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月23日发(作者:北京现代即将上市新车)

2018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课标全国卷Ⅱ)

理综化学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N 14 O 16 Na 23 P 31 S 32 Fe

56

一、选择题:本题共7小题,每小题6分,共42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7.化学与生活密切相关。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碳酸钠可用于去除餐具的油污 B.漂白粉可用于生活用水的消毒

C.氢氧化铝可用于中和过多胃酸 D.碳酸钡可用于胃肠X射线造影检查

8.研究表明,氮氧化物和二氧化硫在形成雾霾时与大气中的氨有关(如下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雾和霾的分散剂相同 B.雾霾中含有硝酸铵和硫酸铵

3是形成无机颗粒物的催化剂 D.雾霾的形成与过度施用氮肥有关

9.实验室中用如图所示的装置进行甲烷与氯气在光照下反应的实验。

光照下反应一段时间后,下列装置示意图中能正确反映实验现象的是( )

10.W、X、Y和Z为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四种短周期元素。W与X可生成一种红棕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Y的周期数是族序数的3倍;Z原子最外层的电子数与W的电子总数相同。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X与其他三种元素均可形成两种或两种以上的二元化合物

B.Y与其他三种元素分别形成的化合物中只含有离子键

C.四种元素的简单离子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

D.W的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均为强酸

代表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常温常压下,124 g P4中所含P—P键数目为4NA

B.100 mL 1 mol·L-1 FeCl3溶液中所含Fe3+的数目为0.1NA

C.标准状况下,11.2 L甲烷和乙烯混合物中含氢原子数目为2NA

D.密闭容器中,2 mol SO2和1 mol O2催化反应后分子总数为2NA

12.我国科学家研发了一种室温下“可呼吸”的Na-CO2二次电池。将NaClO4溶于有机溶剂作为电解液,钠和负载碳纳米管的镍网分别作为电极材料,电池的总反应为:3CO2+4Na2Na2CO3+C。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放电时,ClO-4向负极移动

B.充电时释放CO2,放电时吸收CO2

C.放电时,正极反应为:3CO2+4e-D.充电时,正极反应为:Na++e--2CO23+C

Na

13.下列实验过程可以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编号

A

B

C

D

实验目的 实验过程

配制0.400 0 mol·L-1的称取4.0 g固体NaOH于烧杯中,加入少量蒸NaOH溶液 馏水溶解,转移至250 mL容量瓶中定容

探究维生素C的还原性

制取并纯化氢气

探究浓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

向盛有2 mL黄色氯化铁溶液的试管中滴加浓的维生素C溶液,观察颜色变化

向稀盐酸中加入锌粒,将生成的气体依次通过NaOH溶液、浓硫酸和KMnO4溶液

向2支盛有5 mL不同浓度NaHSO3溶液的试管中同时加入2 mL 5% H2O2溶液,观察实验现象

三、非选择题:共58分。第26~28题为必考题,每个试题考生都必须作答。第35~36 题为选考题,考生根据要求作答。

(一)必考题:共43分。

26.(14分)我国是世界上最早制得和使用金属锌的国家。一种以闪锌矿(ZnS,含有SiO2和少量FeS、CdS、PbS杂质)为原料制备金属锌的流程如图所示:

相关金属离子[c0(Mn+)=0.1 mol·L-1]形成氢氧化物沉淀的pH范围如下:

金属离子 Fe Fe Zn Cd

3+2+2+2+开始沉淀的pH 1.5 6.3 6.2 7.4

沉淀完全的pH 2.8 8.3 8.2 9.4

回答下列问题:

(1)焙烧过程中主要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滤渣1的主要成分除SiO2外还有 ;氧化除杂工序中ZnO的作用是 ,若不通入氧气,其后果是 。

(3)溶液中的Cd2+可用锌粉除去,还原除杂工序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4)电解硫酸锌溶液制备单质锌时,阴极的电极反应式为

;沉积锌后的电解液可返回 工序继续使用。

27.(14分)CH4-CO2催化重整不仅可以得到合成气(CO和H2),还对温室气体的减排具有重要意义。回答下列问题:

(1)CH4-CO2催化重整反应为:CH4(g)+CO2(g)2CO(g)+2H2(g)。

已知:C(s)+2H2(g)C(s)+O2(g)C(s)+2O2(g)1 CH4(g) ΔH=-75 kJ·mol-1

CO2(g) ΔH=-394 kJ·mol-1

CO(g) ΔH=-111 kJ·mol-1

该催化重整反应的ΔH= kJ·mol-1。有利于提高CH4平衡转化率的条件是 (填标号)。

A.高温低压 B.低温高压

C.高温高压 D.低温低压

某温度下,在体积为2 L的容器中加入2 mol CH4、1 mol CO2以及催化剂进行重整反应,达到平衡时CO2的转化率是50%,其平衡常数为 mol2·L-2。

(2)反应中催化剂活性会因积碳反应而降低,同时存在的消碳反应则使积碳量减少。相关数据如下表:

积碳反应

ΔH/(kJ·mol-1)

活化能/

(kJ·mol-1)

催化剂X

催化剂Y

CH4(g) C(s)+2H2(g)

75

33

43

①由上表判断,催化剂X Y(填“优于”或“劣于”),理由是

。在反应进料气组成、压强及反应时间相同的情况下,某催化剂表面的积碳量随温度的变化关系如下图所示。升高温度时,下列关于积碳反应、消碳反应的平衡常数(K)和速率(v)的叙述正确的是 (填标号)。

消碳反应

CO2(g)+C(s)172

91

72

2CO(g)

A.K积、K消均增加 B.v积减小、v消增加

C.K积减小、K消增加 D.v消增加的倍数比v积增加的倍数大

②在一定温度下,测得某催化剂上沉积碳的生成速率方程为v=k·p(CH4)·[p(CO2)]-0.5(k为速率常数)。在p(CH4)一定时,不同p(CO2)下积碳

量随时间的变化趋势如下图所示,则pa(CO2)、pb(CO2)、pc(CO2)从大到小的顺序为 。

28.(15分)K3[Fe(C2O4)3]·3H2O(三草酸合铁酸钾)为亮绿色晶体,可用于晒制蓝图。回答下列问题:

(1)晒制蓝图时,用K3[Fe(C2O4)3]·3H2O作感光剂,以K3[Fe(CN)6]溶液为显色剂。其光解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K3[Fe(C2O4)3]2FeC2O4+3K2C2O4+2CO2↑;显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2)某小组为探究三草酸合铁酸钾的热分解产物,按下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

①通入氮气的目的是 。

②实验中观察到装置B、F中澄清石灰水均变浑浊,装置E中固体变为红色,由此判断热分解产物中一定含有 、 。

③为防止倒吸,停止实验时应进行的操作是 。

④样品完全分解后,装置A中的残留物含有FeO和Fe2O3,检验Fe2O3存在的方法是:

(3)测定三草酸合铁酸钾中铁的含量。

①称量m g样品于锥形瓶中,溶解后加稀H2SO4酸化,用c mol·L-1 KMnO4溶液滴定至终点。滴定终点的现象是 。

②向上述溶液中加入过量锌粉至反应完全后,过滤、洗涤,将滤液及洗涤液全部收集到锥形瓶中。加稀H2SO4酸化,用c mol·L-1 KMnO4溶液滴定至终点,消耗KMnO4溶液V mL。该晶体中铁的质量分数的表达式为 。

(二)选考题:共15分。请考生从2道化学题中任选一题作答。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题计分。

35.[化学——选修3:物质结构与性质](15分)

硫及其化合物有许多用途,相关物质的物理常数如下表所示:

熔点/℃

沸点/℃

H2S S8 FeS2

>600(分解)

回答下列问题:

(1)基态Fe原子价层电子的电子排布图(轨道表达式)为 ,基态S原子电子占据最高能级的电子云轮廓图为

形。

(2)根据价层电子对互斥理论,H2S、SO2、SO3的气态分子中,中心原子价层电子对数不同于其他分子的是 。

(3)图(a)为S8的结构,其熔点和沸点要比二氧化硫的熔点和沸点高很多,主要原因为 。

SO2 SO3 H2SO4

10.3

337.0

-85.5 115.2

-60.3 444.6

-75.5 16.8

-10.0 45.0

(4)气态三氧化硫以单分子形式存在,其分子的立体构型为 形,其中共价键的类型有 种;固体三氧化硫中存在如图(b)所示的三聚分子,该分子中S原子的杂化轨道类型为 。

(5)FeS2晶体的晶胞如图(c)所示。晶胞边长为a nm、FeS2相对式量为M、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为NA,其晶体密度的计算表达式为 g·cm-3;晶胞中2-Fe2+位于S2所形成的正八面体的体心,该正八面体的边长为 nm。

36.[化学——选修5:有机化学基础](15分)

以葡萄糖为原料制得的山梨醇(A)和异山梨醇(B)都是重要的生物质转化平台化合物。E是一种治疗心绞痛的药物。由葡萄糖为原料合成E的路线如下:

回答下列问题:

(1)葡萄糖的分子式为 。

(2)A中含有的官能团的名称为 。

(3)由B到C的反应类型为 。

(4)C的结构简式为 。

(5)由D到E的反应方程式为

(6)F是B的同分异构体。7.30 g的F与足量饱和碳酸氢钠反应可释放出2.24

L二氧化碳(标准状况),F的可能结构共有 种(不考虑立体异构);其中核磁共振氢谱为三组峰,峰面积比为3∶1∶1的结构简式为

更多推荐

反应,溶液,下列,实验,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