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3月23日发(作者:4s店哪些保养没必要做)

国内外智能汽车产业的发展战略

一、全球智能汽车行业发展概况

(一)主要发达国家发展战略

美国:美国作为汽车制造大国和智能汽车相关技术强国,处在智能汽

车研发的前沿。

2017

9

月,美国众议院通过无人驾驶法案。该法案意在

从联邦层面为自动驾驶汽车监管确立基本框架,因而有望成为美国首部全

国性的自动驾驶法律。法案赋予了美国高速公路交通安全管理局权力,以

监管普通车辆的方式去管理自动驾驶汽车的设计、制造和性能。

日本:日本政府拟将在2030年前普及不需要人为操作方向盘即可自动

行驶的全智能汽车。目前,这一预案已经纳入了中长期战略发展大纲。日

本政府希望通过这些先进技术,减少交通事故造成的道路堵塞。

德国:目前德国汽车品牌中奥迪、宝马、奔驰均已经展开了无人驾驶

汽车的技术研发,其中宝马、奔驰已经进入了路测阶段,无人驾驶技术处

于全球领先水平。

表1:国外智能驾驶的技术路径

技术路径主要内容代表性车企

渐进式

传统车企通常采用该技术发展路线,在传统汽车的基础上逐步

宝马、奥迪、

新增一些智能驾驶功能,利用传感器、摄像头,通过车车通信

福特等

(V2V)、车云通信实现路况分析

从一开始就彻底的研发新的智能驾驶汽车,产品构造有别于传

统汽车,主要依靠车载激光雷达、毫米波雷达、视觉识别、电谷歌

脑控制系统等来实现自动驾驶

跨越式

(二)产业化

从全球来看,目前已经开始布局智能汽车行业的企业主要包括两类,

一类是科技公司,比如谷歌、苹果、微软等这些科技巨头;一类是汽车制

造商,比如沃尔沃、奔驰、奥迪、福特、宝马等。目前整个行业尚处于研

究开发阶段,还没有形成稳定的竞争格局。

表2:全球智能汽车主要厂商的研发进展

企业名称

谷歌

奔驰

沃尔沃

奥迪

日产汽车

通用汽车

福特

本田

研发进展

2014年12月,谷歌宣布完成第一辆无人驾驶原型车,计划五年内量产

2015年1月推出无人驾驶概念车:F015LuxuryinMotion

宝马更多侧重于开发驾驶辅助系统,研发重点包括认知辅助、网络化交通系

统、交通中人为因素等三方面。2014年,宝马与百度合作研发半自动驾驶。

2015年CES展出无人驾驶车JACK,搭载PilotedDriving无人驾驶技术A7

联手美国航空航天局(NASA),计划于2020年推出无人驾驶技术的汽车

计划2018年前推出无人驾驶汽车SuperCruise,该车可在高速公路和车流量

较大路段进行半自动无人驾驶。力争在2020年能够立足无人驾驶汽车行业

将开发一套全新的车辆只能自动驾驶技术。目前该系统正处于研发测试阶段,

未来5年内该技术将应用于量产车型。

研发出协调型自动驾驶技术,将首先应用于2015年欧洲版的CR-V新车型中。

未来进入不同交通规则国家市场时会做系统技术调整。

更侧重与半自动驾驶技术的研发,例如车保持技术、自动巡航控制、驾驶员

注意力检测等。已在CES展示带有自动驾驶功能的汽车。

丰田

二、我国智能网联汽车的发展战略

表3:国家关于智能驾驶的主要政策

政策文件发布时间发布部门主要内容

掌握自动驾驶总体技术及各项关键技术,

建立较完善的智能网联汽车自主研发体

系,生产配套体系及产业群,基本完成汽

车产业转型升级

2018年(PA)以自主环境感知为主,网

联信息服务为辅;2020年(CA)融合自车

传感器和网联信息,可在复杂工况下2025

年以后实现V2X协同控制,HA/FA在2030

年实现产业化应用

《中国制造2025》2015.5国务院

《节能与新能源汽

车技术路线图》

2016.1

中国汽车工

程学会

政策文件发布时间发布部门

工信部

国家发改委

科技部

主要内容

实施智能网联汽车技术路线图,明确近、

中、远期目标,加大智能网联汽车关键技

术攻关,加快推进智能网联汽车法律法规

体系建设,开展示范推广

构建开放系统的人工智能科技创新体系,

明确提出发展自动驾驶汽车等智能运载

工具

开展智能网联汽车标准化工作

确立了我国发展智能网联汽车将“以汽车

为重点和以智能化为主、兼顾网联化”的

总体思路。该标准体系包括标准95项,

涉及基础、通用规范、产品与技术应用和

相关标准等方面,以共性基础、关键技术

和较为成熟的产品与技术应用为重点,为

未来技术发展预留空间和接口。

《汽车产业中长期

发展规划》

2017.4

《新一代人工智能

发展规划》

《装备制造业标准

和质量提升规划》

2017.7国务院

工信部

国家标准委

质检总局

2016.8

《国家车联网产业

标准体系建设指

南》

2017.9工信部

表4:我国智能网联汽车的总体思路

近期

中期

长期

以自主环境感知为主,推进网联信息服务为辅的部分自动驾驶(即PA级)应用

重点形成网联式环境感知能力,实现可在复杂工况下的半自动驾驶(即CA级)

推动可实现V2X协同控制、具备高度/完全自动驾驶功能的智能化技术

表5:我国智能网联汽车的发展目标、技术路径及发展重点

2020年,初步形成智能网联汽车自主创新体系,启动智慧城市相关建设。

有条件自动驾驶及以下级(DA、PA、CA)新车装备率50%,交通事故减少30%,

交通效率提升10%,油耗与排放降低5%。

2030年,基本建成智能网联汽车产业链与智慧交通体系。高度自动驾驶/

完全自动驾驶新车装备率达80%,汽车交通事故减少80%,普通道路的交通效

率提升30%,油耗与排放均降低20%。

加速发展感知、定位、通信技术

同步发展多源信息融合技术

推进智能网联汽车相关标准

推动道路交通等设施的信息化和智能化

智能网联汽车环境感知系统搭建

智能电动汽车集成控制技术

车载V2X无线通信技术的应用

发展重

智能网联汽车信息安全检测与防护关键技术

机器视觉深度认知技术

云网一体化技术研究及应用

智能网联汽车测试评建体系与测试环境建设

动态高精度地图综合研究

图1:我国智能网联汽车的技术架构

更多推荐

汽车,技术,驾驶,自动,智能,智能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