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2月3日发(作者:2022款长安cs75图片)

油价走势判断1 油价走势判断自2007年第3季度起,纽约原油期货价格不断刷新历史最高纪录,2008年的首个交易日突破100美元/桶关口;到7月11日,更进一步创下147美元/桶的历史新高。尽管此后油价出现下跌,8月底至9月初更跌破110美元/桶,但依然保持在100美元/桶以上。这意味着,一个超级飙升的高油价时代业已来临。造成油价飙升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方面:(1)需求拉动;(2)地缘政治;(3)美元贬值;(4)投机因素。特别是后两个因素,已成为推高油价的关键。从1990—2003年的16年间,布伦特原油价格始终低于30美元/桶,其中1998年最低,平均价格仅为9.8美元/桶;2003年以后开始逐年上升,进入2007年升势开始加速,2007年为91.95美元/桶,2008年上半年平均为109.01美元/桶。国际油价上涨趋势能否得到遏止,取决于世界经济走势以及国际资本的流动。对于油价未来走势,美国高盛银行8月20日重申2008年年底美国原油期货价格将上涨至149美元/桶的预测,而早些时候,高盛银行曾预测在2009年年底之前油价将上涨至150~200美元/桶。不过,另根据美国对34位专家的调查结果显示,市场分析师则下调了2008年和2009年英国布伦特原油以及美国轻质原油期货的价格预期,预测2008年年底英国布伦特原油期货中间价格为115美元/桶,美国轻质原油期货价格为117美元/桶;2009年年底两者的平均价格分别为105.50美元/桶和106美元/桶。有业内专家认为,从基本面出发,油价应位于100美元/桶下方、在80~90美元/桶区间内窄幅波动更合理,这是基于市场供需关系及美元相对价值得出的,任何冲破上述价格线的力量均应归为基本面以外的因素,诸如投资基金的炒作等。尽管业内对未来油价走势判断不尽相同:均认为依然处于100美元/桶左右的高位,这意味着,2003年以前原油低于30美元/桶的低油价时代已经过去。2 高油价影响2.1燃油费占总成本比例比较飙升的油价令全球诸多行业遭受重创,而交通运输业是受油价影响最大的行业之一,一个重要原因是燃油费占总成本比例非常高,自2007年特别是2008年年初原油价格突破100美元/桶关口之后,其比例更进一步升高。据中国有关资料显示,燃油费占总成本的比例,公路运输达25%~30%,航空运输达30%~40%,海上运输因其不同船型而差异明显,集装箱船队约为20%~30%,干散货船队约为5%~35%,而油船船队则高达40%~50%。由此可见,在各种运输方式、各类船型比较中,油价高企对油船运输影响最大,这与油船的成本结构及耗油特点有关(见表1)。2.2 油船运价对油价变化的敏感性虽然就某一特定航线特定时段而言,油船运价对油价变化有一定的敏感性,但就整体来说,运价对油价变化的敏感性并不明显,或者说,两者的关联度不是很高(见图1)。究其原因,(1)运价与油价分别由两个不同市场各自的供需关系决定;对于油船运价,除运输需求外,更大程度上取决于运力的变化,而运力变化与油价基本土没有直接关系。(2)油价变化固然会影响原油消费需求,进而影响油品运输需求,但鉴于目前原油依然是人类经济生活赖以生存的必需品,其需求弹性不高,加之很多国家对能源消耗进行补贴,此举增强了消费者对高油价的承受能力,也屏蔽了油价对原油需求的传导作用。注:2008年为1--6月份平均数据。当然,如果油价持续高涨导致世界经济衰退,必将推动新能源的开发进程,并抑制原油运输需求,但这样的影响将波及全球各个行业,那就不仅仅是油运企业了。当前,在高油价尚未超越人们忍受极限的情形下,有时会出现油价变动影响原油贸易商心理预期的现象,这将导致原油贸易交货期或库存量变化,从而打破油船运输市场的供需关系,使得运价出现升跌,但这种影响是短期而非长期的,是局部航线而非整体航线。2.3 油船各类船型对油价的敏感性由于油船运价对油价敏感性不强,因而油价变动对油船经营效益的影响主要体现在成本变化上,而对收入变化的影响并不明显,表明高油价给油船经营者带来的主要是负面影响,这一点与其他运输行业并无不同。同时,如前所述,燃油费占油船成本的比例最高,高油价带来的不利影响也最大。根据油运企业经验数据分析,燃油价格每上涨5%,油船运输成本将上升2.2%~2.6%,运输利润将下降5.5%~8%。在各类船型中,随着船舶吨位增大其燃油综合单耗下降,对高油价的承受能力也相应较强;不过,受细分市场不同运价水平的影响,近年来,AF-RAMAX船型船舶运输利润对油价变动的敏感性更为强烈,其中燃油价格每上涨5%~10%,运输成本将上升2.3%~4.6%,运输利润将下降8%~16%。3 油船经营对策对于油价的持续高企,要作好全面长期的心理准备。目前,最关键的是要研究如何在高油价时代坚持生存与发展,认真全面评估高油价对航运企业的影响,包括利弊、风险和不确定性,以更好地应对其所带来的挑战和压力。特别是油运企业,大多数情况下其还不能像集装箱运输那样,可通过加收燃油附加费方式向客户转移高油价的压力,更多的油运企业基本上是自行消化和承担压力,即使向服务客户转移部分压力也很有限。因此,在高油价时代,油运企业必须主动、适时地调整发展战略,并通过自身的技术更新和管理创新,不断取得新的业绩。3.1 建设节能环保型船队观念一变天地宽。应对高油价挑战,首先应突破观念瓶颈,转换发展思路。要坚持船队结构调整和结构优化,增加设备先进、节能性好的新船型,淘汰耗油高、污染大的老旧油船;同时,加大技改资金投入,提升现有船队的科技含量。例如,中海发展股份有限公司油轮公司(以下简称油运公司)正按“十一五”期发展规划要求,不断加快船队结构调整步伐,一方面加大大型油船和市场适应性好、油耗低的新机型船舶的发展力度,另一方面加速淘汰能耗高、效率低的老旧油船,使油运公司船队质量明显提高。2007年全年,涉及节能减排的技改项目共有38项;截至2007年年底,油运公司船舶平均船龄由5年前超过15年降至目前的9年;与此相对,船舶平均燃油单耗也比5年前下降30.9%。3.2 着力抓好管理节能在市场好、压力小的环境下,人们往往容易忽视管理上的不足和漏洞,而在高油价、高成本压力之下,推行精细化管理则更容易形成广泛共识,变为自觉行动。对此,企业应提倡“干毛巾也要拧出水”的精打细算精神,一点一滴地挤压成本,积累效益。一是合理调度船舶,科学设计航线,减少空驶里程,科学安排挂港顺序,避免不必要的绕航,坚持走最佳航线,开经济航速。二是坚持科学合理采购燃油,并根据运行船舶的航线节点,尽量安排在已锁定油价的港口或装卸港中油价较低的港口进行补给,有效控制燃油成本支出。三是合理制定燃油消耗定额,科学制订年度单船燃油消耗指标,同时根据船舶实际使用情况进行适当调整,使油耗定额核定更加科学和合理,并在此基础上实行奖惩分明的激励机制,强化员工的节能意识。3.3加强油船设备改造要鼓励开展各项节能技术创新,实现技术节油目标。如建立航速油耗档案、加温与货舱温升档案;强调货油的合理加温,维护好加温管的技术状况,加强船舶主机、副机、锅炉等设备的保养与管理,使之处于良好工作状态;科学维护各运行机械,使运行机械的热效率与机械效率保持在较佳水平;正确使用航速与主机转速,使之达到最佳匹配;针对重质油价格便宜但杂质多、水份多、易结碳等问题,进行技术革新,使重质油能够充分燃烧,从而提高燃料油消耗比例,降低用油成本。3.4 有效利用金融衍生产品油价走高必然加大航运企业的经营风险。企业面对的风险可分为系统风险和非系统风险两类,燃油消耗量的多少属于非系统风险,企业可通过上述管理节能和技术节能等方式降低油耗;而燃油价格的波动属于系统风险,其受整个市场影响,企业不能对其控制,因此只能选用金融工具将价格锁定在企业可承受的范围之内。例如,可根据情况采用掉期(或称套购、纸货)、普通期权、组合期权等方式,化解高油价给企业带来的风险。3.5 建立油价与运价联动机制如前所述,油船运价与油价变化的关联度非常之低,尽管每年年初公布的WS指数基价修订考虑了上一年的油价变化,但这种修订是滞后的。不过,在运价与油价波动中,油船经营者并非束手无策,实际上,油船经营者可借鉴集装箱船加收燃油附加费的思路,与客户在签订COA时加入油价与运价联动条款,建立油价运价联动机制,如选取专项参照油种,根据该油种价格变化幅度,并依照油船市场即期运价定期对执行运价进行上下浮动,这样可适当降低高油价风险。当然,此举是在与原油货主紧密合作、平等互惠、共同发展的长期战略下进行的。总之,航运企业特别是油运企业,必须积极应对高油价时代的来临,采取管理创新、技术创新、机制创新与战略创新等手段,有效规避和减少高油价带来的经营风险,以确保企业健康与持续发展。

更多推荐

油价,油船,高油价,运价,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