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2月19日发(作者:东风风光580报价及图片7座)
奇瑞QQ3维修手册
(372+MT玛瑞利电喷系统)
目录
第一章 电喷控制和执行元件工作原理 ......................................................................................... 1
1、进气压力和进气温度传感器 ............................................................................................ 1
2、节气门位置传感器 ............................................................................................................ 2
3、冷却液温度传感器 ............................................................................................................ 3
4、爆震传感器KS.................................................................................................................. 4
5、前氧传感器 ........................................................................................................................ 5
6、电子控制单元ECU ........................................................................................................... 6
7、电动燃油泵 ........................................................................................................................ 8
8、电磁喷油器 ........................................................................................................................ 9
9、怠速执行器步进电机 ...................................................................................................... 10
10、点火线圈 ......................................................................................................................... 11
11、碳罐控制阀 .................................................................................................................... 12
12、燃油压力调节器 ............................................................................................................ 13
13、钢制燃油分配管总成 .................................................................................................... 14
14、凸轮轴位置传感器 ........................................................................................................ 15
15、曲轴位置传感器 ............................................................................................................ 16
16、风扇控制 ........................................................................................................................ 17
第二章 电喷系统故障诊断基本原理 ........................................................................................... 18
1、故障信息记录 .................................................................................................................. 18
2、故障状态 .......................................................................................................................... 18
3、故障类型 .......................................................................................................................... 18
4、故障频度计数器 .............................................................................................................. 18
5、跛行回家 .......................................................................................................................... 18
6、故障报警 .......................................................................................................................... 19
7、故障读出 .......................................................................................................................... 19
8、故障信息记录的清除 ...................................................................................................... 19
9、故障查找 .......................................................................................................................... 19
10、根据故障信息记录实施故障诊断的步骤 .................................................................... 20
10.1、空调蒸发器出口温度传感器故障 ...................................................................... 20
10.2、爆震传感器故障 .................................................................................................. 21
10.3、进气压力温度传感器的压力传感器部分故障 .................................................. 22
10.4、前氧传感器故障 .................................................................................................. 23
10.5、进气压力温度传感器的温度传感器部分故障 .................................................. 24
10.6、冷却液温度传感器故障 ...................................................................................... 25
10.7、喷油器驱动级故障 .............................................................................................. 26
10.8、碳罐控制阀驱动级 .............................................................................................. 28
10.9、故障指示灯(MIL)驱动级 .................................................................................... 29
11、诊断仪故障码定义 ........................................................................................................ 30
第三章、 372马瑞利电喷控制原理图 .................................................................................. 31
第一章 电喷控制和执行元件工作原理
1、进气压力和进气温度传感器
用途:测量0.1bar左右的进气歧管绝对压力及进气气流的温度,为发动机提供负荷信息,可根据容积效应自动判断海拔高度。
组成和原理:这个传感器由两个传感器即进气歧管绝对压力传感器和进气温度传感器组合而成,装在进气歧管上。
进气压力传感器是用一个螺栓直接固定到进气管上,并通过两个密封圈来防止漏气。这个方案可以削减进气压力传感器和进气管之间的连接软管,而且当进气压力发生波动的时候会有良好的响应性,压力传感器根据发动机的进气效率来确定海拔高度(动态的大气压力修正)
进气歧管绝对压力/进气温度传感器
进气温度传感器是一个NTC负温度系数型热敏传感器,传感器的电阻随着温度的升高而降低,系统为传感器提供一个5V的参考电压,ECU能够根据传感器的电压变化计算出传感器的阻值,进而获得发动机的温度信息。
故障诊断:进气压力传感器的后续电子装置可以判断进气压力传感器线路断路、短路及传感器损坏等故障,当ECU检测出传感器的输出信号超出了其输出特性曲线以外的信号时ECU就判断传感器故障。比如:进气压力高于进气压力的上限或者进气压力低于进气压力的下限时,ECU就判断为传感器故障(启动时进气压力低于下限值,但ECU能判断出启动工况),同时点亮发动机故障灯,采用故障模式运行。
恢复策略:假如温度传感器失效,系统将设置一个固定的温度级别,大约为50度,发动机进入故障模式。假如压力传感器失效,进气压力将被设定为102kPa,实际的进气量将由节气门位置传感器和发动机转速计算,假如同时节气门位置传感器失效,进气压力被设定为60kPa,在所有的失效工况中,系统自学习将失效。
检测:当温度为0℃时1#2#脚电阻为5280Ω-6570Ω;当温度为60℃时1#2#脚电阻为530Ω-660Ω
进气歧管绝对压力和进气温度传感器电路图
针脚:1传感器地线(对应ECU54#);
2进气温度信号(对应ECU55#);
3标准5V电源 (对应ECU68#);
4进气压力信号输入(对应ECU75#)。
注:当进气压力传感器故障时,车辆有可能不能正常点火启动;
当压力传感器信号线对5V或12V电源短路,就有可能不能正常点火启动。
1
2、节气门位置传感器
用途:本传感器用于向ECU提供节气门转角信息。根据这个信息,ECU 可以获得发动机负荷信息、工况信息(如起动、怠速、倒拖、部分负荷、全负荷)以及加速和减速信息。本传感器为三线式,ECU通过监测电压变化来检测节气门开度。
节气门位置传感器外型
针脚:
组成和原理:本传感器是一个具有线性输出的角1电压输入 2信号地 3信号输出
度传感器,由两个圆弧形的滑触电阻和两个滑触臂组成。滑触臂的转轴跟节气门轴连接在同一个轴线上。滑触电阻的两端加上5V 的电源电压US。当节气门转动时,滑触臂跟着转动,同时在滑触电阻上移动,并且将触点的电位UP 作为输出电压引出。所以它实际上是一个转角电位计ECU实际采用的数值为Up/Us的比值,采用此数值可以避免因发动机电压波动所引起的传感器数值波动。
故障诊断:ECU通过监测节气门转角是否超过其信号输出的上限值或者下限值,当输出信号超过其上下限值时ECU判定为节气门位置传感器故节气门位置传感器障,发动机进入故障模式运行,发动机故障灯点亮(传感器受撞击,内部脏污等都容易引起发动
节气门位置传感器电路图
机故障)。
安装:紧固螺钉的许用拧紧力矩1.5Nm-2.5Nm。
检测:常温下全闭时其1#2#脚的电阻值2kΩ±
20%,全开时其1#2#脚的电阻值200Ω±20%。
2
3、冷却液温度传感器
用途:当发动机温度比较低的时候,燃油的蒸发性比较差,不易产生紊流,有很大一部分燃油吸附在进气管内壁上。而且,当发动机启动时,由于发动机机械部分阻力,以及润滑油的黏度导致启动时发动机转速非常低,因此ECU从水温传感器获得水温信息,并加浓混合气,
还用于启动、怠速、正常运行时的点火正时、
喷油脉宽的控制。
冷却液温度传感器图
针脚:本传感器共有2个针脚;
组成和原理:本传感器是一个负温度系数(NTC)
的热敏电阻,其电阻值随着冷却液温度上升而减小,但不是线性关系。负温度系数的热敏电阻装在一个铜质导热套筒里面。ECU通过一个分压电路将热敏电阻的阻值变化转化成一个变化的电压提供给ECU,从而监测水温的变化(ECU内部构造)。
故障诊断:冷却液温度超过上限;
冷却液温度低于下限;
水温在规定时间内没有上升到规定温度;
传感器线路对地短路、断路;
传感器线路对电源短路、短路
故障灯状态:当ECU检测到水温信号高于或者低于极限值的时候,故障灯点亮;当水温信号不稳定的时候,发动机记录故障码,但是发动机故障灯不点亮。
参考数据:
20度电阻约为2.45KΩ;
冷却液温度传感器电路图
80度电阻约为0.05KΩ
1水温传感器信号(接ECU62#);
2水温传感器地线(接ECU54#);
安装提示:拧紧力矩为15?2Nm
提示:本车装配一个水温传感器,仪表的水温信
号由传感器的一个针脚提供发动机水温信号。
注:仪表水温信号是由仪表供电,搭铁是通过传感器壳体搭铁。
3
4、爆震传感器KS
用途:有很多原因将导致发动机发生爆震:高温、老化、或者机械零部件磨损,或者使用了抗爆震低的燃油。长期持续爆震将损坏发动机,为了防止发动机持续爆震,ECU持续的监测和修正点火提前角和混合气浓度。
该传感器安装在发动机缸体上,当发动机发生爆震的时候,传感器会输出一个电信号。
工作原理:传感器由压电晶体制成,将发动机带电缆的爆震传感器
的机械震动转换成变化的电信号(mv)。传感器和ECU之间用屏蔽线连接。爆震传感器安装在发动机缸体上进气歧管下面,2和3缸之间。传感器安装在一个有特定尺寸的孔内。
故障诊断:ECU 对各种传感器、执行器以及功单体爆震传感器
率放大电路和检测电路进行监测。一旦发现下列情况之一,爆震传感器的故障标志位置、
爆震传感器故障、爆震控制数据处理电路故障
判缸信号不可信。
爆震传感器的故障标志位置位之后,爆震闭环控制关闭,将储存在ECU 中的点火提前角减小一个安全角。当出错频度降到低于设定值时,故障标志位复位。
故障灯状态:爆震传感器出现信号不稳、信号出错的时候发动机故障灯即点亮。
安装提示:拧紧力矩20?5Nm(紧固力矩直接影响系统的工作)。
恢复策略:当传感器失效后,发动机管理系统会迅速缩减点火提前角以保护发动机。
检测:在常温下其电阻应该大于1MΩ
爆震传感器电路图
针脚:
1 爆震信号+(对应ECU56#)
2 爆震信号-(对应ECU70#)
3 爆震传感器屏蔽。(对应ECU63#)注:传感器的屏闭线包在信号线的外围。
4
5、前氧传感器
用途:氧传感器是发动机为了保证三元催化转换器高效率工作所必须的零部件。闭环控制时混合气的浓度由氧传感器来保证,该传感器测量排气中剩余的氧含量信息。氧传感器安装在排气总管上,靠近歧管附近。传感器不断的检测排气中的
氧含量,并不断的修正喷油脉宽(减稀或者加氧传感器结构图
浓),保证空燃比在0.980~1.020的一个很窄的范围内。氧传感器的正常工作温度大约为300度,传感器上带有加热线圈,当通电时,传感器能自动加热,使用该装置,可以迅速的使传感器达到工作温度,从而允许传感器安装在排气管比较冷的区域,当ECU检测到混合气偏稀时,系统会自动加浓混合气。当全负荷或者处于燃油切断模式的时候,系统不采用氧传感器的信号,此模式称为开环控制模式。
组成和原理:氧传感器的实质就是原电池原理,两边的氧含量出现浓度差的时候由于氧离子的运动方向的变化导致传感器输出信号电压的变化。
故障诊断:
1、氧传感器信号错误;
2、氧传感器信号超过上限;
氧传感器电路图
3、氧传感器信号低于下限;
4、混合气自调节浓度失效。
接头有四个针脚:
1氧传感器加热控制(对应ECU1#);
故障灯状态:传感器对电源短路,对地断路,信2接主继电器电源。
号超出公差范围,故障灯都会点亮。
3前氧传感器 -(对应ECU9#);
4前氧传感器+(对应ECU20#);
安装提示 :氧传感器的拧紧力矩为50 至60Nm,更换氧传感器后应该在氧传感器上涂抹一层防锈油,防止生锈后无法拆除。氧传感器都带有电缆。电缆的另一端为电接头。外围包有石棉防火套。
检测:氧传感器的工作电压在0.1-0.9V之间波动,10秒钟应该变化5次以上,低于这个频值说明传感器老化,需要更换。该传感器无法修复。
传感器特性曲线图
5
6、电子控制单元ECU
用途:ECU是发动机电子控制系统的核心部分,传感器为ECU提供各种电控用的信号,然后ECU通过内部计算后控制喷油器、点火线圈等一系列的执行器动作,来控制发动机的工作。
组成:带屏蔽的外壳和印刷电路板,在电路板上集成了很多的电子控制单元用于电喷系统的控制(主要是微电子的集成电路)。
安装:安装在仪表台下,和S系列其它车型的安装位置相同。
ECU外型及内部构造图
6
针脚定义:
针脚 定义
针脚
定义
针脚
定义
针脚
定义
1
前氧传感器控制
21 空 41
空调压缩机继电器控制
61 空
2
后氧传感器控制
22 空 42 空 62
冷却液温度传感器信号
3 空 23
EOBD油位信号
43 空 63
爆震传感器屏蔽地
4
转速信号
24
后氧传感器信号
(-)
44
氧传感器屏蔽地
64
怠速步进电机控制 B
5 空 25
诊断(串K线)
45 空 65
怠速步进电机控制 A
6 空 26
故障指示灯控制
46 空 66
2 缸控制点火线圈
7 空 27
电源地(- V Bat)
47
15/电源(点火钥匙)
67
上止点/转速传感器信号
(-)
8 空 28
电源地(- V Bat)
48
空调开启信号
68
TMAP 传感器电源
(+5V)
9
前氧传感器信号
29
ECU电源 (+12V
(-)
Bat)
49 空 69
相位传感器
10 空 30 空 50
车速信号
70
爆震传感器信号 (-)
11 空 31 空 51 空 71
气缸喷油器控制 1
12
后氧传感器信号
32
(+)
空 52
碳罐电磁阀控制
72 空
13 空 33 空 53
上止点/转速传感器信号正极 (+)
73
3 缸控制点火线圈
14
高速风扇继电器控34
动力转向信号输54
冷却液温度传感器制
入
接地
74 空
15
喷油继电器控制主继电器
35 空 55
进气温度信号
75
进气压力传感器信号
16 空 36 空 56
爆震传感器信号
76
(+)
节气门位置传感器信号
17 空 37 空 57
怠速步进电机控制
77
C
上止点/转速传感器屏蔽地
18 空 38 空 58
怠速步进电机控制
78
D
气缸喷油器控制 3
19 空 39 空 59
1 缸控制点火线圈
79
气缸喷油器控制 2
20
前氧传感器信号
40
低速风扇继电器60
节气门传感器电源(+)
控制
+5V
80 空
7
7、电动燃油泵
用途:燃油系统从油箱到喷油器只有一根供油总轨,因为它没有从供油总轨到油箱的回油管,因此称其系统为有限回油控制系统。燃油压力调节器安装在燃油泵总成上,在油箱内部。
组成和原理:电动燃油泵由直流电动机、叶片泵和端盖(集成了止回阀、泄压阀和抗电磁干扰元件)等组成泵和电动机同轴安装,并且封闭在同一个机壳内。机壳内的泵和电动机周围都充满了汽油,利用燃油散热和润滑。油泵上装配了泄压阀,当燃油泵压力超过7BAR时为了防止燃油泵过热,该阀会自动打开,将出油口与进油口短接,给油泵泄压。电动燃油泵出口的最大压力由泄压阀决定,在450 至650kPa
之间。但是整个燃油系统的压力却是随着进气歧管压力的波动而波动的。系统压力跟进气歧管压力之间的差值由燃油压力调节器决定,一般为350kPa。
燃油泵工作温度范围:-30~+70度;
注意:燃油的温度对燃油泵的性能影响比较大,长期处于高温状态下运转时,当燃油温度高于一定温度时燃油泵的泵油压力急剧降低,因此当热车发动机不能启动时,请仔细检查是否为燃油泵的高温工作性能不好。
电动燃油泵图
8
油泵继电器
电动燃油泵电路图
系统供油示意图
针脚:电动燃油泵有两个针脚,连接油泵继电器。两个针脚旁边的油泵外壳上刻有“+”和“-”号,分别表示接正极和负极。
8、电磁喷油器
用途:喷油器根据ECU 的指令,在规定的时间(喷油脉宽)内喷射燃油,给发动机提供雾化后的燃油。
组成和原理:ECU 发出电脉冲给喷油器线圈,形成磁场力。当磁场力上升到足以克服回位弹簧压力、针阀的重力和摩擦力的合力时,针阀开始升起,喷油过程开始。针阀最大升程不超过0.1mm。当喷油脉冲截止时,回位弹簧的压力使针阀重又关上。
安装提示 :针对一定的喷油器必须使用一定的插头,不得混用。为了便于安装,推荐在与燃油分配管相连接的上部O 型圈的表面涂上无硅的洁净机油。注意不要让机油污染喷油器内部及喷孔。将喷油器以垂直于喷油器座的方向装入喷油器座,然后用卡夹将喷油器固定在喷油器座上,安装时注意喷油器的安装方向,防止喷油器线束扭折。
注意:对于长期停用的车辆,由于喷油器内汽油黏结,导致车辆在长期停用后不能正常启动请仔细检查是否为喷油器黏结,在清洗喷油器的时候,最好采用免拆清洗设备。
故障诊断:电喷系统对喷油器本身并不实施故障诊断,但是对喷油器驱动级实施故障诊断。
电源对地短路;
信号线对电源短路、断路;
故障灯状态:当各喷油器电路部分(驱动级)短路、断路的时候,发动机故障灯即点亮。此时关闭氧传感器闭环控制及其自学习预控制,最后一次的自学习数据有效。
检测:在常温下其电阻在13.8Ω—15.2Ω左右
9
电磁喷油器电路图
每缸喷油器都有两个针脚:
1 1缸喷油器的1#对应ECU71#2#至电源;
2 2缸喷油器的1#对应ECU79#2#至电源;
3 3缸喷油器的1#对应ECU78#2#至电源;
注:拆装更换喷油器时喷油器上的两个O型密封圈需要同时更换,安装的时候在密封圈上涂抹少量的无硅洁净机油。
9、怠速执行器步进电机
功能:带步进电机的怠速执行器同样提供一个旁通的进气通道。当节气门关闭时,空气通过这个旁通通道进入发动机。ECU
可以通过一台步进电机调节这个旁通通道的截面积,进而调节进入发动机的空气量,并根据空气量调节喷油量。发动机工作的时候,ECU根据发动机的不同工况控制步进电机动作,进而改变了发动机的工作状态。
组成和原理:步进电机是一台微型电机,它由围成一圈的多个钢质定子和一个转子组成,每个钢质定子上都绕着一个线圈;转子是一个永久磁铁,永久磁铁的中心是一个螺母。所有的定子线圈都始终通电。只要改变其中某一个线圈的电流方向,转子就转过一个角度。当各个定子线圈按恰当的顺序改变电流方向时,就形成一个旋转磁场,使永久磁铁制成的转子按一定的方向旋转。
故障诊断:ECU能监测怠速步进电机的两个线圈的短路、断路,并在出现这种故障的时候点亮发动机故障灯,发动机进入故障模式。有的时候用诊断仪尽管检测出来步进电机有步数变化,但是发动机还是工作不正常的时候,应该检测进气压力是否变化,以验证步进电机的活塞是否动作。
检测:针脚1和2为一个线圈,3和4为一个线圈。两组线圈的电阻值应该是相同的,因此检测时请确认线圈的阻值是否在标准值范围(53±10Ω)。
10
怠速执行器步进电机图
怠速步进电机
怠速执行器步进电机电路图
针脚:
1#接ECU65 号针脚
2#接ECU58 号针脚
3#接ECU64 号针脚
4#接ECU57 号针脚
10、点火线圈
功能:点火线圈将初级绕阻的低压电转变成次级绕阻的高压电,通过火花塞放电产生火花,引燃气缸内的燃油空气混合气。
组成和原理:点火线圈由初级绕阻、次级绕组和铁芯、外壳等组成。当蓄电池的电压加到初级绕阻上时,初级绕阻充电。一旦ECU 将初级绕阻回路切断,则充电中止,同时在次级绕阻中感应出高压电。
在点火线圈内部用一个三极管来控制初级线圈内电流的通断,因此用万用表不能检测其阻值。
故障诊断:ECU 没有对点火线圈实行故障诊断的功能,因此点火线圈如果出问题的话是没有故障码的,只有检查点火线圈电阻,才能判断点火线圈是否工作正常,在正常情况下点火线圈工作时发热量比较大,但是点火线圈温度过高会导致点火线圈电阻阻值增大,会出现发动机工作不稳、自动熄火等故障。
检测:在常温下初级绕阻的阻值应该在0.5Ω左右,次级绕阻的阻值应该在13KΩ左右
11
点火线圈内部结构图
主继电器
点火线圈电路图
针脚:
1 1缸点火线圈控制(对应ECU59#);
2 2缸点火线圈控制(对应ECU66#);
3.3缸点火线圈控制(对应ECU63#);
4 接主继电器电源。
针脚:
1供电电源
2地线
3控制线(由ECU控制)
11、碳罐控制阀
用途:用于控制碳罐清洗气流的流量。碳罐控制阀由ECU 根据发动机负荷,通过电脉冲的持续时间和频率(即占空比)来控制。活性碳罐中的汽油蒸汽,积聚过量后会导致汽油外泄,造成环境污染,因此碳罐电磁阀的作用就是在合适的时候打开电磁阀,让过量的汽油蒸汽进入进气管,参与燃烧。
组成和原理:碳罐控制阀由电磁线圈、衔铁和阀等组成。进口处设有滤网。流过碳罐控制阀的气流流量一方面跟ECU 输出给碳罐控制阀的电脉冲的占空比有关,另一方面还跟碳罐控制阀进口和出口之间的压力差有关。当没有电脉冲时,碳罐控制阀关闭。ECU根据发动机各传感器提供的信号,控制碳罐电磁阀的通电时间,间接的控制了清洗气流的大小。
故障诊断:ECU 没有对碳罐控制阀本身实行故障诊断的功能,但是对碳罐控制阀驱动级有故障诊断功能。当发生碳罐控制阀驱动级对蓄电池电压短路或超载、对地短路、断路时,则关闭燃油定量闭环控制基本自学习,关闭怠速空气需要量自学习,当时的自学习数据有效。碳罐电磁阀故障时发动机多表现为怠速不稳或者怠速过高。
电阻 19~22欧姆
工作电压:8~16V
额定工作电压:12V
12
碳罐控制阀
电源
碳罐控制阀TEV-2 电路图
针脚:
1#碳罐电磁阀控制(对应ECU52#);2#线圈电源(接主继电器);
12、燃油压力调节器
用途:燃油压力调节器本身并非电气元件,但是它在汽油机电子控制系统中用于调节燃油分配管中的燃油压力,使其与大气压力的差大体上保持一个恒定的数值,控制了燃油速率不便,使ECU控制喷油脉宽变的简单可行。
组成及原理:如图所示,一张由橡胶-纤维制成的柔性薄膜将燃油压力调节器分隔成上、下两个腔室。上腔室通过侧向的接头用软管跟进气岐管连接,上腔室内有弹簧。下腔室充满从燃油分配管经过压力调节器底面周围的一圈进油口流入的燃油。薄膜的下方受到燃油分配管的燃油压力,上方受到大气压力和弹簧压力之和。薄膜可以变形而带动阀座,使阀开启或关闭,但因其变形量很小,弹簧的作用力可认为保持不变。所以阀的启闭主要由下腔室的燃油压力跟上腔室的大气压力之差决定。当燃油泵的输出压力大于弹簧和大气压力之和的时候,阀门就会打开,多余的燃油通过泄压孔排除,这样就可以维持系统的压力基本保持在一个规定的范围内。
燃油要求:燃油压力调节器可用于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 17930-1999《车用无铅汽油》和国家环境保护标准GWKB
1-1999《车用汽油有害物质控制标准》的规定的燃油(可以使用15%以下的乙醇汽油)。
故障诊断:燃油压力调节器,一般不容易损坏,损坏后最直接的表现就是无法建立系统压力。
13
燃油压力调节器
燃油压力调节器剖面图
安装位置:本车采用了半无回油的燃油控制方式,油压调节器集成安装在燃油泵总成上,通过控制回油压力来控制燃油系统的工作压力。
13、钢制燃油分配管总成
用途:存储和分配燃油,并让多余的燃油流回燃油箱,喷油器安装在其上面,为燃油喷射系统提供一个比较稳定的压力环境(类似于共轨柴油机),使各缸的供油压力和供油量均衡,发动机运转平稳。
组成:燃油分配管总成由燃油分配管、喷油器组成。
安装要求:进出油管与橡胶管连接用卡箍卡紧,选用的卡箍型号要与橡胶管匹配,保证进出油管与橡胶管连接的密封。在维修过程中,一定要确认供油总管和橡胶管之间的连接完好,无渗漏现象。
故障诊断:一般情况下供油总管出现故障的机率极小,大部分是由于装配不当,导致燃油系统泄露,因此在装配时一定要注意:用过的喷油嘴油封不能再次使用。
14
燃油分配管
燃油分配管总成
14、凸轮轴位置传感器
用途:凸轮轴位置传感器为ECU提供凸轮相位信息,此信息与曲轴位置传感器结合使用来判断发动机处于工作循环中的哪个行程。凸轮轴每转一周霍尔效应就产生一个脉冲,同时控制喷油器向正确的气缸喷油,。
组成 内部为霍尔传感器形式,三线式,由ECU提供参考电压。
安装要求:安装在缸盖后部,信号轮安装在凸轮轴上,和凸轮轴同步运转,提供凸轮轴位置信息。
力矩要求:8?2Nm
安装气隙:0.5至1.5mm
故障症状:严格意义上说,只要曲轴位置传感器或者凸轮轴位置传感器正常就可以工作,但是为了增强系统的安全性和系统燃油喷射的精确性(排放控制),玛瑞利电喷系统都装配曲轴和凸轮轴位置传感器。如果凸轮轴位置传感器出现故障,ECU将进入故障应急模式。喷油时刻会由720?变为360?,对驾驶员来说,感觉不到发动机性能的任何变化。但排放将会超标,故障灯会亮。
故障诊断:
传感器线路短路、断路;
信号失真、错误、不可信;
传感器信号不稳定;
传感器信号超出范围。
故障排除:用诊断仪检查故障码,确认故障点,主要检查传感器安装是否到位、间隙是否正常、传感器线路、确认线路是否和地线发生短路、断路;是否和电源短路,检查线路和右侧所给的针脚定义是否相符。
15
故障影响:发动机油耗增加、排放变差。
凸轮轴传感器电路图
针脚:
1传感器电源 (对应ECU38#);
2发动机相位信号输入(对应ECU74#);
3传感器地线(对应ECU58#);
15、曲轴位置传感器
用途:曲轴位置传感器的输出可用于决定发动机曲轴的旋转位置和转速,是系统中给ECU最主要的信号输出。此传感器是一霍尔式传感器,它安装于曲轴附近,与曲轴上的58x齿圈共同工作。曲轴转动时,58X的齿顶和齿槽以不同的距离通过传感器,传感器感应到的磁阻的变化,这个交变的磁阻,产生了交变的输出信号,而58X齿圈上的缺口位置与发动机上止点的位置相对应,在第一缸上止点时,传感器对准58X齿圈第20个齿的下降沿,ECU 利用此信号确定曲轴的旋转位置和转速。
组成 内部为磁脉冲式传感器形式,三线式,两根信号线,另外一根是屏蔽线。
安装要求:安装在缸体后部,信号轮安装在飞轮上,和曲轴同步运转,提供曲轴转速、转角、基准点等信息。
力矩要求:8?2Nm
安装气隙:0.5至1.5mm
故障诊断:
传感器1线路短路、断路;
信号失真、错误、不可信;
传感器信号不稳定;
传感器信号超出范围。
故障排除:用诊断仪检查故障码,确认故障点,主要检查传感器安装是否到位,间隙是否正常,传感器线路,确认线路是否和地线发生短路、短路;是否和电源短路,检查线路和右侧所给的针脚定义是否相符。
注意:传感器安装的时候要注意,一定不能加装任何垫片,否则可能导致传感器信号失真
16
传感器电路图
针脚:
1传感器信号- (对应ECU67#);
2传感器信号+(对应ECU53#);
3传感器屏蔽线(对应ECU77#);
故障症状:如果曲轴位置传感器损坏、或者信号变形、失真,将有可能导致发动机断续点火,不能启动、油耗增加等故障。同时有可能出现加速发撮、发动机排气发黑、油耗增加等问题。
检测:其电阻在20℃是在1150Ω-1400Ω
注:当曲轴位置传感器进入故障模式时,系统也进入故障模式,加速极其缓慢。
16、风扇控制
用途:为了给发动机系统散热,以及开启空调后给冷凝器散热,风扇控制受水温传感器输送给ECU的信号影响,水温高时风扇高速运转,水温低时风扇低速运转,开空调时风扇低速启动。
组成 直流电机双风扇。
安装要求:安装在散热器前部和后部,注意风扇的叶片上的平衡片不要弄掉,也不要改变风扇叶片的形状,这些原始设计是为了降低风扇运转时的噪音和风扇动平衡用的。
故障症状:风扇故障后就会导致发动机水温升高、空调系统制冷不好,发动机很快开锅。
水温传感器假如损坏的话,发动机进入故障模式水温按80度预设定水温运行,风扇常转。
故障诊断:
风扇控制线路对地短路、断路;
风扇本身问题;
风扇噪音过大;
风扇供电电路故障。
故障排除:先确认故障是高速风扇系统问题还是低速风扇系统问题,假如是风扇控制系统问题时,可以借助诊断仪确认故障点,确认是控制线路短路还是断路。
风扇管理:
1 、风扇关闭时, 当水温大于等于93摄氏度时,小于99摄氏度时,低速风扇开;低速风扇开时,当水温小于等于88摄氏度时,低速风扇关;
2 、当水温大于等于99摄氏度时,高速风扇开;高速风扇开时,当水温小于等于94摄氏度时,高速风扇关;
17
3 、风扇关闭时,有空调请求,低速风扇开。
风扇控制系统电源4014
风扇传感器电路图
针脚:
1风扇高速控制 (对应ECU32#);
2风扇低速控制 (对应ECU42#);
注:本电路图是风扇控制系统简图,和实际电路略有出入,但是控制端子和实际中是相同的。
第二章 电喷系统故障诊断基本原理
1、故障信息记录
电子控制单元不断地监测着传感器、执行器、相关的电路、故障指示灯和蓄电池电压等等,乃至电子控制单元本身,并对传感器输出信号、执行器驱动信号和内部信号(如氧传感器闭环控制、爆震控制、怠速转速控制和蓄电池电压控制等)进行可信度检测。一旦发现某个环节出现故障,或者某个信号值不可信,电子控制单元立即在RAM 的故障存储器中设置故障信息记录。故障信息记录以故障码的形式储存,并按故障出现的先后顺序显示。故障按其出现的频度可分成“稳态故障”和“偶发故障”(例如由于短暂的线束断路或者接插件接触不良造成)。
2、故障状态
如果一个被识别到的故障出现的持续时间第一次超过设定的稳定化时间,ECU
就认定它是一个稳定的故障,并将它储存为“稳态故障”。如果这个故障消失,就将它储存为“偶发故障”和“不存在的”。如果这个故障重又被识别到,则它仍是“偶发故障”,但是“存在的”历史故障并不影响发动机的正常使用。
3、故障类型
??对电源正极短路。
??对地短路。
??断路(在输入级有上拉或下拉电阻的场合,ECU 会将输入口的断路故障识别为输入口对电源正极短路或对地短路故障)。
??信号不可信。
4、故障频度计数器
??针对每一个被识别到的故障,都设置一个独立的频度计数器数值(Hz)。频度计数器的数值Hz 决定了被识别到的故障消失(故障排除)后该故障信息记录继续储存在存储器中的时间。
??第一次识别到一个故障时,Hz 被设置成初始值40。如果故障状况没有改变,那么这个数值将一直保持下去。
??一旦识别到故障已经消失,而且保持住了一定的时间,则每逢发动机成功地起动(转速超过了起动结束的转速)一次,Hz 就减去1。此时,ECU 认为该故障已经消失,但是故障信息记录依然存在。
??如果故障(例如由于接触不良引起的)频繁地出现和消失,则Hz 就增加1,但不超过设定的上限值100。
??如果Hz 值减到了零,则将该故障存储器内的故障信息记录完全清除。
5、跛行回家
对于一些被识别到的重要故障,当其持续时间超过了设定的稳定化时间,
18
ECU 会采取适当的软件对策,例如关闭氧传感器闭环控制等某些控制功能,并为某些被认为是不可信的数据设置替代值等等。此时,虽然发动机的工作状况比较差,但是汽车还能够行驶。这样做的目的是让汽车勉强行驶回家或到维修站去检修,以避免汽车在高速公路上或野外抛锚的窘迫。一旦识别到故障已经消失,Hz 降到了40 以下,则重新恢复使用正常的数据。
6、故障报警
在电控系统里,当一些重要部件如ECU、进气歧管绝对压力传感器、节气门位置传感器、冷却液温度传感器、爆震传感器、氧传感器、相位传感器、喷油器、、怠速执行器步进电机的两个驱动级、碳罐控制阀、风扇继电器发生故障,相应的故障位置位时,ECU 会通过故障指示灯发光报警,直至该故障位复位。
7、故障读出
故障信息记录可以用故障诊断仪从电子控制单元中调出。如果故障涉及到燃油空气混合气比例调节器的功能,则发动机至少必须运转4 分钟才能读取故障信息记录,特别是氧传感器的故障,一定要等发动机运转暖机后方可检测数据。
????
图3-1 ISO 9141-2 标准诊断接头
??
8、故障信息记录的清除
当故障被排除后,存储器中的故障信息记录应予清除。故障码可以通过以下几种途径来清除:
??当ECU内频度计数器的数值Hz 达到0 时,则故障存储器中的故障信息记录被自动清除。
??利用诊断仪,通过“清除故障码”指令将故障信息记录清除。
??拔下ECU 的接头或拆下蓄电池电线将外部RAM 中的故障信息记录清除。
9、故障查找
通过上述手段获得了故障信息记录以后,只是知道了故障发生的大致部位,但是并不等于故障已经查到。因为,引发一条故障信息的原因可能是电气元件(如传感器或执行器或ECU 等)损坏,可能是导线断路,可能是导线对地或对蓄电
19
池正极短路,甚至可能是机械故障。
故障是内在的,其外在的表现结果是各种症状。发现症状之后,首先要用故障诊断仪检查是否有故障信息记录,并且根据故障信息排除相关的故障。然后根据发动机症状查找故障。
10、根据故障信息记录实施故障诊断的步骤
10.1、空调蒸发器出口温度传感器故障
空调蒸发器温度传感器电路图
序号
1
2
操作步骤
将点火开关置于“ON”。
拔下线束上的空调蒸发器出口温度传感器接头,用万用表检测该接头上两个针脚之间的电压值是否为12V 左右。
用万用表检测传感器两个针脚之间是否断路或短路。
在ECU 和线束之间接上转接器,用万用表分别检测ECU 的39 号针脚跟传感器接头之间的线路存在短路、断路的现象。
检测结果
是
否
是
否
是
否
后续步骤
下一步
下一步
4
更换传感器
更换ECU
修理或者更换线束
更换ECU
3
4
20
10.2、爆震传感器故障
爆震传感器电路图
序号
1
操作步骤
关闭点火开关,发动机不运转。
拔下线束上的爆震传感器接头,用万用表检测爆震传感器1号和2号针脚之间以及1号和屏蔽线(传感器屏蔽)针脚之间的电阻值是否都大于1M?。
用小锤轻轻敲击爆震传感器周围,用万用表检测传感器1号和2号针脚之间是否有交流信号输出(毫伏级别)。
接通点火开关,但不起动发动机。
在ECU 和线束之间接上转接器,用万用表分别检测ECU 的56号、70号针脚跟传感器接头1号、2号针脚之间是否短路或者断路
检测结果
是
否
是
否
是
否
后续步骤
下一步
下一步
更换新传感器
下一步
更换传感器
下一步
修理或者更换线束
更换ECU
2
3
4
5
注:爆震传感器一般不容易损坏,在拆装爆震传感器的时候一定要注意传感器和发动机机体接触面上不能有污物,不能加装任何垫片,该传感器损坏后,对发动机的经济性和排放都有比较大的影响(爆震传感器的影响范围一般是在高转速、大负荷的情况下才出现)。
21
10.3、进气压力温度传感器的压力传感器部分故障
进气岐管绝对压力和进气温度传感器电路图
序号
1
2
操作步骤
将点火开关置于“ON”。
拔下线束上的进气岐管绝对压力和进气温度传感器接头,用万用表检测该接头上1号和3号针脚之间的电压值是否为5V 左右。
在ECU 和线束之间用万用表分别检测ECU
的75号、68号、54号和55 号针脚跟传感器接头1号、2号、3号和4号针脚之间是否断路或短路。
接通点火开关,但不起动发动机。
挂上空档,起动发动机,怠速运行。踩下油门到接近全开,在此期间通过转接器用万用表检测传感器4号和1号针脚之间(即ECU 55 号和75号针脚之间)的电压是否逐步升高到4V 左右。
检测结果
是
否
是
否
是
后续步骤
下一步
4
下一步
修理或者更换线束
下一步
下一步
更换ECU
更换ECU更换传感器
3
4
5
否
注:如果传感器与5V或者12V电源短路、或者与地短路,就有可能出现发动机不能启动,停止运转的可能,如果遇到此类情况,可先拔下进气压力传感器看能否启动,如能正常启动,则有可能是传感器内部电路短路。
22
10.4、前氧传感器故障
氧传感器电路图
序号
1
2
操作步骤
将点火开关置于“ON”。
拔下线束上的氧传感器接头,用万用表检测该接头上1号和2号针脚之间是否有12V 左右的蓄电池电压。
用万用表检测氧传感器4号和3号针脚之间的电阻值在23℃是否在5.4 至6.6欧姆之间。
检查氧传感器加热电路中的保险丝是否熔断
用万用表检测氧传感器接头2号针脚和主继电器(87)号针脚之间,以及传感器接头3号针脚和ECU11号针脚之间是否断路或短路。
插上线束上的氧传感器接头,挂上空档,起动发动机,怠速至冷却液温度达到正常值。
拔下线束上的氧传感器接头,用万用表检测传感器1号(+)和2号(-)针脚之间是否有0.1 至0.9V 的输出电压(发动机热机后)。
在ECU 和线束之间接上转接器,用万用表分别检测ECU 的20号和9号针脚跟传感器接头3号和4号针脚之间是否断路或短路。
检测结果
是
否
是
否
是
否
是
否
是
是
是
否
后续步骤
下一步
下一步
4
更换ECU
更换传感器
更换保险丝
下一步
修理或更换线束
下一步
下一步
下一步
更换传感器
修理或者更换线束
更换ECU
3
4
5
6
7
8
注:后氧传感器的故障诊断类似于前氧传感器的故障诊断,对照前面的电路图按照上面前氧传感器诊断方式进行诊断。
23
10.5、进气压力温度传感器的温度传感器部分故障
进气岐管绝对压力和进气温度传感器电路图
序号
1
2
操作步骤
将点火开关置于“ON”。
拔下线束上的进气岐管绝对压力和进气温度传感器接头,用万用表检测该接头上1号和3号针脚之间的电压值是否为5V 左右。
用万用表检测传感器1号和3针脚之间的电阻值是否与正常状态下的阻值相同。
在ECU 和线束之间接上转接器,用万用表分别检测ECU 的54号、68号和75 号针脚跟传感器接头1号、3号和4号针脚之间是否断路或短路。
检测结果
是
否
是
否
是
否
后续步骤
下一步
下一步
4
更换ECU
更换传感器
修理或者更换线束
更换ECU
3
4
注:进气温度传感器对系统的影响不是很大,但是当水温传感器同时损坏时,该传感器的故障状态是非常明显。
24
10.6、冷却液温度传感器故障
冷却液温度传感器电路图
序号
1
2
操作步骤
将点火开关置于“ON”。
拔下线束上的冷却液温度传感器接头,用万用表检测该接头上1号(+)和2号(-)针脚之间的电压值是否为5V 左右。
用万用表检测传感器1号和2号针脚之间的电阻值是否与其温度相称(参考本维修手册中的相关部分)。
在ECU 和线束之间接上转接器,用万用表分别检测ECU 的54号和62号针脚跟传感器接头2号和1号针脚之间是否断路或短路。
检测结果
是
否
是
否
是
否
后续步骤
下一步
下一步
4
更换ECU
更换传感器
修理或者更换线束
更换ECU
3
4
注:水温传感器损坏后,发动机马上进入故障模式,故障模式水温设定为80度,风扇高速运转,同时关闭点火开关后,系统会自动进行风扇延时控制。
25
10.7、喷油器驱动级故障
电磁喷油器电路图
序号
1
2
操作步骤
关闭点火开关,发动机不运转。
依次拔下线束上所有的电磁喷油器接头,将万用表的两个针脚搭接在该接头上1号+针脚和发动机地之间。
将点火开关置于“ON”。观察在点火开关接通的瞬间万用表上是否显示12V 左右的蓄电池电压读数大约1 秒(主要是检查喷油器是否有电源),工作电压为12V。
用万用表依次检测油泵继电器输出端87 号针脚和各个电磁喷油器接头的1号针脚之间是否断路或短路。
修理或更换油泵继电器和主继电器及其电路
在ECU 和线束之间接上转接器,用万用表依次检测ECU 的71、79、78号针脚跟线束上相应的各个电磁喷油器接头的2号针脚之间是否断路或短路。
用万用表依次检测电磁喷油器的1号和2号针脚(及喷油器阻值)之间在环境温度20?C下
检测结果
后续步骤
下一步
下一步
是
全部是
否
是
否
是
否
重复2
6
下一步
修理或者更换线束
下一步
修理或更换线束
下一步
3
4
5
6
7
是
全部是
重复7
下一步
26
是否有12 至16欧姆的电阻。
重新插上全部电磁喷油器接头,挂上空档,起动发动机,怠速运行。依次拔下线束上的各个电磁喷油器接头。每次拔下一个接头,就观察一下发动机的振动是否因此而加剧(相当与断火实验)。
否
是
否
更换电磁喷油器
重复8
更换ECU
8
注:喷油器的损坏机率非常小,主要是喷油器喷嘴积碳,导致喷油雾化、喷射不良,发动机怠速不稳,因此检查时应该重点检查以上内容。
在做断缸实验的时候的注意,不允许拔掉高压线做断火实验,应该拔掉喷油嘴,否则大量没有燃烧的汽油进入三元催化器,三元催化忽然升温后,有可能导致三元催化器损坏。
27
10.8、碳罐控制阀驱动级
电源
碳罐控制阀电路图
序号
1
操作步骤
起动发动机,怠速至发动机冷却液温度达到正常值。
拔下线束上的碳罐控制阀接头,用万用表检测该接头上两个针脚之间是否有12V 左右的蓄电池电压。
重新插上线束上碳罐控制阀接头,将发动机转速提高至1500 转/分,用手触摸阀体,检查碳罐控制阀是否有轻微的振动和冲击(频率控制)。
用万用表检测碳罐控制阀1号和2号针脚之间的电阻值是否在25欧姆左右环境温度20℃。
用万用表检测主继电器87 号针脚和碳罐控制阀1号针脚之间是否断路或短路。
修理或更换主继电器及其电路。
关闭发动机,在ECU 和线束之间接上转接器,用万用表检测ECU的52号针脚和碳罐控制阀接头2号针脚之间是否断路或短路。
检测结果
后续步骤
下一步
是
否
是
否
下一步
5(查火线)
下一步
7(查地线)
2
3
是
否
是
否
是
否
更ECU
更换碳罐控
制阀
修理或更换线束
下一步
修理或者更换线束
更换ECU
4
5
6
7
注:碳罐电磁阀是控制油箱内汽油蒸汽的排放,当发动机工作在怠速和大负荷工况下时,该阀是不应该工作的,如果该阀在怠速的时候打开,有可能会出现怠速不稳等问题。
28
10.9、故障指示灯(MIL)驱动级
故障指示灯电路图
序号
1
2
操作步骤
将点火开关置于“ON”
拆卸仪表盘,用万用表检测仪表故障指示灯20号针脚和地线之间,是否有12 伏左右的蓄电池电压。
更换仪表检查仪表是否正常
在ECU 和线束之间接上转接器,用万用表检测ECU 的26号针脚和仪表故障指示灯20号针脚输入接头之间是否断路或短路。
检查线路中是否有搭铁或者短路的地方
更换仪表检查仪表是否正常
检测结果
是
否
是
否
是
否
是
否
是
否
后续步骤
下一步
下一步
5(查火线)
下一步
更换仪表
修理或者更换线束
更换ECU
更换线束
下一步
修理或者更换仪表
下一步
3
4
5
6
7
修理或更换主继电器及其电路。
注:故障灯控制是由ECU控制搭铁,ECU通过故障灯后续电路检测出故障灯线路是否产生短路、断路现象。
29
11、诊断仪故障码定义
序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故障码
P0105
P0110
P0115
P0120
P0130
P0134
P0135
P0170
P0170
P0201
P0202
P0203
P0230
P0300
P0325
P0335
P0420
P0340
P0351
P0352
P0353
P0460
P0480
P0481
P0500
P0505
P0560
P0601
P0604
P0605
P0606
P0654
P1325
P1531
U1600
U1601
故障名称
进气压力传感器故障
大气温度传感器故障
水温传感器故障
节气门位置传感气故障
前氧传感器故障
前氧传感器无信号
前氧传感器加热故障
自适应参数故障
EOBD系统故障
喷油器1故障
喷油器2故障
喷油器3故障
燃油泵故障
失火诊断
暴震传感器故障
转速传感器故障
催化包转化效率
相位传感器故障
点火线圈1故障
点火线圈2故障
点火线圈3故障
油位信号故障
低速风扇故障
高速风扇故障
车速传感器信号故障
启动机故障
蓄电池电压
ECU故障
ECU故障
ECU故障
ECU故障
转速计算故障
ECU故障
空调压缩机继电器
防盗系统故障
CAN线传输
30
第三章、 372马瑞利电喷控制原理图
到凸轮轴传感器
31
32
更多推荐
传感器,故障,发动机,压力,控制,信号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