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月4日发(作者:一汽大众suv新车型)

安全生产事故安全例分析-安全生产事故的原因分析

(总分136,考试时间90分钟)

一、选择题(以下选择题1~9为单项选择题,10~13为多项选择题)

1. 把工业事故的原因归结为少数事故倾向者的观点是在( )里阐述出来的。

A. 事故因果连锁理论 B. 事故频发倾向理论

C. 扰动起源理论 D. 系统安全理论

2. 以下关于事故调查处理的具体原则是( )。

A. 实事求是、尊重科学的原则

B. “四不放过”的原则

C. 公正、公开的原则

D. 分级管辖的原则

E. 快速准确、客观公正的原则

3. 在分析事故时,应从( )入手,逐步深入到( )原因,从而掌握事故的( ),再分清主次,进行责任分析。

A. 直接原因,间接原因,全部原因 B. 基础原因,间接原因,直接原因

C. 直接原因,间接原因,基础原因 D. 物的原因,人的原因,全部原因

4. 在事故原因分析时,通常要明确的内容有( )。

A. 在事故发生之前存在什么样的不正常状态

B. 不正常状态是在哪儿发生的以及是如何发生的

C. 在什么情况下首先注意到不正常状态的

D. 事故为什么会发生以及可能的顺序与可能的原因

E. 分析可选择的事故发生顺序

5. 为保证事故调查、取证客观公正地进行,在事故发生后,对事故现场要进行保护,以下有关事故现场处理说法错误的是( )。

A. 事故发生后,应救助受伤害者,并认真保护事故现场

B. 为抢救受伤害者需要移动某些现场物体时,必须做好现场标记

C. 保护事故现场区域,不要破坏现场,除非还有危险存在

D. 事故现场的保护应由公安部门组织进行

6. 人在工业生产过程中所处的地位变化,引起了人们安全观念的变化,使新的事故致因理论相继出现。概括地讲,事故致因理论经历的代表性阶段有( )。

A. 人为——自然致灾事故理论

B. 事故频发倾向性论及海恩里希因果连锁理论

C. 泊松分布及偏倚分布理论

D. 以能量意外释放为主要代表的事故致因理论

E. 现代系统安全理论

7. 在事故因果连锁理论中,以事故为中心,事故的原因可以概括为( )3方面。

A. 直接原因、间接原因、基本原因 B. 主要原因、次要原因、基础原因

C. 人的原因、物的原因、管理原因 D. 人的原因、社会原因、环境原因

8. 我国事故调查分析原因的主要依据是( )。

A. 《企业职工伤亡事故调查分析规则》(GB/6442—1986)

B. 1989年国务院第34号令《特别重大事故调查程序暂行规定》

C. 《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标准》

D. 《企业职工伤亡事故经济损失标准》(GB/6721—87)

9. 以下关于事故原因确定说法错误的是( )。

A. 直接原因主要从两方面考虑:能量源和危险物质

B. 间接原因从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物的不安全状态考虑

C. 间接原因通常是一种或多种不安全行为、不安全状态或两者共同作用的结果

D. 不安全行为和不安全状态就是间接原因或事故征候

10. 以下不属于事故原因分析基本步骤的是( )。

A. 整理、阅读所有事故相关的调查材料

B. 分析人员、物质受到伤害的具体方式

C. 事故发生前的不正常状况及事故发生的先后顺序

D. 导致事故发生的直接原因与间接原因

11. 以下原因属于事故发生的直接原因的是( )。

A. 没有安全操作规程或操作规程不健全

B. 防护、保险、信号等装置缺乏或有缺陷

C. 设备、设施、工具、附件有缺陷

D. 个人防护用品缺少或有缺陷

E. 手代替工具操作或冒险进入危险场所

12. 以下事故原因属于事故间接原因的是( )。

A. 防护、保险、信号等装置缺乏或有缺陷

B. 生产(施工)场地环境不良

C. 操作错误,忽视安全,忽视警告

D. 没有或不认真实施事故防范措施,对事故隐患整改不力

13. 事故材料的收集应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以下不属于与事故鉴别、记录有关的材料的是( )。

A. 发生事故的单位、地点和时间

B. 个人防护措施状况,应注意它的有效性、质量、使用范围

C. 受害人和肇事者的技术状况、接受安全教育情况

D. 受害人和肇事者过去的事故记录

二、简答题

1. 什么是事故频发倾向论?

2. 什么是事故因果连锁论?

3. 什么是能量意外释放论?

4. 事故统计的目的、任务和意义是什么?

三、问答论述题

1. ××年××月××日,某化工厂发生一起火药爆炸事故,造成22人死亡,3人受伤,约200m2范围及部分机器设备被炸毁,直接经济损失40.48万元。

事发当时,该厂84号车间条装工序一螺旋输送器空心螺杆在运行中断裂。车间副主任熊某,事故中死亡)了解情况后,为了不影响生产,在生产继续进行、现场人员未撤出的情况下,违章指挥无证焊工甲某(事故中死亡)焊接输送器。专职安全员乙某即到厂部办理“动火证”。因安全科2名干部及4名正副厂长均因工外出,乙便自己写了一张“84号车间需要动火,条装工序一螺旋动火焊接”的便条动火证,去找厂办主任丁某审批。丁某说自己无权审批,便与乙某一起找到厂工会主席丙某。丙某便在便条动火证上签署了“同意动火,注意安全”,越权擅自批准动火。乙某回到车间,将丙某签发的便条动火证交给甲,并对欲焊接处0.7m2范围内的炸药进行清扫、冲洗。然后,由乙某同意并监护无证焊工甲某焊接螺旋输送器螺杆。约20分钟后,乙发现空心螺杆内有残存炸药,并有大量烟雾从断裂处喷出,但甲认为:“炸药清洗不出来,没办法,可能问题不大”。乙使用水冲洗螺杆降温,甲进行违章施焊。乙因事离开车间。约10分钟后,该车间发生爆炸。

问题:

试根据以上资料回答这起爆炸事故的原因。

2. ××年××月××日9时左右,某化机厂三车间,在起吊不锈钢板过程中,发生了一起因钢板脱钩坠落,造成1人死亡的事故。 事故经过 ××年××月××日上午8时,某化机厂三车间主任谢某召开车间会议,安排当天工作,大约8时30分会议结束。此时,运来一车不锈钢板,汽车进入三车间后,因下货处距汽车20m,需用行车起吊。当时,行车操作工王某操作行车,贺某负责指挥,赵某在汽车东边挂钩,伊某在西边挂钩。当时贺某站在汽车东边。抵某当时在闪蒸器南边打扫卫生。大约8时40分左右,第三次起吊钢板(每次起吊6块,前回已起吊过2次)。当钢板吊起离开汽车后,距地面大约2.5m左右,横向西2m左右,起吊钢板快接近切割转台时,王某发现不锈钢板南北上下出现晃动,此时吊车未停,向南点打。大约9时左右,贺某发现有人在闪蒸器北边站立(危险区),立即向王某打手势,并大声呼喊。王某看见贺某用手挥动,并大声喊“唉——”,按惯例,意识到要紧急停车,于是王某立即紧急停车。此时钢板脱离吊钩,由南向下坠落,霎时,车间尘土飞扬。在场的贺某、赵某等人已意识到出事了。当他们赶到出事地点时,发现抵某仰躺在闪蒸器南边,脚在闪蒸器下面。贺某、赵某等人赶紧找车将抵某送往医院,经医院抢救,因抵某脑部严重受损,抢救无效,于11时左右死亡。 问题: (1)试分析这起事故的直接原因。 (2)试分析这起事故的间接原因。

3. ××年××月××日16时20分左右,某市金矿五坑发生特大CO中毒事故,造成10人死亡,21人中毒,直接经济损失61万元。经调查查证,这是一起CO中毒特大责任事故。 矿井概况 某市金矿系地方国营矿。生产能力为日采选矿石175t,属国家中二企业。××年,某镇××村委在某市金矿矿区界外1300m、××村南200m处开挖坑口(岳渡坑口)。同年,该村越界与某市金矿五坑口7中段打穿;在××年××矿区矿山治理整顿中,市矿山治理整顿指挥部责令某市金矿在岳渡村坑口内1000处将巷道炸毁。××年,岳渡村再次将坑口扒开,并于××年又与某市金矿8中段打穿,造成义寺山金矿停产1个多月,后经市黄金办等单位协调,由岳渡村开采430~485m标高段的矿石,时间截止到2000年9月30日。期满后,因双方再次发生争执,于××年××月,在市黄金局协调下,某市金矿与岳渡村就五坑口和日处理100t的选厂达成《抵押租赁合同》,合同规定某市金矿为岳渡村提供5中段主运输巷道、主斜井和7中段乎巷至10中段平巷区域之间(即标高455~350m)探采权,同时启用已关闭的非法坑口岳渡巷。岳渡村向某市金矿缴200万元,负担某市金矿 98名职工工资及福利,时间至××年××月××日。岳渡村因资金不足,又将坑口和选厂交村委主任马某经营,马某除履行合同规定条款外,还向岳渡村缴10万元。2000年11月15日,马某又将上述区域采掘工程发包给山阳工程处(无法人资格)。 事故及抢救经过 ××年××月××日晚9点左右,某市金矿五坑口

下井16名矿工。在五坑口8中段以上作业的12名工人,发现巷道内有少量烟气从岳渡巷方向漂来,受其影响,民工出现头晕体软,轻度中毒症状,随即返回地面,向民工队负责人王某(事故中死亡)汇报了情况。其他4人在9中段工作,因风钻有足够新鲜风供应未受影响。与此同时,井下电路跳闸,送不上电。王某骑摩托车到岳渡坑口与马某(岳渡村村民、负责看护岳渡坑口)一同进岳渡巷查找故障,发现巷道内约760m处坑木着火,顶板冒落,便立即组织马某、窦某等人灭火。经半小时扑救,将冒顶着火段外侧明火扑灭。 3月7日上午民工队主管生产负责人樊某(事故中死亡)到井下派完活后,带领民工谭某(事故中死亡)从8中段前往岳渡巷查看火情。下午4时中班上班后,民工队另一管生产的负责人赵某(事故中死亡)得知樊某和谭某查看火情后末返回地面,随后带领民工汪某、谭某、韩某、史某、廖某 (均在事故中死亡)下井到岳渡巷寻找樊某和谭某。至此岳渡巷内已进入8人,一直未返回。这一情况被井下绞车工孙某(事故中死亡)发现后,通过电话报告了在地面的王某。王某立即带领3名民工下井寻找。与此同时井下4点班工人上班途经岳渡巷与8中段之间的陷斜井时,鲍某(民工,风钻手)CO中毒晕倒,当班工人马上用矿车把他送到地面,同时在井下展开抢救工作。 3月7日下午4时30分左右,井下第一名CO中毒民工鲍某被抢救出井。井下发生事故的消息被住在井口附近的民工得知,30余名民工救人心切,盲目开展抢救。同时,岳渡村五坑口负责人之一阎某,一面派人到医院取氧气袋并请求救援,一面亲自开车到市消防队报警。17时50分左右,市医院急救中心两辆救护车,6名医护人员赶到五坑口,对CO中毒人员实施抢救。18时03分,市消防大队赶到现场,简单了解情况后于18时15分向110报警。同时,组织消防队官兵立即投入抢救工作。18时20分左右,20名CO中毒人员被抢救出洞口,随即被救护车送往医院抢救。其中4人死亡。其余16人经抢救脱险。 市110报警服务台接报后,立即报告市委、市政府。18时50分左右,市四大班子领导和公安、劳动、黄金等职能部门相继赶到事故现场,立即制定紧急救护方案,对救护工作进行了统一部署,遏制了民工盲目营救的混乱局面。随后,组织28名消防战士由1名民工带队分三组连环保险下井侦察。到达8中段平巷西段,未发现死亡人员和中毒民工。在这次侦察中,1名民工和4名消防人员CO中毒,被其他消防战士抢救返回地面,经抢救脱险。20点30分,市委、市政府领导和有关部门负责人也赶到现场,听取现场抢救情况汇报后,因对井下情况不明,为避免伤亡事故扩大,立即决定任何人不得进入事故矿井。同时指示,调动市矿山救护队开展井下救护工作。 市煤管局矿山救护队于3月7日23时左右接报后,救护队王副队长带领6名救护队员于3月8日凌晨2时30分赶到事故现场,救护队书记卢某和队长李某随后乘吉普车赶到。查看了图纸并听取矿工汇报后,于3时左右由王某带领全体救护队员人井侦察。在岳渡巷暗斜井处,平巷以东240m左右发现第一具尸体,再向东180m左右范围内相继发现5具尸体。随后,又向东侦察300m左右,未发现伤亡人员。 救护队员下井后,此村副主任严某找到某市金矿矿长王某,协商如何瞒报这起事故,最后达成一致意见。5时30分左右,王某和李某下井了解救护情况,途中王某向李某表达了这种请求。李某表示同意,并指示救护队员把6具尸体留在井下。救护队员将6具尸体移放到连接岳渡巷与8中段平巷的暗斜井绞车平台处。救护队员返回地面后,李某按照严某、王某的授意,向在现场的市领导汇报侦察情况时,隐瞒了井下发现6具尸体这一事实。为此,岳渡村多付救护队6000元。 问题: (1)这起事故的原因是什么? (2)发生重大事故瞒报,我国法律有何规定?

4. ××年夏末秋初,某电化厂液氯工段发生液氯钢瓶爆炸。使该工段414m2厂房全部摧毁,相邻的冷冻厂厂房部分倒塌,两个厂房内设备、管线全部损毁。并造成附近办公楼及厂区周围280余间民房不同程度损坏。液氯工段当班的8名工人当场死亡。更为严重的是爆炸后氯气扩散7公里,由于电化厂设在市区,与周围居民区距离较近,事故共导致千余人氯气中毒,数十人死亡。直接经济损失达63万元(时值)。

最初爆炸的1只液氯钢瓶是由用户送到电化厂来充装液氯的。由于该用户在生产设备与液

氯钢瓶连接管路上没有安装逆止阀、缓冲罐或其他防倒罐装置,致使氯化石蜡倒灌人液氯钢瓶中,这属于违章行为。而且在送来此钢瓶时也未向充装单位声明情况,留下重大事故隐患。

负责充装钢瓶的电化厂液氯工段工人违章操作,在充装液氯前没有按照操作规程对欲充装的钢瓶进行检查和清理,就进行液氯充装。充装时,钢瓶内的氯化石蜡和液氯发生化学反应,温度、压力升高,致使钢瓶发生爆炸,并导致周围相继钢瓶爆炸,造成严重后果,影响恶劣。

经调查:双方工人均未经特种作业人员培训和考核。当地政府和化工厂均没有事故应急救援预案或措施。

问题:

(1)分析该起事故的直接原因和间接原因。

(2)根据《安全生产法》,试提出处理建议。

5. 某高级烟花厂位于月市,距市区中心约5km的山坳里, 占地面积20000m2,建筑面积3700m2该厂建于1992年,1993年底投产,是经月市工商局注册登记的全民所有制企业。企业的法人代表先后由月市C进出口公司总经理罗某、梁某担任,证照齐全。但该厂建成后即一直租赁给港商张某经营,至出事前C公司一直没有参与经营管理。

1993年初,厂方未按有关规定报建,擅自在包装车间和原料库之间的空地上扩建4幢装配车间,破坏了原来的安全间距,使工房与火药库之间的安全距离由原来的49.5m缩至13m;后又擅自将其中两幢装配车间改装成半成品仓库,使包装车间、半成品车间、原料车间连成一线。月市公安消防部门核准该厂原料、成品、半成品存放量为1.5t。

2000年5月24日李某经在该厂做工的表哥张某介绍进厂,李某未经培训就被安排到包装二车间装配岗位打气钉。2000年6月30日上午,李某用气动钉枪对一枚火箭烟花进行装配时,连打两钉都错位,意外引燃所装配的火箭烟花。此时工人丁某正领料路过该处,火箭烟花引燃其手推车上的原料,并引燃了包装二车间内大量待组装的火箭烟花半成品及成品,致使大量火箭烟花四处飞溅,从而引爆了装配车间的成品、半成品。巨大的冲击波又引爆了原料库和牛成品库内的易燃易爆物品,形成殉爆。爆炸总药量约为7tTNT当量(相当于15吨黑火药),整个厂区瞬间被炸成废墟,李某本人发现烟花爆炸即迅速逃生,受重伤,后经治疗,已批捕归案。

根据上述事故案例回答下列问题:

(1)如何确定事故的直接原因和间接原因。

(2)分析这起事故的原因。

(3)根据这起事故的特点,提出整改措施。

6. 某食品厂于2000年2月起对本厂污水处理系统进行改造,至5月3日整个工程基本完工。5月9日该厂进行试用,5月23日,在试用过程中发现由于施工质量问题,造成从沉淀池到调节池之间长3m、直径0.3m的水泥管发生堵塞,致使本应该由沉淀池流进调节池的污水,却流向调节池外,使调节池周围的垫方土下沉。23日上午,畜牧公司经理李某、畜牧公司党支部书记方某、该厂厂长宋某共同开会、分析原因,认为是该管堵塞,决定由原施工方负责对管道进行维修。当晚7时 30分,李某找到郑家,当时原施工人员侯某也在场,李某要求郑某明天派人去维修,并商定出在沉淀池与调节池之间挖的维修方案。5月25日7时20分,侯某带着另一个民工王某来到现场,未按昨天晚上定的方案,而是从调节池出气孔处下池维修(调节池出气孔为长60cm、宽40cm,周围有钢筋焊的护栏)。由于该池内三甲胺等有害气体严重超标,三甲胺的浓度是卫生标准的2087倍,侯某下到池中的中途,造成深度麻醉,跌至池底粪水中。李某见状,即喊救人,正在附近的厂长宋某马上去叫人抢救。当时,正在休息的该厂外地工张某、赵某等人赶到现场,在未采取有效防护措施情况下,张某即下池去救侯某,同样原因,下去也没上来。赵某见状,只蒙一条毛巾即下池去救人,结果三人均未上来。后经有关部门采取有效措施,组织打捞,但侯某(男,34岁,临时工)、张某(男,

31岁,临时工)、赵某(男,29岁,临时工)三人均已死亡。 根据上述事故案例回答下列问题:

(1)分析这起事故的原因。 (2)针对上述事故所涉及人员,提出事故处理意见。 (3)根据这起事故的特点,提出整改措施。

7. 某村办煤矿上井口位于该村约1000m处,该矿属该村村办矿。1996年7月,廖某承包了此矿,并与该村村委会签订了五年承包合同。该矿为高瓦斯矿井,两矿井均为独眼井。上井口共有三个煤巷掘进工作面。只有一个掘进工作面作风路。矿井没有合理的通风系统,只有一些局部通风设施。1997年5月11日14时,该矿副矿长谭某和中班班长瓦检员谢某在瓦斯超限的情况下,带领工人王某、李某、张某下矿作业。16时,副矿长谭某升井后回家,19时25分班长谢某因头灯不亮到地面换头灯。19时30分,工人王某(非电工)接电钻电缆,井下没有专用的电钻电缆防爆插座,而是将电钻电缆与电源电缆拧在一起,在接的过程中产生火花,引起瓦斯爆炸。矿长廖某听到井下爆炸声,立即指挥地面工人到井下抢险。副矿长赵某、绞车司机何某及班长谢某带领另外三名工人首批冲人井下,冲到斜井90m处时,6人先后晕倒。后又有多人冲人井下,并先后晕倒。廖某看到这个情况后,指挥工人田某、陶某于19时45分从下井口抬来一台局扇,安装在井口,立即向井下送风。20时40分在斜坡上首批救出的13名遇险人员中,有11人轻度中毒,2人窒息死亡。24时市矿务局救护队赶到现场并立即投入抢救,于12日4时在距斜坡90m处将已窒息死亡的4人运出。 根据上述事故案例回答下列问题: (1)分析导致这起事故的原因。 (2)对于这起事故,提出事故处理意见。 (3)根据这起事故的特点,提出整改措施。

更多推荐

事故,原因,车间,分析,进行,发生,现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