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3月20日发(作者:现代ix35的缺点)

据预测,2021年全球搭载激光雷达的前装车型出货量会在千台

量级,2022-2023年会有指数级提升——达到数万台级/年,2025 年

可能是下个指数级跳跃——达到数十万台级/年。激光雷达成为中国

造车新势力进阶自动驾驶的必选项。

2021年,越来越多智能电动车品牌选择激光雷达方案,从蔚来

ET7、小鹏P5到威马M7,2021年堪称激光雷达路线量产落地元年。

激光雷达是一种向被测目标发射探测信号,然后测量反射或散射

信号的到达时间、强弱程度等参数,以确定目标的距离、方位、运动

状态及表面光学特征的雷达系统。

激光雷达的优点包括:

1)具有极高的距离分辨率、角分辨率和速度分辨率;

2)抗干扰能力强;

3)获取的信息量丰富,可直接获取目标的距离、角度、反射强

度、速度等信息,生成目标的多维度图像;

4)可全天时工作。相比于毫米波雷达,激光雷达可实现对人体

的探测,相比于摄像头,激光雷达的探测距离更远。

总结来看,一个激光雷达包括四大要素:分别为测距原理、光束

操纵方法、光源以及探测器。在此基础上,不同技术路线是以上相关

元素的组合。

对于 L4 级别以上的无人驾驶系统,激光雷达被认为是必须的

传感器之一。目前各大自动驾驶的企业都将激光雷达作为其传感器解

决方案的重点,目前在 Robotaxi/Robotruck 领域,主要应用的是

可进行 360°扫描的解携时激光雷达,其安装于自动驾驶车辆的顶部,

技术壁垒较高。

Gartner 2019 年汽车电子技术成熟度曲线显示,以 MEMS 激

光雷达为代表自动驾驶硬件在经历触发期和期望膨胀期后,产业链逐

渐走向成熟。

Gartner 预测,从 2020 年起具有L3 级自主驾驶硬件能力的

车辆将被广泛生产,光探测和测距(LiDAR)等传感器技术主要用于

实现自动驾驶,将是未来 5 年内汽车产业普及的元器件,助力自动

驾驶成熟。今年以来,我们发现激光雷达产业正在发生积极的变化,

2021 年行业或迎来加速发展期。

搭载激光雷达的奥迪A8于2017年搭载法雷奥4线SCALA激光

雷达,宣称匹配L3级辅助驾驶,这是全球首款过车规级激光雷达。

但是,作为奥迪的旗舰车型,真正体验到搭载激光雷达的奥迪A8用

户并不多,同时,它开启的功能也十分有限。

它真正的作用在于,带起了激光雷达量产前装的风潮。

另一方面,激光雷达的成本并非不可接受。激光雷达有类似计算

机芯片的摩尔定律:每18个月,激光雷达传感器分辨率翻倍价格下

降一半。至少在5年前,激光雷达都被认为是昂贵的设备。

华为车规级中长距96线激光雷达产品,已经将激光雷达成本降

至200美元。

于此同时,随着激光雷达MEMS技术逐渐成熟,在车规前装量

产车型多的情况下,其前装定点的成本与以前蓝色车顶圆柱机械式激

光雷达完全不同。有激光雷达供应商透露,采用MEMS技术的固态

激光雷达成本可以降至500美元以下。

新一代技术突破+规模量产订单,是降本的两大条件。也就是说,

随着激光雷达量产前装车型的增加,也在推动着激光雷达的成本下降。

中国造车新势力们采用激光雷达,是他们对于中国复杂路况的了

解,包括中美对全场景路况的认知差异,也导致中国造车新势力与诞

生于美国的特斯拉在感知方案上作出不同的选择。

所以说,中国造车新势力普遍选择激光雷达方案,可以说是保守

的选择,也可以说,他们更愿意付出一定的成本代价来得到更安全的

结果。

更多推荐

驾驶,成本,自动,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