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4月2日发(作者:丰田霸道四驱多少钱)

特写福特平衡术

2

2009

年长安汽车重组前后的股权结构

福特仍然为江铃汽车的实际控制方。

2010

2012

年,福特均拥有最多的投票权。

2005

1

月,来自福

特的陈远清出任江铃汽车的总裁,负责公司日常营

江铃汽车的总裁均由来自福特的人

运。

2005

年后,

员担任。

但是,董事会的构成和利益偏向已经发生了微

妙的变化。由于江铃汽车与江铃控股的董事会构成、

最终控制人及所代表的利益存在矛盾

—江铃汽车

由福特控制,江铃控股由长安汽车控制;而江铃汽车

与江铃控股又是“父子”关系,福特和长安汽车则各

显然在决策和两家在华平

持有长安福特

50%

股权,

台的发展先后上,福特很容易偏向长安汽车。

资料来源

公司公告

3

长安福特销量快速增长

2004-2012

借力长安发展乘用车,江铃汽车算盘落空

引入长安汽车更可能是福特的安排,因为福特

而江铃汽车

同时是长安福特

50%

股份的持有人,

的初衷可能是其筹谋很久的乘用车计划,而这也正

对应了福特对江铃汽车乘用车计划的不作为:其乘

用车导向长安福特,江铃汽车可借力长安汽车发展

乘用车。

对于江铃汽车来说,获得长安汽车的资金不失

为好的选择。据江铃汽车创始人孙敏的回忆录,“企

业要想通过联合兼并做强做大,根本出路还在于资

本运作”;“即便是后来我离开江铃,长安集团进入,

实现了跨省联合,也再次证明了这一命题。长安集团

要投现金,江铃为何要反对呢?只不过把控制权利

交给了别人,但税收还在江西。最终也许江铃会更多

地依附于长安集团,也许会并入长安集团,这都是可

能的事情”。

或许江铃汽车最理想的路径为:福特向长安汽

车导入乘用车,而长安汽车也同时向江铃汽车导入

乘用车。而正是由于长安汽车对江铃控股的实质控

制关系,长安汽车的乘用车导入并不得力。

2007

长安分别向江铃各注入一款轿车风华

(老

2008

年,

此后至今再未注入任

MPV

风尚,

嘉年华改款型)

何一款新车型,也就没有给江铃带来实质的变化。

长安汽车认为,江铃的轿车销售能力值得商榷;而

江铃汽车则认为,长安汽车对其资源输出不利,是造

资料来源

新财富据公开资料整理

4

2009-2012

年全顺的销量并未出现实质性增长

资料来源

新财富据公开资料整理

84

2013.07

Copyright?博看网. All Rights Reserved.

成江铃控股轿车业务“夭折”的关键因素之一。而在

长安汽车便得到

2003

年合资公司长安福特成立后,

福特的大力支持,

2004

年新车销售

4.3

万辆,

2007

年销量增长至

21.71

万辆,

2009

年这一数字刷新为

2012

年,更是一举突破

40

万辆,

23.0726

万辆,

41.85

万辆

(表4)

江铃汽车乘用车计划的早夭和长安福特销量的

狂飙突进,形成鲜明的对照。这其实也与福特的不作

为一脉相承:乘用车向长安汽车倾斜,对江铃汽车的

支持主要在商用车。而更为重要的是,多年来福特对

江铃汽车的支持并未有实质性的突破,

2010

年全顺

2012

年也仅增长至

5.7177

销量为

5.2358

万辆,

万辆。

(表5)

其实,江铃汽车的乘用车计划落空,并非偶然。

从江铃汽车集团安于分红,甘于丧失实际控制权那

一刻,结局便已注定。江铃汽车的起与落,在很大程

度上,由福特的扶持力度决定。

从江铃汽车集团安于分红,甘于丧

失实际控制权那一刻,其乘用车计

划落空的结局便已注定。江铃汽车

的起与落,在很大程度上,由福特

的扶持力度决定。

扶持长安汽车的关键资本运作:

拆分长安福特马自达

福特与长安汽车成立长安

2001

4

25

日,

福特,双方各拥有

50%

的股份。

2003

1

18

日,

首款“福特嘉年华”下线;

2004

2

月,

2004

款全新

长安福特福克斯三

福特蒙迪欧亮相;

2005

9

月,

福克斯两厢乘势推出。

2006

厢上市;

2006

8

月,

3

月,马自达参股,股权重组后更名为长安福特马

福特

35%

自达。三方持股比例为长安汽车

50%

马自达

15%

随着福特在长安汽车的发力,销量的剧增,让福

福特、马自

特尝到甜头,然而

2006

年达成的长安、

达的三角关系愈发显得不合时宜,福特并没有动力

持续向长安福特马自达导入新车型。福特持有长安

却对合资公司有绝大部分

福特马自达

35%

的股权,

的贡献,股权上的不对等,令福特萌生解体三角股权

长安福特马自达的销量首次

关系的想法。

2008

年,

同比下降,从

2007

年的

21.71

万辆下降至

2008

2008

年底,福特对马

20.4334

万辆。而此时,

逐步从马自

自达的持股比例从

33.4%

下降至

13%

Copyright?博看网. All Rights Reserved.

2013.07

85

特写福特平衡术

达的控制中退出。

这一矛盾更为戏剧化。

2009

年,

2009

3

5

日,

长安福特马自达的南京工厂发生一线生产职工罢工

事件,造成该厂数日不能正常生产,导致

BZ

I4

福特蒙迪欧

、福特新嘉年华的发动

种供应马自达

2

机不能正常供应,严重影响福特新嘉年华按计划上

市销售。

如果长安福特马自达的三角股权关系解体,长

安福特和长安马自达各需一块汽车整车生产资质。

另一块生产资质从何而来?

恰在此时,中

三角关系的破冰发生在

2009

年。

航集团与兵装集团领头对长安汽车进行业务重组。

中航

根据

2009

年中航集团与兵装集团的重组方案,

工业以其持有的昌河汽车、哈飞汽车、东安动力、昌

河铃木、东安三菱的股权,划拨兵装集团旗下的中国

长安汽车集团;兵装集团将旗下中国长安汽车集团

两集团重组成立新的中

23%

的股权划拨中航工业。

国长安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兵装集团持股

77%

中航工业持股

23%

,以

23%

的长安集团股份置换

5

家汽车公司

(图2

中航工业置换的昌河汽车,拥有整车生产资质。

于是第一套方案浮出水面:将昌河汽车的生产资质

转移给长安马自达。然而昌河颇有微词,此次分拆方

案以昌河罢工事件而告终。

长安汽车集团旗下有生产资质的不只昌河汽车

一家,还有其在北京、南京、河北等地的分公司。所

以在转移昌河汽车的生产资质失败后,长安势必会

转向其分公司,推动其分拆计划。

昌河罢工事件,凸显汽车生产资质对地方政府

的重要性,为避免此类事件再次发生,长安决定在南

京寻找生产资质,而这正好与南京市政府的意图相

契合。根据南京“十二五规划纲要”,汽车将作为当

地重点支柱产业,南京将力争使其汽车产业销售收

形成

200

万辆的整车

入在

2015

年达到

2000

亿元,

生产能力。

在第二轮方案中,长安汽车最终将待转移的生

产资质锁定在南京长安。南京长安由重庆长安在

保留有整车生产

2003

年收购南京金蛙集团后成立,

资质。

踢掉马自达后的长安福特,销量再次发力,

3

2012

年中国乘用车品牌销量排行榜

排名

1

2

3

4

5

6

7

8

9

10

合计

所占比重

轿车

品牌

福克斯

赛欧

凯越

朗逸

捷达

帕萨特

科鲁兹

宝来

悦动

瑞纳

SUV

品牌

哈弗

途观

本田

CRV

MPV

销量品牌

菱智

销量

29.64

27.97

27.71

24.67

24.25

23.33

23.26

22.27

21.48

20.5

销量

7.27

6.4

6.38

5.4

4.13

3.6

2.52

2.09

2.07

1.73

2012

年在长安的福特品牌销量劲增至

41.85

万辆。

福特福克

2012

年在中国本土的乘用车销量排名中,

斯以

29.64

万辆夺冠

(表3)

28.12

17.31

别克

GL8

16.9

10.82

10.51

10.4

9.82

9.02

8.69

7.6

景逸

瑞风

森雅

途安

帅客

奥德赛

普利马

逸致

2013

年福特为何增持

如果说

2004

年引入长安汽车,是江铃汽车的分

或许是江铃汽

水岭,那么

2013

年的福特增持事件,

车的另一个分水岭。

战略的实施,长安福特加

为了配合福特“

1515

足马力,而随着江铃汽车产能

30

万辆的小蓝基地投

产,江铃汽车也赢得了用武之地。然而,在江铃汽车

大张旗鼓地投产之前,存在着障碍:福特汽车对江铃

汽车的控制和利益的不匹配。福特增持的原因可能

在于打破这种格局,但破局在更大的程度上是三方

勾兑或默许的结果。

IX35

逍客

瑞虎

RAV4

Q5

S6

智跑

245

.

08

22

.

81

%

129

.

19

64

.

58

%

41

.

59

84

.

29

%

资料来源

新财富据公开资料整理

86

2013.07

Copyright?博看网. All Rights Reserved.

2004

年协议的优先购买权:

福特最多持股

38

.

506

%

控股结构的可能变化,来自于

2004

年底的协议。

“关于江铃汽

福特与江铃控股

2004

12

月签署的

车股权购买安排的备忘录”:在满足相关中国法律和

《汽车产业发展政策》及保持江铃汽车的控股结构不

发生变更的前提下,江铃控股同意授予福特“收购被

收购公司股权的优先购买权”。根据该优先购买权,

福特可以依其自行决定在江铃控股收购江铃汽车完

成后

3

年或以后的任何时间受让江铃控股持有的江

但是如果在福特行使该

铃汽车不多于

7%

的股份,

项优先购买权之前,江铃控股未能收购上海汽车工

江铃控股向福特转

业总公司持有的

3.01%

法人股,

让江铃汽车的股权应为

5.5%

那么,受让最多

7%

的股份是否包括在二级市

场增持呢?根据江铃汽车

2005

9

20

日公告的

“如福特有进一步

福特增持

0.04%

的收购报告书中,

增持江铃汽车的意图,包括但不限于优先购买权的

安排”。也就是说,福特可以在二级市场增持之外,

还能最多受让江铃控股

7%

的股份。

福特在二级市场上增持

B2013

4

15

日前,

1.506%

,细微的股权变化就显得非常微妙了。

首先来看福特此次增持前的可能股权变化。

江铃控股的持股

如,江铃控股收购上汽的

3.01%

比例为

37.04%

(41.03%+3.01%-7%)

,福特为

37%

;如果江铃控股未收购上汽的

3.01%

(30%+7%)

江铃控股持股为

35.53%

(41.03%-5.5%)

,而福特为

。无论江铃控股是否收购上汽

35.5%

(30%+5.5%)

的持股,均保证了江铃控股对江铃汽车的控股权。

江铃控股

然而在福特增持

1.506%

之后,

福特

31.506%

,可能的股权结构就发生了

41.03%

江铃持

质的变化了。如果江铃控股收购上汽

3.01%

Copyright?博看网. All Rights Reserved.

2013.07

87

特写福特平衡术

股为

37.04%

(41.03%+3.01%-7%)

,福特为

38.506%

;如果江铃控股未能收购上汽

3.01%

(31.506%+7%)

则江铃控股持股比例为

35.53%

( 41.03%-5.5%)

,福

。两种情况下,福特

特为

37.006%

(31.506%+5.5%)

都成了江铃汽车的控制人。

但是,福特成为江铃汽车的控股股东,还存在着

“满足相关中国法

高压线。

2004

年的备忘录还规定,

律和《汽车产业发展政策》及保持江铃汽车的控股结

构不发生变更的前提下”,福特才有优先购买权。如

果福特完成受让,江铃汽车的控股结构将发生变化。

福特增持江铃汽车的股份

2014

1

20

日以前,

不会超过

0.494%

江铃汽车目前尚处于投入期。平安

另一方面,

证券的调研显示,江铃汽车正在研发的项目有

N330

N800

项目

(自主

(自主开发的下一代SUV产品)

J08

产品项目

(从福特引

开发的下一代卡车产品)

J09

产品项目

(从福特引进的

进的一款SUV产品)

J10

产品项目

(在现有皮卡平台

新一代全顺产品)

J11

(N350驭胜SUV的升

上开发的一款升级皮卡)

J16

J12

(拓展海外市场的右舵产品)

级产品)

等多款整车和

JX4D24

JX493

(短期重卡产品)

福特

2.2

升改

2.0

升、

J15

(自主开发的直喷

E802

等多个发动机

J18

(自主开发的汽油机)

汽油机)

属于福特品牌的项目

研发项目,投资总额

6.7

亿元。

且这些产品将陆续在

2014-2015

U375

一款,

投产上市,方才能逐渐产生经济效益。没有从中尝到

福特股权变动的五种可能

然而,近期内福特进一步增持江铃汽车的可能

性较小。一方面是因为公告明确规定在首次增持日

通过二级市场增持

2013

1

21

日起

12

个月内,

包括之前的

1.506%

江铃汽车的股份最多只

2%

88

2013.07

Copyright?博看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甜头的福特,很难拿出真金白银来兑现

2004

年协议

的优先购买权。

如果在福特加速在华扩张的背景下,福特支

持江铃汽车力度加强的逻辑成立,考虑到福特增持

以及福特对江铃汽车的持股

1.506%

股份的敏感性,

比例和付出的不对等,未来可能出现五种情况。第

一,福特与江铃汽车和长安汽车三方勾兑,福特变身

大股东。第二,福特抢夺大股东地位。这不可能,因

福特不可能

为如果没有受让江铃控股

7%

的股权,

成为大股东。第三,福特进一步增持或受让股份,但

是保证江铃控股的大股东地位。第四,福特与江铃集

团形成双控股,但是长安汽车退出。第五,江铃控股

的控股地位不改变,长安汽车也不退出,但是长安汽

车退出对江铃控股的控股地位。

由于

2004

年协议优先购买权的基础是保证江

铃控股的控股地位,第一种情形的可能性并不是特

别大;更大的可能是保证江铃控股的大股东地位,同

时削弱长安汽车的话语权,而福特的持股比例进一

无论最终

步提升,最多与江铃控股形成双控股局面。

是何种结局,都意味着未来福特还将进一步有股权

方面的动作,动摇目前“福特、江铃汽车集团和长安

汽车”的三方关系。

当年在长安、福特、马自达之间的三角股权关

系,在江铃汽车身上也存在着。然而,解决方案却未

必相同,长安、福特、马自达三方关系最终以马自达

出局告终,而长安和福特的简单合作,却给长安福

特带来了更大的提升。从三者之间的股权关系可见

一斑:福特持有马自达的股份,马自达、长安汽车和

福特三方持有的长安福特马自达,相当于是长安汽

车和福特共同持有,实际上只有两方关系;在江铃

集团、长安汽车和福特的三方关系中,不可能踢开

江铃汽车集团,而长安汽车并非由福特控制,而是

兵装集团旗下的平台,是否能踢开长安汽车,并不

是福特说了算。

最终解决方案的前提或许是:江铃汽车与长安

福特的产品线不相竞争。长安汽车维护了自身利益,

江铃汽车获得更多福特支持,福特也借江铃汽车平

台拓展更多中国份额。

无论最终是何种结局,都意味着未

来福特还将进一步有股权方面的

动作,动摇目前“福特、江铃汽车集

团和长安汽车”的三方关系。

福特在江铃汽车的路径演进

2012

年的两笔大宗交易透漏玄机

江铃汽车进行了两笔大宗交易。第一,

2012

年,

董事会批准以不超过

2.7

亿元收

2012

7

16

日,

购兵装集团和长安汽车集团持有的太原重汽全部股

已向重庆联合产权交易所

权。

2012

12

31

日,

预付股权转让款

0.81

亿元,

2013

1

8

日完成工

商登记,并于

1

月支付完余款

1.89

亿元。

董事会批准向江铃汽车

第二,

2012

8

6

日,

2013

2

28

集团出让江铃五十铃

75%

股权。

日审计报告中江铃五十铃净资产

4.25

亿元的

75%

作价,江铃汽车集团已支付

3.185

亿元股权转让款。

买进长安重汽:

或意在进一步调整两个平台的产品结构

对于买入的重汽资产,业界颇有微词:第一,重

卡行业产能过剩,这部分资产盈利能力有限,实际上

是买进了长安汽车集团甩来的包袱;第二,对价过高。

但更大的可能则跟长安汽车集团和江铃汽车的

业务重组有关。长安汽车退出重汽,产品线涵盖轿

而江铃汽车形成覆盖重卡、

车、中小型

SUV

和微客;

轻卡、皮卡、轻客等全线商用产品和中大型

SUV

出售江铃五十铃

75%

股权:

理顺集团公司和上市公司的业务框架

江铃五十铃于

1993

1

月成立,由江铃汽车、

Copyright?博看网. All Rights Reserved.

2013.07

89

特写福特平衡术

五十铃和伊藤忠共同组建,三方持股比例为

75%

为期

20

年的合资

12.5%

12.5%

2013

3

月,

经营期限到期。在与五十铃的合作方式上,江铃汽车

作出了改变:中方合作主体由上市公司江铃汽车变

身为母公司江铃汽车集团。

对于此举,我们进行两条推断。第一,通过江铃

汽车集团重新激活与五十铃的合作,这一条已成为

现实。有业内人士表示,江铃汽车集团接手后,会与

日本五十铃公司合作生产皮卡等产品。该项目建设

形成年产

10

万辆五十铃

达产后,产能将达

30

万台,

品牌和江铃集团自主品牌的皮卡、运动型乘用车,以

22

万台发动机的生产能力。

国家发改委公布信息,核准

2013

4

18

日,

了江铃汽车集团和日本五十铃汽车株式会社调整股

东股权的申请,将江铃五十铃汽车有限公司重组为

双方各占

50%

的合资公司—江西五十铃汽车有

限公司。国家发改委核准的内容还包括,在江铃五十

铃汽车有限公司更名和调整股东后,其迁址至南昌

同时,双方通

新建县望城,建设新的汽车整车项目,

过股权并购方式,将江西沃尔福发动机有限公司重

组为双方各占

50%

的合资公司—江西五十铃发

动机有限公司,在沃尔福公司现有厂区内建设配套

发动机项目。

而另一条推断是:江铃五十铃

75%

的股权出售

后,与五十铃的合作放在母公司江铃汽车集团层面,

而对福特品牌的运作则主要放在上市公司层面。

值得说明的是,江铃汽车出售的江铃五十铃

75%

股份,仅是五十铃的壳与品牌,所有经营性资产仍保留

在江铃汽车名下。江铃五十铃,相当于江铃汽车的总

装厂,无销售,盈利能力低,主要生产

N

系列轻卡,轻型,也包括驭

T

系列皮卡、

SUV

2012

年其收入

92.36

亿元,

净利润率仅

0.9921%

利润

9163

万元,

根据

2012

年江铃汽车的年报披

露,“公司董事会于

2012

8

6

批准,在本公司完成受让除税收权利义

务外江铃五十铃的全部经营资产及所

有债权债务并且江铃五十铃分配完毕

其全部累积未分配利润后,以本公司

与江铃汽车集团公司共同聘请的会计

师事务所就江铃五十铃全部净资产出

具的正式审计报告标明的净资产值的

向江铃汽车集团公司转

75%

作为对价,

让本公司所持有的江铃五十铃

75%

股权。截至本报告披露日,本公司已完

成受让除税收权利义务外江铃五十铃

的全部经营资产及所有债权债务,且根

据本公司与江铃汽车集团公司共同聘

请的一家国内会计师事务所出具的基

江铃五十铃

75%

的股权出售后,

与五十铃的合作放在母公司江铃

汽车集团层面,而对福特品牌的运

作则主要放在上市公司层面。

90

2013.07

Copyright?博看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准日为

2013

2

28

日的审计报告,江铃五十铃

以该净资产值的

于该日的净资产为

424665557

元,

江铃汽车集团公司已向本公司支付了

75%

为对价,

该股权转让的相关政府

318499168

元股权转让款。

审批和工商变更登记正在办理中”。

也就是说,江铃汽车受让了江铃五十铃的全部

经营资产和所有债权债务,并且江铃五十铃分配完

所有累计未分配利润。

这一动作也与

2012

4

月开始的引入福特

原来在江铃五十铃生产的车型是冠以

SUV

相契合。

江铃品牌,而引入的福特

SUV

将悬福特

logo

福特在华车型产品布局

4

长安福特

福特进口

江铃福特

资料来源

新财富据公开资料整理

嘉年华

经典福克斯

全新福克斯

蒙迪欧

-

致胜

麦柯斯

翼虎

翼博

锐界

探路者

全顺

代号为

U375

SUV

通用汽车的在华车型布局

5

别克

10

上海通用

25

雪佛兰

8

凯迪拉克

7

一汽通用

商用车

7

林荫大道

君越

eAssist

君越

君威

昂科雷

昂科拉

GL8

英朗

XT

凯越

英朗

GT

科迈罗

迈锐宝

景程

科鲁兹

爱唯欧

新赛欧

沃蓝达

科帕奇

Escalade

SRX

XTS

CTS Coupe

CTS

CTS-V Coupe

CTS-V

解放霸铃

解放金铃

解放福瑞

解放

2012

工程车

坤程皮卡

解放

501

福特双平台布局:或沿袭美式传统

目前,福特在华合作伙伴有长安福特和江铃汽

车,福特向长安主要导入乘用车,向江铃汽车仅导入

了一款轻客。在揣测江铃汽车的未来前景以

(表4)

及与福特的关系时,一种颇为流行的观点是,福特在

华的乘用车平台不可能同时启用长安汽车和江铃汽

车,理由是竞业竞争,这种观点似乎站不住脚。

就算江铃汽车和

中国的乘用车市场充分竞争,

长安汽车不发生竞争,长安汽车也会面临通用、大

众、丰田及国产品牌的强力竞争和份额蚕食。

那么从实证的角度,江铃汽车能否分享到福特

的乘用车?不妨先参考福特竞争对手的在华布局。

除了通用,大众、丰田、本田等采取两条腿走路的策

略,在华拥有双平台厂家,不仅向其在华合作伙伴导

入乘用车,且在细分市场也没有“你大型我小型”的

泾渭分明,每个合作伙伴都涵盖小型车、紧凑型车、

中大型车等。

先看通用汽车。通用汽车在华的两个平台:上海

通用和一汽通用,产品差异化经营。通用向上汽导入

乘用车,而向一汽导入商用车

(包括SUV)(包括皮卡,

,泾渭分明,不越雷池。

介于轿车和商用车之间)(表5)

相较之下,大众、本田、丰田等车厂虽也采取了

双平台战略,但在向二者导入车型上却未如通用这

般泾渭分明。比如,一汽大众有全新捷达、全新宝来、

一汽奥迪等车型;

速腾、高尔夫、迈腾、

GTI

CC

而上海大众有小型车

、紧

(polo、cross polo

、polo GIT)

资料来源

新财富据公开资料整理

凑型、中型车

(新桑塔纳、桑塔纳vista)(新帕萨特、新

MPV

(途安)

SUV

(途观)

lavida、Gran lavida)

斯柯达等车型。大众的双

(昊锐、明锐、昕锐、晶锐)

平台战略不像通用汽车那般分明,一汽大众和上海

大众均以乘用车为主。

再看本田。广汽本田的在售车型包括歌诗图、

东风

雅阁、奥德赛、飞度、混合动力飞度和

CR-Z

本田则主要出售思铂睿、

insight

混合动力进口车、

思域、混合动力思域、思铭等车型。

艾力绅、

CR-V

本田的双平台所导入的车型,界限也非如此明晰。丰

田在华两家合作伙伴

—一汽丰田和广汽丰田也同

样是以乘用车为主,在车型上有竞争关系。

从过去数年福特在两大平台上的运作以及战

略规划来看,福特或沿袭美系传统:向长安福特导

向江铃汽车导入商用车和

入轿车和中小型

SUV

中大型

SUV

另外,从长安福特的产能规划和福特的中国战

长安福特的年产能将超过

120

略来看,至

2015

年,

万辆。而

2012

4

月出台的“

1515

”计划提及,福特

此处

120

万产能应指长

在华产能规划达

120

万辆,

安福特的乘用车产能。而江铃汽车新增的

30

万产

能,不在福特的轿车计划之列。

Copyright?博看网. All Rights Reserved.

2013.07

91

特写福特平衡术

向江铃汽车导入

SUV

符合福特和江铃汽车的双方意志

“向江铃汽车导入商用车和中大型

SUV

”的猜

测,在多大程度上能成为现实?

资券募集说明书的表述中,

找到相关证据,福特方面

与江铃汽车的确达成了共识:引入

SUV

陆续推

2012

年年报中管理层讨论的发展战略:

出新型轻卡、皮卡及轻客加强在现有细分市场的份

通过并购

额,加大力度拓展

SUV

市场,

(买进长安的

进入重卡领域。收入目标是

2013

年实

重卡)(表6)

200

亿元。

2012

年第一期短期融资券募集说明

为了拓宽产品

书显示,在

2010

-2015

年规划中,

鉴于江铃汽车

谱系,公司计划开发新型

SUV

产品。

曾在

2005

年开发出宝威

SUV

2010

年驭胜

SUV

上市,这两款

SUV

不是很成功。

2010

年开始的五

应是指这两款之外的产品。

年规划中的

SUV

矛盾的言论背后

江铃汽车董事长王锡高曾在

2012

年的天津汽

车论坛上明确表示,“江铃不会放弃轿车市场,没有

轿车就是个不完整的汽车企业”,并且“轿车项目已

经在规划当中,江铃控股不排斥对外合作,但一定要

做自主品牌,这一点是坚定不移的”。长安福特总裁

马瑞麟指出:“福特在中国的战略布局中,是要让长

安福特专注于发展以轿车为主的乘用车,福特不会

在江铃控股中投放轿车产品来与长安福特形成冲

突。”而江铃汽车的总裁陈远清则表示,“江铃在研发

未来还将导入几款福特全新车型。但江

SUV

车型,

铃仍坚持对产品和细分市场的稳打稳扎,目前仍没

有做轿车的计划”。

在发展轿车上,双方意图并不一致。多方利益

博弈之后,双方在

SUV

这种乘用车上找到了共识,

这可以从年报管理层讨论和

2012

年第一期短期融

多款

SUV

开发进行中

江铃汽车开发

SUV

早在

2005

年便已开始,

月销售根本上不了量

2005

年开发的宝威并不成功,

级,不久便停产。

2010

年使用福特技术的驭胜上市,

然而这款

SUV

也没有给江铃汽车带来多少惊喜,

无性价比优势,也无通畅的销售渠道,最终让江铃汽

车与过去数年中国汽车市场

SUV

的狂飙突进无缘。

江铃汽车首次披露将引入福特

2012

4

月,

SUV

产品。

2012

4

11

日董事会决议公告显示,

董事会批准

U375

项目前期费用

2.22

亿元。

U375

是公司拟从福特汽车公司引进的一款

SUV

产品,而

项目前期费用主要用于相关的工程开发费用和购置

模夹具。

江铃汽车发布公告称,审议批准

2012

12

月,

了公司与福特汽车公司和福特环球技术公司之间的

,以及与福特汽车公司之间

J08

整车技术许可合同》

。据公告显示,

的《

J08

整车项目工程服务协议》

J08

是公司拟从福特汽车公司引进的一款

SUV

产品。

江铃汽车现有产品线

6

江铃品牌

皮卡

商用车

轻卡

轻客

重卡

乘用车

宝典

凯悦

福特品牌

有空间

有空间

全顺

有空间

SUV

驭胜

2015

年导入代号

U375

SUV

资料来源

新财富据公开资料整理

福特旗下

SUV

产品线表

7

车型

Kuga

Escape

EDGE

Explorer

Flex

Expedition

资料来源

新财富据公开资料整理

中文名

翼虎

锐思

探路者

排量

L

2.07

3.5/2.0T

3.5/2.0T

3.5/3.5T

5.4

级别

紧奏型

SUV

中型

SUV

大型

SUV

大型

SUV

全尺寸

SUV

成员数

5

5

5-7

6-7

5-8

是否引入

长安福特国产

进口销售

进口

暂无计划

暂无计划

J08

项目所涉的车型正是

2012

4

月公告中的

U375

。至于代号为

U375

的国产车型是哪一款?

猜测纷呈。福特旗下拥有从紧凑到大型全尺寸的

,锐思已经在进口销售,

(表7)

SUV

全线产品

U375

肯定不是这款车。据推测,

Flex

Expedition

两款

SUV

均属于大型或全尺寸

SUV

(与大众途锐、

,因此国产化的可能性为零;尺寸中

迪Q7级别相近)

92

2013.07

Copyright?博看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等能够乘坐

5-7

人的探路者被江铃汽车引入国产的

可能性最大。

然而,江铃汽车销售总公司副总经理陆彦瑞曾

对外称,即将在江铃汽车投产的并非探路者。也有内

部人士称,这款大型

SUV

将是福特一款全新研发的

车型,而不是在产车型。

无论是何种车型,从福特引入或开发全新的

SUV

都在实实在在地进行中。

2013

4

8

日,

铃发布公告称,决定向

J08

项目追加前期费用

2400

万美元。追加后,该项目前期费用

(约合1.66亿元)

。福特推出的

总额达

6000

万美元

(约合3.88亿元)

由南京福特汽车研究院与福特

这款全新

SUV

车型,

并悬

澳大利全球亚同步研发,定位于中大型

SUV

新车最早将于

2015

5

月左右下线,

挂福特

logo

预售价约

45

万元起。

江铃汽车在开发的

除了这款

U375

SUV

(驭胜SUV的升级产品)

SUV

还包括

J11

项目

这是江铃汽车自主开发的

SUV

N330

项目,

SUV

需重建销售渠道

如果在江铃平台引入

SUV

,则必须重建销售渠

道和供应链。目前江铃汽车的

SUV

和皮卡共用销

售渠道,然而这两种车型的消费群体并没有交叉。目

前政策并不利于皮卡的发展,如有些城市道路不让

皮卡通行,皮卡的过桥过路费比越野车更高,这导致

目前中国皮卡的销量受限,远远没有美国市场“一户

三车”的繁荣。政

(一辆轿车、一辆SUV和一辆皮卡)

策受限决定了个人和家庭消费者很少购买皮卡,皮

卡的买方主要为电网、公司等商用用户。针对机构

用户的销售渠道不同于针对个人和家庭用户的轿车

未来江铃汽车的

SUV

计划能否顺利进行,

SUV

以好的业绩获得福特的更多支持,在很大程度上取

决于销售渠道的顺利拓展。

对于本文内容您有任何评论或补充,请发邮件至***************。

Copyright?博看网. All Rights Reserved.

2013.07

93

特写福特平衡术

福特的中国战略演进

福特在中国的战略分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从

2005

2009

年,福特为避免破

产,进行业务重组,因而错失了在中国大发展的良机,远远落后于通用、丰田、

本田、大众甚至现代等竞争对手。

第二个阶段从

2009

年开始,以亚太中心移师上海为标志,并制定出“

1515

”战

略(在

2015

年引进

15

款新车型)。在两个在华合作伙伴之间,福特优先选择发

展更具天时地利人和的长安福特。

2013

1

4

月的增持事件,也许意味着江

铃汽车与福特关系的升温。

福特在华销量

62.7

万辆,乘用车

20

2012

年,

也低于北京

辆出头,远低于通用汽车的

283.6

万辆,

东风日产的

77.3

万辆,一汽丰田的

现代的

86

万辆,

折射出福特在华战略

49.6

万辆。销量迥异的背后,

的落后。

据盖世汽车网的统计,长安福特在

2008

年一度

到了

2011

年,福特在

位列中国汽车销售的第

10

名,

华的乘用车合资企业长安福特马自达则被排队在

10

名之外,不过

2012

年,从车企销量的座次来看,福特

在华份额和增速开始有了明显的提升:

2012

年跻身

而在

2013

3

月排名第

5

8

4

月第

7

5

月第

6

1

2008-2012

年福特和通用在华市场份额变化

2008

福特

通用

2009

2.50%

13.40%

2010

2.50%

12.90%

2011

2.70%

13.60%

2012

3.20%

14.60%

2.60%

12.10%

资料来源

公司财报

2

2012

年福特与通用营业数据对比

2012

总销量

万辆

美国销量

万辆

美国当地市场份额

美国销量占比

非美国销量占比

中国市场销量

万辆

中国当地市场占有率

中国市场销量占比

剔除中国市场之外的非美国市场销量占比

英国市场当地占有率

加拿大市场当地占有率

资料来源

新财富据财报整理

福特

566.8

230.2

15.20%

40.61%

59.39%

62.7

3.20%

11.06%

48.32%

14.90%

16.10%

通用

948.9

259.6

17.50%

27.36%

72.64%

283.6

14.6%

29.89%

42.75%

11.70%

13.20%

错失中国发展良机

2004-2009

年,福特汽车进行了一次大转型,”

福特亚太地区总裁韩瑞麒称,“在这期间,我们对在

美国的相关业务进行了一次大规模的重组。关闭了

员工从原先的

10

万骤减为

4

万,同时还

14

个工厂,

卖掉了所拥有的豪华品牌。”这虽然让福特避免了步

上通用和克莱斯勒走入破产的后尘,却也在同时错

失了在中国大发展的良机

(表1、图1)

难道是福特的全球化能力逊于竞争对手吗?

94

2013.07

Copyright?博看网. All Rights Reserved.

更多推荐

福特,汽车,长安,控股,集团,股权,乘用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