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2月31日发(作者:q345b钢板最新价格)

(汽车行业)江西省汽车工业十一五规划

江西省汽车工业“十壹五”规划

汽车工业是江西重点培育的六大支柱产业之壹,是我省具有比较优势和发展潜力的重要制造业。为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要求,找准加快江西汽车工业发展的突破口,根据《江西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壹个五年规划纲要》和《江西省新型工业化“十壹五”发展规划》的有关精神,在预测世界及我国汽车市场走势的基础上,结合我省汽车工业发展现状以及国内外市场变化情况,特编制《江西省汽车工业“十壹五”规划》。该规划是全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壹五”规划体系中重要的单项规划,是壹个动态、滚动发展的规划,是引导全省汽车工业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指导性文件。

壹、江西省汽车工业现状

(壹)基本情况

经过几十年的发展,汽车工业已成为江西的支柱产业,在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到目前为止,全行业从业人数达4.5万人,汽车、专用汽车(民用改装车)、摩托车及零部件生产企业150余家,其中汽车制造厂4家、专用车厂12家、摩托车厂1家。至2005年底,全行业总资产达194亿元,固定资产净值44亿元,已形成年产汽车38万辆、专用车1万辆的能力。其中江铃X公司年产10万辆、昌河X公司年产26万辆能力。主要产品有江铃轻型载货车、宝典皮卡车、江铃全顺轻型客车、江铃陆风SUV,昌河利亚纳轿车、北斗星多功能车、爱迪尔微轿、昌河微型面包车,富奇SUV,上饶客车、安源客车、江氧大型液化槽车、江特环保型压缩式垃圾车等。

2005年,我省汽车工业企业共生产汽车206150辆,销售209310辆,占全国市场份额的3.61%。完成销售收入189.2亿元,占全省规模之上工业企业的6.56%;完成工业增加值38.8亿元,占全省规模之上工业企业的5.47%;利税总额18.7亿元,占全省规模之上工业企业的6.79%。其中江铃汽车集团X公司生产汽车88266辆,销售汽车86798辆,销售收入达112.7亿元,实现工业增加值23.9亿元,利税达14.4亿元;昌河汽车股份有限X公司生产汽车115652辆,销售汽车120208辆,销售收入达33.8亿元,实现工业增加值6.8亿元,利税1.1亿元。全省共出口汽车13833辆,创汇10298万美元,折合人民币8.33亿元。

(二)发展成就

1、生产集中度得到提高

自上世纪九十年代以来,在国家汽车产业政策的引导下,我省加大了对汽车工业的投入力度,江铃、昌河俩大汽车厂迅速崛起,且成为我国汽车生产骨干企业,其汽车产量快速增长,2005年俩厂产量占全省汽车总产量的97.34%,销售收入占全省汽车企业销售收入的77.43%,对我省汽车工业的健康发展起到了主导带动作用。

2、产品结构调整取得了较好的进展

随着市场需求的不断变化,产品更新换代步伐逐渐加快,全顺、北斗星、爱迪尔等新产品相继投放市场,且成为主导产品。现有产品在排放、节能方面也取得了壹定的突破,为企业的发展打下了较好的基础。

3、零部件发展步伐加快

“九·五”末期零部件企业销售收入只有1—2家上亿元,而到了2005年就有九家零部件企业销售收入超过了亿元,这九家的销售收入占了全省汽车零部件销售收入的60%多。部分零部件企业在开拓市场的同时积极参和了主机厂新产品的开发,我省零部件企业正在走符合专业化、社会化、规模化生产的健康发展之路。

4、产品开发能力建设得到了重视和加强

江铃、昌河俩大X公司均加大了技术中心建设投入和产品设计人员培训的力度,企业的自主开发能力得到了壹定程度的提高。爱迪尔就是昌河工程技术人员和国外设计X公司联合开发

的新产品,江铃的陆风是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壹代SUV车。

(三)存在的主要问题

1、大企业不大、不强,中小企业不精、不专

江铃、昌河俩大集团在我省汽车工业中占有绝对领导地位,但由于前几年在合资、合作和资产重组方面步伐缓慢,其年生产量均未达到现有建设纲领,在全国汽车工业中的地位逐年下滑。其它中小汽车生产、改装企业规模小、产量低、产品无优势特色,市场竞争力不强。

2、产品品种少,开发能力弱

由于缺乏开发设计人才和学科带头人,再加上科研开发投入严重不足,尚未真正形成产品自主开发能力,技术上仍然依赖国外跨国X公司,致使产品开发手段落后,产品品种少,水平低,更新换代周期长,很难适应当今瞬息万变的市场需求。尤其是对市场贡献度较大、发展较快的轿车产品没有实现大的突破。因而使我省汽车年产量在全国市场占有率由上世纪九十年代末的7.49%下降到当下的3.61%。

3、零部件发展滞后,具有竞争力的产品少

我省汽车零部件行业厂点少、规模小、竞争力差,大多数企业没有进入国际和国内汽车零部件采购体系,即使是销售额上亿元的企业也不例外。除少数企业对技术密集型零部件具有改进设计能力外,总体上缺乏自主产品开发能力。

4、客车行业发展乏力

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由于我省客车企业产品更新缓慢,调整改造投入不足,内部管理不善,已基本丧失了在国内市场的优势地位,市场占有率每况愈下,发展严重乏力。我省无客车底盘生产企业和资格也是制约客车企业发展的壹个重要原因。

二、面临的形势和环境

1、汽车产能过剩

当前,世界汽车市场处于供需失态,约有30%的产能闲置,由于前几年汽车制造业高回报率的诱惑和造车就赚钱的示范效应,各地政府纷纷加入“造车运动”,都将汽车产业作为支柱。根据各地规划,到2010年全国可形成汽车整车能力2000万辆左右,而同期市场预期为900万辆,生产能力超过1倍多。即使到时实现产能仅为规划数的60%,供给也大大超过需求。供需失衡、产能过剩已成定局。

2、重组步伐加快

由于汽车产能过剩,安全、排放、节能等法规日趋严格,产品开发以及销售成本大幅度提高,促使汽车全球性产业结构调整步伐明显加快。强强联合使汽车技术、产品和企业国际化的特征更加明显,汽车大企业大集团更具实力和竞争力。

世界汽车巨头“6+3”通过和国内汽车企业合资、合作、兼且重组等方式,已完成了在中国的战略布局,现已控制了我国90%之上的轿车市场。当前,跨国X公司在华投资战略又发生了重大改变,在合资方面增资扩股意愿增强,且扩大产能,加快营销和服务网络建设步伐。

3、技术创新能力成为取胜的关键

微电子技术、信息技术、新能源和新材料等高新技术正源源不断地运用到传统的汽车产业中来,使汽车新产品、新车型层出不穷,开发周期越来越短。汽车市场的竞争实质上已演变成技术创新的竞争。各大汽车集团力图占领技术制高点来获取更大的市场份额。目前,电动汽车、混合动力汽车技术已取得突破性的进展,正在走向实用阶段。互联网的应用,使制造企业同供应商、经销商以及用户建立壹种新的业务模式,形成低价便捷的营销网络。

4、石油短缺将制约汽车工业发展

我国是贫油国,同时又是石油用量大国。据预测,到2010年,我国石油年需求量约3.13~3.47亿吨,石油年产量约为1.68~1.80亿吨,只能保证需求的51%~55%。而机动车燃油消耗已成为石油消耗的最大用户之壹。近十年的数据显示,我国机动车每年大约消耗全国汽油总产量

的85%,柴油总产量的20%。随着我国汽车保有量的快速增长。石油供需缺口必将加大,势必造成车用燃油的供应紧张,再加上近期石油价格的快速上涨,在某种程度上可能抑制百姓的购车欲望,进而制约我国汽车工业的发展。

5、城市道路交通拥堵也成为制约汽车工业发展的因素之壹

近十年来,我国公路里程大幅度增加,而且高速公路已联线成网,在今后相当长的时间内不会制约我国汽车工业的发展。可是,由于城市道路长度和面积的增长速度低于汽车保有量增加速度,混合交通现象严重,道路网结构和客货运输结构不合理,停车难的矛盾越来越突出等原因,再加上交通管理水平较差,已成为阻碍汽车工业发展的主要原因之壹。

三、市场需求预测

随着国民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中国已从“自行车王国”进入了“汽车社会”,未来十年,国内汽车市场仍将保持快速增长的态势。汽车产品需求结构也将发生较大变化,载货汽车需求量将不断增长,尤其是重型载货汽车,但市场份额有所下降;随着高等级公路的建设,假日经济、旅游业的发展,大中型客车需求将稳步提高,其市场份额会适量增长;轿车,尤其是经济型轿车需求量将有较大增长,而且经济型轿车会成为市场主导产品,品种将趋向多样化、个性化。预计到2010年,汽车总的保有量在5500万辆左右,其中家庭轿车的保有量在1400万辆左右,汽车化水平达到40辆/千人,而国内汽车市场的需求量在800~900万辆左右,汽车产销量在900~1000万辆左右(含出口100万辆)。

四、发展思路和基本任务

(壹)总体思路

坚持开放和加快自主发展相结合,通过和跨国X公司、国内大集团的战略合作,实现资源上的优势互补和共享、技术上的借鉴和融合。以经济型轿车和车用发动机为突破口,加快产业结构、企业组织结构和产品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和优化和升级,努力实现经济规模,提升我省汽车工业在国内外市场的竞争能力。加大技术中心的建设和学科带头人的培养力度,不断增强技术创新能力,逐步培育自主产品、自主品牌。重视加快国内外市场营销网络建设,支持引导汽车生产企业向汽车金融、汽车服务领域拓展,提高企业的赢利能力和对市场的反应能力,使我省汽车工业走上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轨道。

(二)基本任务

“十壹五”时期是江西汽车工业发展的重要时期,我省江铃、昌河俩大汽车集团主要产品将面临着升级换代,同时在新车型、新项目、新基地建设方面有大的突破,发展领域拓宽拓广,既有量的扩大又有质的提高。面临的基本任务是:

1、江铃对现生产的全顺商务车和轻型货车、昌河对现生产的微型面包车进行升级换代。

2、彻底改变我省汽车工业轿车产品较弱的状况,对市场占有率较大、发展较快的轿车产品实现大的突破。全力支持江铃在小兰新基地实施10万辆轿车项目,昌河在10万辆轿车项目投产后,根据市场情况,不失时机地开展年产20万辆轿车的扩建。

3、努力扩大我省汽车产品的品种规格,如轿车、商务乘用车、轻型货车等主机产品的品种规格,甚至跨类别扩展整车产品,以抢战市场份额,增强市场竞争力。

4、打造我省在全国汽车发动机行业的优强地位。昌河尽快形成30万台K系列(汽油)发动机的生产能力,江铃形成6万台VM(柴油)发动机和4万台PUMA(柴油)发动机的生产能力。这些发动机不仅为我省汽车产品配套,而且仍为全国其它汽车产品配套。

5、在发展汽车零部件领域争取有较大突破。通过引进外资、合资建厂、建立汽车零部件特色园区等多种形式发展我省汽车零部件工业,以形成新的增长点,改变我省俩大汽车集团对全省汽车零部件带动不够的局面。

6、由于我国汽车产能总体过大,因此“十壹五”以后汽车企业的竞争不仅是国内市场的竞争,而且壹定会迈向国际市场的竞争,我国许多企业以及我省江铃陆风车已经迈向了国际市

场的角逐,而具有自主品牌是进军国际市场的必要条件。我省汽车行业在以开放的姿态展开国际国内合作的同时,“十壹五”期间壹定要注重加大研发投入,加快研发人才的培养,加速研发能力的建设,追求自主知识产权的拥有和自我品牌的创建。通过委托设计、联合设计逐步发展到自行设计。在这方面“十壹五”期间壹定要有所建树,有所突破,这是今后发展和竞争的基础。

7、有效制止客车行业严重下滑的局面,积极发展多品种技术含量高的特种改装汽车。

五、发展目标

(壹)产能目标

1.整车

到2010年形成年产汽车、专用汽车75万辆能力,其中轿车25万辆。产销量占全国市场的份额将由当下的3.61%上升到6%。出口占销量的6%。

2.发动机

到2010年形成年产K系列汽油发动机30万台、汽车用柴油发动机22万台能力。

(二)经济目标

到2010年,全省汽车工业销售收入达500亿元(其中出口创汇3亿美元),工业增加值120亿元,利税总额60亿元,分别占全省规模之上工业企业的5.88%、5.71%和9.23%。

(三)重点企业发展目标

1.江铃汽车集团X公司

①整车

生产能力由目前的轻卡、轻客、越野车10万辆增加到30万辆,且将研制生产轿车。

②零部件

发动机由12万台增加到22万台,其中新增VM发动机6万台、PUMA发动机4万台;各类汽车变速箱由30万台套增加到100万台套(含自动变速箱20万台);各类汽车驱动桥由12万台套增加到30万台套。

③实现年销售收入230亿元,利税28亿元。

2.昌河汽车股份有限X公司

生产能力由目前的汽车26万辆增加到40万辆。发动机7.5万台增加到30万台,实现年销售收入200亿元,利税24亿元。

3.华翔富奇汽车有限X公司

生产能力由目前的越野车1万辆产加到3万辆,实现年销售收入22亿元,利税2.5亿元。

4.安源客车制造有限X公司

生产能力由目前的2000辆大中型客车增加到6000辆,实现销售收入12亿元,利税1.2亿元。

5.鑫新股份有限X公司上饶客车厂

生产能力由目前的2000辆增加到4000辆,其产品将向大中型客车的专用车方向发展。实现年销售收入12亿元,利税1.4亿元。

6.江西长力汽车弹簧股份有限X公司

形成年产稳定杆40万件、扭杆40万件以及各种板簧1100万架(4万吨)的能力。实现年销售收入6亿元,利税8000万元。

六、产业布局和产品发展重点

(壹)产业布局

以南昌、九江俩个中心城市为中心,以江铃、昌河俩大集团X公司为龙头,以建立汽车制造产业集群为目的,充分利用俩大集团所在地交通便利、产业配套能力较强、科技人才云集的优势,努力构建我省俩大汽车生产基地。且通过区域主导产业的确立,配合江铃、昌河的发展,在南昌、九江、景德镇及周边地区,昌九、九景高速公路沿线地区重点扶持发展原材料

供应、汽车零部件生产、汽车金融等关联产业,逐步提高汽车生产关联产业水平和配套支持能力,有效降低汽车产业的生产、物流运输和交易成本,形成具有规模经济、范围经济等优势的、高效率的区域经济有机体。

具体零部件生产,南昌市拟发展为油箱、水箱、制动器、减震系统、轮胎以及汽车精密锻件的基地。南昌市和抚州市拟发展为车轿生产基地。九江市应把车身覆盖件以及各种大小冲压件、汽车空调离合器、车灯等产品做大做强。赣州市不仅要为江铃、昌河提供变速箱,而且要成为全国汽车变速箱生产基地之壹。

(二)产品发展重点

1.整车

重点发展轿车、轻型客车、轻型载货汽车及车用发动机。做好多种能源、混合能源汽车的技术研发储备。

抓住国家鼓励建设节约性社会,对节油小排量汽车将作出政策性调整和倾斜以及油价上涨、人们的消费观念将作出更改的机遇,充分利用节油性小排量K14B汽油发动机业已在我省投产的优势以及多年生产小排量汽车的经验,大力发展节油性经济家用轿车。

鉴于国产柴油质量等因素,目前我国柴油轿车尚未正式起步。轿车发展应充分利用柴油车节能、环保、使用成本低的特点以及我省生产柴油车的经验,在充分跟踪了解汽车及相关产业技术发展动态的基础上,以“敢为人先”的精神,开发生产经济型家用柴油轿车,以产品差别化形成后发优势。

轻微型客车充分利用现已形成的基础,加快开发多功能用途车,如V348型、YK5型系列车,拓展适应市场的能力。

根据公交汽车的使用特点和要求,客车生产企业应重点发展低地板公交客车、绿色环保公交汽车(如电动客车)、适应高速公路需要的大中型客车和具有自主品牌的高档旅游客车,开发客车专用底盘,逐步恢复和提升我省客车产品在市场中的竞争能力。

专用汽车重点发展消防车、城市环卫车(压缩式垃圾车、高压清洗车、吸污车、多功能清扫车等)、低压大型低温液体运输半挂车、畜牧专用车、随车起重运输车、城市环保混合动力运输车等,形成自己的局部特色优势。

2.汽车零部件

根据整车发展,开发、生产达到欧Ⅲ排放标准的车用K系列汽油机、VM、PUMA柴油机。

集中发展已形成壹定基础和批量、为新车型配套且能提升整车性能的新型关键总成和系统零部件,如变速器、驱动桥、板簧等,且力争在汽车电子产品中有大的突破。扩大采用高性能、轻量、节能、环保材料的比重,逐步提高汽车零部件行业整体技术水平。

七、发展措施

1、坚持发展开放型经济,推进核心企业(江铃、昌河)和国际接轨。鼓励核心企业加强对外经济技术交流和合作,扩大和国内外有技术有产品的大X公司大企业合资合作。支持企业通过转让资产权益、出让股权等方式吸引国内外资金,尤其是民间资金。以资产为纽带,靠大联大,实行兼且联合,推进汽车行业的战略性重组,打造江西工业的“航空母舰”。

2、支持具有比较优势的骨干企业向国际市场进军,努力扩大汽车产品出口。充分认识“十壹五”时期中国汽车走向国际市场对企业生存和发展的重大意义,鼓励和支持我省汽车生产企业在境外建立销售、维修服务网点乃至生产基地,争取较大程度地扩大我省汽车产品在国外市场的份额和影响力。大力推行国际通行的质量体系认证,确保出口产品及时足额退税,简化在境外设点建厂及外汇使用的审批程序,努力营造发展外向型经济的软环境。

3、加快技术进步的步伐,加大科技投入力度。壹方面,支持和鼓励重点骨干企业积极引进新技术、新车型,在较短的时间内缩小和世界先进水平的差距;另壹方面,在以开放的姿态展开国际国内合作的同时,注重加大研发投入,加快研发人才的培养,加速研发能力的建设,

追求自主知识产权的拥有和自我品牌的创建。通过委托设计、联合设计,逐步发展到自行设计,逐步形成自主开发能力。要坚持不懈地开展产品开发实践,不断积累经验,锻炼培养人才,形成自主创新能力,拥有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和品牌。在这方面有新建树有所突破,这是扩大汽车产品出口的必要条件和基础。重点骨干企业要增大科技投入,提高科研开发费用占销售总额的比重,要着力提升新产品开发速度,缩短产品更新换代周期。设立汽车工业发展援助基金,对优强企业的重大开发项目给予资金支持。要加快汽车企业信息化建设的步伐,提高汽车生产企业的管理水平和市场快速反应能力。

4、大力发展混合制经济,努力建设壹批汽车零部件特色工业园区,促进汽车零部件工业加快发展。鼓励多种经济成份共同参和发展汽车零部件,引导外商和民间资金积极投向零部件产业。吸引壹批企业落户汽车零部件特色工业园区,在园区中走产业集群发展之路,各企业把主要力量集中到自己竞争力最强、或附加值最高的核心业务上,使汽车零部件特色工业园区成为推动我省汽车零部件工业发展的前沿阵地。支持整车企业在开发新产品初期吸纳主要零部件配套企业共同参和,加快汽车新产品国产化进程。对为多个企业、多种车型配套且面向国内外俩个市场的汽车零部件项目给予财政补贴支持。

5、培养和吸引人才,造就壹支善谋实干的企业家队伍。通过观念创新、体制创新和环境创新,建立培养、吸引、使用人才的环境和氛围。公开招聘企业高级管理人才和高级技术人才,实行企业家和高级人才年薪制、期权制,对业绩突出的企业家和科研技术人员给予重奖。力争短时期内在江西省重点院校建立汽车工程专业学院,为我省汽车工业发展培养输送汽车专业人才。为适应全球经济壹体化和汽车产业国际化的趋势,尽快培养壹大批精通国际惯例、善运营会管理的国际化技术人才和商务人才。

八、重点建设项目

为实现江西省汽车工业发展总体目标,必须加大投入,加大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的力度,加大重大项目建设的力度。“十壹五”期间,全省汽车工业重点建设17个重大项目,总投资90亿元之上。这些建设项目是动态的、和时俱进的,在加快发展过程中,仍将不断地谋划、启动、引进壹批重大项目,从而带动全省汽车工业实现跨越式发展。

更多推荐

汽车,发展,企业,工业,产品,生产,市场,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