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途观l价格图片-荣威e50价格


2023年11月24日发(作者:凯迪拉克ct5价格表)

数据洞察·国内

20221月新能源汽车市场解析

20221月,在我国整体汽车市场微增0.9%的背景下,新能源汽车仍然延续了上一年的高增长态势,取

是否还能延续高增长势头?原材料涨价、补贴退坡等,都成为影响今年新能源市场的变量因素。

得了“销量43.1万辆,同比增长135.8%”的亮眼成绩,迎来了虎年开门红。而接下来,新能源汽车市场

文 / 本刊记者 郑雪芹

新能源汽车1月迎来“开门红”

根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以下简称“中汽协”同期水平。同时从市场份额来看,1月新能源汽车

发布的最新统计数据显示,20221月,新能源市场份额达到17%,新能源乘用车市场份额达到

汽车产销量分别完成45.2万辆和43.1万辆,同比19.2%,继续高于去年全年水平。(见图表2)

分别增长1.3倍和1.4倍。其中,纯电动汽车产销 中汽协副秘书长陈士华分析认为,新能源汽

量分别完成36.7万辆和34.6万辆,同比均增长1.2车继续保持倍速增长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一是新能

倍;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产销量均完成8.5万辆,源汽车由过去的政策驱动,进入到现在的市场拉动

同比均增长2.0倍;燃料电池汽车产销量分别完成阶段;二是新势力产品开始上量;三是传统车企的

142辆和192辆,同比分别增长3.9倍和2.0倍。(见重视程度越来越高;四是新能源汽车出口5.6万辆,

图表1)贡献度达24.2%,继续保持较高水平,这也是国产

从新能源汽车月度销量走势来看,2022年实车今后的重要增长点;五是去年同期基数不高。

现“开门红”,1月虽未刷新历史记录,但仍延新能源汽车1月实现翻倍增长,延续了高速增

图表1:2022年1月新能源汽车产销一览表(单位:辆)

数据来源: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新能源汽车月度数据监测报告》

112

汽车纵横

2022.03

续了去年高速发展的态势,产销规模远高于去年

长态势,也释放出一个强有力的信号:新能源汽车

已经真正进入车市“赛道”,以自主创新技术吸引

着消费者,并实现部分替代燃油车的市场效应。按

照政策规划,今年底新能源汽车的推广补贴将全部

退出,新能源市场的“厮杀”或将更为激烈。

新能源汽车渗透率大幅提升

份额占比逐渐扩大,“渗透率”成为近年来频繁提

随着新能源汽车销量在整体汽车市场销量中的

及的一个词汇。从计算公式上来看,市场渗透率即

市场占有率,也即市场份额。自2015年以来,我

数据洞察·国内

图表2:2020年-2022年(1月)新能源汽车月度销量及同比

数据来源: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新能源汽车月度数据监测报告》

国新能源汽车的渗透率不断提升,主要原因在于国独资品牌特斯拉的5.98万辆),其在合资品牌乘

家层面和各省市都制定了明确的新能源汽车发展目用车整体市场中的占比仅为3.4%,与自主品牌相

标。比差距巨大。

中国自主品牌乘用车在新能源领域的领先优势2015年到2020年,经过五年左右的市场

培育,新能源汽车市场在2021年迎来了突飞猛进持续扩大,传统车企的电动化转型功不可没,以比

的发展,渗透率从2020年的5.3%一下子翻了两亚迪为例,其在20221月的整体销量为9.5万辆,

市场的双轮驱动。97.6%;当然,小鹏、理想、哪吒、蔚来等造车

倍多,达到了2021年的13.4%,这离不开政策和而其中新能源车型的销量就占了9.3万辆,占比高

通过测算可知,20221月,新能源汽车市新势力的贡献也不容忽视。

场渗透率为17.1%,其中新能源乘用车的市场份额为,

更是高达19.2%,继续高于去年全年水平。值得关15%,就可能进入快速发展期,被消费者广泛接受。

注的是,中国自主品牌新能源乘用车的渗透率持续因此,占比达到15%可能是一个转折点。而据

领先,20221月已高达32.0%,远远高于市场中汽协预计,2022年全年我国新能源汽车将达到

整体水平。(见图表3)500万辆,同比增长47%左右,市场占有率有望

年新能源乘用车市场渗透率将达到25%左右。车在20221月的整体销量为100.4万辆,其中

微型电动车火热背后的隐忧

超过18%。乘联会的预测则更乐观,其认为2022 来自中汽协的数据显示,中国自主品牌乘用

成,刷新了历史记录。而相比之下,合资品牌旗下

32.1万辆为新能源乘用车,占比首次超过了三

的新能源乘用车同期销量仅为3.8万辆(不含外资从新能源汽车分类别所占的销量来看,经过多

2022.03AUTO REVIEW

113

数据洞察·国内

图表3:2020年-2022年(1月)新能源汽车月度渗透率

数据来源: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新能源汽车月度数据监测报告》

(注:新能源汽车渗透率=新能源汽车销量/同期汽车整体市场销量)

年的发展,市场格局相对较为稳定。在车型类别方(见图表4)

面,乘用车是新能源汽车市场的绝对主力,占比高 通过上述销量构成我们看到,A00级微型小

超过97%;在能源类别方面,纯电动是主要技术动领域中最大的一个细分市场,同时也是中国自主

达九成以上,尤其是20221月份乘用车占比已车长期占据纯电动车市场三成以上的份额,是纯电

路线,占比八成以上。值得关注的是,在比亚迪、品牌的主要产品阵地。

额比之前略有扩大,1月份占比已接近20%。动车市场层面露出端倪。近日,长城汽车旗下的两

但现在,影响市场变化的因素首先在微型纯电理想等产品的带动下,插电式混合动力车型市场份

通过分析20221月份纯电动乘用车和插电款微型纯电动车——欧拉黑猫和白猫因成本上涨停

止接单,同时交付量也随之锐减。其中,黑猫销量混动乘用车销量的类别、级别及系别占比发现,细

3891辆,白猫同期则从2185辆锐减至318辆。中,分类别来看,SUV车型份额略有提升,吃掉

202112月的8056辆缩减至20221月的分市场结构变化虽有波动,但并不是十分明显。其

了轿车的一部分蛋糕;分级别来看,A00级微型纯由于上游原材料锂盐的价格持续上涨等原因,

电动车份额略有下降,代之而起的是A级紧凑型A00级车型成本受到巨大影响,而这一级别的车型

纯电动车份额有所扩大,反应到插电混动领域则向售价相对较低,用户对价格的敏感程度更大。据长

更高级别扩充;分系别来看,中国自主品牌的领先城方面透露,2022年原材料价格大幅上涨后,黑

猫单台车型亏损超万元。地位非常稳固,甚至在插电混动领域还有明显提升。

114

汽车纵横

2022.03

数据洞察·国内

图表4:2022年1月及2021年全年纯电动乘用车和插电混动乘用车销量分类别、级别、系别占比

数据来源: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新能源汽车月度数据监测报告》

的电池成本占售价的30%多,“三电”系统成本格涨幅为1000-7000元不等。此外,特斯拉、

对此,长城方面算了一笔账,欧拉两款微型车宣布旗下王朝系列和海洋系列车型上调指导价,价

整。达到13%-15%。具体分摊到每辆车上,电池价格

哪吒、上汽荣威、蔚来等也都有不同程度的价格调大概占比为50%-60%,而今年锂电池的涨价幅度

上涨3000多元,今年补贴退坡后单车成本又增加

4000元,另外NEV的积分价格也降到最低点,再

成本大约增加了7400元到1万元不等。企业的集中度一直稳居在七成左右,这一比例在

考虑到每款车的配置和电池大小的因素,每辆车的来,TOP10

黑、白猫停止接单找寻出路是欧拉权衡利弊之20221月份为72.0%。

两成企业掌控八成份额彰显市场分化

后的选择,但它也预示着一种变化:随着补贴退坡、20221月,从新能源乘用车整体销量分企

成本上涨、积分不再难求,车企的产品策略、新能业排名来看,比亚迪再创新高,以9.29万辆高居

源汽车市场结构或将生变。榜首;特斯拉排在第二位,销量为5.98万辆(其

中包含4.05万辆出口量);上汽通用五菱销量为事实上,从今年年初开始,很多新能源车企已

经开始陆续涨价。111日,小鹏汽车宣布全系4.08万辆,排在第三位。此外,超过1万辆的还

涨价,P7全系上涨4300-5900元不等,P5有奇瑞、吉利、广汽埃安、上汽乘用车、长城、长

系上涨4800-5400元不等。21日,比亚迪安、小鹏、理想、哪吒、蔚来。

2022.03AUTO REVIEW

115

数据洞察·国内

图表5:2022年1月新能源乘用车及细分领域企业销量TOP 10

数据来源: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新能源汽车月度数据监测报告》

的乘用车企业中,1月份销量超过1万辆的仅有13他企业在本企业销量占比超过10%的主力车型数

家,另有50家企业不足万辆,其中20家企业销量量均在2-5款不等,而上汽通用五菱九成以上销量

企业占据了八成份额,“强者恒强,弱者恒弱”的多的是比亚迪和吉利,其旗下走量车型各多达5款,

格局彰显市场分化。分布较为均衡,其中比亚迪旗下车型更是纯电和插

也就是说,在中汽协纳入统计的63家有销量1月,在TOP10企业中,除上汽通用五菱外,其

仅依赖一款微型电动车宏光MINIEV。主力车型最仅为三位数,同时还有10家企业不足百辆。两成

混各占半壁江山,产品线布局最为均衡。从细分市场来看,在纯电动领域,特斯拉和上

据统计,1月销量过万车型共计8款,其中宏汽通用五菱20221月销量均为纯电动,分列该

类别第一位和第三位;比亚迪销量中的4.64万辆MINIEV仍然独霸榜首,以3.71万辆成为当月

为纯电动,排名第二;吉利汽车得益于几何A、极销量最高的单一车型,同时也是微型车中唯一过万

势力小鹏汽车稳居前十。亚迪旗下四款车型均过万辆;本土新势力中仅理想

车型;特斯拉旗下两款车型均在3万辆左右;比001等车型的共同拉动,排名有所提升;本土新

ONE过万。(见图表6)在插电混动领域,比亚迪在秦PLUS DM-i

在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进程中,造车新势力作DM拉动下,1月份插混销量为4.65万辆,高

居该类别榜首;新势力理想汽车继续破万,以1.23为一个备受关注的独特领域,近年来在资本的加持

北京奔驰因奔驰E级插混版的上市、长安汽车因并成为一种现象引领。本土新势力前三强——小鹏、

UNI-K iDD的预售,均拉动其PHEV销量进入前理想、蔚来月销过万已渐成常态,而哪吒汽车后来

十。(见图表5)居上,最近已连续三个月销量突破万辆,2022

换个维度,分单一车型贡献度来看,20221月份更是高达1.1万辆(此处引用中汽协数据),

万辆销量稳居第二位;华晨宝马重回前三强;此外,下逐渐风生水起。蔚小理”作为头部企业率先崛起,

116

汽车纵横

2022.03

数据洞察·国内

图表6:2022年1月新能源乘用车销量TOP 10企业及主力车型(本企业占比≥10%)(单位:辆)

数据来源: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新能源汽车月度数据监测报告》

(注:蓝色柱子为插电式混合动力,其他均为纯电动)

超过蔚来跻身本土新势力前三强。尽管仍然领先,但在新势力中的份额占比锐减至两

力领域更加明显。据来自保监会机动车交强险的上本土新势力;理想、蔚来和哪吒分别为1.24万辆、

但“强者恒强,弱者恒弱”的分化格局在新势成以上;小鹏1月上险数为1.30万辆,继续领跑

1.02万辆和9726辆。(注:因纳入中汽协统计数险数显示,20221月,22家造车新势力合计上

貌)(见图表7)

险数为8.15万辆。其中,特斯拉上险量为1.96万辆,据的新势力企业不全,故在此处采用上险数以窥全

图表7:2022年1月新势力新能源乘用车上险数

也就是说,仅排名前七位的企业就掌控了新

势力中九成以上的市场份额。特斯拉、小鹏、理

想、蔚来、哪吒、零跑、威马这七家企业1月份合

92.16%。而反观其他弱势企业,大多数不足千辆,

踪影。

计销量为7.51万辆,在新势力中的合计占比高达

徘徊在被淘汰的边缘,速达、国金等甚至已不见了

整体来看,新能源汽车在年初迎来“开门红”

1月份市场仍然维持较高的景气度,季节性因素对

市场的影响相对有限。但从后市来看,在上游原材

料价格上涨以及下游需求持续旺盛的情况下,部分

车企已经开始酝酿产品涨价,后续仍需要密切关注

数据来源: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新能源汽车月度数据监测报告》

涨价对消费需求的影响程度,以及缺芯等对车企供

给端的影响。

2022.03AUTO REVIEW

117

byd f3多少钱-日产骐达汽车


更多推荐

2020纯电动汽车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