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4月5日发(作者:宝马5系优惠多少)
高二暑假南理工夏令营
欧拉定理、费马定理、威尔逊定理
1、欧拉函数:φ(m)是1, 2, …, m中与m互质的个数,称为欧拉函数.
111
?
n1
?
2
①欧拉函数值的计算公式:若m=p
?
p…p, 则φ(m)=m (1-)(1-)…(1-)
12n
p
1
p
2
p
n
111
235
kk?1
②若p为素数,则
?
(p)?p?1,
?
(p)?p(p?1),
若p为合数,则
?
(p)?p?2,
1
③不超过n且与n互质的所有正整数的和为
n
?
(n)
;
2
④若
(a,b)?1?
?
(ab)?
?
(a)
?
(b),
若
ab?
?
(a)
?
(b)
例如,30=2·3·5,则
?
(30)?30(1?)(1?)(1?)?8.
⑤设d为n的正约数,则不大于n且与n有最大公因数d的正整数个数为
?
()
,
同时
n
d
?
?
(d)?
?
?
()?n
;
dndn
n
d
1
例1、证明:φ(n)=n不可能成立.
4
【练习】证明:
?
(4)?
证:若
?
(4)?
1
n不可能成立;
4
1
n成立,则4|n
4
?
k
?
1
?
2
设n?2
?
p
1
p
2
?
p
k
,(
?
?2),p
1
,p
2
,
?
p
k
为奇质数,则:
?
(n)?
p?1
1
?
?
1
?
2
?
k
?
k
p
1
?1p
2
?1
?
1
?
2
2p
1
p
2
?
p
k
?2
?
p
1
p
2
?
p
k
()()
?
(
k
)
4p
1
p
2
p
k
?
k
?
k
?1
?
1
?
2
?
1
?1
?
2
?1
即:2
?
?2
p
1
p
2
?
p
k
?2
?
p
1
p
2
?
p
k
(p
1
?1)(p
2
?1)
?
(p
k
?1)
即:p
1
p
2
?
p
k
?4(p
1
?1)(p
2
?1)
?
(p
k
?1)
又
?
上式右边是一个偶数,左边是一个奇数,?上式不成立,?假设不成立
?
?
(4)?
1
n不可能成立
4
例2、证明:数列{2
n
-3}中有一个无穷子数列,其中任意两项互质.
例2、证明:数列{2
n
?3}中有一个无穷子数列,其中任意两项互素;
证明:设数列{2
n
?3}中已有k项是两两互素的,记为u
1
,u
2
,
?
,u
k
,
作u
k?1
?2
?
(u
1
u
2
?
u
k
)?1
?3
其中
?
(x)是欧拉函数,由欧拉定理有:
2
?
(u
1
u
2
?
u
k
)
=2
?
(u
1
)
?
(u
2
)
?
?
(u
k
)
?1(modu
i
),1?i?k
?2
?
(u
1
u
2
?
u
k
)?1
?3??1(modu
i
),1?i?k
?数列u
1
,u
2
,
?
,u
k
、u
k?1
是k?1项两两互素的子数列,依此方法一直下去
数列{2
n
?3}中一定有一个任意两项互素的无穷子数列{u
i
}
例3、已知p为质数,在1, 2, …, p
α
中有多少个数与p
α
互质?并求φ(p
α
). 直接用性质②
例4 将与105互素的所有正整数从小到大排成数列,求出这个数列的第2010项.
解:1~105的所有正整数中共有
?
(105)?
?
(3)
?
(5)
?
(7)?48
个与105互素,他们从小到排列为:
a
1
?1,a
2
?2,a
3
?4,a
4
?8,a
5
?11,,a
48
?104
. 对于任一的
a
n
,由带余除法存在唯一的q, r使得
,a
48
}
.
,a
48
}
有(105q+r,105)=1,于是105q+r 都是数列的项,
,48)
的数由小到大排列而成的.
a
n
?105q?r,q?0,0?r?105
,由(a
n
,105)=1,可得(r,105)=1,即
r?{a
1
,a
2
,
反之,对于任意固定非负整数q,
r?{a
1
,a
2
,
从而存在正整数n,使得
a
n
?105q?r
. 因此数列
{a
n
}
仅由
105q?a
n
(n?1,2,
1 / 7word.
高二暑假南理工夏令营
因为2010=48*41+42,所以有
a
2010
?105?41?a
42
,而由a
48
?104,求得a
42
?89,所以a
2010
?4394
.
2、(欧拉定理) 若(a, m)=1,则a
φ
(
m
)
≡1(mod m).
证明:设r
1
,r
2
,…,r
φ(m)
是模m的简化剩余系,又∵(a, m)=1,∴a·r
1
,a·r
2
,…,a·r
φ(m)
是模m的简化剩余系,
∴a·r
1
×a·r
2
×…×a·r
φ(m)
≡r
1
×r
2
×…×r
φ(m)
(mod m),又∵(r
1
·r
2
·…·r
φ(m)
, m)=1,∴a
φ
(
m
)
≡1(mod m).
注:这是数论证明题中常用的一种方法,使用一组剩余系,然后乘一个数组组成另外一组剩余系来解决问题.
应用:设(a, m)=1, c是使得a
c
≡1(mod m)的最小正整数, 则c|φ(m).
2、(定义1) 设m>1是一个固定的整数, a是与m互质的整数,则存在整数k (1≤k≤m),使a
k
≡1(mod m),
我们称具有这一性质的最小正整数(仍记为k)称为a模m的阶,由a模m的阶的定义,可得如下性质:
⑴ 设(a, m)=1,k是a模m的阶,u, v是任意整数,则a
u
≡a
v
(mod m)的充要条件是u≡v (mod k),
特别地,a
u
≡1 (mod m)的充要条件是k|u
证明:充分性显然.
必要性:设
u?
?
,l?u?
?
,由
a?a(modm)
及
(a,m)?1
知
a?1(modm)
.
用带余除法,
l?kq?r,0?r?k,
故
a?a?1(modm)
,∴
a?1(modm)
,
由
k
的定义知,必须
r?0
,所以
u?v(modk).
+
⑵ 设(a, m)=1,k是a模m的阶,则数列a, a
2
, …, a
k
, a
k
1
,…是模m的周期数列,最小正周期为k,
而k个数a, a
2
,…, a
k
模m互不同余.
⑶ 设(a, m)=1,k是a模m的阶,则k|φ(m),特别地,若m是素数p,则a模p的阶整除p-1.
(4) 设(a, p)=1, 则d
0
是a对于模p的阶?
a
0
≡1(mod p), 且1, a, …, a
do
?1
对模p两两不同余.
特别地, d
o
=φ(p)
?
1, a,…, a
φ
(
p
)?1
构成模p的一个简化剩余系.
定理:若
l
为
a
对模
m
的阶,
s
为某一正整数,满足
a?1(modm)
,则
s
必为
l
的倍数.
例5、设a和m都是正整数,a>1. 证明:
m|
?
(a?1).
证明:实上,显然
a与a?1
互素,且
a模a?1
的阶是m,所以由模阶的性质③导出
m|
?
(a?1).
例6:设m, a, b都是正整数,m>1,则(
m?1,m?1)?m
证明:记
d?(m?1,m?1).
由于(a, b)|a及(a, b)|b,易知
m
故
m
(a,b)
ab
ab(a,b)
(a,b)
m
s
kqrr
u
?
l
d
mm
m
?1.
?1|m
a
?1
及
m
(a,b)
?1|m
b
?1
,
?1|d
, 另一方面设m模d的阶是k,则由
m
a
?1(modd),m
b
?1(modd)
(a,b)
推出,k|a及k|b,故k|(a,b). 因此
m
综合两方面可知,
d?m
(a,b)
?1(modd),即d|m
(a,b)
?1.
?1.
证毕.
p
3、(费尔马小定理) 若p是素数,则a
p
≡a(mod p) 若另上条件(a,p)=1,则a
p
?1
≡1(mod p)
证明:设
p
为质数,若
a
是
p
的倍数,则
a?0?a(modp)
.若
a
不是
p
的倍数,则
(a,p)?1
由欧拉定理得:
?
(p)?p?1,a
?
(p)
?1(modp)
,
?a
p?1
?1(modp),a
p
?a(modp)
,由此即得.
4、(威尔逊定理) p为质数
?
(p-1)!≡-1 (mod p)
证明:充分性:若p为质数,当p=2,3时成立,当p>3时,
令x∈{1, 2, 3, …, p?1},则
(x,p)?1
,在
x,2x,?,(p?1)x
中,必然有一个数除以
p
余1,
这是因为
x,2x,?,(p?1)x
则好是
p
的一个剩余系去0.
从而对
?x?{1,2,?p?1},?y?{1,2,?,p?1}
,使得
xy?1(modp)
;
若
xy
1
?xy
2
(modp)
,
(x,p)?1
,则
x(y
1
?y
2
)?0(modp)
,
p|(y
1
?y
2
)
,这不可能.
故对于不同的
y
1
,y
2
?{1,2,?,p?1}
,有
xy
1
/≡
xy
2
(modp)
.即对于不同的
x
对应于不同的
y
,
即
1,2,?,p?1
中数可两两配对,其积除以
p
余1,然后有
x
,使
x?1(modp)
,即与它自己配对,
这时
x?1?0(modp)
,
(x?1)(x?1)?0(modp)
,∴
x?p?1
或
x?1
.
除
x?1,p?1
外,别的数可两两配对,积除以
p
余1.故
(p?1)!?(p?1)?1??1(modp)
.
必要性:若(p-1)!≡-1 (mod p),假设p不是质数,则p有真约数d>1,故(p-1)!≡-1 (mod d),
另一方面,d<p,故d|(p-1)!,从而(p-1)!≡0 (mod d),矛盾! ∴p为质数.
5、算术基本定理:任何一个大于1的整数都可以分解成质数的乘积. 如果不考虑这些质因子的次序,
?
k1
?
2
则这种分解法是唯一的. 即对任一整数n>1,有n=p
?
1
p
2
…p
k
,其中p
1
<p
2
<…<p
k
均为素数,
?
1
、?
2
、…、?
k
都是正整数.
2 / 7word.
2
2
更多推荐
定理,剩余,正整数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