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4月3日发(作者:长城h6报价及图片2020款)
STYLE
PAGE
058
颜值决定购买欲
在日系汽车品牌中,马自达一直是独特的存在。在论坛里曾有一个关于最个性的日系品牌的投票,最终结
果是马自达以微弱优势领先于本田。虽然这份投票结果并不能说明什么,不过当越来越多车企逐步从“小
市场大份额”到“大市场大份额”转变时,马自达依旧坚持做着自己的“小而美”。
PAGE
059
STYLE
一说到马自达,很多人都会有一个疯狂科学家
的画面出来,不论是以前的转子发动机还是现
在执着于自然吸气发动机,马自达都属于那种
偏科的学霸。是的,没人否认马自达的研发实
力,但它点开的科技树视乎和我们常人所能理
解的有所偏差,但它又能打出自己的一片天来,
这就是这个厂牌的魅力所在了。其实除了这个
内在的原因之外,还有一点是很多人没意识到
的,那就是马自达的外形。其实从海南马自达
时代开始,马自达的外形在同时代的车型里都
算得上是鹤立鸡群的,即便是现在回过头去看
当年的车型,你也不得不承认,马自达绝对是最
耐看的。
在众多汽车制造企业中,马自达的设计与研发
理念无疑是独树一帜的。如今,消费者在挑选
汽车时愈发重视油耗水平和车内空间,而马自
达向顾客传达的却是旗下产品令人过目不忘
的造型设计与无尽的驾驶乐趣。马自达采取
的经营战略是准确把握核心客户群,并秉承着
“全世界只要有百分之二的消费者认可马自达
汽车便足矣”的品牌经营理念。自实施这项战
略以来,马自达汽车的全球市场销量一直处于
稳步增长态势,在前两年更是创下了有史以来
的最高销量纪录。
赋予马自达前进动力的正是设计。自己的强项
是什么?自己想要制造的是什么?马自达之所
以将设计作为构建品牌形象的核心要素,正是
源于对上述自身发展问题的思考。2010年,马
自达交出了自己的答卷,推出了全新的“魂动”
设计理念(KODO ,Soul of Motion),首款基
于“魂动”设计理念的概念车名为“靱”。
2012年,马自达正式推出了采用魂动理念设计
的两款量产车—第一代CX-5和第三代阿特
兹(在我国原称马自达6,现称阿特兹)。两款
全新车型携手马自达最新的“创驰蓝天技术”
(SKYACTIV TECHNOLOGY),向全球汽车市
场发起了新一轮攻势。
随着理念的转变,马自达全体员工对待工作的
态度也在悄然变化。而促动这一系列变化的重
要项目,正是第四代Roadster(在我国称MX-
5)。
在这型举世瞩目的全新跑车正式发售前一年,
即2014年,马自达领导层确定最终设计方案
后,将所有生产部门的员工召集到一起,举行
了一场特殊的设计研讨会。会议中,设计师详
细地向负责制作模具以及生产流水线上的员
工们阐述了MX-5的设计理念,逐一讲解了各
项设计元素的重要性,这一举动使原本经常处
于“对立”局面的各部门“冰释前嫌”,同时孕育
出宝贵的“共创”精神。
现在,由全新产品设计理念催生的这股“干劲
儿”,正逐步向所有马自达面向客户的媒介传播
开来。销售店、宣传册、网站、员工名片等一切
客户可能触及的媒介,都在为宣传统一的马自
达品牌形象而不断改革。目前来看,尽管一切正
向着马自达预期的方向发展,但这并不意味着
他们能一劳永逸,前方一定会出现各种艰难险
阻,等待着马自达人去挑战。面对未知的困难,
马自达决定主动出击,继续对“魂动”理念进
行深化改进,他们试图将传统日式美学理念中
的“减法”概念引入汽车设计领域。
设计的力量可以使一家公司发生翻天覆地的
变化,如今的马自达就是最好的例证。同时,马
自达的成功之路也为那些希望凭借设计力量
来改造品牌形象的企业,提供了一个极具参考
价值的案例。
“魂动”理念并不是一种具体指导汽车进气
格栅形状或车身线条尺寸的设计规则。例
如,第四代MX-5和第四代马自达2(日本称为
Demio,我国叫作马自达2)的前脸造型就存
在显著的设计差异。“魂动”理念所真正倡导
的,是为马自达旗下所有车系带来一种统一的
设计思路,使马自达在提高品牌识别度的过程
PAGE
060
中,依然能保持旗下各车型相对独立的个性与
魅力。
“用设计的力量赋予汽车生命之灵”是马自达
在创造“魂动”理念时所秉承的一种信念。马自
达认为,汽车在我们的生活中不应只是一部冰
冷的机器,其实,她们就如我们的家人、爱人一
般,或是我们身边最亲近的伙伴。因此,“爱车”
这个词,便首先浮现在马自达设计师的脑海中。
我们知道,只有拥有生命的物体才懂得什么是
爱,而生命的可贵之处便是拥有言语难以形
容却又至高无上的灵魂,这正是“魂动”理念中
“魂”字的由来。
而“动”这个字,既代表了马自达传统造车理
念所强调的跃动造型,又代表了“随心而动,人
马一体”的畅快驾控体验。可见,“动”的精神
其实早已融入马自达的灵魂深处,如今更是成
为“魂动”理念的一大基石。除“动”之外,构成
“魂动”理念精髓的还有“凛”和“艳”—两
种根植于传统日式美学理念中的感性思想。其
中,“凛”象征着武士刀千锤百炼的坚韧品格,
“艳”象征着鲜花盛开时所绽放出的旺盛生命
力。设计师在设计汽车时,除要苦思怎样平衡
三种元素之间的关系,以决定整体设计幅度
外,还要为如何确保每个车型拥有相对独立且
流畅的表现形式而冥想。
充分利用立体空间的深度
和贯穿前后车轴的长度,
营造出一种空气流动感。
现在,“魂动”理念是时候向更深层次进化了。
因为从本质上讲,汽车毕竟是一件商品,商业
规则要求它必须不断变换新面孔,以刺激消费
者的购买欲望。而在设计改进过程中,马自达
的设计师逐渐认识到,原来自己苦苦追寻的设
计创意,就蕴藏在生活中那些常见的传统美学
理念里。于是,马自达将“魂动”理念的进化方
向定义为“新生优雅”,旨在立足于源远流长的
崇高而细腻的传统审美意识,来构建全新的汽
车设计理念。
日本人自古以来便具有一种与自然融为一体的
审美意识,长期受此思想熏陶的马自达设计师
们认为,汽车也应积极融入自然中,成为自然的
一分子。因此,“魂动”理念的灵感源泉,便由最
初的“猎豹瞬间爆发的速度与力量之美”,转向
了传统日式美学理念中的“内敛而丰盈之美”。
另外,当我们谈到传统日式美学理念时,很多人
首先想到的总是竹子、拉门等相对流于表面的
物体。而马自达所倚重的,是对概念的准确把
握,同时剖析深藏在物体内部的本质属性。
例如,在马自达汽车外形的设计中,设计师先
后运用了“留白”“转换”“反”以及“隔间”等源
自传统日式美学理念的表现手法。在“减法”与
“省略”间取得精妙平衡的“留白”,旨在通过
对比的形式突显画面主体,向“留白”深处无限
PAGE
061
STYLE
延伸的自然意境,则能使人获得至纯无暇的
心灵感悟。“留白”的设计为汽车外形带来了
空间深度上的错觉,使车肩上追波逐影的高
光更为引人注目,瞬息间迸发出动人的生命
之美。
马自达设计师将车身上流淌的光影,巧妙地
“转换”为生命所独具的灵动之感。“反”在
传统日式美学理念中通常指武士刀刀身部
分所呈现的弧度。
设计师将映射在车肩上的锋利光带塑造为
造一个具有环抱感的舒适空间。
设计工作并不像有些人想象的那样,只要将
手中元素罗列在一起即可。只有下功夫将手
中元素调和为相得益彰的和谐一体,才能领
略到蕴含在物体内部的丰盈之美。基于对日
本大众审美意识的研究与理解,马自达试图
以一种更为细腻、大胆的方式,为汽车注入内
敛的丰盈之美。这种对全新设计表现形式锲
而不舍的态度,足以使我们感受到马自达将
“转换”代表的是季节变换、生死更迭等世
间万物都必然遵循的自然规律。体味季节变
换之妙,感悟万物生死之道,是大和民族历
尽风霜后由自然中获取的一种雅趣。由此,
武士刀的刀身形状,试图利用武士刀所独有
的凛然气质,传递给观者以紧张之感。另外,
在设计汽车内饰时,设计师借鉴了日本传统
建筑理念中的“隔间”概念,意在为驾乘者创
PAGE
062
传统日式美学理念源源不断地融入品牌形
象,创造独一无二设计风格的强烈意志。
有人说,马自达固执得让人看不懂。当行
业向小排量涡轮增压发动机转型时,马自
达坚持走自吸之路,于是有了“创驰蓝天
(SKYACTIV)”技术;数字化设计的潮流下,
马自达依旧用油泥模型的手工塑性,打造出
富有生命感的魂动设计理念。2010年随着
SHINARI韧概念车的到来,由马自达设计
总监前田育男创造的“魂动”设计也开始为
世人所知。马自达的品牌哲学认为,汽车不
仅仅是单纯的交通工具或者冰冷的金属铁
块,而是如同家人、朋友般具有生命力的存
在。魂动1.0通过抓住动物转瞬间爆发出来
的力度和美感,来展现汽车的速度感、紧张
感和质感。此后,马自达阿特兹、昂克赛拉、
CX-4等一系列承载魂动设计的产品相继
问世,不仅斩获了各项设计大奖,也得到消
费者的认可。事实上,在魂动设计推出的这
几年里,国内外已经有不少品牌进行了跟
进,比如过去主张中庸大气的B级轿车纷纷
走上年轻运动的风格,路面上也出现越来
越多深红色的汽车等。
当然,时代在变,魂动设计也在变。早在2017
年的东京国际车展上,马自达就提出了魂动
设计的新方向,即从倡导“生命美学”到“新
生优雅”的设计进化。这里的优雅,源自日本
美学思想中的“内敛而丰盈之美”,它倡导的
并不是一种炫耀,而是一种细腻平衡,因此日
本人特别喜欢一些细腻而精致的设计。在魂
动2.0中,马自达所呈现出的“雅”之美学有三
个关键词,一是减法,二是留白,三是光影,简
单而言就是通过删繁就简的简洁形式,以流
动的光影变化来描绘出更具生命力的高雅
气质。
这样的设计理念似乎跟主流设计背道而驰,
要知道如今大部分车企习惯于在设计上用
加法来给予消费者新鲜感,比如双腰线设
计、分体式前大灯、夸张的屏幕等。马自达魂
动2.0则主张以最简单的形式来表现汽车造
型,这也是魂动2.0最为突出的变化。在马自
达造车如艺Car as Art的设计论坛中,不仅
请来了设计大师—马自达设计总监前田
育男,来亲自传达马自达的魂动设计理念,
同时还有代表下一代设计方向的VISION
COUPE概念车的中国首发,同台亮相的还有
声名远扬的RX-VISION,一个优雅,一个运
动,共同组成马自达的核心主线。
先说RX-VISION,这款概念车早已被大众熟
知,它是马自达RX系列FR跑车的传承,在设
计上更追求力量感的体现。短前悬、前后配
置平衡、极低的碳纤维前唇这些特征都不足
以让RX-VISION在一众跑车中突围而出。得
益于新一代创驰蓝天转子发动机技术,更小
的发动机体积使得RX-VISION拥有更低的
发动机罩和车身,色彩鲜明的红色加上光影
在车身中反射所呈现的流动方式,勾勒出完
美的车身曲线。RX-VISION早在2016年便
获得“世界年度至美之车”的称号,这个奖项
的评委并非汽车圈的专家们,而是来自艺术、
电影、时尚设计等20多位评委评选而来,评
选的标准非常简单粗暴,就是美和不美。值
得一提的是,马自达VISION COUPE也获得
了这一殊荣。
VISION COUPE是一款四门轿跑,更强调
简约和速度感。与上一代魂动1.0的代表作
马自达韧概念车相比,VISION COUPE不再
使用凛冽的线条来营造车身造型,而是通过
曲面来营造。在VISION COUPE的车身上
没有实体腰线,取而代之的是一个巨大的凹
面,通过光线在凹面上形成的阴影,形成一
条无形的腰线。可以想象一下,当汽车在行
驶过程中,光影在车身上移动时会展现出非
常生动的流动感。不仅外形简洁,在内饰上
同样坚持LESS IS MORE的理念。VISION
COUPE内饰运用日本传统建筑风格中“隔
间”理念,没有复杂的内饰线条,仪表盘、门
板、中控台和其他固件通过“隔间”的形式
交错排列,充分利用立体空间的深度和贯穿
前后车轴的长度,营造出一种空气流动感。
从外观上来看,马自达VISION COUPE概念
车完全不同于以往的设计风格,新车采用了马
自达2.0魂动设计语言,比保时捷帕拉梅拉更
美。前脸的进气格栅采用家族式盾型设计,辨
识度很高,两侧的大灯造型更加的系列,内部
采用了激光光束,使其看起来更具神韵,彰显
出了该车的科技感,引擎盖上极富肌肉感的线
条,为该车增添了几分运动感,使其气势更强。
身为一款轿跑车,车身同样惊艳,低矮的车身
更符合空气动力学原理,流畅性十足的腰线,
增加了车身的运动感,下方精致密集的多辅式
铝合金轮毅,造型上更加的时尚大气,提升了
整车的档次感。
车尾部分,没有太复杂的设计,设计上较为简
洁,两侧的尾灯采用圆形设计,周边延伸出了
条状的光线,给人一种科幻的既视感,和前大
灯在造型上相呼应,下方的排气管采用双边
双出的排气设计,有别于其他车型的是,该车
的排气管内置于后包围里面,看起来很是独
特,运动气息非常的浓郁。在内饰的设计上,
马自达VISION COUPE概念车和外观相比同
样更加的惊艳。整体的设计更加的简洁大气,
不论是色调还是材质都极具质感。木纹饰板
的装饰也增加了该车的档次感和豪华性,多
功能方向盘和仪表盘的设计,给人一种强烈
的驾驶欲,作为一款轿跑车,马自达VISION
COUPE概念车的内部设计无疑是相当优秀
而有想法的。
当然,两款概念车最终会有多少设计元素能
保留在量产车上,现在还是未知之数。不过可
以预见的是,未来马自达的新车造型将会运
用更多的曲面、更少的线条,并巧妙运用光
影的变化来凸显汽车的生命力和优雅。除了
两款概念车的亮相,这次马自达设计论坛也
透露出一些粉丝感兴趣的信息。
对马自达品牌有了解的人都会知道,在马自
达的设计中,油泥建模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步
PAGE
063
STYLE
骤。前面提到,马自达一直以来都非常重视利
用油泥手工塑造新车车型,并很自信地宣称他
们是日本车企中使用油泥最多的厂商。当然,
这种做法对很多车厂来说是不利于节约开发
成本和时间,不过马自达执着地认为必须要通
过油泥雕刻师的双手赋予汽车情感的温度。与
之前不同的是,由于魂动2.0的设计更注重利
用曲面去表现光影,从而营造出带有流动的线
条,而这种光线的变化对于人来说是很难把控
的,因此会先通过计算机对车身光影效果进行
仿真,并让设计师和油泥雕刻师更快的对造型
做出调整。当然,数字化技术只是工具而已,车
身造型最终还是要出自油泥雕刻师的双手。
家族化设计虽然能提高品牌辨别度,不过在一
定程度上会抹杀掉车型之间独特的个性。在
马自达设计论坛上,前田育男提出下一代马自
达车型将会扩大不同车型间的差异。其实这种
差异性在两款概念车上已经有所体现,相同设
计理念下,根据车型的个性有了不同的表达。
相信日后我们会见到个性更为鲜明的马自达
车型。不知道从何时开始,汽车似乎变得越来
越无聊,同质化的设计让人难以提起兴趣,人
和汽车之间的距离也越拉越远。好在仍有一些
“另类”的品牌,总能让你心中有所期盼,比如
当你站在RX-VISION和VISION COUPE面前
时,都会仍不住倒吸一口气:实在太漂亮了,赶
紧出量产车吧!当然,在马自达这一波设计宣传
之后,相信很快将会迎来新的车型,希望那天
能尽快到来。
在这寒风猛吹的季节里要去趟户外,就算是平
时多爱美多讲究造型的人,出门时也会老实换
上一身户外装。户外装功能是很不错,但总给人
感觉很单调,穿上它似乎就跟时尚告别了。虽然
现在很多户外品牌都开始走上潮牌之路,但大
部分主流的户外套装还是刻板,走在路上放眼
看去基本都是黑压压的。
只是在没正式官宣之前,我们来看一看马自达
阵营里我个人觉得最好看的车型吧,就像有些
人颜值和身材就是那么耐打,即便穿上再怎么
沉闷的户外装,走出来仍然可以引人注目,这台
马自达CX-30就是个活生生的例子。
CX-30这款车必定会进入国内市场之外,目前
还没有更多关于国内版本的CX-30信息,我们
猜测这台车很有可能是直接国产来到我们身
边,而且将来CX-30也会提供SKYACTIV-X车
型,就是装备马自达那台非一般黑科技的压燃
发动机的车型。
听了CX-30的定位,应该有不少人都会觉得那不
就和国内市场专属的CX-4定位重合了吗,难道
这会是海外版的CX-4吗?其实这台CX-30,它
的结构和马自达3(也就是昂克赛拉)关系更加
紧密,甚至从外观以及内饰设计看上去都能让
人迅速联想到马自达3,大家看下去就知道了,
很快就能在它上面找到熟悉的感觉。它看上去
就像是为了来郊游特意换了一身装扮。这就是
我对CX-30的第一印象,性感但穿上了一件户外
装。前脸看上去还挺有SUV样,整个五官都往上
提了,形象够高大威猛,和马自达3那种潜伏在地
的动感姿态完全是两种味道。
或许你会以为穿上户外装变身成为SUV的
CX-30是为了要拿下一个更大的空间,但从车身
尺寸来看,空间似乎不是设计师重点要攻克的
环节,因为它的轴距还没有马自达3长,看到这
里相信大部分人也不会对CX-30的空间表现有
太大期待。从数据对比可以清晰地看出,CX-30
比CX-4更加短和窄,因此CX-30整个轮廓看上
去有一种胖胖的感觉,就是一个典型的SUV形
象,CX-4更注重修长的感觉,所以它的整个轮
廓看上去也给人感觉比较跨界,更有动感味道。
CX-30的尺寸倒是和大家熟悉的那些小型SUV
比较接近,甚至还有一点优势。CX-30的离地间
隙为175mm,比马自达3要高35mm。18英寸的
轮圈视觉效果一般,尺寸上是比较有气势了,可
惜造型没太多亮点。试驾车的轮胎配置挺给力,
采用的是普利司通的泰然者T005A,定位不低,
比较重视舒适性,静音表现突出。
虽然论性感,CX-30自然拼不过同门师弟马自达
3,不过CX-30的造型设计放在同级别的对手当
中算是很抢眼了,活泼和性感都照顾到了。而且
它的外形我觉得是属于越看越顺眼的那种,刚
PAGE
064
开始看可能觉得车身覆盖着厚厚的塑料装饰有
点土,但看久了其实整个比例还OK。内饰设计
包括配置方面,CX-30和马自达3其实没有太大
区别,一进入车内就找到熟悉的感觉。CX-30在
储物空间方面倒是达标了,车内储物空间实用
性不错,该有的也都有了,我最喜欢的是前排那
个宽大的扶手,手搭上去很自在,内部空间也不
错,能放下不少东西。后备厢同样让人满意,官
方公布的容积为422升,内部空间很规整,储物
能力不比其它同级别SUV差。
和马自达3一样,CX-30的悬架结构为前麦弗逊
后扭力梁,这套配置在马自达3上的表现还不
错,先来聊聊悬架舒适性表现,滤振表现其实挺
不错的。乡间小路有很多破损,悬架处理得很到
位,在车里没有感受到太大的冲击。等到CX-30
来到国内之后来个深度试驾,到时候再跟大家
聊聊它悬架的全面表现。
最后,CX-30同样少不了GVC Plus这个配置,
和之前的GVC相比,现在系统会在出弯时通过
ESP给外侧车轮进行制动。GVC Plus和四驱系
统的默契协调,车身在弯道中自然特别从容。
如果只有漂亮的外形,那只是一个没有灵魂的
躯壳,而让全球马自达粉丝翘首以盼的就是它
Skyactive-X压燃发动机技术,正是有了这个
黑科技,才将这个完美的躯壳注入了有趣的灵
魂。当涡轮增压大行其道的时候它专注于自吸,
当混合动力成为主流时它依然坚持自吸。汽车
圈中可以固执到这种程度的也只有马自达一家
了。当大部分人觉得对内燃机的开发已经达到
天花板而转向新能源时,马自达认为还有很大
改进空间。前不久,马自达祭出了自己的研发成
果—Skyactive-X发动机(也可称之为第二代
创驰蓝天技术),以奇迹般的50%热效率让所有
异议者目瞪口呆。
Skyactive-X到底厉害在哪里呢?目前量产车中
热效率最高的是丰田Dynamic Force Engine系
列,达到41%!也就是说,内燃机还有59%的潜
力尚未开发,但若想提高哪怕1%都要付出难以
想象的代价,要知道绝大部分发动机连40%热
效率都达不到。在这个时候,马自达却突然拿出
一款热效率高达50%的发动机,简直石破天惊。
形象地比喻一下吧,当大家都在骑自行车的时
候,马自达同学开着1000cc的摩托车从你身边
飞速驶过,嗯,差不多就是这种感觉。
在往复式内燃机科技树的根目录之下,我们可
以粗略分开汽油机和柴油机两个分支。而这两
种引擎类型除了燃料不一样外,结构上也会有
比较大的区别,其中最典型的就是燃料的点火
方式了—汽油机是用火花塞点燃,而柴油机
则是直接压燃。
简单地解析下两种点火方式:汽油机会在压缩
冲程末端/做功冲程初始,以高压电脉冲来让火
花塞电极上产生尖端放电的电火花,从而点燃
汽油与空气的混合气,使之燃烧膨胀放热并推
动活塞下行做功;而柴油机则会在压缩冲程末
端/做功冲程初始,由喷油嘴向缸内喷入雾化柴
油,此时缸内高温高压的纯空气会让柴油直接
自燃,然后燃烧膨胀放热推动活塞下行做功。
两者不同的工作方式其实是根据燃料的不同特
性而设计的,汽油燃点高但是挥发性强对火花
敏感,同时燃烧速度快抗爆性差,用火花塞点燃
能做到更好的控制,避免不正常燃烧也就是爆
震;而柴油燃点低但挥发性差,同时燃烧慢抗爆
性强,一是火花塞无法点燃,二是容易让压缩空
气达到其燃点,所以用压燃才能正常工作。
除了点火方式的不同外,两种燃料的特性也让
汽油机与柴油机有着另外一些也是比较典型
的差异。比如压缩比方面,因为要防止爆震的发
生,所以汽油机哪怕自然吸气,压缩比也一般不
高于12,像海外版第一代创持蓝天Skyactiv-G
的14已经是奇葩了;然而柴油机的话,就目前技
术水平来说哪怕是增压进气,压缩比也几乎不
低于17。而我们都知道,更高的压缩比意味着更
高的热效率。
又比如空燃比,汽油机基本要遵循14.7的理论
空燃比来匹配进气与燃料供应的比例,虽说此
前也有稀薄燃烧技术的发动机推出,但相比其
能基本无视空燃比这个概念的柴油机(肯定要
限制在一定范围内的,只是区间要比汽油机宽
PAGE
065
STYLE
泛得多),效率自然是有比较明显的差别的。
说到这里大家都应该很清楚了,马自达走这条
看似违背基本规律的创新道路,为的就是要达
到提高内燃机效率这个听上去非常简单纯洁的
目的。当然了,听起来简单不代表就真的简单,此
前业界普遍认为汽油内燃机效率极限在40%以
下,以至于丰田达成41%就可傲视群雄了。然而
据马自达表示,Skyactiv-X的汽油引擎,热效率
可以达到48%之高!不说了,在座的都是
……
只是,汽油机搞压燃的好处既然连我都说得出
来,肯定是每个厂家都知道的,事实上过去几十
年来很多车厂都立项过这方面的研究,但为什
么到最后就只有马自达将它做了出来呢?难道
真的要用“马自达技术水平比较高”这种理由来
总结吗?在我看来其实更像是马自达一贯以来
的固执让他们在其他车厂都知难而退后,用足
够的耐心等来了技术突破的曙光。
刚才我们已经说过柴油引擎压燃点火的实现
过程,需要大家了解的是,马自达Skyactiv-X
的压燃和柴油机压燃还是有本质上的不同
的,马自达将之称谓SPCCI,Spark Controled
Compression Ignition,火花控制压燃。顾名思
义,火花塞也还是需要存在的,这也解答了文章
标题中的问题。但火花塞在这当中担任的又是
怎么样的角色呢?为什么需要它的存在来控制
压燃呢?有它的存在那Skyactiv-X又和普通的
SI(Spark Ignition)汽油机有何区别呢?
首先需要说明,SPCCI只是这台新发动机的其
中一种工作模式,事实上它还是能实现SI循环
的,基本上在高转速大负荷的工况下,它还是会
回归到和普通汽油机无异的SI循环,此时空燃
比也是会比较接近14.7的理论值,目的是维持
燃烧可控/稳定、保护机件、增强输出,油耗并非
首要考虑因素。
但除了刚才提到的工况,全新Skyactiv-X汽油
机几乎都能无缝切换到SPCCI模式之中,此时
空燃比最高可以达到理论值14.7的两倍以上,
一般来说混合气是无法用火花塞直接点燃的,
但如果完全参照柴油机的工作方式,燃烧又无
法实现精准控制,不但提高效率的目的未必能
达到,更有可能损坏机件。
所以,马自达的工程师想出了一个天马行空的方
法,就是在压缩冲程末端/做功冲程初始依然让
火花塞正常打出电火花,虽说空燃比过稀火焰
无法正常传播点燃所有混合气,但不要紧,因为
只要能点燃火花塞周围小部分混合气就够了。
这一部分气体燃烧时,会进一步向周围其他所
有混合气施压放热,用马自达工程师们的话来
说就像是一个“空气活塞”那样,与实体活塞协
同作用之下,能让剩余混合气的温度与压力达
到汽油自燃的条件,继而在一瞬间爆发,达成压
燃的结果。
这种点火方式,除了刚才已经提到的,能大幅提
升空燃比以直接节省燃油外,因为整个燃烧过
程是全部混合气被瞬间点火的,相比起靠火焰
传播来点火的传统汽油机,更高的燃烧速度会
让爆炸力更加强劲,从而达成提升输出的结果。
原理上是可以完全兼顾省油和增强动力两个方
面的,并不像我们常规思维里的那样,两者存在
矛盾必须二选一。
综上所述,Skyactiv-X不仅仅是“逆天而行”,就
效果来说也是能称得上“逆天”了。而要达成这
样的表现,马自达在这款新引擎上作出的优化
可不少,当中包含了很多超出我们想象的技术手
段,下面我们来简单讲讲:
首先是压缩比,刚才我们提到,一般情况下汽油
机鲜有压缩比超过12的,而上代Skyactiv-G做
到了14(海外版),但这次的Skyactiv-X足足提
升到了18!已经是和绝大部分柴油机一致甚至
如果说外形是一副皮囊,
那么给它注入灵魂的就是
Skyactiv-X发动机了。
PAGE
066
更高的水平了!而从其工作模式反推,我们可以判断这是一个临界值,可以保
证SI模式下能实现无爆震正常燃烧,在SPCCI模式下也需要火花塞来引爆整
个压燃的进程,总的来说就是维持发动机在可控的状态。与此同时我们也能
看出SI和SPCCI两种模式的切换主要是靠控制缸内温度来实现的,而结合目
前已经公开的关于Skyactiv-X的一些数据和内燃机标定的常识来推断,马自
达主要通过两大手段来实现缸内温度的控制。
第一种手段就是最基本的空燃比控制,因为汽油蒸发能吸热的缘故,其实一
直以来这都是汽油机燃烧控制的有效方法,只是说一般而言调节范围比较
小,不会偏离理论值14.7太多。而刚才我们也提到了,Skyactiv-X汽油引擎的
空燃比可以从14.7一路横跨到理论值的两倍以上,带来的调节效果当然也是
更大的,能兼顾SI和SPCCI也不足为奇了。不过也正正因为是跨度巨大,考虑
到其对喷油精确度的需求有增无减,与此同时汽油也必须要保证良好雾化
才能实现精确控温以及与空气完全混合,所以Skyactiv-X的油轨是专门设计
的,不仅仅能达到最高1000bar的压力以确保雾化效果,而且管路如大家所
见也作了加长回路的等长设计,一来是为内部压力波动提供缓冲空间,二来
是保证各缸喷油压力的一致。
第二种手段自然就是进排气控制了,虽说马自达一直以来都不怎么热衷于增
压(但不热衷不代表不擅长),但全新Skyactiv-X引擎却用上了特别设计的机
械增压单元来确保各种工况下缸内气体填充效率的一致性(不用涡轮的原因
一来是无法实现全转速区间的精准控制,二来是它会影响排气流畅度,所以
哪怕机械增压会消耗部分动力也在所不惜),配合冷却单元独此一家的EGR
(废气再循环),可以理解成这是为上面提到的空燃比调控提供一个稳定的
基准值。说到底,一切都是为了精准精准和精准,否则根本不可能实现可控的
汽油压燃。
对了,最后需要提到,Skyactiv-X取消了第一代创持蓝天上标志性的、体积巨
大的4-2-1排气歧管。这一组歧管当年之所以被采用,主要目的在于减低各汽
缸之间的排气干涉,甚至是利用上各缸排气激波的脉冲作用来实现更强的
废气排空效率,从而降低缸内热量累积以达成提升压缩比的目的。但这样的
设计也是有短板的,就是无可避免地让三元催化与汽缸的距离更远了,因此
催化器无法在冷车时快速加温(初代Skyactiv-G冷车怠速奇高就是因为得
靠这样来更快加热三元),甚至连正常行驶中的工作温度也不能得到很好的
保证。如今在技术换代的时候取消这一设计,可以理解成是在排放指标越来
越严格的今天,这短板已经到了不可容忍的程度,再加上空燃比大幅升高后
废气污染物含量也会爆发性地增加,本身就需要更好的处理效果,所以相比
起那本身就属于锦上添花的独特“头蕉”设计,摆在马自达面前更重要的问
题是排放能不能达标,毕竟这决定了Skyactiv-X能否走进市场。
把一桌满汉全席做得精彩固然有难度,但要做一碗让人惊叹不已的白饭则
是难上加难。马自达用自己的执着和天马行空的想象力做出了一台可能是有
史以来最具创意的发动机,同时马自达还将它装在了一套套风姿绰约的车架
上。不得不说马自达是这个工业流水时代的异类。我们需要这样的异类!
PAGE
067
更多推荐
设计,汽车,理念,魂动,车型,车身,传统,发动机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