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2月16日发(作者:杭州摇号结果查询)
许多消费者在购车之前都会先关注车型的口碑,这是很实用的方法。不过读懂参数可能更方便找到满足自身需求的车型。
在每款车型上市前后,汽车厂家都会配套公布该车一份完整的参数表。虽然很多参数都仅仅是一个简单的数据,但就是这个简单的数据,要真正读懂也需要一些理性分析和研究。这是因为有些参数具有非常明显的实际意义,有些参数则不然。而且,同一组参数还可能让人产生混淆。毕竟汽车的结构和各种标准非常复杂,非专业人士难以准确地理解参数的意义是无可厚非的。
为了更准确地挑选到满足自己的车型,有些汽车参数还是必须仔细了解。以下就是最常接触到,也容易在解读时产生误差的十大汽车参数。
参数之一:发动机
目前,车市在售的车型中,发动机类型主要有L形(直列分布)、V形(气缸分布呈一定夹角)两种,还有B形(水平对置)以及W形(气缸分布呈W形)等两种不常见的。通常而言,L型发动机绝大部分采用4缸设计,V型发动机为6缸及以上。相比之下,L4油耗更小,V6动力更足。
此外,关于发动机的,还分为前置、中置和后置,以及前驱和后驱等。现在绝大部分家轿采用了前置前驱方式,好处是减轻了车重,结构比较紧凑,动力传递效率高,燃油经济性好,并增强了操控稳定性和制动时的方向稳定性;但也有弊端,启动、加速或爬坡时,牵引力下降。另外一种比较可能接触到的则是前置后躯。这类车型的优势在于启动、加速或爬坡时驱动力更强,操纵性更好。例如凯美瑞就属于L4前置前驱车型,新一代天籁2.5L属于V6前置前驱车型,而锐志2.5L则属于V6前置后躯车型。
参数之二:最大功率
最大功率是关于发动机的动力参数之一。简单地理解,功率越高,车辆的极速将越大。
很多消费者在购车之前都会对不同车型的最大功率进行比较,认为越高越好。这没错,但存在片面性。和最大功率相关的,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参数:发动机转速。例如某款1.8L发动机,最高功率达到103RW,但其前提条件是发动机转速必须达到每分钟6300转。显然,6300转在日常使用中出现的几率极小,小到基本上可以忽略,实际意义并不大。
因此,关于功率参数,更应该关注其在常见转速下的发挥情况,例如2000-4000转范围内发动机能发挥出多大的功率。 参数之三:最大扭矩
了解发动机的最大扭矩,也应该采用了解最大功率的方式。扭矩越大,大致意味着车辆的瞬间加速性将越好。而在这个参数中,发动机转速更值得去细细研究。
和最大功率一样,最大扭矩所需的发动机转速越高,现实意义将越小。为了让消费者更好地理解这一问题,很多发动机技术实力较强的汽车厂家通常都会附带另外一项说明,例如在2000-3500转之间,发动机能爆发出90%的扭力等等。这也是现在低转高扭车型之所以受到欢迎的原因之一。
参数之四:变速箱
轿车的变速箱主要有自动变速箱、手动变速箱和手自一体变速箱等。其中比较普遍的自动变速箱又分为有级变速箱和无级变速箱,前者如4速、5速、6速乃至7速自动变速箱,后者如CVT。
从理论上来看,手动变速箱通过驾驶者对情况的判断来换挡,提速或减速在变速箱中最为直接,劣势是城市驾驶的方便性降低。自动变速箱刚好与此相反。
有级变速箱的级数越多,意味着车辆行驶的平顺性和节油性越好,并且保养相对低廉,耐用性好;CVT的原理就是将级数增加到无限多,平顺性和节油性显然更好,但保养也相对较高,耐用性则降低。
至于手自一体变速箱,通常都在20万元及以上的车型中得到应用。它的好处是兼顾了驾驶乐趣和驾驶的方便性。
参数之五:油耗
油耗是目前最受消费者关注的参数之一。汽车厂家在车型发布时也会公布油耗参数,但往往为了数据上好看,一般都采用了“理论油耗”或者“等速油耗”等字眼。因此关于这一参数需要特别分析。
每款发动机都有所谓的经济时速,例如90km/h,在这一时速下油耗最低。但城市路况下这种情况并不多,实际意义也被大大削弱。至于理论油耗,甚至是在这种情况下,再剔除各种影响因素,例如风阻等,油耗更低。这几乎可以将其视为发动机的潜力,或者直接忽略不计。
此外,特别值得一提的是,看油耗参数还要与车重联系起来看。例如欧洲车的车重普遍比日系车重,那么统一排量下油耗偏高也可以理解了。 参数之六:轴距
轴距和车长存在一定的联系,但是分开的两个独立的概念。通常而言,轴距越长,意味着车辆的行驶稳定性越高,车内空间越大,舒适性越好,而车辆的转弯半径也越大,但并不绝对。
加长车指的就是轴距的加长,至于车头或者车尾的加长,现实意义并不大。
参数之七:风阻
汽车的风阻系数经常被准车主们忽略,其实风阻是个非常重要的参数,它关系到车辆行驶时的噪音、油耗、稳定性等重要问题。
空气阻力是汽车行驶过程中遇到最大的也是最重要的外力。权威测试表明,当车辆以80km/h的速度前进时,60%的耗油是用于克服风阻消耗;当车辆以200km/h前进时,85%的油耗是用于克服风阻。一辆车的风阻系数每降低10%,至少能降低7%的油耗,而百公里加速将可能提高23%!
目前,大多数轿车的风阻系数在0.28—0.4间,流线性较好的车风阻系数可能仅有0.25左右。
在节能的前提下,选车当然应该选风阻系数低的车型。
参数之八:悬挂
汽车的悬挂是传递作用在车轮和车架之间的力和力扭,缓冲由不平路面传给车架或车身的冲击,保证汽车能平顺地行驶。
悬挂的种类繁多,在经济型轿车中,非独立悬挂被采用得比较多,而中级车、中高级车以上多数采用独立性悬挂。非独立悬挂结构简单,制造成本低,强度高,保养容易,但舒适性及操纵稳定性都较差。独立悬挂质量轻,舒适性高,能够提高汽车的行驶稳定性,但结构复杂、成本高、维修不便。独立悬挂可分为横臂式、纵臂式、多连杆式、烛式以及麦弗逊式悬挂系统等。现在多数车型采用了麦弗逊式悬挂,主要是因为其道路适应能力比较强。
随着汽车技术的发展,现在高端车型上还出现了空气悬挂和主动悬挂等。后者通过中控电脑来调节各种参数,为车身提供最佳的保障。
参数之九:轮胎 轮胎的品牌通常都会被准车主们关注到,但关于轮胎的规格则不然。
轮胎有多种表示方式,最常见的情况例如205/60R1589H,其中205代表轮胎宽度(mm),60指扁平比,R为子午线结构,15代表轮胎内径,89表示一个轮胎最大的负荷量(并非整车负荷量),H为最大允许的时速级别。
轮胎越宽,意味着摩擦力越大,操控性能越好,舒适性也将增加,但油耗将增大。每款车在研发时就已经确定了轮胎的规格,为了安全起见,最好不要随便改装轮胎。至于轮胎的各种参数,则可以用来参考衡量一款车的各种性能。
此外,关于扁平比,指的是轮胎的断面的宽度与轮圈至胎面的高度的比值。高扁平比的轮胎缓冲能力强,但对路面的感觉较差,转弯时的侧向抵抗力弱。反之,则承受的压力大,对路面反应非常灵敏,转弯时的侧向抵抗能力强,操控性大大加强。
参数之十:压缩比
压缩比是发动机一个非常重要的结构参数。从动力性和经济性上说,压缩比应该越大越好,但受汽缸材料性能以及汽油燃烧爆震的制约,汽油发动机的压缩比又不能太大。
在通常情况下,压缩比在7.5-8.0时选用90#汽油;压缩比在8.0-8.5时选用93#汽油;压缩比在8.5-9.5时选用95#汽油;压缩比在9.5-10时选用97#汽油。因而,并非选择汽油标号越高越好。每款车在这方面都会明确标识应该采用哪种汽油标号,而车主也必须牢记这一规定。
参数仅仅是一个参考,我对消费者的建议一定不要只看参数,如果要看有一些参数的话,一定要能分辨出参数的真假,部分参数可以作假,比如油耗等水分就太大。而且有些参数也不是消费者所想像的直接就能反映车子性能。比如很多准车主就会问轴距和离地间隙的问题,其实这两点几乎不代表任何意义,轴距不代表内部空间,而离地间隙也不代表通过性。所以,在参考完参数之后,车主还是要自己去试试车,才能真正了解一部车的优劣。
附加参数:排气量
1.6L以下
经济型轿车主要看哪个参数有用,首先当然是看价格,因为这个级别价格比较敏感。同时一些发动机气门数,在这个级别2到3气门都有,2气门的当然就是技术比较老了。顶置双凸轮轴是单顶的还是双顶的,当然双顶会稍微好一点。
同时还要比较一下功率,虽然功率并不能真正反映动力性,但是能反映技术性能否达标。如果能够查到的话,最高车速也可以作为比较的内容,因为这个级别的车差异比较大,同时也能表现出这个车的技术性。转弯半径也是一个必要的参数,因为作为日常用车,尤其是深圳这样的城市用车,开车的便利性也是考虑内容。
1.6L-2.0L
发动机在这个级别动力其实差不多,可以考虑一下加速性,这个数字的差距就比较大。同时有几个方面必须看一下,比如气门数,加什么标号的汽油,转弯半径。车重可以参考一下,现代技术在保障安全的同时可以兼具经济性了,所以重量也并不代表一个车的安全性,相反车太轻和太重都说明了该车的技术比较落后。
2.0L-2.4L
发动机在这个级别就可以参考一下技术性能了,是不是可变正时气门,各个车厂的气门技术也各有不同。汽车是几缸的发动机,四缸和六缸的确是有所不同的。功率与扭矩也可以参考一下,这之后也可以参考一下压缩比,以及用多少标号的汽油。
尺寸在这个级别就是必要考虑的数字了,个人认为太大和太小都不太好,凯美瑞是最为合适的身材。
2.4L-3.0L
这个级别的车与2.0L-2.4L需要考虑的参数差不多,但是驱动方式就有所不同了。比如后驱、前驱或者四驱,同时车重和马力也是一个很重要的考量。马力推重比,车的加速感受主要是这个参数来决定的。
这个级别也可以开始看车轮的规格,马力较小的车配上大车轮其实是反效果的,但是这个级别在马力充沛的情况下,车轮大小关系到操控感受。
3.0L以上
这个级别的车,主要看马力,当然做为高级车这个级别,所有的数据——轮胎、最高车速、扭矩等等都可以苛刻的对待了。
功率:功率是指物体在单位时间内所做的功。功率越大转速越高,汽车的最高速度也越高,常用最大功率来描述汽车的动力性能。最大功率一般用马力 (PS)或千瓦(kw)来表示,1马力等于0.735千瓦。
扭矩:扭矩是使物体发生转动的力。发动机的扭矩就是指发动机从曲轴端输出的力矩。在功率固定的条件下它与发动机转速成反比关系,转速越快扭矩越小,反之越大,它反映了汽车在一定范围内的负载能力
排量:活塞从上止点移动到下止点所通过的空间容积称为气缸排量,如果发动机有若干个气缸,所有气缸工作容积之和称为发动机排量。
平均燃料消耗量(L/100km):汽车在道路上行驶时每百公里平均燃料消耗量。
整车装备质量(kg):汽车完全装备好的质量,包括润滑油、燃料、随车工具、备胎等所有装置的质量。
最大总质量(kg):汽车满载时的总质量。
最大装载质量(kg):汽车在道路上行驶时的最大装载质量。
最大轴载质量(kg):汽车单轴所承载的最大总质量。与道路通过性有关。
车长(mm):是垂直于车辆纵向对称平面并分别抵靠在汽车前,后最外端突出部位的两垂面之间的距离,简单的说是汽车长度方向两极端点间的距离。
车宽(mm):汽车宽,是平行于车辆纵向对称平面并分别抵靠车辆两侧固定突出部位的两平面之间的距离,简单的说是汽车宽度方向两极端点间的距离。
车高(mm):汽车高,是车辆支承平面与车辆最高突出部位相抵靠的水平面之间的距离,简单的说就是从地面到汽车最高点的距离。
轴距(mm):轴矩,是通过车辆同一侧相邻两车轮的中点,并垂直于车辆纵向对称平面的二垂线之间的距离.简单的说,就是汽车前轴中心到后轴中心的距离.
轮距(mm):同一车轿左右轮胎胎面中心线间的距离。
前悬(mm):汽车最前端至前轴中心的距离。
后悬(mm):汽车最后端至后轴中心的距离。
最小离地间隙(mm):汽车满载静止时,支承平面(地面)与汽车上的中间区域最低点的距离。最小离地间隙反映的是汽车无碰撞通过有障碍物或凹凸不平的地面的能力。
接近角(°):汽车满载静止时,汽车前端突出点向前轮所引切线与地面的夹角。
离去角(°):汽车满载静止时,汽车后端突出点向后轮引的切线与地面的夹角。
最小转弯直径:当转向盘转到极限位置,汽车以最低稳定车速转向行驶时,外侧转向轮的中心平面在支承平面上滚过的轨迹园直径。它在很大程度上表征了汽车能够通过狭窄弯曲地带或绕过不可越过的障碍物的能力。转弯直径越小,汽车的机动性能越好。
最高车速(km/h):汽车在水平良好路面上汽车能达到的最好行驶车速。
加速时间:汽车的加速性能,包括汽车的原地起步加速时间和超车加速时间。原地起步加速时间,指汽车从静止状态下,由第一挡起步,并以最大的加速强度(包括选择最恰当的换挡时机)逐步换至高挡后,到某一预定的距离车速或车速所需的时间。目前,常用0--96KM所需的时间(秒数)来评价。超车加速时间,用最高挡或次高挡全力加速至某一高速所需要的时间。加速时间越短,汽车的加速性就越好,整车的动力性随即提高
最大爬坡度(%):汽车满载时的最大爬坡能力。
平均燃料消耗量(L/100km):汽车在道路上行驶时每百公里平均燃料消耗量。
风阻系数:空气阻力是汽车行驶时所遇到最大的也是最重要的外力。空气阻力系数,又称风阻系数,是计算汽车空气阻力的一个重要系数。它是通过风洞实验和下滑实验所确定的一个数学参数, 用它可以计算出汽车在行驶时的空气阻力。
制动距离(mm):制动距离是衡量一款车的制动性能的关键性参数之一,它的意思就人们在车辆处于某一时速的情况下,从开始制动到汽车完全静止时,车辆所开过的路程。
驱动方式:前置前驱(FF):所谓前置前驱,是指发动机前置,前轮驱动的驱动形式。这是1970年代后才真正兴起和在技术上得以完善的驱动形式,目前大多数中、小型轿车都采用了这种驱动形式。其将变速器和驱动桥做成了一体,固定在发动机旁将动力直接输送到前轮驱动车辆前进,用形象的话来说,是“拉”着车辆前进。前置后驱(FR):所谓前置后驱,是指发动机前置,后轮驱动的驱动形式。这是一种传统的驱动形式,广州人所熟悉的广州标致轿车,就是一种典型的前置后驱轿车。采用这种驱动形式的轿车,其前车轮负责转向任务,后轮承担驱动工作。发动机输出的动力通过离合器、变速器、传动轴输送到后驱动桥上,驱动后轮使汽车前进,用形象的话来说,是“推”着车辆前进。前置后驱的车辆转弯时易出现转向过度的情况。
后备箱体积:也叫行李箱,其容积的大小衡量一款车携带行李或其他备用物品的能力。
油箱容积(L):其容积的大小衡量一款车所能承装油量的能力。
发动机型式:指动力装置的特征,如燃料类型、气缸数量、排量和静制动功率等。装在轿车或多用途载客车上的发动机,都按规定标明了发动机专业制造厂、型号及生产编号。最常见的是按照发动机的排列及缸数进行分类,有W型12缸发动机、V型12缸发动机、W型8缸发动机、V型8缸发动机、对置6缸发动机、V型6缸发动机、直列5缸发动机和直列4缸发动机。
汽缸数:汽车发动机常用缸数有3、4、5、6、8、10、12缸。排量1升以下的发动机常用三缸,1~2.5升一般为四缸发动机,3升左右的发动机一般为6缸,4升左右为8缸,5.5升以上用12缸发动机。一般来说,在同等缸径下,缸数越多,排量越大,功率越高;在同等排量下,缸数越多,缸径越小,转速可以提高,从而获得较大的提升功率。
缸径×冲程:就是单缸的排气量,再乘以汽缸数目,所得到的乘积,就是发动机的排气量。
压缩比:就是发动机混合气体被压缩的程度,用压缩前的气缸总容积与压缩后的气缸容积(即燃烧室容积)之比来表示。压缩比与发动机性能有很大关系,通常的低压压缩比指的是压缩比在10以下,高压缩比在10以上,相对来说压缩比越高,发动机的动力就越大。
汽车变速器:通过改变传动比,改变发动机曲轴的转拒,适应在起步、加速、行驶以及克服各种道路阻碍等不同行驶条件下对驱动车轮牵引力及车速不同要求的需要。通俗上分为手动变速器(MT),自动变速器(AT), 手动/自动变速器,无级式变速器。
主减速比:对汽车的动力性能和燃料经济性有较大的影响。一般来说,主减速比越大,加速性能和爬坡能力较强,而燃料经济性比较差。但如果过大,则不能发挥发动机的全部功率而达到应有的车速。主减速比越小,最高车速较高,燃料经济性较好,但加速性和爬坡能力较差。
悬架:悬架是车架与车桥之间的一切传力连接装置的总称。汽车悬架包括弹性元件,减振器和传力装置等三部分。这三部分分别起缓冲,减振和力的传递作用。我们常见轿车的前悬挂一般为麦弗逊式悬挂麦弗(Macphersan)式悬挂。麦弗逊式是当今最为流行的独立悬挂之一,一般用于轿车的前轮。其次是四连杆前悬挂系统多用于豪华轿车,它通过运动学原理巧妙地将牵引力、制动力和转向力分离,同时赋予车辆精确的转向控制。四连杆式悬挂系统在奥迪A4、A6以及中华轿车上都可以看到。后悬架系统的种类要比前悬架要多,原因是驱动方式的不同决定着后车轴的有无,并与车身重量有关。主要有连杆式和摆臂式两种。
制动装置:是按照需要使汽车减速或在最短的距离内停车,(使汽车)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尽量发挥出高速行驶的性能的装置。一般分为鼓式和盘式两种。鼓式制动器的优点是,成本低,防尘,便于同时作为驻车制动器。缺点是尺寸大,质量重,制动热量不易散发出去,制动稳定性不好。盘式制动器:是目前轿车前轮常用的制动器。一般都是钳盘式制动器。盘式制动器与传统的鼓式制动器比较,有以下有点:散热条件好,因此制动稳定性好,抗热衰退性强; 尺寸和质量小。
转向器型式:目前常用的有齿轮齿条式、蜗杆曲柄销式和循环球式。它的作用是增大转向盘传到转向传动机构的力和改变力的传递方向。
轮胎的类型与规格:国际标准的轮胎代号,以毫米为单位表示断面高度和扁平比的百分数,后面加上:轮胎类型代号,轮辋直径(英寸),负荷指数(许用承载质量代号),许用车速代号。例如:175/70R
14 77H中175代表轮胎宽度是175MM,70表示轮胎断面的扁平比是70%,即断面高度是宽度的70%,轮辋直径是14英寸,负荷指数77,许用车速是H级。
车门数:指汽车车身上含后备箱门在内的总门数。可作为汽车用途的标志,公务用途的轿车都是四门,家用轿车既有四门也有三门和五门(后门为掀起式),而用于运动用途的跑车则都是两门。这里计算的车门数包括了后备箱门。
座位数:指汽车内含司机在内的座位,一般轿车为五座: 前排坐椅是两个独立的坐椅,后排坐椅一般是长条坐椅,也有一些豪华轿车后排是两个独立的坐椅 。双门跑车若有后排后排一般只能坐两人或儿童。商务车和部分越野车则配有五个或五个以上的坐椅。
通过角:汽车的通过性是描述汽车通过能力的性能指标,亦称越野性能。通过性的主要的几个参数:最小离地间隙、接近角、离去角、纵向通过角和横向通过半径等。通过角是汽车满载静止时,通过障碍物的能力。
排放标准:汽车排放是指从废气中排出的CO(一氧化碳)、HC+NOx(碳氢化合物和氮氧化物)、PM(微粒,碳烟)等有害气体。从2004年1月1日起,北京将对机动车的尾气排放标准由现在的欧洲I号改为欧洲II号,到2008年,则正式实施欧洲III号标准。
奔腾 发动机,变速箱,底盘三大件和M6一样
问题:1.马六发动机
2.盘式鼓式制动
3.底盘
系统
更多推荐
汽车,发动机,参数,车辆,加速,车型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