、

擦碰事件又在增加;出租车开始挑客人,地方远了漫天要价。共享电动单车需求

旺盛,经常租不到,购买小电驴的风潮再次到来,各地也开始解禁摩托车,但是

很多人属于无证,且不佩戴护具,各种事故纠缠又出现了。

石油价格上涨对于居民来说不一定都是负面影响,交通出行的减少,可以大

大缓解交通压力,交通摩擦,减少交通事故的产生。

2、生活方面

在城市里拥有汽车的人可能是出租车司机、部分运输户、个人;而在农村,

则有农用车用户、农村农田灌溉油户、个体运输户等。这些人大都是资金不充足

的人,在油价大幅度上涨的同时,增加了车辆的成本,车贷又压迫在身上,所以

影响会特别大。就目前来说油价上涨最大影响的是出租车司机,因为私家车车主

可以为了省钱选择乘坐公共交通出行而不自己开车出来,但是出租车为了补贴家

用必须要出车,油价每上涨2毛,出租车司机平均每月要多付200元成本,这就

意味着这个普通家庭这个月的收入要少200元。那私家车不开出来就不存在影响

了吗?答案是否定的,私家车都停在家里导致了小区的停车位紧张,物业和业主

的矛盾增加了。

现在社会无论是吃的喝的用的还是一些其他的生活必需品,都是通过各种交

通方式运输的。同样的,一旦油价上涨,那必然影响各项运输成本,同样的那我

们的生活所需用品运输成本就会增加,同样的价格也会上涨,增加了通货膨胀。

对我们来说,油价上涨间接造成了我们的生活成本增加,加大了我们的生活压力,

导致生活质量下降。同样还有电商行业从事者,油价的上涨,快递运输途中的成

本增加,严重影响了网购的时效性。

农作物生长的过程也离不开化学施肥,尿素、硝酸铵等氮肥都在为农作物提

供有机肥料,而这些有机肥料恰恰是来自于化学工业,以石油为主要原料进行加

工处理而得来的,可以说粮食产业与化肥产量是正线性相关的。并且随着疫情的

不断蔓延,我国开始减少粮食出口,这正是民以食为天的表现。不仅如此,我们

用来做饭的佐料、食用色素等都是以石油为原料提取。石油价格上涨,粮食的成

本就会上升,会极大影响农业的进程。

生活中的塑料也是石油的衍生物,还有衣服的制作,各种纤维材料都从石油

中提取,本就由于疫情导致的服装行业更加岌岌可危,许多毛利润低的服装公司

面临破产、裁员,一部分人失业对自身家庭的影响极大。

再说说新能源汽车,难道说在这个油价上涨的当头使用新能源汽车就是最好

的了吗?不是的,由于前几年虽然国家推行新能源汽车,但是居民并不买账,以

致充电桩并未普及,随着油价上涨,目前新能源汽车的销售量大量增加,比如近

日特斯拉出表的销售量,但是充电桩是固定的数量,国家尚未来得及普及,充电

站门口拥挤,虽然有工作人员坚守维护秩序,但是充电难的问题尚未解决。

3、环境方面

在欧洲、日本和韩国的汽车市场上,大多数消费者会选择的小排量汽车,而

在我国却认为小排放的小汽车没有面子。由于我国居民的这种消费观念,逐渐形

成了追求大排量、歧视小排量的\"崎形\"的消费观。按照年均行驶1.5万公里,每

一百公里平均耗油9L来算,一年就要烧掉成千上万吨汽油。不仅如此,油价上

涨的同时,车辆的排放量也在不断增大,油耗也就更大了。

更大的油耗意味着更大的环境污染。交通行业中汽车工业是我国石油消耗最

大的部门,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的的升高主要就是来自汽车尾气的排放,目前谈

论最热的话题:温室效应就是大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增加的问题。不仅如此,化

工行业是我国的中流砥柱,但是化工行业对石油的消耗也不少于交通输业,向空

起中排放的二氧化硫等一系列化学物质造成了酸雨现象。所以说,石油价格上涨,

将减少石油的使用,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减少碳排放,缓解环境压力。

4、产业结构方面

目前,全国都由于石油价格上涨以及环境污染的问题,大力推行新型朝阳产

业-新能源产业以及节能限排的种种法律、法规和政策,这一系列政策的出台对

那些需要燃油供应的领域冲击很大。

首先燃油汽车销量肯定会下降。21世纪来,为了多方面促进我国经济的发

展,调整石油产业结构组成以及在居民生活中所占比例,开始注意保护环境,一

定程度上使得我国工业的石油消费増长率降低,与此同时,我国石油消费行业结

构逐渐发生了变化,石油消费中工业所占比例开始下降,交通运输业所占比重开

始上升。当前,交通运输业已经成为我国石油消费增长速度最快的领域。从成品

油的消费结构看,交通运输用油和石油化工业原料的消费占我国石油消费总量一

大部分。但随着石油价格的上涨,石油化工原料成本也开始大幅度的增加,一些

化工企业比如纺织、轻纺以及精细化工等开始周转困难,从而提高下游产品的价

格;交通运输用油价格上涨企业会导致使用燃油汽车销量降低;依靠运输生存的

企业也会受到影响,油价上涨,运输成本增加会导致部分企业破产或者选择转型;

再次,运输成本增加,农业将受巨大影响,种地成本增加,导致种植面积减少,

粮食价格上涨。

其次,柴油车的普及速度有所提升。目前我国柴油汽车的产量仅为总产量的

10%左右,不少人对柴油车存在偏见。尽管《汽车产业发展政策》已提出,我国

汽车业要以发展混合动力汽车技术和柴油发动机技术为重点,并且己经开始了对

小排量车的大规模解禁,但我国汽车行业却仍一味的强调柴油机排放硫排放和氮

氧化合物排放过高的问题。其实,清洁柴油机已解决了其噪音与排放黑烟的问题,

而且更加的清洁、经济且实用。相比较汽油,柴油发动机对汽车使用者来说具有

更大优点;其一是由于柴油的提炼相对汽油更容易,步骤更少,且价格比汽油低;

其二则是柴油发动机能够降低碳排放量的30%且平均节油达到35%,发动机动力

性能也更加强大。

最后,电动车和电力车会迎来发展小高峰。新能源汽车是指除汽油、柴油发

动机之外所有其它能源汽车。包括燃料电池汽车、混合动力汽车、氨能源动力汽

车和太阳能汽车等。其废气排放量比较低。近几年,世界各国均开始关注新能源

汽车的发展,我国也不例外。为了促进新能源汽车的发展,许多国家签署《巴黎

协定》,为了实现碳减排目标,显著的减少碳排放量,都纷纷限定燃油汽车的销

售和发展。汽车尾气作为城市地区空气污染的主要****,成为了率先开启产业转

型和产品绿色升级的产业之一。虽然我国也在积极推行新能源汽车,但是效果远

不如预期,各地的新能源汽车的销售额还是很差,使用率也低,情况并不乐观。

在这种情况下政府机构在大众公司订购了上百台新能源汽车,以支持新能源行

业,减少碳排放。对此,我国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来大型扶持新能源。从一开始的

税补政策:主要形式是减免退税和优惠税率,财政补贴政策:针对生产厂家运营

补贴、政府采购、创新奖励;针对消费者进行价格补贴到节能补贴政策再到2020

年 11 月,我国印发的《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21-2035 年)》,预计 2025

年我国新能源汽车新车销售量达到汽车新车销售总量的 20%左右。截至2021年

底,我国产销量、保有量已连续六年居世界首位。10月24日,中共中央、国务

院印发的《关于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意见》

(《意见》)正式发布。《意见》为碳中和提供了一个总体概念,紧接着10月26

日,国务院发布《2030年前碳达峰行动方案》。《方案》提出,到2025年,为

实现碳达峰奠定坚实基础。我国在2020年9月提出了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2060

年前实现碳中和的目标。双碳政策的推行将优化能源结构,尤其是在石油价格上

涨的同时,缓解经济压力。

更多推荐

汽车,石油,油价,上涨,新能源,原油,导致,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