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4月6日发(作者:马自达6参数)
个人收集整理 勿做商业用途
第三届中国西部汽车产业发展论坛报告
后引进与后合资时代中国汽车产业战略思考
清华大学汽车工程系汽车发展研究中心主任李显君教授
非常高兴来到“第三届中国西部汽车产业发展论坛”,我今天跟大家交流的主题是“后引
进、后合资时代,中国汽车产业的战略思考。”
今天交流的内容也是我们研究的一个大的课题的一小部分。我今天跟大家交流的很多不
是结论,还是初步的假设,这个后引进、后合资时代我们这边在研究汽车产业学术界率先提
出来的两个命题,首先我跟大家介绍一下研究的背景,Post-ocquisition理论研究热点.后引
进这一块是现代西方的创新理论、组织理论、战略理论研究的热点。大家看,有许多西方公
司的兼并、收购,收购之后很不成功。中国的联想集团,我们非常清楚,在2004年收购了
IBM,由于它的销售能力不行,亏损非常严重.后引进没有资本不行,如果把企业资产、技术
买来了,怎么实现整合是非常重要?这是理论界的热点,我们把握住。
另外,后发国家的产业,特别是后发国家产业最基本的特征,就是外部特征,什么是外部
特征?就是引入先进国家外部的知识和技术,其实有两个重要途径,就是引进、合资.中国
产业来看,我们引进和合资两个渠道我们使用得非常充分了,1953年一汽的诞生,作为我
们中国现代汽车工业的元年,从引进苏联技术到今天我们还在引进多个技术.合资大家知道,
1984年北京汽车和原美国汽车公司成立了北京第一家合资企业之后,到今天为止,几乎所
有的整车OEM的整车企业都跟我们进行了合资,但是世界各个国家发展实践表明,一个国
家如果一味的靠引进、合资,这个国家的产业一定培育不起来具有国际竞争优势的企业,也
培育不起来创新能力。大家知道巴西典型的是合资企业,多少年了根本没有发展起来.再一
个是成功的范例,韩国、日本不仅仅是汽车产业,他们走的是引进之路,其他的产业都非常
成功。中国二十多年的合资,只培养了制造能力,没有培养创新能力。因此,这种引进与合
资的制约性,要求我们中国汽车产业,从政府界、学术界、企业界应该重新思考,后引进时代
与后合资时代,中国汽车产业到底如何去走?这样一个思考。因此我们跟美国、加拿大大学研
究这么一个主题,“如何实现后引进时代和后合资时代中国汽车产业的创新和超越?”
个人收
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文档为个人收集整理,来源于网络
个人收集整理 勿做商业用途
什么是大而不强?大而不强表现在哪些方面?为什么形成大而不强的悖论?如何使中
国汽车产业实现既大又强?
什么是大而不强?我们知道2009年我们产量达到1379万辆,销售达到1364万辆,这
个时候使我们真正成为了产销双双大国,但是2009年我们刷新了一项世界年生产记录,这
个记录是1990年日本生产1348.7万辆,我们刷新它了。那么2010年这一年,产销双双
突破1800车辆这一年我们又刷新了世界年度销售记录,是2000年美国市场保持的,达到
了1740万辆,这一年我们真正成为产销的规模大国,但是这是大.什么是不强呢?美国人
一直在问,你们第一大国了,还没有成为建一家世界级产业,另外我们产销第一大国了,没有
创造一个世界级汽车品牌.因为产业革命200多年来,制造业成为全球第一,这个国家都有
世界第一品牌,但是中国的汽车产业没有创造出来世界第一企业、世界第一品牌。从国际上,
2010年我们占国际上的份额23.5%,自主品牌我们占3%,出口我们占3.1%,现在只有
三个国家年生产量超过1000万辆,美国1965年第一次产量超过1000万辆,日本是1980
年产量超过了1000万辆,中国是2009年超过了1000万辆,这三个国家第一次超过千
万辆,没法比。自主品牌在美国超过1000万车辆的时候,自主品牌占美国的市场95%,日
本当时占98%,日本当年的出口率超过50%以上,中国仅仅是3.1%,从中国国内市场
来看,我们整个成车占销量的45。3%,但是我们大家看,都是从量的统计讲,没有从价格角
度统计,从价格角度自主品牌仅仅占国内销售量的17%,大家很显然说,长安应该是60、
70万辆,你想多少台长安能相当一个奔驰,所以价值这块一定要计算。中央提供政策的时候,
没有算到这个问题,这就是我们不强,简单的从表层上说.
本文为互联网收集,请勿用作商业用途个人
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
为什么会产生大而不强的特殊现象?用西方的传统竞争理论解释不了,所以我们要研究
这个课题,普遍的观点看,中国汽车产业缺乏核心技术.普遍观点有四个方面:
1:汽车认识与预测(汽车工业与汽车经济、太多的争论,如轿车、自主创新、预测与
能力过剩说)。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一直在搞汽车经济,搞汽车工业和汽车大的产业、汽车
市场你都没有考虑这个政策,你根本不可以,所以我们的认知是有问题的,另外发展汽车工
业这些年,我们争论得太多,无谓的争论,浪费了很多实施,90年代争论了接近15年的时
间,当然,后来我们要不要自主品牌,没有意义的争论,你必须发展自主品牌,不发展自主
品牌,不可能发展。日本在很多汽车发展过程中,跟我们有很多相象的地方,日本在1949
年到1950年两年的时间推出了政策,要发展汽车工业,同时日本政府提出了重要的方向,
更多推荐
中国,汽车产业,汽车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