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3月29日发(作者:老款奔驰s600v12图片)
安徽汽车产业链专题报告
1.经济基础有利制造业发展,优越地理承接产业转移
安徽省是近五年中国汽车制造业的黑马,2021年汽车产量全国排
名第7,且增速较快。新能源化改写产地竞争格局,安徽在新能源汽车
产量方面已夺得先机,排名有望进一步突破。安徽GDP增长迅速但工
资增速较缓,劳动力具备成本竞争力。安徽已设立皖江城市带承接产
业转移示范区,有望承接长三角汽车工业转移。
1.1.近五年汽车产量黑马,新能源化有望改写产地格局
安徽省成为近五年中国汽车制造业的黑马。2017年中国汽车产量
达到顶峰后逐年下滑,各省汽车产量增速回落,但安徽实现逆势增长。
2021年安徽汽车产量全国排名第7。在2021年汽车产量排名前10的
省份中,安徽增速最快,2017-2020产量CAGR为6.7%。
新能源化改写产地竞争格局,安徽排名有望进一步突破。2017-
2021年燃油车销量不断下滑,以燃油车为主的产地也面临产能削减。
以上海为例,如果除去特斯拉,其2017-2021年汽车产量不断下降。
安徽在新能源汽车产量方面已夺得先机,2021年全省新能源汽车产量
达25.2万辆,居中国中部第一,同比增长140%,占全国比重7%。
车企新能源销量占比与销量增速正相关,安徽车企新能源化进程较
快。2021年,新能源渗透率极低的车企销量几乎都遭遇下滑。各车企
呈现出新能源销量占比越高,车企销量增速越快的特点。安徽地区主
要汽车厂商新能源销量占比高,销量增速较快。2021年,江淮汽车新
能源销量占比达53.1%,汽车销量增速为62%。奇瑞新能源销量占比达
10.9%,汽车销量增速为37%。
1.2.较低的人工成本,良好的区位条件
较低工资保障安徽汽车产业的成本竞争力。安徽省人均地区生产总
值高速增长,但工资增长幅度较为缓慢。在2021年汽车产量全国前20
名省份中,安徽制造业工资与湖北、广西、河北等省份接近,均不高
于8万元人民币。2011-2021年安徽人均GDP增速在汽车产量前20名
省份中位列第1,而工资增速位列第18。长期以来的较低工资保障了
安徽汽车产业的成本竞争力。
安徽地处长三角,已现承接产业转移势头。随着发达地区人力成本
上升与产业结构调整,一些制造业产能寻求向安徽等地的迁移。长三
角四省市中,2019-2021年仅有安徽省汽车产量保持高速增长,而江浙
沪三省市汽车产量保持平稳。安徽已设立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
范区,将新能源汽车和智能网联汽车作为十大新兴产业高质量发展工
程之一。
2.重点企业落地叠加政策支持,集群已现雏形
安徽新能源汽车制造集群已现雏形,以蔚来、大众、比亚迪为代表
的新能源项目不断落地,整车—电池—电机—电控的全产业链体系不
断完善,本地配套能力增强集聚效应。安徽充分发挥政府引导作用,
支持重点企业重大事项,在引进外资方面敢于突破,在政府基金投资
方面有较大成果,一省两市合力打造汽车产业集群。
2.1.重点企业接连落地,集聚效应不断增强。
整车集群曙光已现,重点车企接连落地。2020年,蔚来宣布中国
总部项目正式落地安徽省合肥市,建立研发、销售、生产基地,打造
以合肥市为中心的中国总部运营体系。2020年12月,大众汽车(安徽)
有限公司正式揭牌,大众宣布将在位于安徽的研发中心,开发基于MEB
平台的车型和全新的纯电动产品,预计到2025年将在中国市场交付
更多推荐
安徽,新能源,汽车,销量,汽车产量,增速,中国,落地
发布评论