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3月5日发(作者:东风风神油电混合汽车价格表)

国内国际轮胎品牌

回力轮胎:回力和双钱轮胎上海轮胎橡胶(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制造

三角牌轮胎:山东威海橡胶工业集团公司制造

成山牌轮胎:山东成山橡胶(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制造

东洋轮胎(TOYO):日本东洋工业株式会社

日东轮胎(NITTOTIRE):为东洋轮胎兄弟厂

横滨轮胎(YOKOHAMA):日本横滨橡胶株式会社

石桥轮胎,普利司通轮胎(BNIOCESTONE):日本普利司通株式会社

米其林轮胎(MICHSTLIN):法国制造

固特异轮胎(GOOD YEAR):美国制造

好速运轮胎(RALLYE)产地:德国和瑞典

倍耐力轮胎(PIRELLI)意大利制造

邓禄普轮胎:德国制造,因商标像一条飞鱼,因此在我国又称为飞鱼轮胎

韩国牌轮胎(HANKCOK):韩国制造,原名乐声牌,后改名为韩国牌

锦湖轮胎(KUmHO):韩国锦湖轮胎株式会社

马牌轮胎 :德国

差不多了吧 就知道这些了 需要说明的是 有些翻译根据不同需要可能会有所不同 国内还有东南亚很多中低档次的轮胎 因为楼主要求知名的 就未再加以罗列。

界十大主流汽车轮胎品牌

米其林

在1898年里昂的第一次展览会上,米其林兄弟发现墙角的一堆直径大小不同的轮胎很像人的形状。不久后画家欧家洛就根据那堆轮胎的样子创造出一个由许多轮胎组成的特别人物造型,于是,米其林轮胎人——“必比登(Bibendum)”诞生了。

由可拆换轮胎发展至最新的“胎唇垂直锚泊”轮胎(PAX系统),米其林的产品已经遍及许多领域,无论是汽车,或是工程、农业机械、悬挂系统,甚至是航天领域,米其林的技术无所不在。全球每一个国度的汽车,包括古董车、轻型客车、豪华轿车、四轮驱动越野车、各种级别的卡车……都装备了其全天候轮胎或是雪地轮胎,米其林的足迹遍及全球。

邓禄普

英国人J.B.邓禄普1888年首创充气轮胎,建立了邓禄普品牌。大约100年后,邓禄普品牌归入日本住友橡胶工业集团旗下。上个世纪90年代初期,住友将邓禄普轮胎推向中国市场。2002年6月,住友在江苏常熟建立了独资的住友橡胶(常熟)有限公司。

邓禄普在中国制造的轮胎为中高档轮胎,全部采用其独有的“数码配方”技术,被称之为“数码轮胎”。“数码配方”技术是利用超级计算机将轮胎转动中发生的各种现象的模拟试验变为可能的数字旋转技术与由此产生的固有技术的总称。

倍耐力

1872年,24岁的工程师、企业家佐瓦尼·倍耐力先生在意大利米兰市创立了倍耐力公司。

二战以后,倍耐力在1948年发明“Cinturato”子午线轮胎。70年代初,倍耐力率先为高性能轿车专门设计,生产出“低扁平”轿车轮胎,这是继子午线轮胎发明以来革命性的技术革新。80年代初,作为环保运动的积极倡导者和响应者,倍耐力又推出减少耗能、节约能源的低滚动阻力轮胎。1995年,倍耐力采用最新的硅土复合物以及其他的先进科技成果,研制成功“主动安全应变系统”轮胎。

倍耐力轮胎公司在意大利、法国、德国、英国、美国和巴西设有6个先进的科技研发中心,拥有1000多名专业研究人员和工程师,并将其总销售额的高达3.5%的资金投入科研开发。

普利司通

1931年3月,普利斯通在日本福冈县久留米市诞生,公司创始人是石桥正二郎(1889-1976)。石桥正二郎认为,公司的产品出口使用英文名称较为便利,因此把他的姓“石桥”译成英文的STONEBRIDGE。但是,由于念起来不顺口,所以他决定颠倒过来,改为BRIDGESTONE,普利斯通(BRIDGESTONE)因此得名。所以,我们以前也把该公司生产的轮胎称做“石桥轮胎”。

2000年1月,普利斯通收购韩国锦湖集团天津锦湖轮胎有限公司韩方投资的全部股份。2000年9月,天津锦湖轮胎有限公司正式更名为“普利斯通(天津)轮胎有限公司”。2000年9月,第一条普利斯通品牌轮胎在天津工厂诞生。2002年11月,普利斯通天津工厂二期扩建工程竣工。目前,天津工厂日产量为

13,000条轮胎。至2003年,普利斯通在天津、沈阳和无锡拥有三家轮胎工厂,在常州设有一家汽车配件厂。目前,中国生产的普利斯通轮胎已经成功地为多种品牌和型号的汽车进行配套。

韩泰

韩国轮胎工业有限公司成立于1941年,于1996年进入中国,在江苏淮安、浙江嘉兴建起两大生产基地。

韩泰轮胎非常重视产品研发和本地化产品开发,目前每年将销售额的约5%投入研发。1998年,中国研究中心正式建立,2006年5月,韩泰轮胎在嘉兴工厂附近新建的占地面积43,000平方米的中国研究中心正式投入使用。韩泰轮胎通过中国研究中心,开发符合中国当地市场的最佳产品,对进入中国市场的世界汽车公司提供原配胎。研究所目前共有100多名研究人员,引进了轮胎走行设备、质量分析设备、粘弹性实验设备等70多种最新测试设备。

飞德勒

泰丰轮胎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1954年,是中国台湾第一家生产辐射层轿车胎的制造商。旗下飞德勒轮胎现在更擢升为日本市场最受欢迎进口品牌之一。自1960~1979年与日本石桥(BRIDGESTONE)株式会社及1981-2000年与日本住友(SUMITOMO/DUNLOP)橡胶株式会社,两大轮胎厂之技术合作,使泰丰储备了充足的研发技术能力,创立今日自我品牌-泰丰轮胎。现今,泰丰已建立坚固的海外销售网,行销全球70多国,高达100多个区域代理。

飞德勒高品质全时用胎针对现今主流轿车及轿跑车而设计,提供低噪音、舒适性及绝佳操控性。轿车胎主要可满足小至中等马力轿车需求,在设计时会特别强调这些轮胎的操控性、安全性、舒适性、里程数与低滚动阻力。

飞德勒竞速用胎可分两大系列-595竞技系列街道用胎与限量生产之FZ格斗系列专业赛道胎。不论是为了追求性能,改装座车或纯粹为了外观,UHP都越来越获广泛使用已不再是名车的专利。加大的胎面宽与轮网直径、更高速率与更低偏平比,都大大改善行驶操控性、灵敏度及剎停距离。

高性能胎集性能、操控性、湿面抓地力、低噪音、里程数等特性于一身,物超所值,也因此能在OE市场上占有一席之地。在舒适、超值、安全为前提下,还能保有高速性能,不论在性能或是外观上,高性能胎对于轻改装族来说都是绝佳的选择。

锦湖

1960年9月5日锦湖轮胎株式会社在韩国首尔成立,1997年南京轮胎厂与韩国锦湖集团合资兴建的大型专业轮胎厂竣工投产,经过十余年的发展,锦湖轮胎已经成长为中国最大的轮胎制造企业之一。

锦湖轮胎目前已建成了多工厂体系,国内四大工厂(南京/南京TBR/长春/天津)、韩国三大工厂(光州/谷城/平泽)、加上越南工厂,锦湖轮胎将具备6000万条的年生产能力,势必成为全球轮胎的主力生产厂家之一。

横滨

日本横滨橡胶公司,成立于1917年,全球轮胎行业排名第七。横滨橡胶株式会社于2002年1月在杭州市成立合资公司“杭州横滨轮胎有限公司”。资本金为1200万美元,日方出资45%,2002年4月1日日方将出资比例由45%提高到80%。2006年初在中国上海成立横滨轮胎销售(上海)有限公司,他们的发展计划是:第一,在中国树YOKOHAMA品牌形象。第二,中国的销售业务发展要在横滨的全球业务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固特异

美国固特异轮胎橡胶公司始建于1898年,至今已有百余年的历史。固特异公司是世界上最大规模的轮胎生产公司,总部位于美国俄亥俄州阿克隆市,公司主要在28个国家90多个工厂中生产轮胎、工程橡胶产品和化学产品。如今固特异在全世界的员工达到80,000多人。

1994年作为第一个来华投资建厂的国外知名轮胎品牌,固特异在中国开展业务迄今已满11年,成为中国轮胎生产、销售、研发、以及服务领域的领军厂商。

固特异在中国制造符合固特异全球统一标准的子午线轿车、轻卡车轮胎,自成立以来不断引进创新的轮胎服务理念,迄今在全国已设立了近100家经销商、1600多个固特异签约零售店,自2005年开始固特异在全国推广新形象的授权服务中心网络,为顾客提供更完善的一站式汽车养护服务。

马牌

马牌轮胎1871年创建于德国汉诺威,1882年确立烈马商标,1892年生产了德国第一条充气自行车轮胎。1955年德国首家生产无内胎轮胎,1960年开始大规模生产子午线轮胎,1987年购并美国GENERAL将军轮胎及UNIROYAL优利来轮胎(后与米其林共有),1991年制造节油高里程环保轮胎供应几乎所有欧洲车。

如今德国马牌为世界汽车工业提供轮胎和制动系统,车辆动态控制技术,电子和传感系统方面的技术和产品,保证个人驾驶的安全性和更卓越的舒适性是德国马牌130多年来不懈努力的目标。

德国马牌目前在全世界拥有81,000名雇员分布在100多个制造,研发和试验中心。

由美国《橡胶与塑料新闻》周刊评选的2009年度全球轮胎75强排行榜近日公布,日本普利司通公司重新夺回世界轮胎第一桂冠。从上榜公司的业绩可以看出,世界轮胎工业高位回落,经济效益普遍下降。与此同时,中国轮胎企业进入世界75强数目增多,达到24家,构成一道亮丽的中国风景线。

桂冠争夺激烈

自1995年以来,位居全球轮胎第一名和第二名的总是法国米其林集团和日本普利司通公司。普利司通自2005年取代米其林坐上头一把交椅后,米其林不甘落后,2008年夺回

桂冠。但是今年的桂冠又被普利司通抢回。拥有芬兰诺基亚轮胎公司16%的股份及土耳其普利司通-萨巴奇轮胎43%的股份,为普利司通重返世界轮胎之首作出一定贡献。

接下来的第三至第十位与2008年一样,依次为美国固特异、德国大陆、意大利倍耐力、日本住友、日本横滨橡胶、韩国轮胎、美国固铂轮胎、韩国锦湖。第11到第20位变化较大,销售收入增长21.2%的中国台湾的正新橡胶与日本东洋橡胶交换位置,列第11位;杭州中策公司(09年168亿,世界轮胎第13强)销售收入增长64%,由去年第15位上升到第13位。世界20亿美元俱乐部有14家企业,杭州中策公司为中国大陆第一家加入的企业。10亿美元俱乐部有22家企业,入围的中国企业有三角集团(山东威海)、山东玲珑(烟台招远市)、上海双钱(双钱、回力)。

新进入75强排名的中国企业有山东泸河、兴源轮胎、山东盛泰、山东万达、山东金宇、青岛赛轮、徐州徐工及泰国的Inoue橡胶。今年75强新面孔数为历年来之最,主要是中国提供了较为全面的轮胎企业数据。在75强中,中国大陆占19席,印度占9席,美国占6席,中国台湾占5席,日本、俄罗斯各占4席,韩国3席,伊朗、印尼、泰国、意大利及土耳其各2席。占1席的国家则有:法国、德国、斯里兰卡、瑞典、捷克、新加坡、芬兰、白俄罗斯、巴基斯坦、厄瓜多尔、乌克兰、越南、马来西亚、以色列、阿根廷。

中国企业大放光彩

2008年,世界轮胎工业发展从高位回落,行业总体增长幅度为9%,规模达1400亿美元。此增长幅度主要得益于汇率变化,剔除汇率因素,轮胎工业增长幅度远低于9%,75强中有10家企业为负增长。世界轮胎前十强除住友橡胶工业外,增长幅度都在个位数,甚至有3家是负增长。普利司通、米其林和固特异3家公司的合计销售额647.8亿美元,约占全球总销售额的46.3%强,比上年下降2.5个百分点。前10强轮胎销售额为968.7亿美元,为全球总销售额的69. 2%,比上年下降3.3个百分点。

2008年全行业共有12家企业销售收入增长率在20%以上,而上年这一数字为25家。增长速度在50%以上的有4家,分别为俄罗斯的Nizhnekamskshina(245.2%)、青岛双星轮胎(66.2%)、杭州中策橡胶(64.2%)及银石公司(55.6%)。

中国轮胎企业的表现最为抢眼。中国大陆上榜企业由上年12家上升到19家,加上中国台湾企业,中国在75强中占24席,接近总数的三分之一,令人刮目相看。

经济效益近年来最差

2008年是世界轮胎行业近年效益最差的一年,企业利润率明显下降。在20家申报财务数据的企业中,9家亏损。除诺基亚轮胎公司外,20家中有19家企业营业利润较上年下降;按营业收益排名,诺基亚、正新橡胶及德国大陆最好,利润率分别为22.9%,8.8%及7.5%;按人均销售收入排名,东洋橡胶以人均468531美元位居第一,位列第二的是人均415163美元的诺基亚,第三名是人均398857美元的韩国耐克森轮胎公司。2008年20家企业人均销售收入为236561美元,比2007年增加4.2%。

世界轮胎三巨头的情况非常糟糕。普利司通2008年净利润比上年下降92%,预测2009年其销售收入比2008年下降22%,利润下降71%。米其林2008年利润比上年下降53.8%。固特异2008年第四财季陷入亏损,季度营业收入从上年同期的52亿美元降至41亿美元,利润由盈利5200万美元变为亏损3.3亿美元。中国轮胎企业尽管销售收入仍保持两位数增长,但利润大幅度下降。据中国轮胎分会对42家会员单位统计,2008年亏损企业达13家,为近年之最。

更多推荐

轮胎,中国,公司,橡胶,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