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3月26日发(作者:柯斯达轿车)

军队院校生长军(警)官招生考试:2022

高中政治真题模拟及答案(5)

共109道题

1、科学发展观基本要求是( )。(多选题)

A. 以人为本

B. 统筹兼顾

C. 全面协调可持续

试题答案:C

2、一事物区别于他事物的内在的固有规定性被称为( )。(单选题)

A. 事物的质

B. 事物的量

C. 事物的度

试题答案:A

3、内因和外因在事物发展变化中的地位和作用是不同的,即( )。(多选题)

A. 内因是事物发展变化的根据

B. 外因是事物发展变化的主要原因

C. 内因通过外因而起作用

试题答案:A

4、一个完整的认识过程是( )。(单选题)

A. 认识—实践—认识

B. 实践—认识—实践

C. 感觉—知觉—表象

试题答案:B

5、下列各种收入中,就其性质来说属于按劳分配收入的是( )。(多选题)

A. 农村乡镇集体企业中职工工资收入

B. 个体劳动者的劳动所得

C. 外商独资企业的职工工资收入

试题答案:A

6、为了节约木材资源、保护生态环境,我国将实木地板纳入消费税的征收范围。从价

格机制看,上述做法之所以能够节约木材资源,是因为征收消费税会导致( )。(单选

题)

A. 实木地板销售价格提高,使生产企业增加实木地板的供给量

B. 实木地板销售价格提高,使消费者减少对实木地板的需求量

C. 实木地板销售价格降低,使生产企业减少实木地板的供给量

D. 实木地板销售价格降低,使消费者减少对实木地板的需求量

试题答案:B

7、国民收入的初次分配是指( )。(多选题)

A. 在创造国民收入的物质生产部门内部进行的分配

B. 在非物质生产部门的分配

C. 在社会管理和服务部门的分配

试题答案:A

8、2011年7月11日是第二十二个世界人口日,2011年世界人口日的主题是“( )”。

(多选题)

A. 面对老龄化的世界

B. 面对流动人口激增的世界

C. 面对70亿人的世界

试题答案:C

9、划分可知论与不可知论的标准是( )。(单选题)

A. 思维决定存在的问题

B. 存在决定思维的问题

C. 思维能否正确认识存在的问题

试题答案:C

10、否定之否定规律揭示的是( )。(多选题)

A. 事物发展的根源和动力

B. 事物发展的基本形式和状态

C. 事物发展的方向和道路

试题答案:C

11、即使供不应求,一辆普通的自行车的价格再涨,也不会比一辆汽车的价格高。从

根本上说这是因为( )。(单选题)

A. 生产一辆汽车比生产一辆普通自行车耗费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多

B. 生产一辆汽车比生产一辆普通自行车耗费的个别劳动时间多

C. 一辆汽车的实用性比一辆普通自行车的实用性大得多

D. 喜欢坐汽车的人比喜欢骑普通自行车的人多

试题答案:A

12、坚持和完善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必须坚持“两个毫不动摇”,即毫不动摇地巩固

和发展公有制经济。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和引导( )。(单选题)

A. 集体所有制经济

B. 非公有制经济发展

C. 混合所有制经济发展

试题答案:B

13、世界是普遍联系的,整个世界构成一个有机联系的整体。这一思想要求我们( )。

(多选题)

A. 用斗争的观点去认识事物

B. 用联系的、系统的观点去认识事物

C. 用对立的观点去认识事物

试题答案:B

14、“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这句话说明( )。(多选题)

A. 没有量变就不可能发生质变

B. 量变是质变的必然结果

C. 质变是量变的开始

试题答案:A

15、“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这句话说明( )。(多选题)

A. 没有量变就不可能发生质变

B. 量变是质变的必然结果

C. 质变是量变的开始

试题答案:A

16、我们强调在工作中要坚持实事求是,其中“实事”就是客观存在着的一切事物,

“是”就是,“求”就是我们去研究( )。(多选题)

A. 永恒的绝对真理

B. 客观事物的内部联系,即规律性

C. 认识问题的具体方法

试题答案:B

17、泥石流的暴发与人们破坏森林植被、大量山体裸露、滞水能力降低有着密切关系。

这告诉我们( )。(多选题)

A. 必须认清物质是运动的承担者

B. 必须遵循规律,按规律办事

C. 世界上任何事物都是在不断变化发展的

试题答案:B

18、长期脱离人群、在狼群中长大的“狼孩”没有人应有的意识,这一事实说明( )。

(单选题)

A. 意识是社会的产物

B. 意识是人脑发展的产物

C. 意识是对客观世界的反映

试题答案:A

19、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包括核试验在内的许多科学研究都可以用计算机模拟实验,

这样既可以达到实验效果,又可以节省实验费用、降低实验风险。从认识论角度看,上述事

实说明( )。(单选题)

A. 有些认识不需要通过实践即可获得

B. 信息技术为实践的发展提供了新的认识工具和手段

C. 科学理论对实践具有指导作用

试题答案:B

20、下列选项中,属于哲学基本问题的是( )。(单选题)

A. 物质世界是否运动发展

B. 物质世界是否普遍联系

C. 物质和意识何者为第一性

试题答案:C

21、矛盾的普遍性是指( )。(多选题)

A. 事事有矛盾,矛盾无处不在

B. 时时有矛盾,矛盾无时不有

C. 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中,并且贯穿于每一事物发展过程的始终

试题答案:C

22、区分量变与质变的根本标志是( )。(多选题)

A. 量变比较微小,质变比较显著

B. 量变比较平和,质变比较剧烈

C. 量变在度的范围内,质变突破度的限制

试题答案:C

23、为了节约木材资源、保护生态环境,我国将实木地板纳入消费税的征收范围。从

价格机制看,上述做法之所以能够节约木材资源,是因为征收消费税会导致( )。(单

选题)

A. 实木地板销售价格提高,使生产企业增加实木地板的供给量

B. 实木地板销售价格提高,使消费者减少对实木地板的需求量

C. 实木地板销售价格降低,使生产企业减少实木地板的供给量

D. 实木地板销售价格降低,使消费者减少对实木地板的需求量

试题答案:B

24、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这句话蕴含的哲理是( )。(单

选题)

A. 运动是无条件的、绝对的

B. 世界万物是永恒发展的

C. 运动是物质的唯一特性

试题答案:A

25、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我国发展对外关系的基本准则。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 )。

(多选题)

A. 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

B. 和平共处

C. 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

D. 平等互利

试题答案:A,B,C,D

26、人民币升值意味着( )。(单选题)

A. 每一单位外币可以兑换更多的人民币

B. 同样多的人民币可以兑换更多的外币

C. 外币对人民币的汇率上升

试题答案:B

27、革命战士要勇于维护纪律,同违反纪律的现象作斗争,做到( )。(多选题)

A. 坚持原则,不姑息迁就、包庇违纪的人和事

B. 不与违反纪律的人有任何交往

C. 讲究方式,与人为善,“治病救人”

D. 以身作则,做出表率

试题答案:A,C,D

28、在农博会上,一些按照绿色生态标准生产的土货成为市民的“宠儿”,而另外一

些一般的农产品则受到冷遇。这说明( )。(单选题)

A. 居民的食品消费增加

B. 居民消费结构不断优化

C. 居民消费存在盲目从众现象

试题答案:B

29、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我国发展对外关系的基本准则。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 )。

(多选题)

A. 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

B. 和平共处

C. 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

D. 平等互利

试题答案:A,B,C,D

30、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是辩证统一的,因为( )。(多选题)

A. 感性认识是理性认识的基础,没有感性认识,理性认识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B. 理性认识是抽象的、不可靠的,感觉经验才是唯一可靠的认识

C. 感性认识是不可靠的,理性认识才是可靠的

D. 认识的真正任务在于从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把握事物发展的规律性

试题答案:A,D

31、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是( )。(多选题)

A. 对立统一规律

B. 联系与发展的观点

C. 内因与外因辩证关系原理

试题答案:A

32、现阶段,我国实行的是( )。(单选题)

A. 混合所有制经济为基础的基本经济制度

B. 多种所有制经济为基础的基本经济制度

C. 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

试题答案:C

33、世界上许多民族都形成了自己特有的价值观念,得益于文化的多样性。人们不断

开阔视野、相互借鉴,比如中国“和”的思想,到今天仍对各国处理国际关系具有现实的启

发意义。这表明( )。(多选题)

A. 中华民族精神具有强大的凝聚力

B. 文化的多样性对人类文明有促进作用

C. 传统文化是人类知识、灵感和创作的来源

试题答案:B

34、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是实现社会公平的重要举措。下列体现“再分配更加注重公

平”的措施是( )。(多选题)

A. 提高企业职工的最低工资标准

B. 提高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

C. 建立企业职工工资正常增长机制

试题答案:B

35、下列选项中,体现量变引起质变哲学道理的是( )。(多选题)

A. 千里之堤,毁于蚁穴

B. 月晕而风,础润而雨

C. 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

试题答案:A

36、近几年来,我国许多国有企业高薪聘用科技人员,并且允许他们以科技入股,根

据企业效益分红。国企这些科技人员的收入属于( )。(多选题)

A. 按劳分配

B. 按共同劳动者劳动成果分配

C. 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

试题答案:C

37、否定之否定规律揭示的是( )。(多选题)

A. 事物发展的根源和动力

B. 事物发展的基本形式和状态

C. 事物发展的方向和道路

试题答案:C

38、商品的价值量是由生产商品的( )决定的。(单选题)

A. 个别劳动时间

B. 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C. 剩余劳动时间

试题答案:B

39、2011年7月11日是第二十二个世界人口日,2011年世界人口日的主题是“( )”。

(多选题)

A. 面对老龄化的世界

B. 面对流动人口激增的世界

C. 面对70亿人的世界

试题答案:C

40、直接经验与间接经验的关系是( )。(单选题)

A. 认识中“源”与“流”的关系

B. 认识中内容与形式的关系

C. 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的关系

试题答案:B

41、下列选项中,说明了要坚持“两点论”、全面看问题的是( )。(多选题)

A. 城门失火,殃及池鱼

B.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C. 兼听则明,偏信则暗

试题答案:C

42、为了节约木材资源、保护生态环境,我国将实木地板纳入消费税的征收范围。从

价格机制看,上述做法之所以能够节约木材资源,是因为征收消费税会导致( )。(单

选题)

A. 实木地板销售价格提高,使生产企业增加实木地板的供给量

B. 实木地板销售价格提高,使消费者减少对实木地板的需求量

C. 实木地板销售价格降低,使生产企业减少实木地板的供给量

试题答案:B

43、在人类各种实践活动中,最基本的实践是( )。(单选题)

A. 生产活动

B. 社会斗争

C. 科学实验

试题答案:A

44、一切事物的发展变化首先都是从( )。(多选题)

A. 性质变化开始的

B. 量变开始的

C. 本质变化开始的

试题答案:B

45、2008年9月25日,我国自行研制的神舟七号载人飞船成功发射并准确进入预定轨

道。9月27日,中国航天员首次实施( )。(多选题)

A. 对地球的探测

B. 太空空间出舱活动

C. 对月球的探测

试题答案:B

46、事物发展的根本原因是( )。(多选题)

A. 矛盾的同一性

B. 矛盾的斗争性

C. 事物的内部矛盾

试题答案:C

47、依据唯物辩证法普遍联系的原理,判断下列观点正确的是( )。(多选题)

A. 联系具有普遍性

B. 联系具有客观性

C. 联系具有多样性

D. 任何事物、现象之间都存在着本质的、必然的联系

试题答案:A,B,C

48、划分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唯一标准是( )。(多选题)

A. 世界是否可知的问题

B. 是否承认矛盾是发展的动力问题

C. 思维和存在、精神和物质何者为第一性的问题

试题答案:C

49、科学发展观根本方法是( )。(多选题)

A. 和谐发展

B. 统筹兼顾

C. 可持续发展

试题答案:B

50、任何科学理论都不能穷尽真理,而只能在实践中不断开辟认识真理的道路。这说

明( )。(单选题)

A. 真理具有主观性

B. 真理具有相对性

C. 真理具有客观性

试题答案:B

51、划分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唯一标准是( )。(多选题)

A. 世界是否可知的问题

B. 是否承认矛盾是发展的动力问题

C. 思维和存在、精神和物质何者为第一性的问题

试题答案:C

52、现在很多消费者在购买空调、冰箱等家电时。都会注意产品上的效能标志。这一

标志主要是标明了家电的能源效率。消费者关注这一标志表明消费者坚持( )。(单选

题)

A. 量人为出,适度消费

B. 避免盲从,理性消费

C. 保护环境,绿色消费

试题答案:C

53、一个完整的认识过程是( )。(单选题)

A. 认识—实践—认识

B. 实践—认识—实践

C. 感觉—知觉—表象

试题答案:B

54、唯物辩证法有两个基本特征,一是强调普遍联系的观点,另一个是强调( )。

(多选题)

A. 辩证否定的观点

B. 对立统一的观点

C. 永恒发展的观点

试题答案:C

55、我们做工作一定要注意“分寸”,掌握“火候”。这里的“分寸”、“火候”是

指事物的( )。(多选题)

A. 量

B. 度

C. 质

试题答案:B

56、生产同样一只茶杯,甲耗费3个小时劳动时间,乙耗费2个小时劳动时间,丙耗

费1个小时劳动时间。3只茶杯在同一市场上出售,( )。(单选题)

A. 甲生产茶杯的价值量最大

B. 甲、乙、丙生产的茶杯的价值量一样大

更多推荐

发展,生产,木地板,事物,世界,认识,经济,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