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2月4日发(作者:宝马x3现在的价格是多少)
扰流板设计规范
目 录
一、零件综述 ................................................................................................................................... 1
1.系统定义、功能简介、各部分组成 ........................................................................................... 1
2.常用类型简介............................................................................................................................... 2
二、开发流程 ................................................................................................................................... 4
三、性能要求 ................................................................................................................................... 5
1.法规人机要求............................................................................................................................... 5
2.配置要求 ...................................................................................................................................... 5
3.平台化、模块化要求 ................................................................................................................... 6
4.成本、重量要求 ........................................................................................................................... 6
5.可靠耐久性要求 ........................................................................................................................... 7
6.精致型 .......................................................................................................................................... 7
要求 ....................................................................................................................................... 7
要求 ....................................................................................................................................... 8
9.装配维修性要求 ........................................................................................................................... 8
四、结构设计 ................................................................................................................................... 9
1.专利规避要求............................................................................................................................... 9
2.造型分析 ...................................................................................................................................... 9
3.主断面设计................................................................................................................................. 10
4.安装点、定位点布置 ................................................................................................................. 11
5.周边件配接................................................................................................................................. 12
6.结构设计要点............................................................................................................................. 14
7.常见问题及规避措施 ................................................................................................................. 15
五、建模设计技巧 ......................................................................................................................... 16
结 论............................................................................................................................................. 18
参考文献 ......................................................................................................................................... 19
附 录............................................................................................................................................. 20
1.汽车部件中英文对照表 ............................................................................................................. 20
2.扰流板子系统设计验证计划(DVP) ....................................................................................... 22
IST检查表 ...................................................................................................................... 25
一、零件综述
1.系统定义、功能简介、各部分组成
根据空气动力学的原理,当车速达到一定数值后,气流所产生的升力有将车子向上拖起的倾向,从而减小了车轮与地面的附着力,使车子发飘,以致行驶稳定性变差,为了减少汽车在高速行驶时所产生的升力,扰流板在汽车设计中应运而生。
扰流板的功能主要有如下几个方面。
? 提高行车稳定性:利用扰流板的倾斜度,使风力直接产生向下的压力, 减少车辆尾部的升力,以提高汽车在高速行驶下的稳定性;
? 降低风阻:设计得当的扰流板能有效地减少轿车在高速行驶时的空气阻力并节省燃料;
? 消除后窗浮尘:有些两厢轿车的顶盖后缘安装扰流板,使顶盖上一部分气流被引导流过后窗表面,引导气流将后窗表面浮尘消除,避免尘污附着而影响汽车后视野;
? 装置功能:扰流板系统可以为高位刹车灯和后风窗洗涤系统提供安装结构;
? 造型美观:在许多普通轿车上,也装有扰流板,其实由于这些车的速度都不是很高,因此扰流板难以发挥实际作用,而美化车身外观则成了安装扰流板的最大目的。
以奥迪Q5车型为例,扰流板系统主要包括:1扰流板本体、2高位制动灯支架、3扰流板骨架、4海绵、5塑料卡扣、6嵌件螺母(螺栓)组件(见图1-1)。
图1-1 扰流板系统组成 2.常用类型简介
汽车上的扰流板有多种类型,按成型工艺和装置位置可按图1-2分类。
图1-2 扰流板分类
? 扰流板按成型工艺分类对比分析见表1-1。
表1-1
序号
1
类型
钣金一体成型式扰流板
优点 缺点 车型
Alto
1、集成到背门上,成本1、造型适应性较低;
低;
2、结构简单,强度高;
3、装配工艺简单。
2、冲压成型难度大。
1、可实现多种结构形式;
1、产品强度实现成本高;
2、工装成本高。
2、产品制造精度高;
3、高位刹车灯、洗涤喷2 注塑 嘴布置结构较容易实现;
4、后处理工序少,生产效率高。
Q5
3 吹塑 1、产品结构强度较好; 1、壁厚均匀度控制难度大,2、成型工艺简单;
3、模具成本较低;
产品制造精度低;
2、后处理工序多,生产效
CS35 序号 类型 优点
4、产品分型线位置设计率低;
自由度大。
缺点 车型
3、结构可行性对造型的约束高;
4、生产时边角料较多。
? 注塑扰流板按结构形式分类对比分析见表1-2
表1-2
序号
1
类型
优点
1、产品成本低;
缺点
1、结构强度差;
2、产品外观缺陷风险高;
3、本体结构设计难度大。
车型
X65
Q5
单体式扰流板 2、工装成本低。
2
1、结构强度好;
2、产品外观缺陷风险1、产品成本高;
2、工装成本高。
分体式扰流板 低;
3、本体结构设计自由度大。
? 分体扰流板按连接方式分类对比分析见表1-3
表1-3
序号
1
类型 优点 缺点
1、焊接工装成本高;
2、焊接工艺对造型曲面约束大。
1、产品强度偏弱;
2、焊装工装成本较高;
3、废品率高。
震动摩擦焊接 1、焊接强度高;
2、焊接精度高。
2 超声波焊接 1、焊接强度较好;
2、焊接精度较高。
3 热熔点焊接 1、焊接成本低;
2、结构约束性小。
1、焊接强度偏弱;
2、焊接精度较差。
1、装配工序工时长;
2、模具结构复杂,模具成本较高。
4 螺栓螺钉紧固 1、工装成本低。 二、开发流程
扰流板系统开发阀点(见表2-1)及流程简图(见图2-1)。
表2-1
节点
节点名称
英文缩写
工作概述
G8 G7 G6 G5 G4 G3 G2 G1
项目
启动
PC
此阶段主要工作为扰流板对标车资料分析,评审并批准市场定位、技术方案、造型方向等。
方案
批准
CA
批准初步工程、制造、物流、采购等项目方案。然后以此进行扰流板的开发。
项目 工程 工艺
验证
PPV
使用扰流板工装零件按照工艺要求制造样车,验证工装模具和供应商的制造能力,完成工程的最终验证和制造的工艺调试。
预试
生产
PP
调试整车厂的生产设备,检验生产工艺,验证全工装和工艺条件下批量提供的扰流板零部件质量。
试生产 正试
生产 批准 发布
PA
综合评审扰流板开发状态。包括造型冻结、产品、制造、物流和销售计划等。
ER
通过对扰流板数模的工程可行性确认,冻结所有造型更改。冻结所有的工程设计并进行设计发布。
P
验证扰流板厂商的供货能力和整车厂在一定节拍下的制造能力。
SOP
验证扰流板批量试生产能力,按整车生产节拍的提升计划,投入批量生产。
图2-1 扰流板开发阀点及流程图 三、性能要求
1.法规人机要求
扰流板设计必须满足车辆销售地所要求的相关法律法规(见表3-1)。
表3-1
序号
1
具体项目
GB 11566-2009
乘用车外部凸出物
2000/53/EC
欧盟对报废汽车要求
内容描述
R≥2.5mm
镉 (Cd)≤100ppm(0.01%)
汞 (Hg)≤1000ppm(0.1%)
铅 (Pb)≤1000ppm(0.1%)
六价铬 (CrVI)≤1000ppm(0.1%)
镉 (Cd)≤100ppm(0.01%)
汞 (Hg)≤1000ppm(0.1%)
铅 (Pb)≤1000ppm(0.1%)
Cr(六价)≤1000ppm(0.1%)
多溴联苯≤1000ppm(0.1%)
多溴联苯醚≤1000ppm(0.1%)
2
3
GB/T 30512-2014
国内汽车禁用物要求
2.配置要求
通常情况下,集成了高位刹车灯或风窗洗涤系统的扰流板为标配,上下分色扰流板可能存在配置差异(见表3-2)。分色扰流板设计对策有两种:1、通过分色槽实现,此类型扰流板外观定义多为上部与车顶同色,下部黑色细皮纹;2、通过分体拆件实现,此类型扰流板色彩纹理定义自由度大,上部与车顶同色,下部黑色细皮纹或做高亮黑。
表3-2
序号
1
2
3
类别
高位刹车灯
洗涤喷嘴
上下分色
基本型
●
●
-
舒适型
●
●
-
时尚型
●
●
●
豪华型
●
●
○
图标说明:●表示标准配置;○表示选装配置;- 表示无此配置 3.平台化、模块化要求
扰流板的外观设计不仅要满足整车造型美观需求,还需要经过多轮CFD外流场分析和优化,因此通常情况下扰流板造型具有唯一性,基本无法做到系统平台化。扰流板子系统如高位刹车灯支架、嵌件螺母/螺栓、塑料卡扣可以做到平台化。扰流板系统可以做到模块化,即由供应商将高位刹车灯、风窗洗涤等总成与扰流板总成集成在一起,模块化供货,可有效降低产品管理成本并提高总装效率。
4.成本、重量要求
扰流板重量及成本调查见表3-3。
表3-3
车型
材料
成型工艺
料厚(mm)
质量(kg)
单价
汉兰达
ABS
吹塑
2.0
1.027
27.34
起亚智跑
ABS
吹塑
3.0
0.724
19.28
奥迪Q5
ABS
注塑
3.0
1.497
39.86
现代H1
ABS
吹塑
3.4
2.238
59.58
丰田阿尔法
ABS
吹塑
3.0
2.265
60.30
在扰流板造型特征确定的情况下,我们可以从材料、成型工艺、结构设计三个方面控制扰流板系统的成本和重量,并构想对应的减重、降本措施(见图3-1)。
图3-1 扰流板减重、降本措施 5.可靠耐久性要求
整车可靠耐久性寿命满足5年或10万公里要求(不同主机厂对不同车型的要求不同,需要具体考虑),期间扰流板及子系统部件不出现变形、松动、脱落等问题。
6.精致型
表3-4
系统名称
扰流板
评价项目
要求
可视范围内,无明显工艺缺陷(分型线、缩痕、顶白)。
可视范围内,间隙、段差配合无缺陷。
可视范围内,颜色、纹理、光泽度协调性较好。
可视范围内,没有明显的螺钉外漏、漏钣金、装配、工艺精致性
漏光等。
可视范围内,多个零件配合没有明显的错缝、三角洞缺陷。
表面视觉塑料感弱。
造型整体性较好。
听觉印象 怠速或行驶过程中时(振动激励),没有明显异响。
要求
扰流板在设计时要考虑密封,避免出现风噪和漏风现象,因此在扰流板与背门边界配合处、扰流板与后风窗配合处和安装点处增加了海绵,能起到密封防水和隔音降噪的功能。 要求
扰流板型面与顶盖、侧围大面过渡应平缓均匀,扰流板后缘处尽量后延和下压对降低风阻均有明显贡献,汽车的风阻系数一般0.2~0.5之间(以整车VTS定义为准),扰流板型面设计应尽量降低整车风阻值。
图3-2 整车外流场(CFD)分析
9.装配维修性要求
扰流板系统装配基本要求:1、在总装线上可由单人独自完成装配;2、安装过程中只使用一种装配工具;3安装时操作方便,具有良好的人机功能性。
扰流板系统维修基本要求:1、拆卸方便,具有良好的人机功能性;2、卡扣固定点能满足重复拆装而不失效。
若扰流板系统布置有高位刹车灯或洗涤喷嘴等电器件,则一般是由供应商模块化供货,或是在分装线分装,现以某款车型扰流板为例进行装配工艺性分析(见图3-3、图3-4)。
? 扰流板系统分装
图3-3 扰流板系统分装示意
? 扰流板系统总装
扰流板系统总装时,首先在背门关闭的状态下,对接高位刹车灯线束接插件,将扰流板系统通过塑料卡扣预装在背门上,然后打开背门,打紧其余安装螺栓或 螺母,整个安装过程可由一人独立完成,操作方便。
图3-4 扰流板系统安装方式及空间校核
四、结构设计
1.专利规避要求
截止目前,国内涉及扰流板零部件的专利共有14份,详见表3-5。
表3-5
专利类型
外观(11份)
内容概述 规避措施
在造型阶段规避,通常情况下新开发车型的扰流板为全新造型,外观侵权风险不大。
此结构主要是用于零部件供货时,对扰流板起到支撑,在设计时应避免采用此结构。
零件材料定义避开该专利所述材料。
某些已上市车型的扰流板整体外观造型。
一种新型结构扰流板,在条形通孔实用新型(1份)
上加设了一个工艺片,对扰流板起(2)
到支撑作用,避免扰流板在运输过程中由于受到挤压而变形。
发明(1份) 一种新材料(聚氨酯)扰流板。
(2)
2.造型分析
表3-6
序号
1
分析项目
《外部凸出物法规》
内容概述
详见三-1。
判别标准
详见三-1。
2
DTS
检查扰流板与侧围、背门、高位刹车灯、后风窗、洗涤喷嘴等零部件间隙面差实测值与DTS定义值是否一致。
扰流板与周边零部件的配合间隙面差定义详见四-5。
3 脱模角度 使用软件分析外观面脱膜角度分布。
大面保证脱膜角度在5度以上。
分模线走向平缓尽量避免跳动转折,尤其是注意与高位刹车灯配合周圈分型线不外露。
4
分型线
首先应选定合适的主出模方向,双层注塑型一般选取Z轴方向,单层注塑型一般选取X轴方向。
5 内部结构可视 预判是否会有漏光问题发生。 在高关注区域内部结构应不可见。
3.主断面设计
表3-7
4
序号
1
表达内容
1 扰流板本体料厚信息、主
拔模方向
2
2
扰流板与高位刹车灯配合关系
3
4
扰流板与后风窗配合关系
扰流板与背门配合关系
注:各部分详见四-5。
3
4.安装点、定位点布置
表3-8
1
2
3
4
序号 车型 零件尺寸
(X*Y*Z)
安装点数量
A b
84
215
210
428
c
193
420
204
380
间距
d
234
155
345
428
e
115
178
210
110
f
215
132
g
146
1
2
3
4
奥迪Q5 192*1246*67
阿尔法 230*1415*100
智跑 178*1212*29
8
6
5
4
23
146
132
110 现代H1 200*1468*20 5.周边件配接
表3-9
序号
1
类别 结构概述
扰流板与车身侧围为间隙面差配合,面差定义经验值为s=-1.5~-1.0mm;间隙定义有三种处理方式:
1、扰流板底端到上端间隙过渡逐渐增大;
2、扰流板底端间隙均匀,从中部开始向上端过渡逐渐增大;
3、不对设计间隙做具体数值设定,而是随造型面特征适应性调整使实车视觉间隙均匀,底端最小间隙设定值为5mm;
4、需要满足在开关门过程中扰流板与侧围动态间隙值d≥5mm。
4
3
2
1
图示
扰流板与侧围
2
扰流板与后风窗
扰流板本体与后风窗玻璃间隙定义经验值:注塑扰流板:d=2.0~2.5mm;吹塑扰流板:d=1.0~2.0mm。配合面增加整条海绵,或在局部粘贴海绵块。
d 序号
3
类别 结构概述
扰流板与背门间隙定义d=1.0mm,面差s=-1.0mm。为了保证外观品质、密封效果、规避异响,会在设计时增加一条海绵。
图示
s
扰流板与后背门
d
4
扰流板与高位刹车灯
扰流板与高位刹车灯间隙定义经验值d=1.0mm。高位刹车灯的安装形式有两种:
1、在总装线安装,先安装扰流板,然后安装高位刹车灯,安装螺钉外露;
2、在分装线安装,将高位刹车灯与扰流板分装在一起,安装点在车外不可见。
1
d
2
d
5
扰流板与洗涤喷嘴
若洗涤喷嘴布置在背门上,则需
要扰流板开避让孔,以便洗涤液
能顺利喷出至后风窗表面,扰流板与后风窗洗涤喷嘴喷射包络
d
间隙值d≥5mm;若洗涤喷嘴布置
在扰流板上,一般靠喷嘴自身卡接结构固定。
6.结构设计要点
表3-10
序号
1
类别
料厚
要点说明
料厚力求均匀,若为了防缩痕而做局
部减薄处理或局部加厚以增加强度时,则应避免料厚急剧变化,以防产生内应力使零件出现翘曲或缩孔。
结构图示
2 倒角 工艺圆角齐全,设计合理的内外倒角以改善材料在模具中的流动性。
3
分型线
分模线走向平缓尽量避免跳动转折,
尤其是注意与高位刹车灯配合周圈分型线不外露。
4
卡扣座
滑块行程是否足够(滑块/斜顶行程与零件顶出行程和斜销布置角度有
关,需要具体分析),尽量避免斜顶
沿筋位滑动;卡扣座根部是否偷胶,斜销行程=倒钩距离+3mm
偷胶方向与出模方向一致。
5
加强筋
tgα=斜销行程/顶出行程
筋位顶部宽度不小于0.8mm,以防粘
模;底部宽度不大于本体料厚的三分之一,以防外表面出现缩痕缺陷,筋间的距离尽可能在壁厚两倍以上。
6 开孔 尽量用顺脱替代碰穿、抽芯,以便简
化模具结构,节省开发成本。
7 吹塑
工艺
吹塑型扰流板转角处尺寸需满足成型工艺要求(不同供应商工艺水平有差异,需要具体分析)。
7.常见问题及规避措施
表3-11
类别
法规
问题描述
外部凸出物法规不合格,整车无法通过认证和上公告。
发生原因
产品设计时未按照法规要求进行校核。
规避措施
在造型阶段即对扰流板CLASS-A进行外部凸出物法规校核。
外观/分模线
分模线定义不良,影响外观。
分模线设置不合理。 注塑工艺采用内分型;吹塑工艺合模线走向平缓,无跳动转折。
外观/缩影
表面缩痕,影响外观品质。
内部加强筋布置不良或结构不合理。
合理布置加强筋并和供应商确认产品成型工艺是否优良。
安装/配合
与高位刹车灯配合不良,间隙不均。
1、缺少定位或定位设计1、对标成熟车型增加定不合理; 位设计;
2、安装点布置不合理,2、安装点分布要均匀,紧固失效; 特别同灯具配合的部3、产品变形、配合结构位,合理填加安装点(详处零部件尺寸超差所致。
见三-4);
3、制作检具,对产品进行检验。
安装/配合
与后风窗配合不1、与后风窗限位设计不1、注塑型扰流板,要适当减小限位海绵块的布置距离,并增大限位面积;吹塑型扰流板,与后风窗配合处一般为整条海绵;
2、制作检具,控制下边界轮廓度。
良,间隙不均匀。 合理;
2、产品变形所致。 类别
安装/紧固
问题描述
安装时需更换工具,浪费工时。
发生原因
紧固件选用不统一。
规避措施
选择目前成熟车型普遍采用的卡接搭配螺接的安装方式。
安装/紧固
背门钣金腔体过深,安装时存在螺栓/螺母掉入钣金腔体的风险
设计阶段缺少安装可行性校核。
设计阶段尽量减少钣金的腔体尺寸;采用特殊标准件即控制无螺纹区的长度来保证安装。
五、建模设计技巧
表3-12
序号 建模步骤
1
A面处理
B面制作
建模技巧
将需要后续休整的A面和B
面边界延伸,完成后均拆解消参,再接合在一起。这样处理内外表面的优势在于,若后期出现局部造型面变更的情况,直接替换其中的若干无参面,即可完成实体数据更新。
数模图示
2
边界处理封闭实体
以主断面和DTS为依据,制
作所需的边界面,此例需要整理扰流板与侧围配合边界、与背门配合边界、与后风窗配合边界、与高位刹车灯配合边界共四张面,将第一步处理后的A面、B面与此四张面联合修剪,即可得 到拥有正确边界的实体数据,若后期边界变更,替换边界面即可完成数据更新。
3
安装限位局部结构
将卡扣座尺寸和位置参数化,与本体布尔运算在一起,若后期安装点位置或卡扣座尺寸变化则可通过坐标点替换或编辑草图即可完成数据更新。与后风窗、背门配合处增加海绵,并注意与边界有关的结构做到父级唯一,父级断参,避免父级元素交叉引用,方便后期参数化修改。
4
数据细化
增加结构圆角和加强筋。
结 论
扰流板是外饰重要的装饰功能件之一,扰流板造型发展趋势正由单一车身色向多色彩发展,多数采用分件分色,碳纤维材质的扰流板也已逐渐应用在一些高端跑车上,新技术新材料的应用需要我们不断的总结积累,制定符合当下要求的设计规范,尽量避免由于设计不合理导致的产品缺陷,不断提升产品设计质量,紧跟汽车设计行业的发展趋势。
参考文献
[]
曹渡.汽车内外饰设计与实战[M]. 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1:10-23.
附 录
1.汽车部件中英文对照表
扰流板 Spoiler
密封垫 Seal
密封泡棉 Buffer block
高位制动灯塑料卡子 Clip
High mount brake lamp 2.扰流板子系统设计验证计划(DVP)
序号 试验项目 试验标准 目标要求 试验方法
试验类型 试验样本描述
数量
1 外观要求 BAS-301
第4.3条
1)制品功能正常。表面应平整、轮廓清晰、转折过渡圆滑、
无缩印、无银丝、无裂痕、无明显熔接痕、表面纹理均匀细致,不允许有影响制件强度、使用性能及外观的波纹、凹陷、开裂、气泡、缩痕、划痕等缺陷;
2)表面应清洁,不得有脱模剂及其它污物;
3)制品表面应满足色板、纹理板定义及BATC相应标准要求;
4)可见部分不得有锐边,不得有明显的分模线。
不出现开裂、变形、发粘、变色、功能失效等异常现象。
在-40°的环境下放置24小时,零件不得出现开裂、变形、
过脆等缺陷。
不出现开裂、变形、发粘、变色、功能失效等异常现象。
DV/PV 3
状态
软模件/OTS件
周期
备注
2
3
4
耐高温
5
BAS-301
第4.4.1条
耐低温 BAS-301
第4.4.1条
耐高低温湿热 BAS-301
交变 第4.4.2
4.4.3条
耐冲击 BAS-301
第4.5条
耐清洗剂和防腐剂
耐候性
BAS-301
第4.7条
BAS-301
第4.8条
BAS-301
第4.9条
DV/PV
DV/PV
PV
3
3
3
软模件/OTS件
软模件/OTS件
OTS件
6
7
样件在-40°的条件下,经过4H后,在冷冻状态下,用(350
±5)g的钢球,从(100±1)cm的高度落下,零件表面及本体不允许发生破损现象。
不允许出现任何变化,比如溶解现象、膨胀、褪色、开裂。
试验褪色等级为2级,透光率无明显变化或变化率在20%以下,光泽度无明显变化或光泽处残有率在50%以上,半光泽处20%以上,无明显污染、污垢、粉化等现象。
燃烧速率≤100mm/min
DV/PV 3 软模件/OTS件
OTS件
OTS件
PV
PV
3
3
8 燃烧性能 PV 3 OTS件 序号 试验项目 试验标准 目标要求 试验方法
试验类型 试验样本描述
数量 状态
OTS件
OTS件
周期
备注
9
10
耐刮擦
耐指压
BAS-301
第4.10条
BAS-301
第4.11条
试验后样件无裂纹、气泡或其他缺陷,表面平整光滑。 PV
PV
3
3
11 抗拉力性
12 禁限用物质要求
试验后样件不能产生永久变形、功能丧失(如紧固件、试样基本位置不能保持等),其表面不可出现裂纹、塌陷等外观不良现象。
BAS-301 试验后样件不能产生永久变形、功能丧失(如紧固件、试第4.12条 样基本位置不能保持等),其表面不可出现裂纹、塌陷等外观不良现象。
汽车禁物要求Pb≤0.1%
(征求意见稿) Hg≤0.1%
Cd≤0.1%
Cr(六价)≤0.1%
多溴联苯≤0.1%
多溴二苯醚≤0.1%
PV 3 OTS件
PV 3 OTS件
喷漆
1
2
3
4
5
6
漆层外观及光泽度
漆膜厚度
BAS-322
第4.1条
BAS-322
第4.2条
附着性 BAS-322
第4.3条
耐高温型 BAS-322
第4.4条
耐低温型 BAS-322
第4.5条
低温下的性能 BAS-322
第4.6条
漆层外观与标准板相比无差异:光泽度,有光的不低于90,
平光的不高于30。
总厚度:35~135。
在耐高温、耐低温、耐水、耐潮性中,达到0或1级。
PV
PV
PV
PV
PV
PV
3
3
3
3
3
3
OTS件
OTS件
OTS件
OTS件
OTS件
OTS件
涂层外观与标准板相比无差异,光泽度,有光的不低于90.
平光的不得高于30. 附着力为0或1级。
涂层外观与标准板相比无差异,光泽度,有光的不低于90.
平光的不得高于30. 附着力为0或1级。
油漆无剥落且油漆无裂纹。 序号 试验项目 试验标准 目标要求 试验方法
试验类型 试验样本描述
数量 状态
OTS件
OTS件
OTS件
OTS件
OTS件
OTS件
OTS件
周期
备注
7
8
9
10
11
12
13
耐水性
耐潮性
耐冲击性
硬度
耐酸性
耐碱性
耐化学腐蚀
BAS-322
第4.7条
BAS-322
第4.8条
BAS-322
第4.9条
BAS-322
第4.10条
BAS-322
第4.11条
BAS-322
第4.12条
BAS-322
第4.13条
涂层外观与标准板相比无差异,光泽度,有光的不低于90.
平光的不得高于30. 附着力为0或1级。
涂层外观与标准板相比无差异,光泽度,有光的不低于90.
平光的不得高于30. 附着力为0或1级。
≥20kg/m
≥0.6
没有过多的变色、褪色、水泡、裂纹及底材裸露。
没有过多的变色、褪色、水泡、裂纹及底材裸露。
没有过多的变色、褪色、水泡、裂纹及底材裸露。
PV
PV
PV
PV
PV
PV
PV
3
3
3
3
3
3
3
IST检查表
分类法规专利规避车型配置平台化、模块化材料工艺新技术成本、重量分析造型CHECK 项目序号2346711234检查内容外部凸出物专利规避高位刹车灯洗涤喷嘴上下分色扰流板与高位刹车灯扰流板与后风窗洗涤系统材料定义工艺定义重量目标符合性扰流板与侧围配合间隙面差扰流板与后背门配合间隙面差扰流板与高位刹车灯配合间隙面差扰流板与后风窗配合间隙洗涤喷嘴布置扰流板与线束的间隙扰流板安装点间距总装线上装配人数总装线上工具的操作空间及人机性总装线上装配工具使用种类料厚倒角分型线卡扣座加强筋开孔吹塑工艺满足整车风阻贡献值要求数模名称与BOM名称相符数据存放目录正确拔模线、滑块线信息完整数据无黑线和碎面设计标准R角≥2.8mm规避对标车专利设计与配置相符设计与配置相符设计与配置相符满足模块化要求满足模块化要求满足客户要求满足客户要求满足重量目标见手册3.2.10d=1.0mm;s=-1.0mmd=1.0mm1.0mm~2.5mm满足总布置要求5mm见手册3.2.10单人独自完成装配人机功能性良好1料厚力求均匀,过渡平缓工艺圆角齐全分模线走向平缓不外露滑块行程足够底部宽度不大于本体料厚的三分之一尽量用顺脱替代碰穿、抽芯截面尺寸满足吹塑工艺要求以整车VTS要求为准数模名称与BOM名称相符数据存放目录正确拔模线、滑块线完整无黑线和碎面CAS●●●●●-----●●●●------------------CHECK 阶段SECTTG0TG1-●●-●●●●●●●●●●●-●●-●●-●●-●●-●●●●●●●●●●●●●●●●●●●●-●●-●●-●●-●●--●--●--●--●--●--●--●-●●-●●-●●------TG2●●●●●●●●●●●●●●●●●●●●●●●●●●●●●●●●检查结查备注零件布置装配性、维修性结构性能数据规范
更多推荐
扰流板,要求,设计,安装,工艺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