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2月8日发(作者:宝马系列车型)
2012年第11卷第7期中国汽车出口俄罗斯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讨□黄鹤【摘要】当前中国汽车出口处于高速发展的时期。俄罗斯一直是中国汽车重要的出口国。本文通过介绍当前中国汽车出口俄罗斯的现状,分析中国汽车出口繁华现象背后存在的种种问题,来探讨中国企业如何采取有效策略以应对当前的问题。【关键词】汽车出口;俄罗斯;贸易形式;售后标准;核心技术【作者简介】黄鹤,佛山科学技术学院,硕士;研究方向:国际贸易,国际经济学一、中国汽车出口俄罗斯的现状自从2004年中兴的四驱皮卡驶入俄罗斯的大门后,吉利、奇瑞、长城等中国汽车也相继进入俄罗斯。从此,俄罗斯成为2008年金融海啸遏了中国汽车出口最多的国家之一。然而,制了中国汽车出口快速增长的势头。中国汽车在俄罗斯市场“滑铁卢”,遭遇整体销量下降。中国品牌汽车在2009年11月整体销量只有1118辆,仅占俄罗斯用车销售量的1%。2010年后,中国汽车出口在俄罗斯市场开始恢复平稳增长的趋势。2010年1~10月,长城汽车在俄罗斯销量同比增长25%,奇瑞汽车增长109%,力帆汽车增长136%。2012年4月,俄罗斯644万美元。总金额达8,是中国汽车整车出口最多的国家,经历金融危机的洗礼后,俄罗斯之所以仍然成为中国最其原因主要有两大方面:大的汽车出口国,一方面,中国汽车在俄罗斯市场上具有很大优势,具体包括了:(1)车型定位准确。中国企业瞄准了俄罗斯汽车企业竞争力较低的皮卡市场,使俄罗斯本土企业和外国企业短期内都无法与之竞争。(2)价格实惠,经济实用。物美价廉轻卡、小面包车、中低档汽车在俄罗斯都非常受的中国皮卡、欢迎。(3)中国出口汽车到俄罗斯具有地缘优势,物流成本较低。(4)中国政府给予出口汽车企业大量的政策支持。近期商务部、发改委等六部委颁布的《关于促进我国汽车产品提出了要大力实施汽车产品出口出口持续健康发展的意见》战略,鼓励自主品牌的汽车产品出口。另一方面,俄罗斯汽车市场环境有利于中国汽车出口。首先,俄罗斯汽车市场需求巨大。根据俄罗斯经贸部统计,俄罗斯每年大约生产120万辆汽车,无法满足逐年增长的国2011年12月,内需求,只能依赖进口。其次,俄罗斯终于叩开世界贸易组织(WTO)的大门。根据WTO协议,俄罗斯三第四年每年下年内必须将进口汽车的关税从30%降到25%,降2.5%,一直到2019年降至15%。这无疑更有利于中国企业的汽车出口。二、中国汽车出口俄罗斯存在的问题(一)中国的贸易方式不受俄罗斯欢迎。中国汽车目前仍以简单的出口贸易为主,委托经销商销售产品,而很少在俄罗斯本地建厂。不少中国汽车企业没有充分了解俄罗斯盲目跟风进入俄罗斯市场,导致差异性不大、价格市场环境,“扎堆”,相近的出口产品与俄罗斯本土汽车企业形成激烈的竞争。同时,俄罗斯政府不欢迎简单的进出口贸易,更倾向邀请外国企业来本国建立合资企业,以学习国外的最新先进技术和带动本国的就业。因此,俄罗斯已经多次拒绝通过中国汽车企业的项目审批和给予税收优惠。虽然加入WTO后,俄罗斯无法通过关税来阻碍中国汽车的进口,但仍可以用非关税壁垒和倾斜性政策来阻击中国汽车进入本国市场。(二)中国汽车未达到俄罗斯的安全、环境和售后标准。无论是安全、环境标准,还是售后标准,中国汽车都没有达到俄罗斯的基本要求。首先,一些中国出口汽车并没有通过俄甚至出现车内没有安全气囊和罗斯的安全技术标准认证,ABS系统的问题。主要原因有两个。一是俄罗斯的质量认约合人民币100万。这使不少中国汽车生产企证费用较高,业不肯花钱做此种前期投入。二是中国汽车出口商利用俄“试出口”罗斯的规定向其经销商供货,成功地规避俄罗斯对环境标准也是中国汽车在俄罗汽车技术标准的要求。其次,斯的重要难题。俄罗斯近年来不断地提高汽车的环境标准,“欧Ⅱ”2008年达要求汽车行业及其产品2006年达到标准,“欧Ⅲ”2010年达到“欧Ⅳ”2014年达到“欧到标准,标准,Ⅴ”标准。这给中国企业出口汽车提出挑战。最后,中国汽车企业在俄罗斯的维修中心很少,服务不到位,使其发展乏或者24力。例如中国汽车保修期大多是18个月3万公里,个月5万公里,而美国、日本、韩国等国家的汽车保修期最少是3年10万公里。(三)中国汽车在俄罗斯市场上竞争激烈。中国汽车企业进入俄罗斯后面临的竞争来自于俄罗斯本土汽车企业、中以及美国日本等其他国家的汽车企业。俄罗斯国汽车同行、本土企业受到中国汽车企业的冲击后发起激烈的反攻。中“同室操戈”现象严重,在俄罗斯市场上相互压国汽车企业损害自己的品牌,造成不良竞争。而美国、日本、韩国等价,汽车企业在俄罗斯经营多年,拥有核心先进技术,专门研制“软肋”。俄罗斯版的车辆,以攻击中国汽车技术落后的·34·Industrial&ScienceTribune2012.11.7
更多推荐
汽车,俄罗斯,中国,企业,汽车出口,市场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