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月4日发(作者:公安交警网驾驶证查询)

日本汽车后市场与改装市场

文/《新车品》编辑部

我国在进入新世纪以来,就迈入了汽车产业高速发展的时代,目前已成为全球最大的汽车生产国与最大的汽车消费市场。随着汽车保有量的持续的、急剧增加,与之配套的汽车售后市场也必将成为一个庞大的“黄金”市场,我国汽车后市场的销售额预计到2012年将增至6000亿元;从我国宏观经济发展水平和当前的人均汽车保有量来看,我国汽车市场更将商机无限,因为汽车售后服务市场是汽车产业链中最稳定的利润来源,可占据总利润50%左右。而为汽车产业链中关键一环的汽车改装行业,更被预测为今后若干年中发展最快的行业之一。

广阔的市场空间为改装企业带来了百年难得一遇的发展契机,汽车改装行业也备受汽车后市场的关注。我国汽车改装市场从早期的专营,到现在的各大群雄割据,积分天下;汽车改装由最初的提高车辆性能,到如今转变成为一种时尚文化,搭载着各种形式的改装理念,使我们的车生活愈加的丰富多彩。

汽车改装在国外一直很流行。现在,世界各大著名汽车厂商都有它们的专业改装厂和改装品牌,如专门为奔驰车用户进行改装的AMGBRABUSCARLSSON等,为宝马进行改装的ACSCHNITZER,为大众公司旗下的大众汽车和奥迪汽车用户进行改装的ABT等等。

国外的改装市场主要分为四个板块:第一个是以德国为代表的欧洲板块,第二个就是以美国为代表的改装,再有是以新加坡、香港、台湾这些地区为主的改装,而最后一个板块就是以日本即亚洲为代表的改装,追求一种适用性和舒适性。提到汽车改装自然就不得不提日本的改装车市场,世界改装看日本,日本改装看历史。

黎明期

日本的玩车文化,起源于60年代的摩托车(闪雷族),当时所谓的黑社会和不良青年进行非法改装,换上宽体轮胎,切断弹簧,把摩托车排气管改的震耳欲聋等,但当时的日本的改装车市场还没有零配件销售。到了70年代,这班年轻人变成了成年人,一部分自己创业开始制造改装配件,同时当时运动型汽车的新面世,它们造就了无视交通法规非法改装的暴走族,只是改装过的车没法通过车检,只能拆下再装上。到了80年代运动车的代表就是大家都熟知的AE86,丰田LEVIN AE86也是日本漂移王土屋圭市的最爱,20年来依然活跃在跑车界,日本漂移大赛D1也能看到86的身影,当然也从这时开始,日本的汽车改装开始

慢慢从行走性能的改装变成外观设计的改装,重视汽车改装的视觉效果,外观改装配件大受欢迎。80年代是日本汽车改装最鼎盛的时期,对90年代初的汽车发生了很大的影响;进入90年代后,日产S13 Slivia/180SX与SkylineR32的相继问世,使得涡轮和FR热潮风靡全日本,到后来三菱Lancer EVO与斯巴鲁WRX系列的加入,高性能四驱车更成为改装风潮的催化剂,正式迎来了日本汽车改装的黄金时代。直到2000年的改装成熟期,日本改装车零配件行业的和睦团体ASEA在2002年,自己建立了改装车的行业标准,这个标准使得以后生产有区别于违法品和低质品的产品。但到了2000年代后期,随着跑车型汽车的销售冷淡,改装零部件行业陆续停产,年轻人也开始对拥有汽车不那么热衷,但开始对小面包车,轻型汽车和混合动力车感兴趣。及至2012年春天,丰田推出FR跑车「86飘移」以及斯巴鲁推出「BRZ」。这无疑会给改装车市场带来发展的新催化剂。

汽车改装(精装)作为一种新兴的市场业态,已经成为汽车产业链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虽然与那些汽车工业相对发达的国家,如美国、德国、日本等相比,中国的汽车改装(精装)市场经历的时间不算长,目前,无论从产品、技术、服务标准、管理法规以及市场基础等软硬件环境上均未能与其他发展成熟与完善的市场相比较。但随着时间的推移与车主对汽车改装的认同度和参与热情不断提高,国内的汽车改装已从一开始仿制港澳台等地区的同类产品,到现在逐步根据国内消费者的审美观和驾驶特性以及地形地貌,自行研究、开发出具有中国特色的改装产品。广东地区的汽车改装行业也正朝着百家争鸣的方向发展,市场的商机更越来越多,各具特色的改装厂家、店家也不断涌现,改装技术正不断向港台地区的水平靠拢。

这无疑是给市场传递了激动人心的信息,汽车改装作为汽车后市场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将大有可为。但关于汽车改装在中国后市场的发展,从目前来看要问题有3点的急需解决的。

1、地区间发展不均衡,专业化水平不高,低端零配件安全没有保证。

国内的改装市场水平不均衡,且整体的水平不够专业。虽然华南地区因为背靠专业技能较高的港澳地区,受其影响发展速度较快,但其他城市和区域发展不平衡。同时由于从国家刚刚把发展改装市场提上日程,因而改装的零配件暂时还没有国家相关部门的认证。在很多非专业的俱乐部提供的改装服务都难以保证其安全。如果连安全都无法保证,很难说这个市场是一个成熟的,有巨大潜力的市场。当然,我们也不用盲目悲观,目前有部分国外的顶级品牌已经进入中国的汽车改装高端市场,如德国奔驰的专业改装公司“劳伦士”和日本的库斯科(CUSCO)在国内开设了专卖店或合资建厂,并提供非常专业的服务,并有不同程度的销

售业绩。这又进一步说明目前我国的改装车高低端市场,存在很大的差异。

2、汽车产业政策与相关的法律法规尚处于动态化调整、方向式规范或酝酿性完善的时期,有些新增领域甚至处于法规空白状态。汽车行业的管理法规主要集中在汽车生产准入环节,而对于售后服务、服务贸易、汽车文化等新兴市场方面的法规缺乏系统性、针对性及前瞻性。对于汽车改装市场而言,唯一可以依据的法规就是《道路交通安全法》,但其中的有关规定并非完全针对目前市场意义上的汽车改装(精装),因为制定法律时的市场因素中事实上并没有涉及到个性改装的对象,也就是说法规中的改装与市场意义上的改装并非一个概念。

3、国内的改装市场还处于相对“混乱”的时期。目前,我国的汽车改装业还处于初级阶段,大多数改装店都是非专业的,没有正规汽车改装配件的进货渠道,没有技术过硬的专业改装技术。他们大多以汽车修理、汽车装饰、汽车美容店等附加经营项目出现,那么技术和服务质量又如何能得到保证?而且那些所谓的专业技师也多是从沿海一些发达城市聘请来的高级“打工仔”而已,谈及汽车的安全性和售后维修方面等东西甚至没有专业性可言。反观国外一些具有规模经验正规的改装店,依托改装品牌的背景,从国外聘请专业的改装技师,拥有自己的国外进货渠道,能够依照消费者的不同需求,做出专业化的全方位改装。

随着我国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对汽车文化追求个性的人会不断增多,中国汽车改装发展空间还是很大的,唯有正规化、规范化经营,才是出路。

随着中国汽车市场近几年的发展,中国的汽车改装业也发展迅猛。但由于缺乏政府支持和行业引导,中国汽车改装行业一直处于良莠不齐的状态,小品牌产品价格虽低但性能不可靠,大品牌产品性能和质量可靠却价格不菲,这使得改装市场被众多的杂牌冒牌质量和性能均低劣的产品鱼目混珠。那么,广大有志于在汽车改装市场大展拳脚的人们,就该认真思考并解决“如何制造和生产出更适合中国消费者需要的高性能产品,以及在价格上贴近中国消费者的消费能力”,“如何引导行业的健康发展”等等,期待不久后出现的耳目一新的中国汽车改装市场吧。

更多推荐

改装,汽车,市场,日本,中国,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