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3月21日发(作者:2022款奥迪a5报价及图片)

企业家创业故事5篇600字

如果不是在美国当了半年“农民”,学农6年的女博士石嫣还不会真正地爱上土地。过

去的一年,石嫣在农村承包了20亩菜地,推行她自美国学来的一种农业新模式社区支持农业

(CSA)——城里人预支菜钱,菜农在专门的土地上生产绿色蔬菜提供给城里人,下面是小编

为大家带来的企业家创业故事,希望你们喜欢。

企业家创业故事1

为了这个目标,李剑一直在默默地努力着。2009年,李剑大学毕业了,可她并没有

像其他人一样去找工作,而是向母亲借来3万块钱,成立了宁夏艺盟礼益文化艺术品有限

公司。公司成立之初,李剑开发的第一款产品,就是剪纸贺卡。为了推广产品,李剑天天

带着产品跑单位、进会场。可是,一段时间下来,她贺卡没卖出多少,白眼和奚落倒“收

获”了很多。更让她焦虑的是,她之前向母亲借来的那点钱,也快花光了。幸好爱人郭海

及时从福建给她带回了4万块钱,才算解了她的燃眉之急。

为尽快打开生意的局面,李剑推广贺卡更加勤奋了。终于,李剑的努力有了回报。第

一笔订单,是300多张贺卡,要求一星期内交货。可是,当时李剑的公司,因之前没有生

意,一直都没有请工人。情急之下,李剑就拉来妈妈、妹妹和小姨一起上阵。可一家人用

小剪刀没日没夜地忙活了4天,也只是完成了贺卡的剪纸部分。剩下的印刷部分,本想请

印刷厂做,但由于印数太少,印刷厂都不愿意接活。无奈之下,李剑只好窝在办公室里,

用打印机来打印。数九寒天,夫妻俩一个负责打印,一个负责将贺卡晾在地上。可偏偏在

这个节骨眼上,打印机又出了故障。等最后完成贺卡时,两人已是24小时都没合过眼了。

这笔订单做完后,虽然后面也陆续接到了一些订单,但由于传统的剪纸作品大多用白

纸装裱,不仅显得档次低,且时间一久,还会褪色,市场空间不大。故在第一年,李剑他

们制作的剪纸贺卡,仅卖出了3000多张,收入还不到1万元。照这样下去,不但公司的

租金付不起,就连生活费都成问题。李剑再次陷入了困境。

“这个传统的剪纸市场,任凭自己再怎么努力,目前也就只能做到这么大了。要想突

破,就必须进行创新!”想到这里,从不轻言放弃的李剑,决定到外面的市场转一转,寻

找剪纸市场的突破口。结果,在一次去杭州考察的途中,质地轻软、色彩绮丽的杭州丝绸

一下子就吸引了李剑的目光。“丝绸档次高,耐保存,我何不尝试做丝绸剪纸画呢?”

打定主意后,李剑咬咬牙,一口气就批发了4000多元的丝绸,在家里进行试验。由

于没有经验,她失败了,4000多元钱就这样打了水漂,自己也一下子消瘦了许多。看到

妻子累成这样,丈夫郭海很是心疼,就劝她说:“咱们还是放弃吧!毕竟,这个事情从老

祖宗到现在,都没有人去做过。”面对丈夫的规劝,李剑不但没有放弃,还说服丈夫,同

意了自己再次追加几万元投资的建议。经过无数次的试验,李剑终于成功地将剪纸艺术与

丝绸和谐地融合在了一起。

由于融合后的丝绸剪纸画不仅档次高、耐保存,而且还具有国画的韵味和浓郁的回乡

民俗味。因此,李剑的这种新产品一经推出,便大受欢迎。到2011年,公司的总销售额

已达到370万元,2012年则突破了500万元。

企业家创业故事2

4年前,凯尔大学毕业了,当他真正走出校园去找工作时,他才发现,找份专业对口

的工作真的好难。为了生存,他不得不放弃自己的爱好,专业不对口的工作,他也愿意干。

几年下来,他先后换了6份工作。有的太辛苦,他吃不消;有的因为专业不对口,他觉得吃

力……

今年年初,他无意间看到一份招工广告,去农场打理树林,就是为树剪枝、施肥、除

草等。暂时没有其他更好的工作,他打算先去这里呆一段时间。来到农场,他发现这里的

风景很美,绿树成荫,鸟语花香。农场主是个大老板,从事汽车销售工作,老板从小就喜

欢森林,于是租来这片土地,种上树,工作之余,就来这里消遣,打猎、散步、锻炼身体。

老板很大方,给凯尔开出的工资待遇也不错,凯尔和几个小伙伴一起无忧无虑地工作。凯

尔觉得在这里算是给心情放了假,天天与美景相伴,心情自然轻松舒畅。

不知不觉,秋天来了,树林里的落叶很快就铺了一地。有一天,凯尔的大学同学来看

他,走进树林,看到片片落叶,禁不住大叫起来:“好美的秋天景色,我整天呆在写字楼,

真没机会见到这么漂亮的落叶。”凯尔见同学这么兴奋,便开玩笑说:“要不,我捡点落

叶,让你捎回去,工作累了,看看落叶,可以调节一下心情。”同学听后,笑了笑回答:

“你还真提醒了我,我要多带点回去,让我的同事也一起享受享受落叶的魅力。”就这样,

凯尔真的选了一大包外表好看、颜色均匀的落叶,让同学带了回去。

一个星期后,同学打来电话:“凯尔,再弄点落叶吧,我的同事见我带回去的落叶,

特别喜欢,不够分呀,他们让你再寄点过来,他们用钱买。”凯尔答应了同学的要求,并

说不用付钱。他很快选好落叶给同学寄了过去。一个星期后,他还是收到了同学的同事承

诺买落叶的钱。这时凯尔有了一个大胆的想法,既然落叶真有人喜欢,并且愿意出钱买,

那不如我在网上专门卖落叶,这样,就能让那些想看落叶而没机会看的人,不出家门便能

欣赏落叶,感知秋的风景。重要的是,自己工作的地方,落叶多,不计成本。

一个月的精心准备,卖落叶的网站开起来了,他在网站上打出了广告,“在家里看秋

色,我帮你实现,一包落叶19 。9美元”。秋色就是落叶包裹,凯尔提供了红色、黄色

和绿色三种叶子,大小各不相同,为了保鲜,叶子放在一个透明的盒子里,然后加上适量

的甘油和水的混合物,使其保鲜。拿到订单后,凯尔仔细包装好,快速托运到客户手中。

截至目前他已经卖出了超过 200 份的“秋色”。凯尔说:“创业刚起步,我对未来充满

信心。”

现在,许多大学生想创业,想实现自己的创业梦,可是,好多人觉得找不到好的项目,

创业梦一直未能践行。从凯尔创业卖落叶来看,只要我们肯创新肯动脑,善于洞察大众需

求,把普通的东西变为商品,商机就在你身边,财富离你并不远。

企业家创业故事3

朱国勇承认自己当时有点虚荣。上世纪90年代,名片是个绝对的奢侈品,一个公司

可能只有总经理级别才会考虑。出去闯荡时,他也想有一盒自己的名片,于是囊中羞涩的

朱国勇经过一番努力后,与一家名片社达成协议:对方为他免费印一盒,代价是朱国勇帮

助人家销售名片。

小伙子经过考察后认为,要想增加名片销量,被动等待客户上门是不够的,应该主动

出击。于是他带着样板去各家公司推销。他说:“一开始人家都以为我是骗子,因为那时

还没有上门销售的概念。当听说货到付款还不收预付金时,有人决定尝试一下。”朱国勇

的敢闯很快收到回报,名片销量直线上升。那时名片几乎成了身份的象征,朱国勇凭借一

张“三寸不烂之舌”,让不少公司的小科员都想印盒名片威风一下。

然而一年后问题随之而来。朱国勇独创的上门销售方式很快被其他名片社仿效,销量

开始下滑。这一次,敢闯的朱国勇把触角伸向省内的二线城市、自己的老家——大庆。朱

国勇发现,在大庆,印制名片更是只有一两家公司能接的“技术活”,而且价格比哈尔滨

高出一倍多。

机会又一次眷顾这个初出茅庐的小伙子。朱国勇开始上门推销名片,拿到的订单去哈

尔滨加工,去掉车费,一盒能挣四五十元。名片生意一发不可收拾。到了1995年毕业的

时候,朱国勇的个人账户上已经有了30万元存款,这在当时是个天文数字。

2000年,朱国勇开始初涉广播行业,这也正是日后他“一路听天下”事业的开始。

小伙子走了一条捷径:借鉴单田芳旗下一个广告公司的模式,“他们用评书资源置换广播

电台的广告,然后试图统一销售这些广告”。朱国勇认为,虽然他们的模式很好,但是听

评书的目标人群相对较窄,可以考虑做一些畅销书的有声版,这样才能保证内容的与时俱

进。

就这样,通过制作畅销书的有声版与广播电台节目做置换,朱国勇仅用半年的时间就

和五十多个广播电台合作,并开设了栏目叫《畅销书场》。不过朱国勇很快又发现了问题,

广播广告想要有效果,要么时间播得长一点,要么播的频率高一些。但是朱国勇拿到的广

告资源,每个台只有一两分钟,既做不到长,也做不到高频率。现在回想起来,朱国勇仍

然心有余悸。“五十多个广播电台都是二三线城市的,因为一线城市的节目都要用真金白

银进行买卖”。

企业家创业故事4

石嫣本科读了四年的“农林经济”,两年研究生的方向是“农村发展”。2008年研究

生毕业后,她被保送就读博士。同年4月,当知道学校有一个公派去美国当半年农民的名额

时,她当时想也没想,就报名申请。

去美国的想法非常简单,去美国提高一下英语口语,也是动机之一。不过,对于石嫣而言,

最重要的是,要读农学的博士了,还对最基本的农作物是怎么种出来的一无所知。在中国,一

个学农林经济的不了解农作物生长,似乎非常正常——“学农未必一定要知道怎么种粮,毕

竟农学有很多方面,不知道也不影响我们搞科研。”

2002年高中毕业的时候,石嫣这个文静瘦弱的女孩选择了河北农业大学,要去学农。这

还得从石嫣的爷爷说起,爷爷喜欢给她讲家族故事。石家祖上好几代都是粮商,规模还不小。

祖辈怎么去农村收购粮食,怎么和农民打交道,粮食又是怎么种出来的……这让文静的石嫣内

心充满了好奇。不过,大学里学了四年的农林经济专业,石嫣并没有多少机会去农村,粮食、

农产品到底是怎么生产出来的,到了大学毕业,她也没搞清楚。

2006年,学业优秀的石嫣被保送到了中国人民大学农业和农村发展学院,成为著名“三

农”专家温铁军的研究生。“温老师做研究的风格是脚踏实地,身体力行。尤其是对于农

业,他更强调一定要沉下去,要用脚去丈量土地。”到了人大,石嫣这才意识到,学农不可能轻

松,一定下到农村,要和实践相结合。

读硕期间,石嫣开始做农业课题研究,跟着老师下乡搞调研。那个时候,石嫣他们几乎每

个月都有一周下乡搞调研,吃住都在农村,每天也的确是和农民打交道。但她总感觉自己只

是农村的过客。下到地里,跟着农民做些农活的机会非常少。石嫣一直不知道农作物是怎

种出来的,“毕竟学了那么多年农,即使不会做,起码也要会说。”

企业家创业故事5

每个教室的电脑旁、桌子下、教室后的货架及仓库里,都堆满了各式打底裤、拖鞋等

当季热门商品。墙上张贴着互联网创业者们的肖像——张朝阳、李彦宏、马化腾、刘强东

等人,一幅马云的漫画则被供在会议室里,这个清瘦的男人自信满满地望向远方,上书

“烟波里我自笑傲江湖”。宿舍楼里,行色匆匆的学生们抱着的不是书本,而是一箱箱货

物。每天下午5点,几辆卡车准时出现在校园里,将学生们从小商品市场淘来的东西发往

全国各地——目前,这个学校已经吸引了20多家物流公司进驻。

2009年,义乌工商学院成立创业学院,下设10个创业班,并首次对外招生120人。

创业学院的门槛并不低——淘宝店达到4颗钻或月收入达到8000元。对于能进创业班的

“优秀学生”,学校最给力的支持是:上课时可以接单发单;允许逃课,只要期末成绩合

格;淘宝等级可以抵学分,一颗钻(超过250个好评)抵两个学分;每班都配备上网室和仓库,

老师负责教学生如何PS商品照片、跟客户谈生意、寻找合适货源等实用技能。据说在订

立这一新规时,贾少华有充分的依据,“杨甫刚当年考市场营销才三十几分,可谁敢说他

不懂市场营销?”在校方推动下井喷的开店热情,也给另一些学生带来了工作机会。生意

做大了的学生店主,都不吝啬多花点儿钱请漂亮的模特拍一组有大牌风范的广告片。

“我要感谢淘宝,感谢马云。”2010年2月,在北京的一个教育论坛上,贾少华作

为嘉宾的演讲主题就是“淘宝改变命运”。如今,这位副校长还雄心勃勃地计划着,把学

校变成“企业家的摇篮,百万富翁的诞生地”,而学校里的学生们,“都将以‘老板’身

份毕业”。“我们的乐趣都在后半夜”晚上7点,李鑫淼一天中最忙的时候开始了。在义

乌郊区的一个三室一厅的公寓,他将几条“假透肉”的黑色打底裤放进一个包裹,还附上

一双一次性手套作为小礼物。“假透肉色是今年流行,我专门研究过的。”

身材瘦削的他穿一身深蓝色西装,显得有些松垮——这是他几个月前刚买的,“谈生

意,必须有点形式感才撑得起来。”作为创业学院的尖子生,李鑫淼目前拥有一家皇冠级

淘宝店铺和一家天猫店铺,日营业额1万~2万元。不久前,他还注册了自己的公司。公

寓楼下,一辆小皮卡已经发动引擎。李鑫淼把包裹装上车,然后还要赶去学校和周边地区,

帮一些没有车的同学收包裹,统一送去快递公司。

在2010年南非世界杯期间,李鑫淼依靠卖“呜呜祖拉”和限量版世界杯足球(当然是

假的)起家,“赚到了第一桶金”。随后他又转行开始做女装生意,专卖打底裤、袜子和

保暖内衣等。渐渐地,他在学校里开始小有名气,还不时被作为创业新星拉出去介绍经验。

“淘宝就是个让你练手的地方,让你心智成熟,胆子变大。”李鑫淼说。在义乌工商学院,

淘宝创业通常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在教室里“练摊”;第二阶段,生意做大,货物太

多,到校外租房;第三阶段,生意做到很大,雇人看店,店主平日里思考的就是品牌、战

略,偶尔还会坐飞机去见大客户。开着凯迪拉克回学校的杨甫刚显然已经达到第三阶段,

而开一辆黄海越野车的李鑫淼自称,还只处于第二阶段。

更多推荐

落叶,创业,名片,剪纸,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