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2月7日发(作者:凡尔赛c5x优惠政策)

DA4G18-41 型

发动机检修手册

前 言

本维修手册的使用对象为专职从事汽车保养与维修作业的人员。

为了分别说明属于发动机的各个部件,将发动机分为几个组成部分进行讲述。

书中有发动机各部件的简要说明、规格、检查、调整、拆卸与安装,分解与重新装配的要领。

术语的定义:

1 标准值:这是在检查零件或总成的质量时,以及在对零件或总成进行校正和调整时作为评价标准所使用的数值。标准值附有公差。

2 极限值:这是对零件或总成进行检查的评定标准,它表示零件或总成保持必要功能和强度所需的最大值或最小值。极限值被定在标准值范围外。

3 参考值:是指开始检查作业前的调整值(为了简化装配和调整过程以便能在短时间内完成检修而提供的值)。

1 目 录

第一章 概 述........................................ . 3

1.1 外 观............................................ 3

1.2 发动机结构参数................................... 4

1.3 发动机号码位置及缸号............................. 5

1.4 检修守则........................................... 5

1.5 检修必备材料...................................... 6

1.6

润滑剂、密封胶和粘结剂的符号....................... 6

1.7 发动机检修工具.................................... 7

第二章 发动机检修.................................... 9

2.1 规格............................................... 9

2.2 拧紧力矩规格...................................... 11

2.3 各部分拆卸与分解步骤.............................. 13

2.4 检查及维修操作.................................... 46

2 第一章 概 述

1.1 外观

哈尔滨东安汽车发动机制造有限公司(以下简称DAE)生产的DA4G18-41、

DA4G18-42 发动机。其外观如下图所示。

发动机总成外观图

本发动机主要用于比亚迪汽车有限公司生产的 F3,如图所示。

比亚迪 F3

3 1.2 发动机结构参数

4 1.3 发动机号码位置及缸体号

1.4 检修守则

1) 准备好零件箱以及零件架,用来放置拆卸、分解的零部件,放置时必须有次序,

必要时做上标记,避免发生混乱、放错。

2) 检修铝合金部件时要十分小心,避免加工表面的损伤。

3) 准备好充足的辅助材料,以便在检修时随时取用。

4) 对有标准拧紧力矩要求的螺栓和其它紧固零件,按照要求数值使用专用工具拧紧。

5) 进行检修后,一次性用品应当报废,换上新零件。

6) 使用正确的拆卸工具进行拆卸与装配。

7) 工作时应参照本检修手册的内容。

8) 检修时如果遇到难以解决的技术问题,建议向我公司的产品销售部咨询。

5 1.5 检修必备材料

下表所列出的材料,在维修本型发动机时是必不可少的。因此,应当随时准备,以备

使用。此外,洗涤液和润滑油也应尽量使用规定的型号。

1.6 润滑剂、密封胶和粘结剂的符号

6 1.7 发动机检修工具

7

8 第二章 发动机检修

2.1 检修规格

9

10 2.2 拧紧力矩规格

11

12 2.3 各部分拆卸与分解步骤

将起动机、离合器和变速器从发动机上拆卸下来后,发动机的分解次序如下:

2.3.1 交流发电机和点火系统

拆卸与安装步骤

拆卸步骤:

1. 机油尺 9. 曲轴皮带轮

2. 机油尺导管 10. 火花塞电缆线总成

3. O 形环 11. 点火线圈总成

4. 正时皮带 12. 火花塞

5. 水泵皮带轮 13. 凸轮轴位置传感器

6. 交流发电机支架 ?A? 14. 凸轮位置传感器支架

7. 交流发电机 15. 凸轮位置传感器齿型板

?A??B? 8. 曲轴皮带轮螺栓

拆卸操作要领:

?A? 曲轴皮带轮螺栓的拆卸

用如图所示的专用工具将飞轮或传动板锁定在相应的位置,然后拧松曲轴皮带轮螺栓。

13

安装操作要领

?A? 凸轮位置传感器支架的安装

如图所示,涂上Φ3mm 卷边的现场成型垫片(FIPG)。

专用密封剂:LT5699

?B? 曲轴皮带轮螺栓的安装

用如图所示的专用工具将飞轮或传动板锁定在相应的位置,然后拧紧曲轴皮带轮螺栓。

14 2.3.2 正时皮带

拆卸与安装步骤

拆卸步骤

1. 正时皮带上罩 7. 曲轴正时齿轮

2. 正时皮带下罩 8. 曲轴位置传感器感应板压板

?A?

?C?

3. 正时皮带 9. 曲轴位置传感器感应板

?B? 4. 张紧轮弹簧

?B?

?A? 10. 凸轮轴正时齿轮螺栓

?B? 5. 正时皮带张紧轮 11. 凸轮轴正时齿轮

6. 曲轴转角传感器 12. 发动机右支架

拆卸操作要领:

?A? 正时皮带/张紧轮弹簧/正时皮带张紧轮的拆卸

(1) 用钳子夹住张紧轮弹簧伸长端,将它从机油泵壳体限位块上拆下,然后拆下张紧

轮弹簧。

(2) 拆下正时皮带张紧轮。

(3) 如果正时皮带还要重新使用,则应在皮带上用粉笔画上箭头来表示它拆下前的旋

转方向。这在重新使用时可确保正时皮带正确安装。

15

?B? 凸轮轴正时齿轮螺栓的拆卸

(1) 使用如图所示的专用工具将凸轮轴正时齿轮锁定在相应的位置。

(2) 拧松凸轮轴正时齿轮螺栓。

安装操作要领:

?A? 凸轮轴正时齿轮螺栓的安装

(1) 用如图所示的专用工具将凸轮轴正时齿轮锁定在相应的位置。

(2) 拧紧凸轮轴正时齿轮到规定的力矩。

?B? 正时皮带张紧轮/张紧轮弹簧的安装

(1) 将正时皮带张紧轮锁定在如图所示位置。

16

(2) 将张紧轮弹簧的一个伸长端钩在正时皮带张紧轮的钩形部,并将张紧轮装到机油

泵壳体上。

(3) 夹住张紧轮弹簧的另一伸长端,并如图所示将它钩到机油泵壳体凸耳上。

(4) 以图示方向移动正时皮带张紧轮,届时张紧皮带。

?C? 正时皮带的安装

(1) 将凸轮轴正时齿轮上的正时记号与缸盖的正时记号对准。

(2) 将曲轴正时齿轮上的正时记号与前壳体上的正时记号对准。

17

(3) 使正时皮带的张紧侧保持张紧,并将正时皮带依次装入曲轴正时齿轮、凸轮轴正

时齿轮和张紧轮皮带轮。

(4) 拧松张紧轮皮带轮安装螺栓1/4–1/2 圈,使张紧轮弹簧的张力作用到正时皮带上。

(5) 以正常的旋转方向(顺时针)旋转曲轴2 圈,检查正时记号是否正确对准。

注意:这种方法利用曲轴驱动力矩均匀地将张力作用到正时皮带上。必须如上述

方向旋转曲轴,不得以反向旋转曲轴。

(6) 拧紧张紧轮皮带轮安装固定螺栓。

18 2.3.3 燃油控制系统

拆卸与安装步骤

1. 节气门体 ?A? 8. 喷油器

2. 节气门体垫片 9. O 形环

3. 燃油回油管 10. 护圈

4. 燃油压力调节器 11. 油轨(出油管)

5. O 形环 12. EGR 阀

6. 绝缘体 13. EGR 阀垫片

7. 绝缘体

安装操作要领:

?A? 喷油器的安装

(1) 将一个新的O 形环和护圈套在喷嘴上。

(2) 将少许发动机油涂到喷油器的O 形环上。

(3) 一边左右转动喷油器,一边将其装到油轨上。

(4) 检查喷油器转动是否灵活。

注意:如果喷油器转动不灵活,则可能是由于O 形环咬住。可从油轨上拆下喷油器,并检查O 形环是否损坏,然后再将放入喷油器放入油轨再次进行检

查。

19 2.3.4 水泵和冷却水软管

拆卸与安装步骤

1. 冷却水软管 7. 节温器壳体

2. 冷却水软管 8. 节温器垫片

?E? 3. 水温传感器 ?B? 9. 进水管

?D? 4. 水温量计 ?B? 10. O 形环

5. 进水管接头 ?B? 11. O 形环

?C? 6. 节温器 ?A? 12. 水泵

安装操作要领:

?A? 水泵的安装

将Φ3mm 卷边的现场成形垫片(FIPG)涂到安装表面。

20 规定的密封胶:LT5699

?B? O 形环/进水管的安装

用新的O 形环更换进水管的O 形环,然后将冷却液涂在O 形环上,以便使它们很容易地

嵌入到水泵和节温器壳体内。

注意:1. 切勿在O 形环上涂发动机油或其他油类物质。

2. 节温器壳体后面的水管必须安装牢靠。

?C? 节温器的安装

安装节温器时,要使它的跳动阀处于最高位置。

?D? 水温量计的安装

如果水温量计要重新使用,则应在它的螺纹上涂规定的密封胶。

规定密封胶:LT648

?E? 水温传感器的安装

如果水温传感器要重新使用,则在它的螺纹上应涂上规定的密封胶。

规定密封胶:LT648

21 2.3.5 进气歧管和排气歧管

拆卸与安装步骤

2.3.6 摇臂和凸轮轴

拆卸与安装步骤

22 2.3.6 摇臂和凸轮轴

拆卸与安装步骤

1. 通气软管 ?A ??B? 11. 摇臂和摇臂轴总成(排气)

2. 通气软管 12. 摇臂A

3. 机油注油口盖 13. 摇臂B

4. PCV 阀 ?A? 14. 进气摇臂轴

5. PCV 阀垫片 15. 液压挺柱

6. 摇臂罩 16. 摇臂C

7. 摇臂罩垫片 ?A? 17. 排气摇臂轴

8. 油封 ?B? 18. 液压挺柱

?C? 9. 油封 19. 凸轮轴

?A??B? 10. 摇臂和摇臂轴总成(进气)

拆卸要领:

?A?摇臂和摇臂轴总成的拆卸

拆卸时使用专用工具将液压挺柱套住,以免液压挺柱脱落。

23

安装操作要领:

?A? 摇臂轴的安装

(1) 将摇臂轴有大倒角端朝向正时皮带侧,(进气摇臂轴有8 个油路孔)。

(2) 安装摇臂轴时油路孔朝向缸盖侧。

?B? 摇臂/摇臂轴总成的安装

在装配摇臂和摇臂轴时应注意识别记号。然后,将该总成安装在缸盖上。

?C? 凸轮轴油封的安装

用如图所示的专用工具,将油封敲进缸盖。

24 2.3.7 缸盖和气门

拆卸与安装步骤

拆卸步骤

?A? ?D? 1.缸盖螺栓 11. 排气门

2. 缸盖总成 ?C? ?A? 12. 气门油封

3. 气缸垫 13. 气门弹簧保持座

?B? ?C? 4. 锁片 ?C? ?A? 14. 气门油封

5. 进气门弹簧保持座 15. 气门弹簧保持座

?B? 6. 气门弹簧 16. 气门导管

7. 进气门 17. 气门导管

?B ??C? 8. 锁片 18 排气门座

9. 进气门弹簧保持座 19 排气门座

?B? 10. 气门弹簧 20. 缸盖

拆卸操作要领:

?A? 缸盖螺栓的拆卸

用如图所示专用工具拧松缸盖螺栓。

25

?B? 锁片的拆卸

在拆下的气门、弹簧和其他零部件上系上标签,注明它们的气缸号和位置,以便重新装配。

可靠地存放这些零部件。

?C? 气门油封的拆卸

安装操作要领:

?A? 气门油封的安装

(1) 安装气门弹簧座

(2) 用如图所示的专用工具安装新的气门油封。

26

注意: 1. 气门油封不能重新使用。

2. 必须使用正确的专用工具安装气门油封。不正确的安装可能会造成机油经过气

门导套泄露。

?B? 气门弹簧的安装

安装气门弹簧时,使它涂漆的一端位于摇臂侧。

?C? 锁片的安装

?D? 缸盖螺栓的安装

(1) 在重新使用缸盖螺栓之前,检查它的名义长度是否超过规定极限值。如果测量结

果超过极限值,则应更换该螺栓。

极限值:103.2mm

(2) 如图所示装上垫圈。

27

(3) 将发动机油涂在螺栓的螺纹部的垫圈上。

(4) 按如图所示顺序拧紧螺栓,直到每个螺栓达到力矩49Nm(5kgf.m)。

(5) 完全拧松螺栓。

(6) 按如图所示顺序重新拧紧螺栓,直到每个螺栓达到力矩20±2Nm。

(7) 在缸盖螺栓头和缸盖上涂油漆记号(如图所示)。

(8) 按照拧紧顺序,每个螺栓增拧90°。

(9) 每个螺栓再拧紧90°,检查螺栓头上的涂漆记号是否与缸盖上的对准。

注意:如果螺栓拧紧角度小于90°,则它们不可能有足够的力量紧固缸盖;

如果螺栓拧紧角度超过90°,则应完全拆下它们,再重新安装。

(10) 如果在维修过程中,更换了旧的缸盖螺栓,则按照(2)~(9)的顺序进行维修。

(11) 如果在维修过程中,没有更换旧的缸盖螺栓,则按照(2)、(3)、(6)、(7)、(8)、(9)的顺序进行维修。

28 2.3.8 机油泵和油底壳

拆卸与安装步骤

拆卸与安装步骤

?E? 1. 机油滤清器 9. 减压阀柱塞

2. 放油螺堵 ?B? 10. 前油封

?D? 3. 垫片 ?A? 11. 机油泵壳体

?A??C? 4. 油底壳 12. O 形环

5. 集滤器 13. 机油泵盖

6. 集滤器垫片 14. 机油泵外转子

7. 减压阀 15. 机油泵内转子

8. 减压阀弹簧

拆卸操作要领:

?A? 油底壳的拆卸

(1) 拆下油底壳的安装螺栓。

(2) 如图所示在油底壳与缸体之间敲入专用工具。

29

(3) 轻敲专用工具的侧面,并使该工具沿油底壳/缸体密封面移动,然后拆下油底壳。

安装操作要领:

?A? 前油封壳(机油泵壳体)的安装

(1) 清洗缸体上的涂密封胶表面和前油封壳。

(2) 在油底壳凸缘的整个外周涂Φ3mm 卷边的现场成形垫片。

规定的密封胶:LT5699

?B? 前油封的安装

(1) 将专用工具放在曲轴前端,并在它的外周涂上发动机油。

(2) 将发动机油涂在密封唇上,然后用手将油封沿导套推入直至它碰到前油封壳。

用专用工具轻敲油封使其就位。

30

?C? 油底壳的安装

(1) 清洗缸体与油底壳的配合面。

(2) 在油底壳凸缘的整个外周涂Φ4mm 卷边的珠状现场成形垫片。

规定的密封胶:LT5699

?D? 放油塞垫片的安装

换用新的放油塞垫片。如图所示安装新垫片。

注意:如果垫片的方向装错了,则会导致漏油。

?E? 机油滤清器的安装

(1) 清洗机油泵壳体上的机油滤清器安装面。

(2) 将发动机油涂在机油滤清器的O 形圈上。

(3) 拧紧机油滤清器,直至O 形圈入座在安装面上后,将机油滤清器再拧一圈,

使拧紧力矩为12~20Nm。

注意:机油滤清器必须用市场上购买的滤清器扳手拧紧。如果用手拧紧滤清器,则拧

紧力矩不够而造成漏油。

31 2.3.9 活塞和连杆

拆卸与安装步骤

32 为了便于重新安装,在连杆大头的侧面打上气缸编号。

?B? 活塞销的拆卸

(1) 从前面箭头记号侧插入推杆(专用工具),然后装导套D。

(2) 把活塞前面记号向上,将活塞和连杆总成装在活塞销安装底座(专用工具)上。

(3) 用压力机压出活塞销。

注意: 拆下活塞销之后,将活塞、活塞销和连杆放在一起。不得将各缸的活塞、活塞销和连杆放在一起。

安装操作要领:

?A? 活塞销的安装

(1) 测量下列长度(如图所示)

A:活塞凸台到活塞凸台外侧尺寸

B:活塞凸台到活塞凸台内侧尺寸

C:活塞销长度

D:连杆小头厚度

(2) 将测量值带入下列公式:

33

(3) 将推杆(专用工具)插入活塞销,然后装导套A(专用工具)。

(4) 在安装活塞和连杆时,它们的前面记号应处于同一侧面。

(5) 将发动机油涂在活塞销的外圆上。

(6) 由导套A 开始,将导套A,活塞销和推杆先后压入活塞的前面记号侧。

(7) 将导套B 拧入导套A。在两个导套之间的间隙为3mm 加第2 步计算所得的L 值。

(8) 在活塞前面记号向下的状态下,将活塞和连杆装到活塞销安装底座上。

(9) 用压力机安装活塞销。如果压配负荷超出规定,则应更换活塞销和活塞总成和连杆,或者两者都更换。

标准值:1000±500 kg.f

34

35

注意:

不要用活塞环扩张器装钢片环,否则它们可能会断裂。

(3) 装好钢片环之后,检查它们是否能以两个方向平滑运动。

?C? 第2 道活塞环/第1 道活塞环的安装

用活塞环扩张器,安装第2 道活塞环和第1 道活塞环,它们的识别记号应向上(在活塞顶

侧)。

识别记号:

第一道活塞环:1T

第二道活塞环:2T

?D? 活塞和连杆总成的安装

(1) 将机油涂在活塞、活塞环和活塞销上。

(2) 如图所示,对准气环和油环(钢片环和隔圈)的开口。

36

(3) 将活塞顶前面箭头记号对着正时皮带侧,从气缸上面将活塞和连杆总成压入气缸。

(4) 用适当的活塞环压缩工具将活塞环压紧,然后将活塞和连杆一起压入气缸。不得

用力敲击活塞,否则活塞环可能会断裂,连杆轴颈可能会产生裂纹。

?E? 连杆轴瓦的安装

请确认如图所示位置的曲轴和连杆上的识别记号,按下表选择轴瓦。

37

?F? 连杆盖的安装

(1) 对准在分解时做的记号,将连杆轴承盖装到连杆上。如果连杆是新的,无标记,

则必须使轴瓦锁定缺口在同一侧。

38

(2) 检查连杆大端侧间隙是否符合规定。

标准值:0.10–0.25mm

?G? 连杆螺母的安装

注意:如果在安装连杆螺母之前已经安装好了缸盖,则必须先拆下火花塞。

(1) 连杆螺栓和螺母利用塑性变形张紧法拧紧。螺栓在重新使用时必须检查是否刮伤。为了检查螺栓是否刮伤,用手拧螺母通过整个螺纹长度。只有当螺母能平滑地拧完全部螺纹时,才说明螺纹的螺纹部无刮伤,否则必须更换螺栓。

(2) 在安装螺母之前,在它的螺纹部和座面上涂发动机机油。

(3) 将螺母装到螺栓上,用手指将它们拧紧。此后,必须交替地拧紧螺母,以保证连杆盖的正确安装。

(4) 螺母拧紧力矩为20±2.0Nm。

(5) 如图所示,在每个螺母顶部做涂漆记号。

(6) 自螺母上涂漆记号顺时针方向90°~94°,在螺栓上做涂漆记号。

(7) 旋转螺母直到螺栓上的涂漆记号与螺母上的涂漆记号对准为止。

注意:1. 如果螺母旋转角度小于90°,则连杆盖的紧固力可能不够。

2. 如果螺母旋转角度大于94°,则应完全拧松它们,并重新进行拧紧步骤。

39 2.3.10 曲轴和缸体

拆卸与安装步骤

?F? 1.飞轮螺栓 ?C? 11. 第四轴承盖

2.转接板 ?C? 12. 中间轴承盖

3.驱动板 ?B? 13. 下主轴瓦

4.曲轴衬套 14. 曲轴

5.上隔板 ?B? 15. 上主轴瓦

6.下隔板 ?B? 16. 中间主轴瓦

?E? 7.曲轴油封壳体 ?A??A? 17. 机油压力传感

?D? 8.曲轴油封 18. 爆震传感器

9.轴承盖螺栓 19. 缸体

?C? 10.轴承盖

拆卸操作要领:

?A? 机油压力传感器的拆卸

(1) 脱开机油压传感器关的端子。

(2) 用专用工具拆下机油压传感器关。

40

注意:它的螺纹上涂有密封胶。在拆下机油压传感器关时请注意不要弯曲它。

安装操作要领

?A? 机油压力传感器的安装

在螺纹上涂规定的密封胶,然后用如图所示的专用工具安装机油压传感器关。

规定密封胶:LT648

注意:1. 涂密封胶时应使密封胶不从螺纹端被挤出。

2.机油压传感器关不要拧得过紧。力矩:15~22Nm。

?B? 曲轴轴瓦的安装

(1) 据曲轴的识别记号或色码选择轴瓦(参照下表)。如果它们不能识别,则应测量

曲轴轴径,并选择相应的轴承与其匹配。

41

(2) 表示缸体轴瓦孔径的识别记号是用发动机前面的1 号刻印在所示的位置。必须根

据这些识别记号来选择和安装轴瓦。

42

(3) 在第(1)步和第(2)步查对识别记号的基础上,从上表中选择轴瓦。

如下面的例子:

1. 如果测得的轴颈是48.000mm,则它相当于上表中的第一类。

2. 如果缸体轴瓦孔径上的识别记号是1,则应选择识别记号2 的轴瓦。

(4) 除了中间轴瓦外,所有的上轴瓦都有槽。中间轴瓦无槽但带有支承凸缘。中间轴瓦的上下部分是一样的。

(5) 所有下轴瓦都无槽。

?C? 主轴承盖的安装

(1) 在每个主轴承盖的地面上有主轴承盖号和一个箭头。从正时皮带侧开始,依号数

次序安装主轴承盖。箭头必须指向正时皮带侧。

(2) 装好主轴瓦之后,测量曲轴的轴向间隙。如果测量值超出规定的极限值,则应更

换曲轴瓦。

43

标准值: 0.05-0.18mm

?D? 曲轴油封的安装

用如图所示的专用工具,压装曲轴油封。

?E? 油封壳体的安装

将直径为Φ3 的胶涂到安装表面,如图所示。

?F? 飞轮螺栓的安装

(1) 清除飞轮螺栓和曲轴安装孔的的密封胶、油脂,

(2) 将飞轮螺栓涂适量的密封胶(如果使用已用过的飞轮螺栓)。

44

(3) 规定密封胶:LT243。

(4) 用如图所示专用工具将驱动板锁定在相应位置,以确保安装飞轮到达规定的

力矩。

45 2.4 检查及维修操作

1) 正时皮带

1. 正时皮带

仔细检查正时皮带。如果出现下列缺陷,则应换用新皮带:

(1) 反面橡胶硬化(反面橡胶光滑无弹性,且硬化到用指甲划而

没有痕迹的程度)。

(2) 反面橡胶的表面出现裂纹。

(3) 帆布撕裂和(或)帆布与橡胶分离。

(4) 齿根出现裂纹。

(5) 皮带侧面出现裂纹。

(6) 皮带侧面异常磨损。

注意:如果皮带侧面像刀切的那样尖锐,则皮带侧面是正常的。

(7) 齿的异常磨损

开始阶段:

(松散的帆布纤维,橡胶结构消失,白色褪色,帆布结构难以

辨认)

最后阶段:

帆布磨损、暴露橡胶(齿宽减小)

46

(8) 齿已消失

2. 张紧轮皮带轮

检查皮带轮旋转是否平稳无游隙和无异常噪音。必要时应更换1 个或2 个皮带轮。

2) 摇臂和凸轮轴

1. 凸轮轴

测量凸轮的高度,如果该高度超过规定的极限值,则应更换凸轮轴。

3) 缸盖和气门

1. 缸盖

(1) 在清洗缸盖之前,检查它是否漏水、漏气、有无裂纹和其他损伤。

(2) 清除所有的机油、水垢、密封胶和积炭。在清洗油道以后,向油道吹压缩空气,以确认其未被堵塞。

(3) 用直尺和测隙规检查缸盖垫片表面是否变形。如果变形超过规定极限值,按规格磨削垫片表面。

垫片表面变形标准值:0.03mm 以下

47 缸盖高度(新的时候):120±0.1mm

注意:缸盖和缸体配合表面总共可磨削的余量不大于0.2mm。

2. 气门

(1) 检查气门面是否正确接触。如果接触不均匀或不完整,则应重修气门座表面。

(2) 如果边缘厚度小于规定值,则应更换气门。

标准值:

进气门:1.35mm

排气门:1.85mm

(3) 测量气门总长度。如果测量结果小于规定值,则应更换气门。

标准值:

进气门:111.56mm

排气门:114.71mm

3. 气门弹簧

(1) 测量气门弹簧的自由高度。如果测量结果小于规定值,则更换气门弹簧

标准值:49.5

(2) 测量气门弹簧的垂直度。如果测量结果超出规定的极限值,则应更换气门弹簧。

标准值:2°

48

更多推荐

安装,螺栓,活塞,发动机,曲轴,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