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3月13日发(作者:长城炮皮卡报价及图片)

中国自主品牌汽车你觉得最后还能剩几家?

这个问题就跟问中国自主品牌手机最后会剩几家,是一样一样

的~~

自主品牌如今发展势头很猛,大有赶超合资车企的趋势,不过就

像手机市场一样,强者越强,弱者越弱,市场迟早要面临洗牌,只不

过是时间问题罢了~~

像题主说到的几个自主品牌,小编觉得能活下来的可能也就只有

众泰了。为什么这么说?

且听小编一一道来~~

幻速已经停产,二道贩子都颤抖的纳智捷早晚要退回台湾,华泰

和力帆,野马已经严重边缘化了,没有代表作也就没有继续前行的资

本,猎豹仅凭CS9很难破局,加上综合产品力不行,在中外列强林立

的情况下,难以破局,海马,虽然近段又是启用新车标,又是推出新

的概念车,不过在小编看来,这只不过是在垂死挣扎,不过还是佩服

海马汽车,明知是个死,不如死前在折腾一下,放手一搏,说不定会

有奇迹呢……

目前也就众泰,能够在这些品牌中勉强存活下来~~

上半年众泰累计销量为14.62万台,全年突破20万辆还是没有问

题的。加上众泰布局新能源汽车比较早,销量还可以,不过众泰的问

题也在于太过依赖SUV车型,而且核心技术投入远远不如外观设计投

入多,要知道最终活下来光靠皮尺是不行的,还要靠真正的研发实力,

所以众泰也只能是可能会活下来~~

(2018年上半年自主品牌销量排行榜前十部分)

有五家”,具体哪五家,他没有具体说,不过在小编看来,五家只是

个约数,他的意思其实很简单,反正就是一半以上的自主品牌将会消

失在历史长河中,至于谁能活到最后,我们从今年上半年销量排行榜

中就能窥探一二。

之前有汽车行业的某位大佬曾豪言“未来自主品牌能活下来的只

销量前二十

中,仅有七家自主品牌,也是目前的一线阵营:吉利,长安,长

城,上汽,广汽,比亚迪,奇瑞。

吉利目前风头正盛,销量节节攀高,也是自长安之后第二个轿车

SUV发展最平衡的自主一哥,在领克,沃尔沃的多重出击下,吉利越

战越勇,越战越强,他可以说是最安全的自主品牌~~

长安自从徐留平调任一汽,感觉有些迷失自我了,销量持续低迷,

不过好在今年新车不少,新款75、逸动系列、55、35、85等,用一

句话形容就是“好戏还在后头”!新能源领域又和比亚迪抱团取暖,

说它是国家队里最有出息的一个一点也不为过,此前还传言长安,一

汽,东风三家国营车企有合并重组的迹象,这也并非不可能,不管怎

样,长安应该是稳稳的。

既然说到了比亚迪,那就好好说说它,新能源汽车的发展给了比

亚迪弯道超车的好机会,目前不说国内,就是在国际上,比亚迪在新

能源领域也是小霸王一样的存在,只要新能源汽车的发展方向不变,

那么未来就是属于比亚迪的,不过这种技术实力超强的民营车企,很

有可能最终会并入国家队,和长安达成战略同盟,这可能是第一

步~~

长城作为自主品牌里典型的偏科生,SUV发展的确实不错,利润

也很可观,可是国外的JEEP和路虎的发展史很值得长城借鉴,如果只

做拿手的SUV,注定最终免不了被其他自主品牌收购或者合并的命运。

上汽和广汽差不多,虽然自主品牌发展的还不错,但是大部分利

润依旧来自于合资,而且单靠一款SUV车型恐怕难以为继,广汽还好

一点,GS8和GM8还算成功,而上汽只有一款RX5,正所谓“一招

鲜,吃遍天!”可是,消费者也会有吃腻的那天,所以好好研发新车

型才是正事。

奇瑞,公认的最有技术实力的自主车企,然而却又是最不会卖车

的车企,虽然瑞虎SUV家族和艾瑞泽轿车家族混的还行,但也就是还

行。整体不好好研究造车和卖车,专门研究“生孩子”和“卖孩子”,

如果奇瑞还没有觉悟,到此为止,那它注定会成为自主品牌发展史上

的一个反面教材~~

未来,到底会剩几家自主品牌,谁也说不准,以上提到的几家哪

怕现在看似没啥问题,如果不谨慎前行,也会出现宝沃一样的悲

剧~~

407评论

天和Auto 优质汽车领域创作者 10-07 11:35

91赞

中国汽车品牌最终会剩下多少、会剩下哪几个,从车主的角度来

看答案会各不相同,撇开偏见只看企业经营现状和发展状态,目前

146个自主品牌(包括子品牌)最终剩下5个左右。

不管是国企还是私企,面对市场的竞争和企业体制的变化,没有

销量最终是注定要消失的。

问题描述中:海马、力帆、华泰这三个老牌企业已经在生死线徘

徊,破产可能是只时间问题;川汽野马、众泰汽车属于边缘品牌,销

量保有量是非常低的水平,乘用车领域应该是会消失的。

重庆幻速已经停产,目前还没有复产的通知,结局已经很明显;

纳智捷系列车型销量少有过三位数的,最终会退回岛内。这些品牌没

有意外,最终都会消失。

国产汽车品牌里的一线有:长城、吉利、长安、上汽、比亚迪等

(按照销量排名),这些品牌基本占据了消费市场90%的份额,剩下

的一百多个品牌实际只能蚕食那剩下的10%。

市场如此之小竞争又如此激烈,这些品牌的生存空间会被无限压

缩,大浪淘沙一需要一波就会消失。

一线品牌里也并不会全部都能生存,长城汽车是国内SUV的领军

企业,但技术储备不足产品战略混乱,负积分是全国最高的企业,面

对如此大的压力如果没有在新能源汽车发力“长城”会被其他企业摧

枯拉朽的推倒。

上汽吉利实力强大,虽然产品在走下坡被最终会生存下来,依靠

吞并仍能持续发展,这两个企业无疑会在最终的国产品牌里占据一席

之地。

长安比亚迪两家企业已经在互相取暖,长安香格里拉计划推出之

新能源时代这两家企业会有很难撼动的地位,最终也能生存的不错。

不过比亚迪这个家族式商业帝国,一旦企业的领袖出现问题管理

层会崩塌,后续会如何还是有一些不稳定因素的。

后确定了发展方向,比亚迪投资长安见长属于共赢,在2025年之后的

鸣”的状态是很不健康的,开始清洗的节点应该不会要很长时间了。

这些企业成可能是最终自主品牌为数不多的几个,现在“百家争

选车用车关注天和Auto,趣味问答购车推荐每天更新。

32评论

雁去无痕ty 汽车领域创作者 10-12 09:57

54赞

估计以后会剩6+3,共9家。

6指通常说的“国家队”:一汽、东风、上汽、长安、广汽、北汽

3指三家发展较好的新兴车企:吉利、长城和奇瑞。

其他的要么破产、要么被收购,要么被市场边缘化要死不活。

也许有人会说太多了,不曾有大佬说“今后中国只会剩下3至5

家”吗。

但实际上并不会。

人口仅一亿多的日本,有6家车企(丰田、本田、日产、马自达、

三菱、铃木)。

中国14亿人口,支撑9个汽车集团完全富富有余。

汽车产业的特点是,技术密集型、资本密集型、劳动密集型多种

产业形态于一身,同时,规模效应显著(产量越大,成本越低),所

以不是谁都玩得起。

但汽车产业对于就业、税收、贸易,乃至科技拉动作用太大(汽

车属于7个高端产业之一,也是中国经济四大支柱产业之一),对地

方经济意义重大,会得到当地政府的支持(所以中国的汽车厂和品牌,

比全世界加起来还多几倍。)

所以,政府对汽车企业的态度是,扶持不了就算了,但能扶持会

尽量扶持。所以,在考虑能剩下几家时,不能忽略政府的态度,最后

剩下9家完全合情合理。

一汽:(吉林省支持,央企)

目前乘用车发展的不好,但商用车数一数二。

商用车作为国家战略性产业,没有对外资开放,对民企限制也很

多。这决定了,一汽在商用车领域几乎没有威胁。

而只要有商用车市场,一汽就能立于不败之地。何况一汽还是央

企,其背景远非一般车企可比。

另外,一汽还有“红旗”这个金字招牌。

千万不要轻视品牌的力量。举个例子,前几年,贵州酒业发展不

好,在市场上节节败退,但正因为有“国酒茅台”这块招牌,贵州酒

业就能屹立不倒。后来理顺了发展思路,如今茅台的市值超万亿。

同样,“红旗”品牌对国人意味着什么,不言而喻。只要产品力

足够,一汽凭借“红旗”在乘用车翻身也就是分分钟的事儿。

东风:(湖北省支持,央企)

除了没有红旗品牌,其他和一汽情况类似,都是央企背景,都在

商用车领域数一数二,不多说了。

上汽:(上海市支持)

中国车企的龙头,各方面都是国内领先。随着荣威的崛起,最后

的短板也被补上了。而且是国内唯一一家“五菱—宝骏—荣威—

MG”,实现低中高市场品牌全覆盖的企业。(自主高端品牌里,领克、

WEY是无基础的新品牌,红旗还没起来,观致已经凉了,宝沃是个笑

话,只有MG是成熟品牌,在国际上有相当的知名度和忠实粉丝)。

长安:(重庆市支持,央企下辖)

中国第一自主品牌,央企背景,技术先进,不多说。

广汽:(广东省支持)

背靠中国第一经济大省,和第一消费市场,近年来传祺也发展的

不错。

北汽:(北京市支持)

老牌车企,具备一定的实力,但乘用车发展不好,应该是自身理

念的问题,跟企业实力无关。但由于在军工领域有一定的实力,再加

上“宝沃”“绅宝”这些品牌在市场的探索,一旦找到路子,生存下

去不难。

说完6,再说3

吉利(浙江省支持)、长城(河北省支持):

两家民企,在没有很强背景的条件下,通过在市场上摸爬滚打,

发展为自主第一阵营,可见其对于市场把握非同一般。未来能够活下

去。

同样,由于吉利的存在,浙江省可能对众泰等车企支持有限,毕

竟许多省份连扶持一家车企都做不到,浙江很难同时扶持两家以上车

企。相较于众泰,显然吉利的条件好得多。

奇瑞:(安徽支持)

前任自主老大,最近几年有些滑落。但技术实力,在自主乘用车

领域位居前列。

同样,安徽政府很难同时扶持两家车企。早几年,安徽政府就曾

打算将江淮与奇瑞合并。随着市场日趋激烈,不排除今后奇瑞与江淮

抱团取暖。如果组成“奇瑞—江淮”这种大型车企,那么生存下来不

难。

除了这9家,其他那些没有技术、没有背景、销量也不尽如人意

的车企,今后想发展起来估计很难。

比亚迪:

比亚迪在新能源领域的技术实力毋庸置疑。

但电动车毕竟不是主流,在电池蓄电量、通行里程、电池污染、

电量衰减、充电桩普及…等一系列问题解决之前,恐怕仍是燃油车的

天下。

同时,现在各家车企都在发力新能源,即便未来电动车成为主流,

比亚迪届时能否还能保持第一,也很难说。所以,比亚迪,待定吧。

28评论

铁皮叶罐头 10-24 11:14

38赞

这个很好回答的。

日本目前还有7家大型造车企业,但实质上也就只有丰田,本田

和日产了。斯巴鲁,三菱,铃木,马自达的产销亮不足以与前三强抗

衡,而且很多股份也已经卖给前三强或加入前三强的阵营。

美国目前也就三个造车集团,福特,通用和克莱斯勒。而且克莱

斯勒还是个和奔驰有着千丝万缕联系的公司。

德国自然就不必说了,大众集团,巴伐利亚发动机集团和戴姆勒

集团。

法国也就PSA和雷诺了。英国卖光了,貌似也就剩只玩赛车的迈

凯伦,和酒厂名字一样。印度还有家TATA,造路虎捷豹。意呆利么也

就剩个菲亚特了。

那我们看看中国,目前中国全自主的汽车集团也就吉利,比亚迪

了和长城了。

吉利未来发展应该是最好的,因为李先生已经是吉利,沃尔沃和

奔驰的一大堆股份,还有钱江摩托车,东南亚宝腾集团。凭借国际整

合,技术开发和多市场开拓,未来吉利一定能成为和大众,丰田比肩

的国际汽车集团。

再看比亚迪,从一个世界第一电池代工厂到一个电动汽车大厂,

比亚迪的电池技术还是比较了不起的。享誉全球的K8电动公交就是比

较好的例子。但是比亚迪的大件设计太丰田,还没走出自己的技术道

路。

长城么,作为一个只做皮卡SUV的厂子,只能说车子还行,价格

公道。但核心的技术着实着急。魏老板的魏派也就只是个样子好看配

置高级的油老虎。发动机,底盘还是不行。估计未来也就到路虎的成

就。

我看好吉利集团,不光是吉利买了那么多牌子。而是吉利成立时

的概念和对未来的眼光。吉利集团现在有了吉利,英伦,沃尔沃乘用

车,领克,钱江贝纳利,莲花跑车。未来还会有更多自主的设计与技

术带给国人世界。

更多推荐

品牌,自主,企业,没有,汽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