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2月7日发(作者:卡宴汽车标志)
目录
摘要??????????????????????? 2
关键词?????????????????????? 2
问题提出????????????????????? 3
问题分析????????????????????? 3
符号说明????????????????????? 4
模型假设????????????????????? 4
模型建立与求解?????????????????? 5
模型检验????????????????????? 19
结果分析????????????????????? 22
模型应用????????????????????? 22
模型优缺点及改进????????????????? 25
建模体会????????????????????? 26
参考文献????????????????????? 26
摘要
本文从汽车的刹车距离的两个方面:反应距离与制动距离入手研究十类大众化的汽车在公路的刹车情况,进而对这十类汽车的车主提出安全驾驶建议。
在模型的建立过程中,本文主要从影响汽车刹车距离的两个主要因素:司机的反应时间、汽车的车速入手。对于影响刹车距离的其他因素如:路面类型和状况、天气状况、驾驶员的操作技巧和身体状况等都视为相同的状态。
在对于刹车过程的具体分析,主要分成两个阶段:第一阶段称为“反应阶段”即匀速直线运动阶段,利用公式d′=t?v求得;第二阶段称为“制动阶段”即匀减速直线运动阶段,利用功能原理及牛顿第二定律得出:Fd″=Mv?/2;进而得出刹车的距离公式d=t?v+kv?。
再者从所收集得来的数据中运用最小二乘法拟合数据,得出k值,代入公式d=t?v+kv?得出刹车的速度与距离关系式。进而给驾驶者提出安全驾驶建议。
关键词:反应距离 制动距离 功能原理 牛顿第二定律 最小二乘法
2 问题提出
如今已进入汽车时代,怎么保持在公路上安全刹车已经成为越来越重要的问题,那么应该怎么样规范才能使人们在安全的条件下驾驶汽车。请研究你所常见的十种汽车的刹车距离,进一步对各种车型的车主提出建议。
问题分析
问题要求建立刹车距离与车速之间的数量关系,一方面,车速是刹车距离的主要影响因素,车速越快,刹车距离越长;另一方面,还有其它很多因素会影响刹车距离,包括车型、车重、刹车系统的机械状况、轮胎类型和状况、路面类型和状况、天气状况、驾驶员的操作技术和身体状况等。为了建立不同车型下刹车距离与车速之间的函数关系可以从以下分析入手:
首先,我们仔细分析刹车的过程,发现刹车经历两个阶段:
在第一阶段,司机意识到危险,做出刹车决定,并踩下刹车踏板使刹车系统开始起作用,汽车在反应时间段行驶的距离为“反应距离”;
在第二阶段,从刹车踏板被踩下、刹车系统开始起作用,到汽车完全停住,汽车在制动过程“行驶”(轮胎滑动摩擦地面)的距离为“制动距离”
进而可得出:刹车距离=反应距离+制动距离
下面对各阶段具体分析:
反应距离阶段:
根据常识,可以假设汽车在反应时间内车速没有改变,也就是说在此瞬间汽车做匀速直线运动,反应时间取决于驾驶员状况和汽车制动系统的灵敏性,与汽车的型号没有关系,而在不同年龄段的司机状况(包括反应、警觉性、视力等)有一定差别,因此在这研究中可以考虑分年龄段研究反应距离;正常情况下,汽车制动系统的灵敏性都非常好,与驾驶员状况相比,可以忽略。
制动距离阶段:
在制动过程,汽车的轮胎产生滚动摩擦,车速从v迅速减慢,直到车速变为0,汽车完全停止。用物理的语言来陈述,那就是:汽车制动力使汽车做减速运 3 动,汽车制动力做功导致汽车动能的损失。
在制动过程中,按照汽车的刹车系统及结构设计,不同车型在在相同条件下的紧急刹车的加速度是有一定区别的,也就是说,最大制动力受到汽车设计,车重,刹车系统性能的影响,所以认为不同车型的刹车情况是不同的。
换言之,需要对不同型号的汽车测试其在不同车速下的刹车距离(当然要尽量保持道路、天气、驾驶员、载重等条件一样),然后利用测试数据拟合出模型
d=t?v+kv?中的系数k 值,那么所得到不同车型下的刹车距离与车速之间的二次函数经验公式,对于所有在相同的道路、天气和驾驶员等条件下,既没有超载,也没有故障的汽车都是有参考作用的。
符号说明
符号 单位 名称
m/s 车速
vi
di
说明
刹车过程的速度变化值
m
m
m
s
m/s?
N
kg
s?/m
刹车距离 从司机决定刹车到车完全停住汽车行驶距离
反应距离
制动距离
反应时间
加速度
制动力
汽车质量
比例系数
从司机决定刹车到踩下踏板汽车行驶距离
从司机踩下刹车踏板到车完全停住汽车行驶距离
从司机决定刹车到踩下刹车踏板的时间
汽车制动过程的加速度
汽车制动过程的制动力
汽车的净重
k=1/(2a)
d′
d″
t′
a
F
m
k
模型假设:
(1)、假设道路、天气和驾驶员等条件相同,汽车没有超载,也没有故障;
(2)、假设汽车在平直道路上行驶,驾驶员紧急刹车,一脚把刹车踏板踩到底,汽车在刹车过程没有转方向;
(3)、假设汽车在反应阶段做匀速直线运动;
(4)、假设汽车在制动过程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加速度a只与车型有关,同车型时为常数,制动力所做的功只等于汽车动能的损失;
(5)、假设刹车距离等于反应距离加上制动距离
4 模型建立:
根据假设(2)、(3),汽车在反应阶段做匀速直线运动,立即得到反应距离:
d′=t?v (1.1.1)
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和假设(4),汽车在制动过程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加速度a是常数,有 F=ma;再根据功能原理,汽车制动力所做的功等于汽车动能的损失:Fd″=Mv?/2;所以d″=v?/2a
令,k=1/(2a),就得到制动距离:
d″=kv? (1.1.2)
最后,根据假设(5),及(1.1.1)—(1.1.2)式,刹车距离为
d=t?v+kv? (1.1.3)
(1.1.3)式就是汽车刹车距离的数学模型
模型的求解过程:
反应时间t′的数据,摘选自华北科技学院学报:
反应时间测试操作:将测试者分为老中青三组,每组20名。青年组年龄为20~30岁,中年组年龄为35~45岁,老年组年龄为51~60岁。测试者均在正常情况的驾驶:
反应时间(s)
以下研究的数据是汽车的制动距离,结合最小二乘法进行拟合。利用公式:S=∑(kv?-d″)?进行求解:
解答时先对S求导可得:S′=∑2k(v?)?-2d″v?
令S′=0 ,可求得k值:
青年组
1.278
中年组
1.218
老年组
1.371
5 8?k?i?1822vidi???i?12(vi2)2………..(1)
选取汽车之家(/)提供10种不同型号汽车在公路的制动距离实测数据进行模型建立。
型号一:2010款,捷豹XFR v8机械增压版
图表数据转化可得表:(1-10-1)
车速100 90 80 70 60 50 40 30
(km/h)
制动距离41.92 34.42 27.32 21.12 15.42 10.42 6.92 3.92
d″(m)
将表格(1-10-1)的数据利用Office excel进行计算,得到表(2-10-1)
表(2-10-1)
制动距离距离d″(m)
41.92
34.42
27.32
21.12
15.42
10.42
6.92
3.92
车速(km/h)
100
90
80
70
60
50
40
30
车速v(m/s)
27.778
25.000
22.222
19.444
16.667
13.889
11.111
8.333
v?
771.605
625.000
493.827
378.086
277.778
192.901
123.457
69.444
6
2d″v?
64691.358
43025.000
26982.716
15970.370
8566.667
4020.062
1708.642
544.444
2?v2?2
1190748.362
781250.000
487730.529
285898.682
154320.988
74421.773
30483.158
9645.062 对表(2-10-1)五列与六列数据进行求和
8?i?1822vidi??=165509.259
?i?12(vi)=3014498.552
22将上面两组数据代入(1)式可得
k=0.055
可得出此类车的刹车模型:
青年组
刹车模型
d=1.278?v+0.055v?
中年组
d=1.218?v+0.055v?
老年组
d=1.371?v+0.055v?
型号二:2010款,上海大众-途观2.0TSI旗舰导航版
图表数据转化可得表:(1-10-2)
车速100 90 80 70 60 50 40 30
(km/h)
制动距离42.2 36.8 29.2 26.95 17.8 13.3 9.2 6.5
d″(m)
将表格(1-10-2)的数据,利用Office excel进行计算,得到表(2-10-2)
7 表(2-10-2)
制动距离距离d″(m)
42.2
36.8
29.2
26.95
17.8
13.3
9.2
6.5
8车速(km/h)
100
90
80
70
60
50
40
30
车速v(m/s)
27.778
25.000
22.222
19.444
16.667
13.889
11.111
8.333
v?
771.605
625.000
493.827
378.086
277.778
192.901
123.457
69.444
2d″v?
65123.457
46000.000
28839.506
20378.858
9888.889
5131.173
2271.605
902.778
2(v?)?
1190748.362
781250.000
487730.529
285898.682
154320.988
74421.773
30483.158
9645.062
对表(2-10-2)五列与六列数据进行求和
?i?182vidi??=178536.265
2?i?12(vi)22=3014498.552
将上面两组数据代入(1)式可得
k=
0.059
可得出此类车的刹车模型:
青年组
刹车模型
d=1.278?v+0.059v?
中年组
d=1.218?v+0.059v?
老年组
d=1.371?v+0.059v?
型号三:2010款,沃尔沃C30 2.0智雅版
8 图表数据转化可得表:(1-10-3)
车速100 90 80 70 60 50 40 30
(km/h)
制动距离38.2 32.6 25.8 20.1 15 11 7.3 4.7
d″(m)
将表格(1-10-3)的数据,利用Office excel进行计算,得到表(2-10-3)
表(2-10-3)
制动距离距离d″(m)
38.2
32.6
25.8
20.1
、15
11
7.3
4.7
8车速(km/h)
100
90
80
70
60
50
40
30
车速v(m/s)
27.778
25.000
22.222
19.444
16.667
13.889
11.111
8.333
v?
771.605
625.000
493.827
378.086
277.778
192.901
123.457
69.444
2d″v?
58950.617
40750.000
25481.481
15199.074
8333.333
4243.827
1802.469
652.778
2(v?)?
1190748.362
781250.000
487730.529
285898.682
154320.988
74421.773
30483.158
9645.062
对表(2-10-3)五列与六列数据进行求和
?i?182vidi??=155413.580
2?i?12(vi)22=3014498.552
将上面两组数据代入(1)式可得
k= 0.052
可得出此类车的刹车模型:
青年组
刹车模型
d=1.278?v+0.052v?
9
中年组
d=1.218?v+0.052v?
老年组
d=1.371?v+0.052v? 型号四:2010款,现代ix35 2.4领舰版
图表数据转化可得表:(1-10-4)
车速100 90 80 70 60 50 40 30
(km/h)
制动距离40.8 34.4 27 21 15.75 11.05 7.05 4.1
d″(m)
将表格(1-10-4)的数据,利用Office excel进行计算,得到表(2-10-4)
表(2-10-4)
制动距离距离d″(m)
40.8
34.4
27
21
15.75
11.05
7.05
4.1
8车速(km/h)
100
90
80
70
60
50
40
30
车速v(m/s)
27.778
25.000
22.222
19.444
16.667
13.889
11.111
8.333
v?
771.605
625.000
493.827
378.086
277.778
192.901
123.457
69.444
2d″v?
62962.963
43000.000
26666.667
15879.630
8750.000
4263.117
1740.741
569.444
2(v?)?
1190748.362
781250.000
487730.529
285898.682
154320.988
74421.773
30483.158
9645.062
对表(2-10-4)五列与六列数据进行求和
?i?12vidi??=163832.562
28?i?12(vi)=3014498.552
10
22 将上面两组数据代入(1)式可得
k= 0.054
可得出此类车的刹车模型:
青年组
刹车模型
d=1.278?v+0.054v?
中年组
d=1.218?v+0.054v?
老年组
d=1.371?v+0.054v?
型号五:2010款奥迪A3 Sportback 1.8T 豪华型
图表数据转化可得表:(1-10-5)
车速100 90 80 70 60 50 40 30
(km/h)
制动距离40.55 33.05 26.05 20.15 14.8 9.85 6.35 3.95
d″(m)
将表格(1-10-5)的数据,利用Office excel进行计算,得到表(2-10-5)
表(2-10-5)
制动距离距离d″(m)
40.55
33.05
26.05
20.15
14.8
9.85
6.35
3.95
车速(km/h)
100
90
80
70
60
50
40
30
车速v(m/s)
27.778
25.000
22.222
19.444
16.667
13.889
11.111
8.333
11
v?
771.605
625.000
493.827
378.086
277.778
192.901
123.457
69.444
2d″v?
62577.160
41312.500
25728.395
15236.883
8222.222
3800.154
1567.901
548.611
2(v?)?
1190748.362
781250.000
487730.529
285898.682
154320.988
74421.773
30483.158
9645.062 对表(2-10-5)五列与六列数据进行求和
8?i?182vidi??= 158993.827
2?i?12(vi)22= 3014498.552
将上面两组数据代入(1)式可得
k= 0.053
可得出此类车的刹车模型:
青年组
刹车模型
d=1.278?v+0.053v?
中年组
d=1.218?v+0.053v?
老年组
d=1.371?v+0.053v?
型号六:奔驰E300L,真正的商务车标杆
图表数据转化可得表:(1-10-6)
车速100 90 80 70 60 50 40 30
(km/h)
制动距离36.9 30.6 24.8 18.9 14.1 10.1 6.9 4.2
d″(m)
将表格(1-10-6)的数据,利用Office excel进行计算,得到表(2-10-6)
12 表(2-10-6)
制动距离距离d″(m)
36.9
30.6
24.8
18.9
14.1
10.1
6.9
4.2
车速(km/h) 车速v(m/s)
100
90
80
70
60
50
40
30
27.778
25.000
22.222
19.444
16.667
13.889
11.111
8.333
v?
771.605
625.000
493.827
378.086
277.778
192.901
123.457
69.444
2d″v?
56944.444
38250.000
24493.827
14291.667
7833.333
3896.605
1703.704
583.333
2(v?)?
1190748.362
781250.000
487730.529
285898.682
154320.988
74421.773
30483.158
9645.062
对表(2-10-6)五列与六列数据进行求和
8?i?18i?12vidi??= 147996.914
22i?2(v)2= 3014498.552
将上面两组数据代入(1)式可得
k= 0.049
可得出此类车的刹车模型:
青年组
刹车模型
d=1.278?v+0.049v?
13
中年组
d=1.218?v+0.049v?
老年组
d=1.371?v+0.049v? 型号七:年轻人的第一辆车!测试海马王子1.0L
图表数据转化可得表:(1-10-7)
车速100 90 80 70 60 50 40 30
(km/h)
制动距离50.42 43.32 33.42 26.52 19.72 14.67 9.67 6.12
d″(m)
将表格(1-10-7)的数据,利用Office excel进行计算,得到表(2-10-7)
表(2-10-7)
制动距离距离d″(m)
50.42
43.32
33.42
26.52
19.72
14.67
9.67
6.12
车速(km/h)
100
90
80
70
60
50
40
30
车速v(m/s)
27.778
25.000
22.222
19.444
16.667
13.889
11.111
8.333
v?
771.605
625.000
493.827
378.086
277.778
192.901
123.457
69.444
2d″v?
77808.642
54150.000
33007.407
20053.704
10955.556
5659.722
2387.654
850.000
2(v?)?
1190748.362
781250.000
487730.529
285898.682
154320.988
74421.773
30483.158
9645.062
对表(2-10-7)五列与六列数据进行求和
8?i?122vidi??= 204872.685
14 8?i?12(vi)= 3014498.552
22将上面两组数据代入(1)式可得
k= 0.068
可得出此类车的刹车模型:
青年组
刹车模型
d=1.278?v+0.068v?
中年组
d=1.218?v+0.068v?
老年组
d=1.371?v+0.068v?
型号八:瑞虎 2010款 改款 1.6S MT豪华型
图表数据转化可得表:(1-10-8)
车速100 90 80 70 60 50 40 30
(km/h)
制动距离43.16 35.16 27.26 21.01 15.31 10.41 6.41 3.46
d″(m)
将表格(1-10-8)的数据,利用Office excel进行计算,得到表(2-10-8)
15 表(2-10-8)
制动距离距离d″(m)
43.16
35.16
27.26
21.01
15.31
10.41
6.41
3.46
8车速(km/h)
100
90
80
70
60
50
40
30
车速v(m/s)
27.778
25.000
22.222
19.444
16.667
13.889
11.111
8.333
v?
771.605
625.000
493.827
378.086
277.778
192.901
123.457
69.444
2d″v?
66604.938
43950.000
26923.457
15887.191
8505.556
4016.204
1582.716
480.556
2(v?)?
1190748.362
781250.000
487730.529
285898.682
154320.988
74421.773
30483.158
9645.062
对表(2-10-8)五列与六列数据进行求和
?i?12vidi??= 167950.617
28?i?12(vi)22= 3014498.552
将上面两组数据代入(1)式可得
k=
0.056
可得出此类车的刹车模型:
青年组
刹车模型
d=1.278?v+0.056v?
型号九:行政商务新选择 宝马535Li
中年组
d=1.218?v+0.056v?
老年组
d=1.371?v+0.056v?
16 图表数据转化可得表:(1-10-9)
车速100 90 80 70 60 50 40 30
(km/h)
制动距离41.3 33.3 27.3 19.3 14.05 9.9 6.3 3.9
d″(m)
将表格(1-10-9)的数据,利用Office excel进行计算,得到表(2-10-9)
表(2-10-9)
制动距离距离d″(m)
41.3
33.3
27.3
19.3
14.05
9.9
6.3
3.9
车速(km/h)
100
90
80
70
60
50
40
30
车速v(m/s)
27.778
25.000
22.222
19.444
16.667
13.889
11.111
8.333
v?
771.605
625.000
493.827
378.086
277.778
192.901
123.457
69.444
2d″v?
63734.568
41625.000
26962.963
14594.136
7805.556
3819.444
1555.556
541.667
2(v?)?
1190748.362
781250.000
487730.529
285898.682
154320.988
74421.773
30483.158
9645.062
对表(2-10-9)五列与六列数据进行求和
8?i?182vidi??= 160638.889
2?i?12(vi)22= 3014498.552
将上面两组数据代入(1)式可得
k=
0.053
可得出此类车的刹车模型:
青年组
刹车模型
d=1.278?v+0.053v?
17
中年组
d=1.218?v+0.053v?
老年组
d=1.371?v+0.053v? 型号十:一汽-大众CC 2.0T,科技点缀感动
图表数据转化可得表:(1-10-10)
车速100 90 80 70 60 50 40 30
(km/h)
制动距离40.32 33.82 26.3 20.32 15.32 10.32 6.82 3.82
d″(m)
将表格(1-10-10)的数据,利用Office excel进行计算,得到表(2-10-10)
表(2-10-10)
制动距离距离d″(m)
40.32
33.82
26.3
20.32
15.32
10.32
6.82
3.82
8车速(km/h)
100
90
80
70
60
50
40
30
车速v(m/s)
27.778
25.000
22.222
19.444
16.667
13.889
11.111
8.333
v?
771.605
625.000
493.827
378.086
277.778
192.901
123.457
69.444
2d″v?
62222.222
42275.000
25975.309
15365.432
8511.111
3981.481
1683.951
530.556
2(v?)?
1190748.362
781250.000
487730.529
285898.682
154320.988
74421.773
30483.158
9645.062
对表(2-10-10)五列与六列数据进行求和
?i?12vidi??= 160545.062
28?i?12(vi)22= 3014498.552
将上面两组数据代入(1)式可得
k= 0.053
可得出此类车的刹车模型:
青年组
刹车模型
d=1.278?v+0.053v?
中年组
d=1.218?v+0.053v?
18
老年组
d=1.371?v+0.053v? 模型的检验
检验过程:将制动过程的速度数值代入制动距离公式d″=kv?,进而对比其与实际制动距离的差值,确立模型的合理性。
型号一:2010款,捷豹XFR v8机械增压版
车速(km/h)
100
90
80
70
60
50
40
30
车速v(m/s)
27.778
25.000
22.222
19.444
16.667
13.889
11.111
8.333
K值
0.055
0.055
0.055
0.055
0.055
0.055
0.055
0.055
实际制动距离距离d″(m)
41.92
34.42
27.32
21.12
15.42
10.42
6.92
3.92
计算制动距离KV?(m)
42.365
34.315
27.113
20.759
15.251
10.591
6.778
3.813
制动时间(s)
3.050
2.745
2.440
2.135
1.830
1.525
1.220
0.915
型号二:2010款,上海大众-途观2.0TSI旗舰导航版
车速(km/h)
100
90
80
70
60
50
40
30
车速v(m/s)
27.778
25.000
22.222
19.444
16.667
13.889
11.111
8.333
K值
0.059
0.059
0.059
0.059
0.059
0.059
0.059
0.059
实际制动距离距离d″(m)
42.2
36.8
29.2
26.95
17.8
13.3
9.2
6.5
计算制动距离KV?(m)
45.699
37.016
29.247
22.393
16.452
11.425
7.312
4.113
制动时间(s)
3.290
2.961
2.632
2.303
1.974
1.645
1.316
0.987
型号三:2010款,沃尔沃C30 2.0智雅版
车速(km/h)
100
90
80
70
60
50
40
30
车速v(m/s)
27.778
25.000
22.222
19.444
16.667
13.889
11.111
8.333
K值
0.052
0.052
0.052
0.052
0.052
0.052
0.052
0.052
实际制动距离计算制动距离KV?d″(m)
38.2
32.6
25.8
20.1
15
11
7.3
4.7
(m)
39.780
32.222
25.459
19.492
14.321
9.945
6.365
3.580
制动时间(s)
2.864
2.578
2.291
2.005
1.719
1.432
1.146
0.859
19 型号四:2010款,现代ix35 2.4领舰版
车速(km/h)
100
90
80
70
60
50
40
30
车速v(m/s)
27.778
25.000
22.222
19.444
16.667
13.889
11.111
8.333
K值
0.054
0.054
0.054
0.054
0.054
0.054
0.054
0.054
实际制动距离d″(m)
40.8
34.4
27
21
15.75
11.05
7.05
4.1
计算制动距离KV?(m)
41.935
33.968
26.839
20.548
15.097
10.484
6.710
3.774
制动时间(s)
3.019
2.717
2.415
2.114
1.812
1.510
1.208
0.906
型号五:2010款奥迪A3 Sportback 1.8T 豪华型
车速(km/h)
100
90
80
70
60
50
40
30
车速v(m/s)
27.778
25.000
22.222
19.444
16.667
13.889
11.111
8.333
K值
0.053
0.053
0.053
0.053
0.053
0.053
0.053
0.053
实际制动距离d″(m)
40.55
33.05
26.05
20.15
14.8
9.85
6.35
3.95
计算制动距离KV?(m)
40.697
32.964
26.046
19.941
14.651
10.174
6.511
3.663
制动时间(s)
2.930
2.637
2.344
2.051
1.758
1.465
1.172
0.879
型号六:奔驰E300L,真正的商务车标杆
车速(km/h)
100
90
80
70
60
50
40
30
车速v(m/s)
27.778
25.000
22.222
19.444
16.667
13.889
11.111
8.333
K值
0.049
0.049
0.049
0.049
0.049
0.049
0.049
0.049
实际制动距离d″(m)
36.9
30.6
24.8
18.9
14.1
10.1
6.9
4.2
计算制动距离KV?(m)
37.882
30.684
24.244
18.562
13.638
9.470
6.061
3.409
制动时间(s)
2.728
2.455
2.182
1.909
1.637
1.364
1.091
0.818
20 型号七:年轻人的第一辆车!测试海马王子1.0L
实际制动距车速(km/h) 车速v(m/s)
100
90
80
70
60
50
40
30
27.778
25.000
22.222
19.444
16.667
13.889
11.111
8.333
K值
0.068
0.068
0.068
0.068
0.068
0.068
0.068
0.068
离d″(m)
50.42
43.32
33.42
26.52
19.72
14.67
9.67
6.12
计算制动距离KV?(m)
52.440
42.476
33.561
25.696
18.878
13.110
8.390
4.720
制动时间(s)
3.776
3.398
3.021
2.643
2.265
1.888
1.510
1.133
型号八:瑞虎 2010款 改款 1.6S MT豪华型
车速(km/h)
100
90
80
70
60
50
40
30
车速v(m/s)
27.778
25.000
22.222
19.444
16.667
13.889
11.111
8.333
K值
0.056
0.056
0.056
0.056
0.056
0.056
0.056
0.056
实际制动距离d″(m)
43.16
35.16
27.26
21.01
15.31
10.41
6.41
3.46
计算制动距离KV?(m)
42.989
34.821
27.513
21.065
15.476
10.747
6.878
3.869
制动时间(s)
3.095
2.786
2.476
2.167
1.857
1.548
1.238
0.929
型号九:行政商务新选择 宝马535Li
车速(km/h)
100
90
80
70
60
50
40
30
车速v(m/s)
27.778
25.000
22.222
19.444
16.667
13.889
11.111
8.333
K值
0.053
0.053
0.053
0.053
0.053
0.053
0.053
0.053
实际制动距离d″(m)
41.3
33.3
27.3
19.3
14.05
9.9
6.3
3.9
计算制动距离KV?(m)
41.118
33.306
26.315
20.148
14.802
10.279
6.579
3.701
制动时间(s)
2.960
2.664
2.368
2.072
1.776
1.480
1.184
0.888
21 型号十:一汽-大众CC 2.0T,科技点缀感动
车速(km/h)
100
90
80
70
60
50
40
30
车速v(m/s)
27.778
25.000
22.222
19.444
16.667
13.889
11.111
8.333
K值
0.053
0.053
0.053
0.053
0.053
0.053
0.053
0.053
实际制动距离d″(m)
40.32
33.82
26.3
20.32
15.32
10.32
6.82
3.82
计算制动距离KV?(m)
41.094
33.286
26.300
20.136
14.794
10.273
6.575
3.698
制动时间(s)
2.959
2.663
2.367
2.071
1.775
1.479
1.184
0.888
结果分析
一、利用刹车模型的公式可以知道,当汽车的速度越快那么要使汽车完全停下来的刹车距离就越远,由于正常情况下同一年龄段的司机状况是差别不大,则同一年龄段的司机反应时间t′可被视为常数,因此由反应距离公式d′=t′v可知,反应距离d′随速度v的增大而增大,并以固定倍数增长。而由刹车距离公式d=t?v+kv?知,当速度v增大的时,汽车的刹车距离d不是以固定的倍数增大,而是随着速度v的增大呈二次函数增长。
二、从研究的数据表明,由于汽车的质量、制动力大小、性能不同,刹车系统也不同,因此拟合的k值也不同,导致其刹车距离也不同。
三、因为同一年龄段的司机反应时间是被视为常数t′的,而制动距离则是被看为匀减速的过程,可利用匀减速的速度公式v=at及比例常数k=
12k12a,知v=
t,即随着汽车速度v的增长,其刹车所需的时间就越长,且以12k倍增长。
模型的应用
对于该模型的应用可从刹车距离与刹车时间两个方面给予不同年龄段的司机不同的建议:
表(3-3-1)-(3-3-3)是十类汽车的刹车距离与速度关系表,不同年龄段的司机可运用测距仪所测与前车距离,进而参照下表驾驶。当汽车行驶速度在以下数据的某一范围内,司机就要保证自己车与前面车的距离不小于安全车距。
22 表(3-3-1)青年人
安全车距
车速
(m) (km/h)
30以下
30-40
40-50
50-60
60-70
70-80
80-90
90-100
15
15
15
15
15
15
15
15
15
16
30以下
30-40
40-50
50-60
60-70
70-80
80-90
90-100
15
14
14
14
14
14
15
14
14
15
30以下
30-40
40-50
50-60
60-70
70-80
80-90
90-100
16
16
16
15
16
16
16
16
16
17
23
22
23
22
22
22
23
22
22
23
31
29
30
29
30
30
30
30
30
33
40
38
39
37
38
38
39
38
38
43
50
47
48
46
47
48
48
47
47
53
60
56
58
55
57
58
58
57
57
65
72
67
69
65
68
69
70
68
68
77
83
78
81
76
79
81
82
80
80
91
21
20
21
20
21
21
21
21
21
22
29
27
28
27
28
28
28
28
28
31
37
35
36
34
35
36
36
36
36
40
47
44
45
43
44
45
45
44
44
50
57
53
55
52
54
54
55
54
54
61
68
63
65
62
64
65
66
64
64
73
80
74
77
72
75
76
77
75
75
87
22
21
21
21
21
21
22
21
21
23
30
28
29
28
28
29
29
29
29
31
38
36
37
35
36
37
37
37
37
41
48
45
46
44
45
46
46
45
45
51
58
54
56
53
55
56
56
55
55
61
69
65
67
63
65
66
67
66
66
75
82
76
78
74
77
78
79
77
77
88
车型
上海大众-途观2.0TSI
沃尔沃C30 2.0
捷豹XFR v8
奔驰E300L
奥迪A3 Sportback 1.8T
现代ix35 2.4
瑞虎 1.6S MT
宝马535Li
一汽大众cc 2.0T
海马王子1.0L
表(3-3-2)中年人
安全车距
车速
(m) (km/h)
车型
上海大众-途观2.0TSI
沃尔沃C30 2.0
捷豹XFR v8
奔驰E300L
奥迪A3 Sportback 1.8T
现代ix35 2.4
瑞虎 1.6S MT
宝马535Li
一汽大众cc 2.0T
海马王子1.0L
表(3-3-3)老年人
安全车距
车速
(m) (km/h)
车型
上海大众-途观2.0TSI
沃尔沃C30 2.0
捷豹XFR v8
奔驰E300L
奥迪A3 Sportback 1.8T
现代ix35 2.4
瑞虎 1.6S MT
宝马535Li
一汽大众cc 2.0T
海马王子1.0L
23 表(4-3-1)-(4-3-3)是十类汽车的刹车时间与速度关系表,不同年龄段的司机在开车时,可利用公路上的某一标志物为参考,从前车经过这一标志物开始根据下表提供的时间数据,默数自己经过这一标志物的时间不宜快于刹车时间。
表(4-3-1)青年人
刹车时间
车速
(s) (km/h) 30以下 30-40 40-50 50-60 60-70 70-80 80-90 90-100
车型
上海大众-途观2.0TSI
沃尔沃C30 2.0
捷豹XFR v8
奔驰E300L
奥迪A3 Sportback1.8T
现代ix35 2.4
瑞虎 1.6S MT
宝马535Li
一汽大众cc 2.0T
海马王子1.0L
表(4-3-2)中年人
刹车时间
车速
3
3
3
3
3
3
3
3
3
3 4
4
4
4
4
4
4
4
4
4
5
5
5
5
5
5
5
5
5
5
6
(s) (km/h) 30以下 30-40 40-50 50-60 60-70 70-80 80-90 90-100
车型
上海大众-途观2.0TSI
沃尔沃C30 2.0
捷豹XFR v8
奔驰E300L
奥迪A3 Sportback1.8T
现代ix35 2.4
瑞虎 1.6S MT
宝马535Li
一汽大众cc 2.0T
海马王子1.0L
3
3
3
3
3
3
3
3
3
3 4
4
4
4
4
4
4
3
4
4
5
5
5
5
5
5
5
5
5
24 表(4-3-3)老年人
刹车时间
车速
(s) (km/h) 30以下 30-40 40-50 50-60 60-70 70-80 80-90 90-100
车型
上海大众-途观2.0TSI
沃尔沃C30 2.0
捷豹XFR v8
奔驰E300L
奥迪A3 Sportback1.8T
现代ix35 2.4
瑞虎 1.6S MT
宝马535Li
一汽大众cc 2.0T
海马王子1.0L
3
3
3
3
3
3
3
3
3
3 4
4
4
4
4
4
4
3
3
4
5
5
5
5
5
5
5
2
2
5
6
模型的优缺点及改进
优点:模型可以给大多数公路汽车驾驶员于驾驶参考,解决大部分汽车的安全刹车距离的预测问题,可有效的利用于减少因汽车追尾事件所造成的交通事故,因此可以对模型进行推广运用。
缺点:没有全面的收集到各种天气及其他道路情况下的汽车刹车数据,对于刹车数据的取值过程存在误差,导致K值的拟合存在偏差。同时在汽车高速行驶遗漏了某些不容忽视的因素,导致模型的数据整合不具完全可信度。
改进:本文在分析反应时间t′时所提供的数据不具很强说服力且年龄段选取考虑不全,这在模型的实际运用中不是很合理,因为在不同年龄段的人的反应时间是有差别的,不同的反应时间是会影响到刹车过程中反应距离。因此在模型的改进方面可以考虑到此方面的因素,可研究各年龄段的司机的反应时间,进而结合制动时间,给予司机安全驾驶建议。
25 建模体会
2010年10月,我开始着手毕业论文工作,时至今日,论文已经完成。从刚开始的茫然,到后来的进入状态,再到对研究思路的逐渐清晰,整个写作过程是非常艰巨的。历经了几个月的奋战,我和我的小组成员一起完成的建模论文终于完稿了!回想这段日子的经历和感受,我感慨万千,因为在此过程中,我拥有了无数难忘的回忆和收获。
在与指导老师交流讨论后,我们确定了我们小组的题目------汽车刹车距离。当开题报告定下来后,我们便着手收集与论文相关资料的工作。首先是从图书馆找有关汽车安全行驶、刹车系统结构的书籍,记录下相关的资料,然后就是在“汽车之家”的网站上找到10种常见汽车的刹车距离数据。最后,通过对所得资料的分析、整合,对所得数据的拟合、运算,再进行论文的撰写。在撰写的过程中,我遇到了很多问题,但在指导老师的帮助下,我们解决了很多问题,才能顺利完稿!
这次毕业论文的撰写过程是我的一次再学习、再提高的过程。在此过程中,我充分运用了大学期间所学知识,以科学严谨的态度,不怕困难、团结协作的精神完成论文。我想这是一种意志的磨练,是对我实际能力的一次提升,也会对我的未来的学习和工作有很大的帮助。
罗老师的严谨治学态度、渊博的知识、无私奉献的精神使我们深受启迪。从导师身上,我不仅学到了扎实、宽广的专业知识,也学到了做人的道理。在此,我要向我们的导师致以最衷心的感谢和深深的敬意。
在整个过程中,我学到了新知识,增长了见识;在今后的日子里,我仍然要不断地充实自己,争取在所学领域有所作为!
参考文献
【1】 姜启源,谢金星,叶俊,数学模型(第三版),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2】 姜华平,陆春其,陈海泳,高速公路交通安全管理,人民交通出版社,2005
【3】 赵长利,吴娜,张竹林,汽车概论,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10
【4】 鲁植雄,汽车防抱死制动系统故障诊断图解,江苏科学技术出版,2003
【5】 同济大学应用数学系,高等数学(第五版)下册,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
【6】 张展宏,基于模拟器的驾驶员应急状态下刹车反应时间的研究[J],华北科技学院学报,2009,6(3):1672 - 7169 (2009) 03 - 0027 - 04
26
更多推荐
距离,汽车,刹车,制动,数据,过程,模型,反应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