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2月9日发(作者:现代轿车所有型号)
2010年中国汽车市场回顾——市场篇
程晓东/文
2010年在宏观经济与产业政策双重因素推动下,中国汽车产业逆境飞扬,实现历史性突破,产销双超,超越日本、美国位居世界第一。根据2010年9月统计数字,国产汽车销售实现了50%的增长。2010年中国汽车市场强势再现,主要表现为如下几个特征:
一、最多品牌新车年
各家车企八仙过海,通过整合合资品牌、采购国际品牌,在不断推出品质恰到好处适合市场需求的自主产品后,推出有自身大型汽车集团底蕴的品牌。2010年消费者迎来更丰富的选择,国产乘用车有百种以上车型登市。其中,几款重量级新车打破现有的销售格局,成为消费者关注的焦点。比亚迪汽车了推出L3、I6、G6、S6、M6等5款新车。曾家喻户晓的赛欧,如今是全新的、自主研发的雪佛兰新赛欧,价格下探至5万元区间,其喊出的“全民理想家轿”口号,在经济型轿车中,掀起一片波澜。以及荣威350、瑞麒G6、长丰欧酷曼、别克英朗、东风标致408等重磅车型,也都来势汹汹。另外,面对日渐庞大的SUV市场,国产奥迪Q5与大众途欢双双加入战团,使得SUV市场的竞争更加激烈。
二、二三级市场发展年
销量的增长促就了各个品牌的经销商的网络扩张,而车市的爆长更刺激了厂家进一步扩张网络的速度,这使得更多厂商把眼光放在了二、三线城市,因为这些地区的汽车消费刚刚启动。正是对中国二级汽车市场潜力的大量挖掘,成就了中国自己的汽车品牌。在各地的二级车市里,很多自主品牌销售占据了大多数,正是凭借这个优势,自主品牌汽车销量占据了“半壁江山” 。
可以说,没有中国的二、三线市场庞大的消费能力,中国的自主品牌车型不会与合资品牌分庭抗礼。据有关门市部统计, 2010年二、三线城市成为汽车增长的主要市场。2010年1月-9月,二、三线城市销售分别增长48%和54%,一线城市销售增长了34%;从增长贡献度看,2010年1月-9月,二、三线城市销售增长贡献度分别为40%和34%,一线城市销售增长贡献度为26%,自主品牌无论从品质、外观、维修等方面,都有了很大程度的提高,正在成为消费者购车的首选目标。
三、加价提车年
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购置税优惠减半后,赶在年底买车的客户骤增,很多企业采取了拼命加班的措施,由于汽车的周转库存少,从09年2月到12月一直是产量决定销量的现状没有改变,但经销商在年底不但把畅销车的库存全销完,还把在途车也卖了出去。经销商不再左右求索而苦恼,全部是一边倒的加价提车,赶产是2010年中国汽车产业的最壮观场面。 四、信贷消费提速年
2010年汽车信贷扶持政策出台后,各大汽车企业集团与众多金融机构都准备组建汽车金融服务机构。汽车金融信贷业务有两大服务对象,从两个方面都有拉动作用。一是面向汽车经销商,汽车金融公司向经销商们提供发展业务的贷款,这能促进经销商网点覆盖更多的区域、城市,从而带来实际销量的提高;二是面向个人消费者的融资服务,年青一代的消费者更容易接受这种消费方式,特别是80后的新一代消费者。80后对信贷消费和金融服务都不陌生,他们也更愿意进行信贷购车的尝试,这一人群的数量也相当可观。在城市中的“80后”买车比例比去年成倍增长,这部分强烈追求现代生活的,参加工作不久的青年人,绝大部分是独生子女,父母对其关爱有加,以至出钱帮他们拥有汽车。使没买车的“70后”或“60后”也会产生心理压力,纷纷加入了买车大军,乘用车正在快速成为中等以上收入阶层的生活必需品。
五、新能源汽车发展元年
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刚刚起步,并没有具备明显优势的技术方向,所以国家有关部委在选择具体的新能源汽车道路时采取了多管齐下的策略,对各种可行的技术都予以一定的支持,面临着难得的发展机遇。新能源汽车发展主要集中在纯电动汽车和油/电混合动力汽车上。因这两种汽车在节能与环保方面的较高可行性,有望成为下一阶段新能源汽车的主流。届时世界汽车了摆脱依靠石油能源的时代,进入单一的新能源汽车时代。
但国内新能源汽车发展仍然面临着严峻的挑战。目前对于整个新能源的发展,国家还缺乏一个周密、细致的规划。并且,我们在新能源关键技术上的自主创新还不够。如第二代太阳能技术是无晶硅的薄膜技术,我们目前主要是引进,一些关键部件我们还不能制造,电动汽车的电池问题也还有待突破。另外,新能源汽车成本普遍较高,市场应用环节基础薄弱都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新能源汽车的生产研发与市场推广。
另外,从消费者关心的产品价格与市场供给角度看,市场还了具有如下几个特点:
一、 产能释放缓解供求矛盾,竞争加剧挤压汽车价格空间
众所周知,市场供求关系是影响价格变化的最主要因素。一旦市场上现车供应充足,那么各品牌车型的厮杀就了逐步趋于白热化,价格战也了不可避免。
从2010年已公布的产销计划看,多数厂家在增资扩家,其中东风日产产销量由2009年的51.7万辆调高到60万辆,华晨汽车由34万辆调整到45万辆,吉利汽车从33万辆调高到40万辆,神龙汽车从27万辆调高到40万辆,长城汽车计划产销30万辆,上海汽车增加产销量9万辆,广汽丰田增加产销量7万辆,长安铃木 增加产销量5万辆,而比亚迪汽车预期产销翻番,目标达80万辆,江淮汽车更了同比增幅上调至150%。2010年全国总产销规模计划已达到2000万辆,虽然有2009年1300万辆的销售数据支持,但市场很难再现2009年销量井喷式的超预期增长。一方面随着政策利好刺激的逐步减弱,以及下半年大量新增产能的快速释放,供不应求“一车难求”的局面了会明显改善,加价销售也了难觅其踪,牺牲部分利润和价格空间降价促销了是厂家最有为效的市场生存手段,单车价格战血拼了重回大众视线。
事实上,价格战第一枪已超预期的提前打响。2010年1月1日,在众厂家还沉浸在2009年丰收的喜悦中时,比亚迪汽车已经率先打响了虎年车市第一枪,F6新财富版自1月1日起,强势启动“鑫虎攻势”官降万元。此次比亚迪调整的是F6新财富版自动挡车型的价格,调整后的F6新财富版2.4L尊贵型一举杀入11万元区间,给这一区间的合资品牌手动挡车型带来竞争压力。
而几乎与此同时,上海通用汽车宣布,自2010年1月4日起,对别克凯越车型系列进行优化精简,在售车型仅保留1.6LEAT(自动舒适版)和1.6LEMT(手动舒适版)两款,同时市场售价调整为11.79万元和10.79万元,下调金额均为8900元,这了适当减轻凯越消费者购置附加税的支出。2010年的车市消费者重新找到“上帝”的感觉。
二、汽车容量扩充过快,了突显社会压力并抑制后续汽车消费激情
汽车保有量的急速增加使社会各方面缺乏必要的物质和精神准备,城市道路拥堵,环境污染严重,生活质量下降等问题已日趋严重。城市交通压力上升,通行能力下降,个别城市的限行措施以及出行难、停车难已成为大中城市建设的主要矛盾。城市道路建设速度,驾驶员的守法意识,交通执法管理水准的提升速度滞后于车辆增加的速度,使道路交通违法案件和交通事故频繁发生,间接降温了后续汽车消费需求。
三、燃油价格上行,新能源汽车短期内不会马上普及
中国已经成为继美国后第二大石油需求国,虽然国际石油生产销售不确定因素较多,导致燃油价格具有诸多不可预知性,但未来油价增高预期尚在,价格上升趋势不可逆转。当国内油价跨过大众能够接受的心理底线后(如每升7-8元),对汽车使用的制约性就了明显增强,汽车作为代步工具可能不再成为人们日常出行的首选。而新能源汽车的消费观念短期尚未形成,依靠新能源汽车来缓解油价上涨对需求的负面影响无异于空中楼阁不切实际。油价上涨影响到销量的下降最终了导致价格的不断走低。
更多推荐
汽车,市场,新能源,品牌,中国,价格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