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2月5日发(作者:二十万性价比最高的车)

目 录

机械运动(上)

模块一 长度测量 ................................................................................................................... 2

题型一:长度估值题 ........................................................................................................... 2

题型二:单位换算 ............................................................................................................... 3

题型三:刻度尺使用及读数 ............................................................................................... 4

题型四:长度的特殊测量(累积法、平移法、化曲为直法、滚轮法) ....................... 6

模块二 时间测量 ................................................................................................................... 7

题型一:时间估值题 ........................................................................................................... 7

题型二:机械停表读数 ....................................................................................................... 8

题型二:利用单摆计时 ....................................................................................................... 9

模块三 误差和错误 ............................................................................................................. 11

题型一:误差和错误的概念辨析 ..................................................................................... 11

题型二:求平均值的数据处理题 ..................................................................................... 12

题型三:测量因素对测量结果产生影响 ......................................................................... 13

机械运动

模块一 长度测量

题型一:长度估值题

题型特征:

1.估数值:题干中出现“下列物体的长度最接近()米的是”、“请估测某物的长度”或“某物约多少”等字眼。

2.估单位:给出数值让选合适的单位。

解题方法:

1.将不熟悉的单位转化成熟悉的单位。

2.与生活中熟悉的物体进行比较,例如人身高1.7m,刻度尺长15cm。

【典型例题】

1.(2019?山西)小明同学到南美洲游学,见到一种外表酷似微型西瓜的野生水果,其独特的迷你造型和清爽的口感令人称奇。下图是迷你“西瓜”与一元硬币放在一起的对比照,根据图片信息,估测该迷你“西瓜”的长度约为( )

A.2mm

B.2cm

C.6mm

D.6cm

2.(2021?荔湾区校级三模)印度变异新冠病毒(Indian’sCDVID-19Variant)潜伏期短、传染速度快还耐热,是传染力最强的变种病毒株。这种新型冠状病毒一般呈球形(如图所示),直径约60-140( )

A.mm

B.cm

C.nm

D.μm

3.(2021春?醴陵市期末)以“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为首的中国杂交水稻专家用野生水稻与普通水稻杂交,培育出了高产超级杂交水稻,这一成果在世界上被称为中国的“第五大发明”。这种超级杂交稻未来株型高度将达到( )

A.20mm左右

B.20cm左右

C.20dm 左右

D.20m左右

4.(2021?花都区二模)“丈”是我国的传统长度单位,1丈≈3.33米,如图所示,一名普通初三学生站在灯杆旁边,则此灯离地面的高度约为( )

A.1丈

B.2丈

C.4丈

D.10丈

2

题型二:单位换算

题型特征:

在进行比大小时,进行公式计算时,要统一单位,需要单位换算

解题方法:

【口诀】千-米-毫-微-纳

1km=1000m,1m=1000mm,1mm=1000μm,1μm=1000nm,口诀中每两个字之间差103

从大单位到小单位×10n,从小单位到大单位×10-n(n为进率)

【口诀】小到大,加负号

小单位到大单位一定是乘负n次方

【典型例题】

1.完成下列单位换算:

(1)0.368m=___________cm。(2)268dm=___________km。(3)153m=_____________nm。

(4)9km2=_____________m2。(5)28cm3=____________m3。(6)3700m2=___________dm2

2.(2021春?桥东区校级月考)近几年,我们邢台市区的空气被严重污染,有害物质含量严重超标,其中PM2.5是天气阴霾的主要原因,PM2.5是指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μm的颗粒物,单个PM2.5是隐藏在空气的浮尘中,容易被吸入人的肺部造成危害,下列关于PM2.5颗粒物直径的单位换算正确的是( )

A.2.5μm=2.5μm×10-6m

B.2.5μm=2.5μm×10-5dm

C.2.5μm=2.5μm×10-6cm

D.2.5μm=2.5×10-6m

3(2020秋?鼓楼区校级期中)下列关于长度单位的换算,过程正确的是( )

A.0.55km=0.55km×1000m=550m

B.290mm=290×0.001m=0.29m

C.16cm=16×100cm=1600?m

D.9nm=9nm×10-9m=9×10-9m

4.(2021?南岗区一模)下列长度单位换算过程合理的是( )

A.5.7m=5.7×100cm=5.7×102cm

B.5.7m=5.7m×100cm=5.7×102cm

C.5.7m=5.7m×100=5.7×102cm

D.5.7m=5.7×100=5.7×102cm

5.(2020秋?全州县期中)下列单位换算正确的是( )

A.3.5km=7×103m

B.5mm=5×10-6m

C.2.5h=25min

D.120s=2min

3

题型三:刻度尺使用及读数

题型特征:

1.给出刻度尺摆放的几种图片,通常为选择题。

2.给出刻度尺的特写进行读数,通常为填空题。

3.给出一种场景,要求我们选择合适的刻度尺。

解题方法:

【口诀】孤看《放毒记》

估、看:根据需求进行估计,选择合适的量程和分度值。

放:刻度线紧贴被测物,刻度尺与被测物平行。

读、记:视线与刻度尺垂直,不要斜视,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并标记单位。

【典型例题】

1.(2020秋?三台县期末)冬冬为了给教室窗子配上一块玻璃,在以下的测量工具中,测量窗框尺寸最合理的是( )

A.分度值是1mm,长度是20cm的学生尺

B.分度值是1cm,长度是15m的皮卷尺

C.分度值是1mm,长度是5m的钢卷尺

D.以上刻度尺均可测量

2.(2020秋?昌江区校级期末)同学用刻度尺正确测的某物体长2.745dm,则该同学所选的刻度尺是( )

A.米刻度尺

B.分米刻度尺

C.厘米刻度尺

D.毫米刻度尺

3.(2020秋?许昌期中)在进行长度测量时,下列操作正确的是( )

A.读数时视线应与刻度尺面平行

B.刻度尺的零刻度线如果磨损,仍可以继续使用

C.测量长度时,只需要读到刻度尺的分度值

D.测量长度时,必须从刻度尺的零刻度线起,否则测量就是错误的

4.(2020秋?船山区期末)两位同学同时去测量某物体的长度,其结果分别为5.30dm和0.528m,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这两个测量值中必有一个是错的

B.后面的测量结果比前面的测量结果精确

C.这两把尺子的分度值相同

D.这两把尺子的分度值分别是1dm和1m

5.(2021春?濮阳期末)用分度值是1mm的刻度尺去测量一本书的长为18.55cm,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用毫来作单位时,书的长为185.5mm

B.这把刻度尺准确到1 mm

C.这把刻度尺准确到5mm

D.最后一位数字5是估读的

4

6.(2020秋?长乐区期末)如图中,关于刻度尺使用方法正确的是( )

A. B.

C. D.

7.(2021?阿荣旗模拟)用毫米刻度尺对一工件做如图所示的四次测量,其中测量方法和读数都正确的是( )

A. B.

C. D.

8.(2020秋?和平区校级期末)用甲、乙两把刻度尺分别测量同一木块的长度(如图),关于木块长度的读数,正确的一组是( )

A.5.2cm,5.18cm

B.3.2cm,3.18cm

C.3.20cm,3.18cm

D.3.2cm,3.2cm

9.(2015秋?丰泽区校级期末)用塑料卷尺测量长度时,若用力拉尺测量,那么测量结果将( )

A.偏大

B.偏小

C.不受影响

D.无法判断

10.(2000?苏州)某技师用一把刻度均匀的米尺量得一工件的长度为980.0mm,后来经过精确测量,发现此米尺上所标出的1m实际为1.0020m,则该工件的真实长度最接近于( )

A.1002.0mm

B.1000mm

C.982.0mm

D.978.0mm

5

题型四:长度的特殊测量(累积法、平移法、化曲为直法、滚轮法)

题型特征:

无法用刻度尺直接测量。

解题方法:

借助各种辅助工具:细棉线、三角板、直尺等。

【典型例题】

1.(2020秋?镇江期末)为测量单个1角硬币的厚度,下列方法中最佳的是( )

A.用刻度尺仔细地测量1角硬币的厚度

B.用刻度尺多次测量1角硬币的厚度,然后求平均值

C.用刻度尺分别测量10个相同的1角硬币的厚度,然后求平均值

D.用刻度尺测量10个相同的1角硬币叠起来的总厚度,再除以10

2.(2020秋?丹江口市期末)要测量如图所示的曲线MN的长度,你认为下列方法可取的是( )

A.用平直的刻度尺在曲线上从起点到终点慢慢移动,直到读出数值

B.用一条细丝线与曲线完全重合,在丝线上标出曲线的起点和终点,把丝线拉直后用刻度尺测出这两点间的距离,即是曲线的长度

C.用橡皮筋代替细丝线,测量过程同B

D.用三角板量出M、N之间的距离

3.(2018秋?鄠邑区期末)在测定圆柱体直径和周长操作中,下列做法不科学的是( )

A.用游标卡尺测定圆柱体的直径

B.用直尺测定圆柱体的直径

C.用无弹性细线紧密在圆管上缠绕N圈并划线标记,再测出N圈总长度求平均值

D.用纸带缠绕在圆管上,在纸带重叠处用钢针扎透,展开纸带测出两点间距

4.下图测量工具是_______,将铜丝在铅笔上紧密排绕17圈,铜丝的直径是__________毫米(保留两位小数)。

6

机械运动

模块二 时间测量

题型一:时间估值题

题型特征:

题干中出现“时间接近”或“约”等字眼

解题方法:

1. 结合生活实际推测即可,属于简单题。

2. 1h=60min=3600s,1s=1/3600h

【典型例题】

1.(2020秋?环江县期中)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对1min时间的长短,小翔同学描述正确的是( )

A.同学们用较快的速度读书,1min时间能读50个字左右

B.健康人的脉搏,1min时间跳动70次左右

C.人们呼、吸气5次所用的时间通常是1min

D.校运会上,同学们跑完100m所用的时间大约就是1min

2.(2019秋?北海期末)下列各过程所经历的时间,估计正确的是( )

A.橡皮从课桌掉到地上的时间约20s

B.普通中学生跑100m用时约5s

C.升国旗唱国歌用时约10s

D.书写一个数字所用的时间约1s

3.(2019秋?文水县期末)国歌是表现一个国家民族精神的歌曲,它能呼唤起人们内心深处的国家情怀。那你知道我们《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演奏一遍所需的时间为( )

A.5min

B.3min

C.46s

D.10s

4.(2020秋?郏县期中)下列过程经历的时间最接近1s的是( )

A.人的眼睛眨一下的时间

B.人呼吸一次的时间

C.人打一次哈欠的时间

D.人的心脏跳动一次的时间

5.(2018秋?长宁区校级期中)完成一套眼保健操的时间大约是( )

A.30秒

B.3分钟

C.300秒

D.30分钟

7

题型二:机械停表读数

题型特征:

给出停表的特写,通常为填空题。

解题方法:

小圈读分,大圈读秒,两者相加即可读数。

【口诀】先读分,后读秒,过半大,不过小。

【典型例题】

1.如图所示的机械停表读数是___________,合计_______s= _______ms=_______μs。

2.(2021?越秀区校级模拟)如图所示,秒表的读数为__________s。

3.(2020秋?万柏林区校级月考)清晨,小明绕小区花园步行锻炼身体,借助手机中的秒表测量了自己步行一圈的间,如图所示,秒表外圈示数的单位为_______。分度值为_______s,所测的时间为__________s。

_

8

题型二:利用单摆计时

题型特征:

出现单摆装置,题干信息量大,考察分析推导能力,题目较综合

解题方法:

抓住题干中的关键句和关键词以及数据信息,从而总结规律。

摆的等时性:不论摆动幅度与悬挂中午大小,完成一次摆动时间是相同的。摆动时间仅取决于摆线长度。

【典型例题】

1.(2021?岐山县一模)小明注意到家里摆钟的钟摆在有规律地摆动,经认真观察发现钟摆来回摆动一次的时间刚好是1s,于是猜想:是不是所有的摆来回摆动一次的时间都是1s呢?于是他请教了物理老师,知道摆来回摆动一次的时间叫做周期,在老师的指导下他设计如图1所示的单摆(即细绳下系一小钢球)进行探究。实验数据记录如表:

(1)探究该实验所需物理器材有铁架台、绳子、小球、刻度尺和____________。

(2)从表中数据可知,单摆的摆长L越长,周期T越______(选填“长”或“短”)。

(3)请根据表中数据在图2中作出单摆周期的平方T2与摆长L的关系图像。

(4)分析图2所示的图像,可知实验中用的单摆T2与L成_______关系。

(5)生活中若摆钟走慢了,应将表的摆长调_______(选填“长”或“短”)些。

9

2.(2021?扶风县一模)小明在一条长线的一端系一个螺母做成一个如图所示的单摆,他发现螺母摆动过程中,每摆一个来回所用时间几乎相等。小明提出一个问题:螺母来回摆动一次所用的时间t跟哪些因素有关呢?猜想如下:

猜想A:可能跟螺母摆动的角度θ有关;

猜想B:可能跟绳子的长度L有关;

猜想C:可能跟螺母的质量m有关。

(1)为验证猜想,除了铁架台细线和螺母外,还需要的测量仪器有刻度尺、秒表、量角器和____________。

(2)小明在不同条件下,测出螺母来回摆动一次所用的时间t后,得到数据如下表:

①本实验用到的实验方法是 。对比1、2两次实验,可得出结论:当螺母质量和摆动角度一定时,螺母来回摆动一次的时间t与___________有关。

②对比2、3两次实验,可验证猜想___________(填字母),得出的结论是螺母来回摆动一次的时间t与该因素____________(选填“有关”或“无关”)。

(3)综合分析实验数据可知,同一地点的单摆摆动一次的时间t只跟__________有关。摆钟就是根据这个原理制成的。有一次小明发现家里的摆钟变慢了,要把它调准,小明应将摆钟的摆长调_______(选填“长”或“短”)。

(4)实验中发现,螺母摆动一次所用的时间很难测准,请你帮他想一个更准确的测量方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

机械运动

模块三 误差和错误

题型一:误差和错误的概念辨析

题型特征:

选项里出现“误差”、“错误”、“避免”、“减小”等字眼。

解题方法:

1.错误是不该发生的可避免的,误差是不可避免的。

2.减小误差优先考虑更换工具与方法,最后再考虑多次测量取平均值。

【典型例题】

1.(2021?枣庄)下列有关误差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多次测量取平均值可以消除误差

B.误差是不遵守仪器的使用规则产生的

C.只要认真测量,就可以避免误差

D.选用精密仪器测量可以减小误差

2.(2020秋?马鞍山期末)以下测量中,用同一测量仪器进行三次测量求平均值,不是为了减小误差的是( )

A.用刻度尺测量同一本书的长度

B.用天平测量同一块橡皮的质量

C.用量筒测量同一块鹅卵石的体积

D.用体温计测量小明一天早中晚的体温

3.(2020秋?仓山区校级期末)在科学实验中,为了减小误差或寻找普遍规律,经常需要进行多次测量:

①在“测量物理课本的厚度”时,多次测量

②在“探究重力的大小跟质量的关系”时,改变钩码的个数,多次测量

③在“探究反射角与入射角的关系”时,改变入射角,多次测量

④在“测量小车沿斜面下滑时的平均速度”的实验中,多次测量路程和时间

上述实验属于减少误差而进行多次实验的是( )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4.(2020秋?建邺区期末)要测量1元硬币的厚度,为尽可能减小实验误差,下列方案中最合理的是( )

A.用毫米刻度尺仔细地测量1枚1元硬币的厚度

B.用毫米刻度尺测量10枚相同1元硬币叠加起来的总厚度,再除以10

C.用毫米刻度尺多次测量1枚1元硬币的厚度,然后求平均值

D.用毫米刻度尺分别测量10枚相同硬币中每一枚的厚度,然后求它们的平均值

11

题型二:求平均值的数据处理题

题型特征:

题目里有几组测量值,四个选项均为数值。

解题方法:

【口诀】去错保位

先要去掉偏差最大的数值,算平均数后保留小数点位数与测量值小数点后位数相同

【典型例题】

1.(2021?凉山州)小强同学在一次测量某物体长度时,正确记录了四次测量结果,即18.12cm,18.13cm,18.11cm,18.14cm,则该物体的长度应为( )

A.18.125cm

B.18.1cm

C.18.13cm

D.18.12cm

2.(2021?喀什市校级模拟)在练习刻度尺的使用和读数时,小明测得某物体的长度分别是:31.2cm,31.25cm,31.26cm,31.27cm,那么他所测物体的实际长度是( )

A.31.26

B.31.26cm

C.31.245 cm

D.31.25 cm

3.(2020秋?龙沙区期末)某同学用一把最小刻度为1mm的直尺,先后测量同一木块的厚度,四次测量结果分别是3.12cm、3.13cm、3.32cm、3.12cm。下列结果最接近真实值的是( )

A.3.12cm

B.3.123cm

C.3.13cm

D.3.1725cm

4.(2021春?碑林区校级月考)某学生用刻度尺测得某一物体长度,四次结果如下:L1=3.74cm,L2=3.53cm,L3=3.51cm,L4=3.53cm。其长度应记为( )

A.3.58cm

B.3.52cm

C.3.5775cm

D.3.53cm

5.(2020秋?鼓楼区期末)小明利用分度值为1mm的刻度尺测量一个物体的长度,三次测量记录的数据分别为23.9mm、24.0mm、24.0mm,若以cm为单位记录最终测量结果,应记为( )

A.2.39cm

B.2.397cm

C.2.40cm

D.2.4cm

12

题型三:测量因素对测量结果产生影响

题型特征:

题干里出现“测量值”和“真实值”字眼,测量值与真实值相比偏大偏小问题

解题方法:

【口诀】尺大数小,尺短数大

如果尺子刻度值比实际大,测量结果偏小,如果尺子刻度值比实际小,测量结果偏大。

【典型例题】

1.(2019?双清区模拟)使用一个刚从冰箱里拿出来的毫米刻度尺去测量一个机器零件的长度,这样测量的结果将会( )

A.正常

B.偏小

C.偏大

D.无法比较

2.(2019春?船山区月考)一支普通钢板刻度尺,由于受热而膨胀,下面关于使用受热后的钢板尺测量长度时,对测量结果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测量误差变大,其值将比真实值大

B.测量误差变大,其值将比真实值小

C.测量值是错误的

D.测量值将有误差,若钢板尺不膨胀就不会有误差

3.(2019?西湖区校级模拟)钢铁具有热胀冷缩的性质。一把钢尺在20℃时是准确的,如果在40℃时用它测量木头的长度,则测量的长( )

A.偏大

B.偏小

C.相等

D.无法确定

4.(2020秋?涡阳县期中)用塑料制的刻度尺测量物体的长度,若测量时用力拉伸塑料尺;①偏小、②偏大、③测量结果有误差、④测量结果是错误的,则测得结果为( )

A.②③

B.①④

C.②④

D.①③

13

更多推荐

测量,长度,时间,下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