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2月23日发(作者:汽车改装网站)

2022年湖北大学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现代汉语》期末试卷B(有答案)

一、填空题

1、轻声音节的调值一般在______声调后是最高的。

2、“yonɡ”这个音节中的声母是______,韵腹是______。

3、语言经过压缩和省略的词语叫略语,分别为简称和______两大类。

4、现代汉语词汇是一个动态的集合体,它有不同的来源,如“驸马”是______词,“埋单”是______词,“克隆”和“WTO”是______词。

5、联合国六种工作语言包括:汉语、英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从功能上说,语言是人们最重要的交际工具,也是认知世界的工具,就与文化的关系来说,语言是______。

7、从汉字结构看,“女”是______字,“好”是______字

8、现行汉字的结构有两级:一是笔画,二是______。

9、存现句是用来描写环境或景物的一种特定句式,可以细分为

______、出现句和消失句三种。

10、句子从语气上可以分为疑问、陈述、感叹和______共四种。

二、判断题

11、2“猩猩”是单纯词,“哥哥”是合成词。( )

12、汉语一个语素一定与一个音节相对应。( )

13、甲骨文是殷商时代的文字,金文是西周时期的文字。( )

14、大多数汉字是指事字。( )

15、动词加动词可以构成述宾短语。( )

16、“全家人都希望她出国留学”是兼语句。( )

17、“巧云十五岁,长成了一朵花。”这句话采用了借喻的修辞手法。( )

18、“写这种稿子用不了多少心血,只是蚊子多,用了不少身血”运用了借代修辞格。( )

19、“一……十”这十个数字中,古入声字有五个,分别是“一六七八十”。( )

20、“天”和“田”不同音,主要是音质不同。( )

三、选择题

21、“不”在( )读35。

A.句末

B.去声前

C.去声后

D.非去声前

22、下列汉字音节中,主要元音是舌面、前、半高、不圆唇元音的是(A.月

B.对

C.论

D.界

23、短语“从网上下载的传统的时尚的一百多首歌曲”有( )。

A.3个定语B.4个定语C.1个定语D.2个定语

)。

24、“兴奋得语无伦次”中补语的语义类型是( )。

A.结果补语 B.情态补语 C.程度补语 D.可能补语

25、下面各组汉字全是形声字的一组是( )。

A.爸、武、切

B.瞻、勇、辩

C.跑、购、泉

D.厅、型、保

26、下列各组汉字,象形字、指事字、会意字、形声字四种都有的一组是(A.又、及、取、行B.犬、下、益、伐

C.口、甘、莫、菽D.目、耳、嵩、嶺

27、下列各组词中属于纯粹的借词的是( )。

A.电话 咖啡 电视 B.咖喱 可乐 蛇果

C.吉普 坦克 手机 D.沙发 麦克风 拷贝

28、下列语言单位中属于略语的是( )。

A.五岳 B.五花肉 C.五线谱 D.五大三粗

29、福州话属于哪个方言区?( )

A.闽南

B.闽北

C.闽东

D.闽中

)。

30、“这地真肥啊,插根筷子都能长苗”运用的修辞格是( )。

A.夸张 B.比喻 C.借代 D.拟人

四、名词解释

31、音节:

32、主谓谓语句

33、隶书

34、惯用语

35、修辞

五、简答题

36、《汉语拼音方案》的主要用途有哪些?

37、运用歇后语应该注意些什么?

38、举例说明括号与点号连用时的用法。

六、分析题

39、请分析下列多重复句。例:我想喊他等等我,?(转折)却又怕他笑我胆小害怕;|(并列)不叫他,?(假设)我又真怕一个人摸不到那个包扎所。

(1)

(2)

小松收入微薄,而且上有父母,下有子女,但是为人慷慨大方,经常帮助比他更困难的朋友。

有些人由于不懂逻辑,因此对别人不合逻辑的言论,不但不能觉察它的荒谬,反而随声附和,人云亦云。

40、有人说:“修辞就是咬文嚼字,修辞就是雕琢词句、卖弄文字技巧。”这种说法对不对?为什么?

41、简要分析下面两组结构相似的句子的意思是否相同。

(1)我在北京住了三年。我在北京住了三年了。

(2)我只跟他说过这个问题。我跟他只说过这个问题。

42、分析下列词语的内部结构类型。

例证 流通 冬至 书写 病入膏肓 风声鹤唳 各行其是 悬梁刺股 哀鸿遍野

绰绰有余

七、论述题

43、阐述汉字形体的历史变革。

参考答案

一、填空题

1、【答案】上声

【解析】上声字后头的轻声字的音高比较高,阴平、阳平字后头的轻声字偏低,去声字后头的轻声字最低。

2、【答案】零声母;ü

【解析】“y”不是声母,是隔音符号;“ionɡ”韵母所发元音为ü[y](不是 io),所以韵腹是“ü”。

3、【答案】数词略语

【解析】缩略语是语言中经过压缩和省略的词语。为了称说简便,人们常把形式较长的名称或习用的短语化短,成为缩略语,可分为简称和数词略语两类。

4、【答案】古语;方言;外来

【解析】古语词包括一般所说的文言词和历史词,它们来源于古代汉语。历史词是指在一定的历史阶段出现过而在如今一般交际中不使用,在叙述历史事物或现象时,才使用它们的一类词。“驸马”就属于古语词中的历史词。“埋”来自于粤语,被普通话吸收使用,属于方言词。“克隆”和“WTO”是从英语中借用过来的词,属于外来词。

5、【答案】法语;俄语;阿拉伯语;西班牙语

【解析】在联合国的所有会议、官方文件,以及有关记录、事务中可以使用的语言称为联合国工作语言,联合国的工作语言共有6种:汉语、英语、法语、俄语、阿拉伯语与西班牙语。

6、【答案】文化的一部分,也是文化的载体

【解析】语言是人们最重要的认知世界和交际的工具,不分阶级、一视同仁地为社会全体成员服务,语言也是文化的一部分,作为文化的载体使人们利用语言积累知识、形成文化。

7、【答案】独体;合体

【解析】根据汉字部件的多少,汉字可以分为独体字和合体字,独体字只有一个部件,如“女”;合体字有两个及以上的部件,如“好”。

8、【答案】部件

【解析】现行汉字的结构有两级:一是笔画,二是部件。部件是由笔画组成的具有组配汉字功能的构字单位。

9、【答案】存在句

【解析】存现句是语义上表示何处存在、出现、消失了何人或何物;结构上一般有三段,即处所段+存现动词+人或物段;语用上用来描写景物或处所的一种特定句式。它可分存在句和隐现句两种。其中隐现句可分为出现句和消失句。

10、【答案】祈使

【解析】句子从语气上划分的类称为句类,可以分为疑问、陈述、感叹和祈使四种。祈使句是要求对方做或不要做某事的句子,它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命令、禁止,一类是请求、劝阻。这两类句子都用降语调,表示命令、禁止的祈使句一般带有强制性,口气强硬、坚决。表示请求、劝阻的祈使句也用降语调,但往往比较平缓。

二、判断题

11、【答案】正确

【解析】单纯词是指由一个语素构成的词;合成词是指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语素构成的词。“猩猩”是一个语素,而“哥哥”是两个语素。

12、【答案】错误【解析】语素是最小的有音又有义的语言单位。现代汉语的语素绝大部分是单音节的,例如,“天、地”等;也有两个音节的,如“蝴蝶、马虎”等;还有三个或三个以上音节的,如“巧克力、奥林匹克、布尔什维克”等。

13、【答案】正确

【解析】甲骨文指通行于殷商时代刻写在龟甲兽骨上的文字,金文主要指通行于西周的青铜器上的文字。

14、【答案】错误

【解析】古代汉字有象形、指事、会意、形声四种主要的造字法,象形是用描绘事物的形状来表示字义;指事是用象征性符号或在象形字上加提示符号来表示字义;会意是用两

个或几个部件合成一个字,把这些部件的意义合成新字的意义;形声则是由表示字义类属的部件和表示字音的部件组成新字。现代汉字大部分是形声字。

15、【答案】正确

【解析】述宾短语是由有支配、涉及关系的两个成分组成,前面起支配作用的部分是述语,表示动作、行为,后面被动作支配的部分是宾语,表示做什么、是什么。动词加动词只要是表示这样的关系,也是述宾短语,例如,“接受批评”,“接受”是动词,“批评”也是动词,“批评”又是“接受”的对象,因此是述宾短语。

16、【答案】错误

【解析】此句为主谓短语作宾语。与兼语句的区别主要有:①停顿处不同。第一个动词后,兼语句不能停顿,主谓短语作宾语的句子可以。② 插入状语的位置不同。在第一个动词后,兼语句不可以插入状语,主谓短语作宾语的句子可以。③第一个动词性质不同,支配的对象不同。兼语句的动词多有使令意义或是表情感动词,支配的是人,不是一件事,而主谓短语作宾语的句子动词无使令意义,一般是言语动词或感知动词,像“想、希望、知道、证明、标志”支配的是一件事,不是人。

17、【答案】错误

【解析】这句话采用的是暗喻的修辞手法。暗喻又称“隐喻”,本体和喻体也都出现,其中用“是、变成、成为、等于”等喻词。

18、【答案】错误

【解析】这句话运用了仿词修辞格。借代是不直说某人或某事物的名称,借同它密切相关的名称去代替。仿词是根据表达的需要,更换现成词语中的某个语素,临时仿造出新的

词语。仿词是通过更换现成词语的部分语素来完成仿拟,仿词和被仿的词往往同时出现,形式上既保持着与原有词语近似的特点,内容上又获得新意。题中句子的“身血”是“心血”的仿词,因此运用了仿词修辞格。

19、【答案】正确

【解析】古代汉语有平上去入四个声调,到了元代时,平声分化为阴平和阳平,就是现在的一声和二声,上声有一部分字归并到去声里,剩下的是现在的三声,去声和由上声归并的一些字是现在的四声,古代的入声在元代时分化到了阴平、阳平、上声、去声四个声调当中。

20、【答案】错误

【解析】音色又称为“音质”,指的是声音的特色,其差别主要决定于物体振动所形成的音波波纹的曲折形式不同。“天”的音节拼写为“tiān”,“田”的音节拼写为“tián”,可见,两者的音色相同,只是声调不同,“天”是阴平,“田”是阳平。

三、选择题

21、【答案】B

【解析】“不”字基调是去声,阴阳上前不变更,去声之前改中升,叠字当中要念轻。

22、【答案】B

【解析】舌面、前、半高、不圆唇元音是[e],符合条件的是B项。A项主要元音是[ε];C项的主要元音是[?];D项的主要元音是[ε]。

23、【答案】A

【解析】定语是名词性短语里中心语前面的修饰语,用来修饰、限定、说明名词或代词的品质与特征的,分为限制性定语和描写性定语两大类。限制性定语是对中心语所指的事物范围加以限制,表示人或事物的领有者、时间、处所、环境、范围、用途、质料、数量、性质、属性、来源等;描写性定语在语义上对中心语事物加以描写或形容,描绘其性质、状态等。定语与中心语之间多用结构助词“的”连接,但有的不能用,还有的可用可不用。题中短语共有“从网上下载的”“传统的时尚的”“一百多首”3个定语来修饰限定中心语“歌曲”。需要特别注意的是,“传统的时尚的”是一个联合式短语作定语,属于一个定语,并非两个定语分别修饰中心语。

24、【答案】B

【解析】情态补语表示由于动作、性状而呈现出来的情态。中心语和补语中间常用助词“得”。“语无伦次”表示因“兴奋”而呈现出来的状态,用结构助词“得”标示中补关系。现代汉语中的程度补语很少,限于

用“极、很”和虚义的“透、慌、死、坏、多”等,表示达到极点或很高程度,一般不用“得”。

25、【答案】B

【解析】A项中“爸”是形声字,“武”是会意字,“切”是形声字。B项中,三个字都是形声字。C项中,“跑”是形声字,“购”是形声字,“泉”是会意字。D项中,“厅”是形声字,“型”是形声字,“保”是会意字。

26、【答案】C

【解析】象形是用描绘事物形状来表示字义,“口”甲骨文字形像人张开的嘴巴,本义为嘴巴,用来说话、吃饭的器官,是象形字。指事是用象征性符号或在象形字上加提示符号来表示字义,“甘”甲骨文在口(嘴、舌)中加一短横指事符号,指事符号代表口腔

内的舌头或嘴部的动作,本义为用口、舌品尝美味,是指事字。会意是用两个或几个部件合成一个字,把这些部件的意义合成新字的意义,“莫”早期甲骨文像太阳隐没在丛林之中,从日,本义为太阳下山,阳光隐入丛林草野,是会意字。形声字由表示字义类属的部件和表示字音的部件组成新字,“菽”从艹从叔,叔亦声。本义为作为草本植物子实的豆子,是形声字。

27、【答案】D

【解析】借词是指音和义都借自外族语言的词。借词根据吸收和改造的方式可以分为以下几类:音译、半音译半意译、音译前后加注汉语语素、借形词几类。纯粹的借词就是指其中的音译词。A项,“咖啡”是音译词,“电话”和“电视”是意译词,不属于借词。B项,“咖喱”和“可乐”是音译词,“蛇果”是半音译半意译。C项,“吉普”和“坦克”是纯音译的借词,“手机”是意译词。D项,都是音译,是纯粹的借词。

28、【答案】A

【解析】略语是语言中经过压缩和省略的词语。为了称说简便,人们常把形式较长的名称或习用的短语化短,成为略语。有简称和数词略语两类。五岳是指东岳泰山、西岳华山、南岳衡山、北岳恒山、中岳嵩山,属于数词略语。

29、

30、【答案】A

【解析】夸张是故意言过其实,对客观的人、事物作扩大或缩小或超前的描述。题目句子中“插根筷子都能长苗”是故意言过其实,来表现土地的肥沃。

四、名词解释

31、答:音节是交谈时自然感到的最小语音单位。发音时发音器官肌肉紧张一次就形成一个音节。音节由一个或几个音素组成。一般来说,除儿化音(如“花儿”huār)外,一个汉字的读音就是一个音节。汉语音节由声母、韵母、声调三个部分构成,少则一个音素,多则四个音素,且以元音为主。

32、答:主谓谓语句是指由主谓短语充当谓语的主谓句。从全句的主语(称为大主语)和主谓短语里的主语(称为小主语)是施事还是受事以及其间的关系等方面来看,主谓谓语句大体有五种类型:①大主语是受事,小主语是施事,全句的语义关系是:受事?施事-动作。②大主语是施事,小主语是受事,全句的语义关系是:施事?受事-动作。③大主语和小主语有广义的领属关系。④谓语里有复指大主语的复指成分。⑤大主语前暗含一个介词“对、对于、关于”等等。

33、答:隶书有秦隶、汉隶两种。秦隶是产生于秦代的隶书,把小篆圆转弧形的笔画变成方折平直的笔画,基本摆脱了古文字象形的特点。汉隶是在秦隶的基础上演变来的,是汉代通行的字体,字形规整,撇、捺、长横有波磔,很少有篆书的残存痕迹,呈长方形状,讲究“蚕头燕尾““一波三折”。隶书起源于秦朝,由程邈整理而成,在东汉时期达到顶峰,对后世书法有不可小觑的影响,书法界有“汉隶唐楷”之称

34、答:惯用语是指口语中短小定型的习用的短语。以三音节为主,大都是三字的动宾短语,也有其他格式的。惯用语主要来自于人的日常用语,有极强的口语特征;含义简明、形象生动、通俗有趣是惯用语的主要特征。例如,“走过场”“敲边鼓”“放空炮”等。

35、答:修辞一词有三个含义:一是指运用语言的方法、技巧和规律;二是指说话和写作中积极调整语言的行为,即修辞活动;三是指以加强表达效果的方法、规律为研究对象的修辞学或修辞著作。通常情况下,总是把修辞理解为对语言的修饰和调整,即对语

言进行综合的艺术加工。在内容和语境确定的情况下,修辞着力探讨选用什么样的语言材料,采取什么样的修辞方式,追求什么样的表达效果。

五、简答题

36、答:《汉语拼音方案》是在过去各种记音法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是我国人民创制各种汉语记音与汉字注音法的经验总结。它的主要用途如下:

(1)

可以作为汉字的注音工具

直音法、反切法和注音字母等注音方法都有很大的缺陷,前两种要以认识大量汉字为基础,如果没有易识的音同或音近的字就难以注音。后一种注音符号不完全是音素字母,注音不够准确,书写也不够方便。而

《汉语拼音方案》的出现,基本上克服了上述各种缺点,能够准确地给汉字注音。采用了国际上流行的拉丁字母,既容易为广大群众所掌握,又便于国际间的文化交流。

(2)

可以作为普通话的拼写工具

推广普通话,是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需要,是国家统一和人民团结的需要。学习普通话光靠口耳是不够的,必须有一套记音符号,以帮助教学,矫正读音。事实证明,《汉语拼音方案》正是推广普通话的有效工具。

(3)

此外,《汉语拼音方案》还可以作为我国各少数民族创制和改革文字的共同基础,用来帮助外国人学汉语,用于音译人名、地名和科学术语,用来编制索引和代号等等。

37、答:歇后语带有俏皮的性质,说话、写文章时恰当的运用歇后语可以使语言生动活泼,饶有趣味,既可以确切生动的表达内容,又能给人以深刻的印象。但是运用歇后语也应该注意:

(1)

运用歇后语要选取内容健康的,抛弃内容庸俗落后的。

对于内容健康的歇后语,也要根据作品所要表达的意思和语言环境恰当地使用,不能滥用,有的也不宜在庄严的场合里使用。

38、答:括号表示文中注释性的话,只注释句中一部分词语的称为句内括号,注释全句的称为句外括号。句内注释紧挨着被注释的词语,它的末尾不用句末点号;句外注释则放在句子之后,句外括号内如有句末点号则须保留。另外,括号还用在次序语的外面,例如,(一)(二)(三),(甲)(乙)(丙)。这时它和顿号的作用相同,括号后头不能再用顿号。括号内还有括号时,最外一层先用圆括号“( )”,以后可依次用方括号“[ ]”、六角括号“〔 〕”、尖括号“〈 〉”、方头括号“【 】”。

六、分析题

39、答:(1)小松收入微薄,?(递进)而且上有父母,下有子女,|(转折)但是为人慷慨大方,?(解说)经常帮助比他更困难的朋友。

(2)有些人由于不懂逻辑,|(因果)因此对别人不合逻辑的言论, ?(顺承)不但不能觉察它的荒谬,|||(递进)反而随声附和,人云亦云。

40、答:这种说法不对,原因在于:

(1)

修辞手段为内容服务

修辞研究的是语言的表达形式,形式是为思想内容服务的,原则仍然是内容决定形式,形式和内容要完美地统一。因此,它同片面地讲究形式美,单纯地追求华丽辞藻的“咬文嚼字”是根本不同的。

(2)

修辞是语音三要素的综合运用,语言三要素是修辞的手段和基础,修辞是三要素的高级体现。

① “雕琢词句”只是修辞手法的一种,指通过筛选、锤炼的角度去研究词语运用;

②语音方面,不少修辞方式是利用语音条件体现效果,如双关、对偶、拈连、歇后、摹声、同字、谐音、讳饰、借代、飞白等;

③语法方面,没有并列句就没有修辞的对偶、对比、错综、排比、顶真、回环等手法。

(3)修辞承担重要交际作用修辞在信息时代的作用格外突出,有助于提高说话和写作能力、阅读和欣赏能力;提高语言修养和语言美的水平;有助于社会信息更准确畅通地传递。学习修辞,熟悉并善于运用各种修辞手法,能够提高表达效果,圆满地完成交流思想的任务,正确地理解文章,提高阅读欣赏水平。单纯认为修辞的目的是“卖弄文字技巧”是不正确的。

41、答:(1)①这两句话表达的意思不相同。②原因主要是虚词“了”的使用不同。

a.第一句中只有动词“住”后面有“了”。这个“了”是动态助词,用在形容词或动词后面表示动作形态的实现,即已经成为事实,只表示一种状态的完成,和“现在”这个时点不发生关系。“我在北京住了三年”表示曾经在北京住过三年,现在已经不在北京住。

b.第二句跟第一句相比,在句尾多了一个“了”。这个“了”是语气词,和“现在”这个时点发生关系,表示新情况的出现,起成句煞尾的作用。“我在北京住了三年了”表示现在仍然住在北京,并且有可能继续住下去。

(2)①两句表达的意思不相同。

②原因主要是句中“只”的语义指向不同,从而导致两句表达的意义不同。

第一句的“只”限定的是“他”,表明他是惟一一个“我”说过这个问题的人,“只”的语义指向是“他”。

第二句的“只”限定“这个问题”,表明“我”和他说过的惟一话题是“这个问题”,“只”的语义指向是“问题”。

42、答:(1)属于偏正结构。“例”作“证”的状语,表明“证”的方式。

(2)

(3)

属于补充结构。“通”来补充说明“流”所达到的结果。

属于主谓结构。意为“冬天到了”。

(4)

属于联合结构。由两个相同意义的词根“书”和“写”来表示。(5)属于主谓结构。“病”为名词,是主语;这里“入膏肓”是动词短语,意为“到一种什么程度”。

(6)

属于联合结构。“风声”与“鹤唳”形成并列。

(7)

属于动宾结构。“行”为动词,“是”为名词,表示动词的支配对象,“做自己认为正确的事情”。

(8)

属于联合结构。“悬梁”与“刺骨”并列。

(9)

属于主谓结构。“哀鸿”是名词表示“哀鸣的鸿雁”,“遍野”比喻分布区域之大。

(10)

属于偏正结构。“绰绰”是“宽裕的样子”,修饰“有余”。

七、论述题

43、答:(1)汉字的性质

①汉字是汉族人的祖先在长期社会实践中逐渐创造出来的、用于记录汉语的书写符号系统。它的本质是记录语言的书写符号系统,是最重要的辅助性交际工具。

②汉族是世界上具有悠久文明历史的民族,汉字也是世界上起源很早的文字之一。同时作为表意体系的文字,汉字是世界上历史最悠久而且一直使用到现在的惟一的文字。

(2)汉字的古今发展演变线索

①汉字的起源——图画记事

中国自古就有“书画同源”一说,这是因为最早的文字来源就是图画,书与画有很多内在的联系。汉字的起源就是原始的图画,原始人在生活中

用来表达自己的“图画”形式,慢慢的从原始图画变成了一种“表意符号”。

②汉字的产生——甲骨文的产生

大约是在公元前14世纪的殷商后期,“表意符号”演变成了比较定型的“甲骨文”。这被认为是“汉字”的第一种形式。

被刻在动物的骨头上和乌龟的龟板上的文字就是“甲骨文”,从殷墟中发现的文字,被认为是“现代汉字”的直系祖先,这一点就可以证明中华文明的连续性,这一时期的文字具有很强的象形性,有些还具有图画意味。

③汉字进一步的发展——金文的出现

西周时期,青铜器的大量使用,而被刻在青铜的钟鼎和石鼓上的文字即“金文”,亦有钟鼎文和石鼓文之称。相传是周宣王时期太史所创写。

这时期的金文虽向前发展,但还具有一些象形的痕迹。这一时期的文字,因为受到封建割据的影响,四分五裂,各自为政,文字就呈现出了多样性,是我国文字产生后,受到各种因素影响而继续发展的重要的体现。

④汉字的统一——小篆的产生秦朝时期,秦始皇统一文字,对当时的文字进行收集整理然后进行删繁就简美化加工后,这种统一后的文字被称为“小篆”,又称“秦篆”。这个时候的文字几乎已经完全没有象形文字的痕迹了。

⑤汉字的重大改革——隶书的出现

a.秦朝末年,小篆书写过于规范,书写起来速度很慢,于是民间就出现了许多的简便字体。这种字体的特点是变“小篆”的圆为方,改“小篆”的曲为直,并分出了一些偏旁部首,被称之为“秦隶”。

b.到了汉朝,隶书十分盛行,“秦隶”并没有完全摆脱“小篆”的结构特点,基本上是方形,而“汉隶”就完全发挥了毛笔的特点,出现了“蚕头

燕尾”的波折之笔,书写起来轻松自如。西汉时期流行的这种隶书称为“汉隶”。

c.汉隶的产生就标志着汉字完全脱离象形意味,结束了古文字的阶段,使中国文字进入更为定型的阶段,是古代汉字成为现代汉字的起点。这一重要演变在汉字的发展史上称为“隶变”。

⑥现代汉字的初步发展——楷书的形成和盛行

形成于汉代,流行于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楷书,是我国汉字发展史上的另一重要转折。晋代的王羲之、王献之父子是楷书的真正创始人。楷书同时吸取了篆书圆转的笔画,也保留了隶书的方正平直,去掉了“蚕头燕尾”。这使汉字的结构大体固定了下来,当时被称之为“真书”。

楷书的出现标志着汉字书写成为一种艺术,不再仅仅停留在文字的发展上,而是为追求字形书写美观。

⑦汉字艺术形式的重大发展——草书和行书的盛行草书和行书是汉字在书写草稿过程中形成的,起源较早,在唐朝后成为汉字艺术书法的流行形式。草书有章草、今草和狂草三种形式,而行书则是居于草书和楷书之间的书法形式。

⑧印刷字体

印刷术发明后,为适应印刷,尤其是书刊印刷的需要,文字逐渐向适于印刷的方向发展,出现了横平竖直、方方正正的印刷字体——宋体。其发端于雕版印刷的黄金时代——宋朝,定型于明朝,故日本人称其为“明朝体”。由于宋体字适于印刷刻版,又适合人们在阅读时的视觉要求,是出版印刷使用的主要字体。

⑨电脑字体

随着文化事业的发展、科技的发展,在西方字体的影响下,又出现了黑体、美术字体等多种新的字体,如海报体、综艺体、勘亭流、少女字体等,及更多的宋体之变形,如仿宋、扁宋等。并将各类汉字电脑化,运用的范围更加广泛。

总的来说,汉字的形体演变分为字形体态的变化和字形结构的变化。汉字字形体态的变化,主要表现为笔势和笔意的走向、呈现的状态,即一般所说的字体风格,或书体。字形结构的变化,则表现为结构的繁复和简化、分化和同化,以及讹变等。

更多推荐

语言,表示,文字,修辞,属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