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2月13日发(作者:长安汽车七座车)

吉利并购沃尔沃收购过程 三、收购过程(吉利收购沃尔沃案例分析_时海涛)

(一)收购准备

吉利从2002 年开始就已经关注沃尔沃了,正式跟福特进行沟通也将近3年多。2008年底,吉利首次向福特提交竞购建议书,这份花了整整一年时间精心制作的建议书给福特留下了良好的第一印象。2009年10月28日,福特宣布吉利成为沃尔沃的首选竞购方。

(二)收购清单

1、1 个品牌:吉利将100% 拥有沃尔沃品牌。

2、9 个系列产品:包括S40、S60、S80、C30、C70、XC60、XC90、V50、V70,这是沃

尔沃在全球范围内销售的所有车型。

3、3个车型平台:P1、P2和P24平台。P1 平台生产紧凑型轿车,包括S40、C30、

C70、V50 系列车型。P2 平台生产大中型轿车,包括S60、XC90 系列车型。P24 平

台是P2平台的升级版本,生产S80、XC60、V70 系列车型。 4、核心知识产权使用权:吉利将通过沃尔沃拥有其关键技术及知识产权的所有权,并

拥有大量知识产权的使用权,包括沃尔沃在安全和环保方面的知识产权。

5、全球销售和服务网络:沃尔沃拥有分布在全球10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2400多家销

售和服务网点,并且90% 分布在欧洲和北美市场。

6、境外工厂和研发人员:吉利将保留沃尔沃在瑞典和比利时现有的工厂,并承诺沃尔

沃瑞典总部和研发不变,工厂不裁员。

7、重要的供应商体系:供应商体系是保证未来打上中国标签的沃尔沃在生产、品质等各方面的质量保障。吉利在与福特的收购协议中,包括了与福特、沃尔沃一起稳固原有供应商合作关系的条款。

8、福特汽车提供技术支持:为确保剥离过程平稳完成,在过渡期间,作为交易的一部分,福特汽车也已承诺会在技术方面提供支持。 (三)资金来源

吉利收购沃尔沃的标的价格为18亿美元,加上后续发展需要的流动资金,共需要27亿

美元,国内和国外融资比例约为1:1。国内资金中50% 以上是吉利自有资金,其余是中国主权银行的并购资金。国外资金则来自于美国、欧洲和香港。

(四)收购成功

2010年3月28日,浙江吉利控股集团和福特汽车公司签署了股权收购协议,吉利以18亿美元收购沃尔沃100%股权。除了股权收购,还涉及了沃尔沃、吉利和福特三方之间在知识产权、零部件供应和研发方面达成的重要条款。2010年8月2日,吉利董事长李书福和福特首席财务官刘易斯·布思在英国伦敦共同出席交割仪式,至此,浙江吉利控股集团已经完成对福特汽车公司旗下沃尔沃汽车公司的全部股权收购。

(五)吉利收购沃尔沃动因

(1)福特公司面临债务危机,出售沃尔沃是其发展战略一部分。

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给世界汽车行业造成了巨大损失,福特汽车公司作为世界汽龙头企业同样未能幸免。福特当年业务债务达258亿美元,即使减债成功,仍然有100多亿美元的缺口。卖掉沃尔沃能迅速回笼资金,避免进一步陷入困局。这是福特汽车降低成本、减少债务、改善财务状况、重新实现盈利的重大战略决策之一。这也暗合了福特品牌专一化路线:“一个福特,一个团队”。

(2)吉利集团发展遇瓶颈,收购沃尔沃是其长期战略一部分。

<1> 改变品牌形象,提升品牌价值。吉利汽车集团自1986年成立以来,秉持着“汔车就是两个沙发加四个轮子”的造车理念,以其低廉价格打开了中国市场,同时也树立了低端廉价车的品牌形象,这对其高端豪华车市场的开拓无疑是一巨大阻碍。沃尔沃汽车以“世界上最安全的汽车”品牌著称,并以其质量和优异性能在北欧享有很高声誉。吉利收购沃尔沃之后其品牌形象将注入“安全车、高端车”等概念,促使其消费认可度会大幅提升。

<2> 提升整车制造技术,积累管理经验。吉利目前的汽车零部件制造水平虽然已经达到世界一流,其整车制造技术还很薄弱,甚至还不能独立制造发动机;同时,吉利缺乏一套完备的国内外管理系统以支撑其长远发展。此次收购包括沃尔沃的全部技术资源,且保持与福特的同步发展,这对吉利培养人才和提升技术的意义重大。另外,沃尔沃作为福特旗下一个子公司,拥有一套成熟的汽车生产线和管理研发团队,此次收购将给吉利带来一套可资借鉴的海外管理经验。

<3> 开拓国外市场,加速国际化进程。吉利汽车的市场范围主要限于国内,在全国共109个4S汽车专卖店、489家品牌经销商、569家服务站,在海外却仅有10余家销售服务网点,其出口数量较其他国内品牌明显要低。此次收购使吉利可以直接利用沃尔沃已有的国外市场与分销渠道,增加其出口数 金,以提供财务支持,洛希尔公司最后选定的目标是高盛。高盛不但给吉利极带来了资金上的支持,同时基于其自身与福特公司的密切关系,也给吉利带来大量有价值的信息。2009年9月23日,高盛旗下一家名为GS Capital

Partners的PE基金通过认购可转债以及认股权证正式投资了吉利集团子公司吉利汽车,注资约3.3亿美元,成为吉利汽车的第二大股东。高盛的投资缓解了吉利的资金压力,同时给自己带来了巨大的投资回报。

更多推荐

吉利,福特,收购,汽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